简笔与繁笔精选教案
简笔与繁笔教案1-人教课标版

语文公开课教案《简笔与繁笔》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的:、明确文章繁简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学习本文用辨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述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第①自然段对简笔与繁笔的辨证分析教学难点:1、分析问题的辨证方法;2、根据内容需要,用简使繁的道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导课:(分钟)上节课我们预习了《简笔与繁笔》,周先慎是针对当时创作上一种长的趋向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作者是如何分析简笔与繁笔的,以及提出了怎样的文学主张。
板书:简笔与繁笔分析课文:一、提出中心论点:(分钟)生朗读,并思考:第①自然段是如何分析简笔与繁笔的?论点是什么?师述:作者从“从来的文章家”在繁简问题上的主张入手,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来的文章家”有何主张?明确:提倡简练,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提问:提到繁简,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字数的多少,但这又不是惟一的标准,因此作者提出“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文章是如何分析简笔与繁笔的呢?明确:言简意赅简笔言简意少繁冗拖沓繁笔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师进一步分析:“言简”是文章的语言表现形式,“意赅”、“意少”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成败关键不在于语言表现形式,而在于所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分量。
师述:然后举例论证,写文学大师们是如何“用简”和“使繁”的。
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齐读。
明确:“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提问:论点是什么?明确并板书: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二、用材料证明论点(分钟)提问:论点有了,下一步该干什么了?生答后明确:找材料证明论点。
师述:下面我们看看文章选用了哪些材料来具体论述简笔与繁笔用得好的?1、第②段:分析简笔用的好生朗读第②自然段提问:《水浒传》是谁写的?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从中选取简笔用的好的材料有什么好处?生答:明确:施耐庵;四大名著之一;从名人名著中选材更有说服力,而且《水浒传》是长篇小说,从长篇中选简笔用得好的材料比从短篇中选更有说服力。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其运用。
2. 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意书写,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与区别。
2. 简笔与繁笔的运用场合与方法。
3. 简笔与繁笔的创意书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定义、运用场合与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意书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运用场合与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简笔与繁笔的书写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简笔与繁笔的书写。
4. 创意法:引导学生进行简笔与繁笔的创意书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与区别。
2. 讲解简笔与繁笔的运用场合与方法。
3. 教师示范简笔与繁笔的书写技巧。
4. 学生自主练习简笔与繁笔的书写。
5. 引导学生进行简笔与繁笔的创意书写。
6.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与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简笔与繁笔知识的学习兴趣。
2. 书写能力:评估学生在练习中展现的简笔与繁笔书写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创意表现:评价学生在创意书写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想法的独创性和书写的美观程度。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所学,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用简笔与繁笔分别进行书写创作。
2.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至少三种不同的简笔与繁笔技巧,并附上创作思路说明。
八、课程拓展1. 邀请书法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简笔与繁笔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分析作品中的简笔与繁笔元素,提升审美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书写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追求速度和效率。
繁笔:详细复杂的书写方式,注重细节和表达。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文字简笔与繁笔:如简体字与繁体字。
符号简笔与繁笔:如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
语言简笔与繁笔:如口语与书面语。
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优缺点分析2.1 简笔的优缺点优点: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易于传播。
缺点:表达不够详细,易产生歧义,缺乏艺术性。
2.2 繁笔的优缺点优点:表达详细准确,具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缺点:书写耗时较长,不易传播,难以普及。
第三章:简笔与繁笔的应用场景3.1 简笔的应用场景商务沟通:电子邮件、报告等。
网络媒体:微博、博客等。
3.2 繁笔的应用场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
学术研究:论文、专著等。
法律文件:合同、法规等。
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转换方法与技巧4.1 简笔到繁笔的转换方法:逐步添加细节,丰富表达内容。
技巧:掌握过渡词汇和连接词的使用。
4.2 繁笔到简笔的转换方法:去掉冗余细节,保留核心内容。
技巧:使用缩写和简写方式。
第五章:简笔与繁笔的实践训练5.1 简笔的实践训练练习:用简笔方式书写日常交流信息。
目标:提高书写速度,准确传达信息。
5.2 繁笔的实践训练练习:用繁笔方式书写文学作品。
目标:丰富表达内容,提升文学修养。
第六章:简笔与繁笔在现代通信工具中的应用6.1 简笔与繁笔在手机短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短信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实践训练:编写具有创意的简笔与繁笔短信。
6.2 简笔与繁笔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社交媒体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实践训练:发表使用简笔与繁笔的微博、朋友圈等。
第七章:简笔与繁笔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7.1 简笔与繁笔在商务电子邮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商务电子邮件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7.2 简笔与繁笔在商业报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商业报告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简笔与繁笔》教案

《简笔与繁笔》教案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清晰的意思。
繁笔:详细复杂的书写方式,用丰富的文字表达详细的内容。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文学创作中的简笔与繁笔学术研究中的简笔与繁笔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技巧2.1 简笔的运用技巧使用简洁的词汇表达明确的意思避免冗长的句子结构利用标点符号和空白来突出重点2.2 繁笔的运用技巧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力采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来展示深入的思考运用细节描述来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第三章:简笔与繁笔在不同文体的应用3.1 简笔在日记、书信中的应用简洁明了地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3.2 繁笔在小说、散文中的应用通过详细的情节和丰富的描写来展现故事情节用细腻的文字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感受3.3 简笔与繁笔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观点在报告和文章中运用繁笔来展示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数据分析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转换与运用4.1 简笔与繁笔的转换方法如何在简笔与繁笔之间灵活转换运用过渡句和过渡段来实现自然转换4.2 简笔与繁笔的结合运用在不同文体中结合使用简笔与繁笔运用简笔与繁笔的对比来突出重点和增加表达力第五章:简笔与繁笔的练习与提高5.1 简笔的练习方法练习写作简洁的句子和段落通过阅读简洁的文章来学习简笔的运用5.2 繁笔的练习方法练习写作丰富的句子和段落通过阅读详细的小说和散文来学习繁笔的运用5.3 简笔与繁笔的提高技巧多读多写,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6.1 简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事实、提出要求6.2 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过程、分析原因6.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第七章:简笔与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7.1 简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吸引读者、传达信息7.2 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展现细节、表达观点7.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第八章:简笔与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8.1 简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明确需求、沟通事项8.2 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阐述计划、规定条款8.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第九章:简笔与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9.1 简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激发想象、传达创意9.2 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塑造人物、展现情节9.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创作创意文本和创意作品第十章:简笔与繁笔的评估与反思10.1 简笔与繁笔的评估分析文本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评估文本的表达效果和沟通能力10.2 简笔与繁笔的反思反思写作过程中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思考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文本质量10.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的评估与反思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评估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文本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章: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写作要求。
高中语文高三语文上册《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学设计

a.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主题,通过简笔与繁笔的对比运用,展现事物的不同面貌。
b.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简笔与繁笔的写作技巧,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a.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b.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着重帮助他们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c.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4.任务驱动: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巩固拓展
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简笔与繁笔相结合的短文。
2.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总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高三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方面,大部分学生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a.简笔技巧:介绍简笔的表现手法,如夸张、对比等。
b.繁笔技巧:介绍繁笔的表现手法,如细腻描绘、排比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中简笔与繁笔的运用进行讨论。
a.学生互相交流: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方法。
b.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本组的观点。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作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简笔与繁笔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简笔与繁笔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介绍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简笔与繁笔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2. 第二课时:简笔与繁笔的技法训练教授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技法。
学生实践绘制简笔与繁笔作品。
3. 第三课时:简笔与繁笔的创作与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简笔与繁笔的创作实践。
分析简笔与繁笔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4. 第四课时: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简笔与繁笔》教程。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等。
3.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简笔与繁笔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示范简笔与繁笔技法。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简笔与繁笔创作。
4. 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一幅简笔与繁笔作品。
2. 收集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实例,进行观察和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所完成的简笔与繁笔作品的质量,包括创意性、技巧运用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评估是否全面、清晰地传达给了学生。
简笔与繁笔-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简笔与繁笔-苏教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背景及演变;2.区分简笔与繁笔书法的特点和技术;3.练习常用书法字形的简笔与繁笔书写方法,提高字体运用水平;4.增强学生书法兴趣,形成优美的书法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简笔和繁笔的特点;2.掌握简笔和繁笔书写技巧。
2.2 教学难点1.区分简笔与繁笔书写的差异;2.掌握简洁但有美感的书写技巧。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述和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简笔和繁笔书法特点、历史演变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2.示范演示:通过老师演示,练习常见字体的简笔和繁笔书写技巧,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3.自主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书写练习。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学生了解标准书法字形及发展历史;2.学生了解简笔与繁笔书法的背景:简笔则在汉代隶书中逐渐发展而来,繁笔则是近现代新派书法的产物。
4.2 讲解和模范演示1.讲解简笔的特点:简单、形体优美、符号化,例举一些简笔常用字;2.讲解繁笔的特点:变化多、意境美、结构多层,例如草书、楷书、行书等;3.模范演示几个常用字的简笔和繁笔书写方法,让学生观察和听取老师的指导。
4.3 分组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常用字中选择一种进行简笔和繁笔书写;2.一组学生在书法砚台上摆放墨水、笔和宣纸,练习简笔和繁笔书法;3.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4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练习简笔和繁笔书法,练习文字排列美感及书写规范性;2.下节课要求学生将练习成果汇总,展开赏析。
五、教学评估1.每组小组展示学生练习成果;2.老师现场点评:包括每个学生书写速度、书写美感、字体规范性等。
六、教学后记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了简笔和繁笔书法,并得以运用到实际书写当中。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参与性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

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简笔与繁笔教案一等奖课时:一节课操作过程:一、故事导入,设疑激趣一书生卖鸡,书广告一则:这个精美的笼子里装着一只肥大的公鸡,准备以最低价格出售。
可多天无人问津。
他的一位朋友帮其撕去广告,仅贴一“售”字,不多时就把鸡卖了。
由此故事联想到写文章的问题。
设疑:文章的好坏是不是单以文字多寡论?鲁迅刻画祥林嫂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性的语言,老师却认为妙,而我们学生的练笔中老师却经常认为这罗嗦,那繁冗,是何原因?二、感受语言,整体把握1、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这篇文艺短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2)提出中心论点前,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作者分别说明了繁简二者可能具有的两种情况。
简,既可以是言简意赅,又可能是言简意少;前者好,后者不好。
繁,在篇首说到“繁冗拖沓是作文病忌”,再次补充说明“繁”有时也有他的好处。
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既要“有时用简”,也要“有时用繁”,用简使繁都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通过辨证的论证分析,水到渠成,得出中心论点。
](3)提出中心论点后,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典型的例证,论证了“简笔与繁笔得宜尽妙”的观点。
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引用论证,提示本质,说明繁简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第六自然段,作者针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大多数作品“写得过长”的毛病,作者揭示原因后,强调形式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用简还是使繁这两者中,着重“提倡简练为文”。
]2、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尽量读出远有的预期和语调。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1、朗读第一自然段,品味语言。
(1)“这诚然上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
”删去“诚然”和“单”两个词可以吗?[用“诚然”一词准确,语气委婉,在基本肯定文章家的看法的前提下,含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意味,与全文论述的内容、基调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的:
1.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2.学习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进行论述的方法。
二、教学时数:
课外自读课文一课时
三、教学步骤 :
1.导入 :
《诗经》多用一唱三叹的表达方式,唐格律诗则是用简的极致。
以此导入《简笔与繁笔》。
《简笔与繁笔》作者周先慎,本文发表于1981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简笔”即文章写得简约,语言简洁扼要;“繁笔”即文章写得详尽,表达细致充分。
《简笔与繁笔》是篇一题一议的文艺随笔。
属于文艺评论中的一种。
文艺随笔是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文艺现象随时抒写的
所见所感。
行文活泼轻灵,具有篇幅不大,格局精巧,语言警譬等长处。
2.字词1:
冗rǒng 多余的。
沓tà多而重复。
赅gāi完备,全。
汩汩gǔ水流动的样子。
悚sǒng 害怕。
勰xié协和,多用于人名。
字词2:
繁冗拖沓: 繁,复杂;冗,指多余无用的;拖沓,形容拖拉,
不爽利。
言简意赅:语言简练意义完备。
穷形尽相: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穷: 尽致。
细致入微: 精细周密至于微小处。
惜墨如金: 原指作画时用墨先淡后浓,后指写字、作文不轻易
下笔,力求精练。
用墨如泼: 写文章在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需要用繁笔,
详细描述。
汩汩滔滔: 本文形容用的笔墨多,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
汩汩,
水流的样子(或声音);滔滔,⑴大水漫流,⑵
连绵不断。
各得其宜: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宜的安顿。
各尽其妙: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发挥自己的长处。
洋洋洒洒: 形容写作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洋洋,盛大,
众多;洒洒,连绵不断。
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很害怕。
风行水上:像清风拂过水面,形容行文自然流畅。
3.自读全文并思考:
①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作者的主张什么,以及所列举的事例、引用的话语,分别说明作者什么观点?
③文中所举事例和所引话语各占的篇幅及好处?
4.自读提示:
文学繁荣的今天,许多文学作品只有生活,语言艺术不高,有些还相当粗糙,甚而在创作上有一种求长的倾向。
作者并未简单地批评这种现象,他独辟蹊径,以文章繁简的辩证关系为基点,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文章繁简“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论”,而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避免了以偏纠偏,以偏概全的弊病,令人耳目一新。
5.讨论: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提倡简练为文。
俗话说:“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有话则长,无话即短”,文章的繁简、撰著的长短,要根据思想内容、读者对象、社会条件、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具体需要来决定,所谓“文无定法”就包括这方面的意思。
但是,提倡简练为文,还是正确的,懒婆娘的裹脚布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去,这的确有道理;就是文章里的赘文、累句、浮词,也应当看作欺骗农人的芜草,一概除掉。
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使文章的表达准确流畅,而臃肿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②作者的主张什么,以及所列举的事例、引用的话语,分别说明作者什么观点?
先看本文结构:
起点前人看法――提倡简练,反对繁冗拖沓
补充观点――简笔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事例证明简笔――“破落”、“日色”、“紧”
繁笔――“三拳”、“看戏”
标准、途径――提炼文字与生活
创作问题――简淡、繁冗
终点提出主张――提倡简练为文
△用例:
重点以《水浒传》等的用简与使繁为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 《水浒传》中以“破落“二字和”紧“一字,便点染景象,写出“神韵”,紧扣第一段中的“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等语。
――言简意赅
《水浒传》中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紧扣第一段中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等语。
《社戏》中写“我”早年看戏的,紧扣第一段中的“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和“有时使繁;用崐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以繁胜简
△引文:
先后以刘勰《文心雕龙》、顾炎武《日知录》中有关语言,强化自己的观点。
观点从前贤语中提出。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
“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
――提炼文字、生活
③文中所举事例和所引话语各占的篇幅及好处?
用例准确精当,篇幅要长一些。
作者没有大段抄录例子的原文,只是摘用了最能说明问题的那么几句,且边谈边议,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例子与所说道理之间的关系。
引前人之论,提出提炼文字与生活的观点。
在上文摆出诸例的基础上,其繁简之论已水到渠成,故用语极简,无需赘言。
用例稍繁,引言极简。
例为主,言为辅;例摆事实,言作定论;例为基础为铺垫,言为概要为收结。
本文还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说理: ①分析简的两种情况: “言简意赅”和“言简意少”,指出前好后不好。
②分析繁的两种情况: “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和“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提出的“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这样的辩证分析,避免了片面性和绝对化,文章也就确然有了真知灼见。
6.思考和练习
①相关词语抄写二遍。
②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抄写一遍。
7.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