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心里分析(有案例)

合集下载

法律渣女案例(3篇)

法律渣女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女性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其中,一些女性利用法律漏洞,甚至故意违法,被称为“法律渣女”。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揭示“法律渣女”的犯罪心理、手段及法律后果,以期引起社会对女性犯罪的关注。

二、案例背景某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故意杀人案。

被害人小王(化名)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因涉嫌侵犯他人专利权被起诉。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李某(化名)以妻子身份出现,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请求法庭从轻处理。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三、案例经过1. 案发前李某与小王相识于一次商业活动中,两人迅速陷入热恋。

不久后,李某发现小王在商业上存在欺诈行为,心生报复之意。

她暗中收集了小王的犯罪证据,并策划了一场“复仇”。

2. 案发当天李某以小王商业欺诈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

在公安机关调查过程中,李某不断提供虚假证词,误导警方。

同时,她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策划了一系列攻讦小王的策略。

3. 法庭审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李某以妻子身份出现,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

她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对法庭审理过程进行了干扰,试图影响法官的判决。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四、犯罪心理分析1. 复仇心理李某在发现小王商业欺诈后,心生报复之意。

她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策划了一系列攻讦小王的策略,企图让小王身败名裂。

2. 利用法律漏洞李某深知法律知识,在案件中故意制造混乱,误导警方和法庭。

她利用法律漏洞,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定的优势。

3. 自私心理李某在案件中表现出强烈的自私心理,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人的感受。

她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法律后果1. 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决李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2. 社会影响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法律渣女”现象产生了强烈反感。

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加强对女性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打击。

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这是一个连环杀手的案例,他一共杀害了101位女性。

他杀害的手法非常的残忍,他绑架,软禁她们,然后让她们挨饿数天。

他杀害她们并且割除他们的生殖器官。

警方从1992年发现第一个发现的受害者,她是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孩,17岁,尸体被遗弃在一个小巷的垃圾桶里,在腹部和生殖器处有53处刀伤。

因为她是离家出走的人,属于一位高风险生活方式的边缘人,即使失踪了也不会被发现。

所以他选择了她来进行杀害。

而且从其对于受害者这样的过度伤害,一般来说是个人恩怨的谋杀。

但是随后发现的尸体中发现,因为是第一次作案,他在寻找自己的作案手法。

两个星期后发现第二个受害者,她是一位女大学生,19岁,是与朋友一起外出喝酒的时候被诱拐,尸体在一处浅浅的坟墓处发现。

这次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所以选择了女学生这样的低危人群。

只是第一具尸体是随便遗弃,而第二具尸体花时间将其埋葬,说明了凶手有可能是认为他们之间有感情,或者是对此有愧疚。

后来杀手隐匿了,直到1997年,又发现了两具尸体。

一具是一个月前遗弃的,另一具是一星期前埋葬的。

第一具是妓女,和之前的一样,是高危人群,25岁。

第二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7岁。

根据受害者的年龄的变化,认为凶手极大可能是同龄段的人。

她们尸体的处理方式和之前的一样。

凶手随后又不见了,直到2005年再出现。

受害者是一名妓女,33岁,子宫,卵巢、输卵管皆被切除。

于此同时,声带也被切除。

受害者的声带被切除,象征着凶手自己的沉默,从小被灌输自己是无价值的和不被需要的。

所以受害者成了他的愤怒的替代品,和对现实的报复。

后来没有发现相应的低危人群的受害者。

四年后他又才出现,发现了一名四十岁的妓女尸体,同样是生殖器官被切除的同时声带也被切除。

他这种对生殖器的关注暗示了他对自己深层的厌恶,憎恨自己的出生或者憎恨自己的母亲。

这个连环杀手是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成长,没有自主机会。

长年遭受残酷的身体虐待以及十分恶劣的精神虐待。

他要么被忽略,要么被羞辱。

犯罪心理学典型案例

犯罪心理学典型案例
他化身风流富商令众多女性神魂颠倒,在不到 3年时间里欺骗女性近百人。他极其了解女性心理, 声称在三个小时内就能获取对方信任并实施诈骗。 不仅如此,他还有着奇特习性,每诈骗成功一个 女性就用烟头烫下标记,他的手臂上有90多个烟 痕;当他身上揣着诈骗来的大笔钱时觉得很不踏 实,当他把钱挥霍掉身上只剩两百块钱时,他才 吃得香睡得着。
通过讲故事马登毅给自己虚构了一个富二代的身份并且和对方一样感情受挫心情不好如果对方表示同病相怜他就提出见面的要求由于自己长得其貌不扬气质平庸他在见面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另外一张王女性心理学家陆惠萍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马登毅案件
讲解:李小龙
案件回放
2010年3月1日,这个名叫马登毅的特大诈骗犯 在成都落网———
马 登
马登毅,一个长相平庸,身体略 有残疾的男人,虽说人不可貌相, 但是咋一看来,他确实对女性没有

什么吸引力。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 到再不能普通的男人居然在网上骗

得近百名女性的钱财、感情、美色 (且大部分是已婚女性)。
长 犯罪嫌疑人 马登毅 马登毅自小生活在一个不正常的家庭,父亲结过
经 三次婚,有10个子女,他只是其中一个最不被重视 历 的一个,这就成为他日后行使诈骗的一个推动力。
(关键是女性自己不要虚荣,贪小便宜,要自己争取一 切。)
谢谢观看!
通过讲故事,马登毅给自己虚构了 一个富二代的身份,并且和对方一样 感情受挫、心情不好,如果对方表示 同病相怜,他就提出见面的要求,由 于自己长得其貌不扬、气质平庸,他 在见面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另外一张王 牌。
心理学家的分析
德安医院心理科主任 王瑞文:
让自己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他就是用这 种方式 用烫烟头 这种方式好像是在说 你看 我不是罪大恶极的 我不是主动要的 我是没办 法 我既然做了 我现在惩罚一下自己 我已经 惩罚自己的 你们不要再惩罚我了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2)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2)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引言犯罪心理学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来理解和预测犯罪行为的学科。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帮助警方、法庭和心理学家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以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为题,介绍一宗真实的案例,并对犯罪分子的心理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案例发生在某个小城市,一名年轻女性被发现被谋杀在自己家中。

她的尸体被发现在浴室里,她的遗体显示出明显的暴力痕迹。

她的同事称她是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没有任何仇恨或纠纷的记录。

案件分析首先,通过对案件现场的勘查可以发现一些案件的特征。

浴室是一处犯罪现场经常被使用的地方,由于这里面有水,可以很方便的清理血迹,这可能是犯罪分子选择该处作案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一名年轻女性的谋杀案,通常由非犯罪者所犯,这是因为女性通常比男性体力较弱,相对较容易受到攻击。

因此,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一个外貌普通、体力较强的男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件动机的分析来寻找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

据说,被害人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她在社交圈子中很活跃,并且没有任何仇恨或纠纷的记录。

这一切都使得案件的动机更加模糊不清。

通常,犯罪嫌疑人会有一些对被害人产生愤怒、敌意等负面情绪的原因。

但是目前的调查情况并未发现这类证据,这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隐藏了真实的动机。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还发现凶手在逃离现场后,曾在周围一处男性居民的前花园留下了一对手套。

这些手套经过DNA鉴定,得出是属于一名男性嫌疑人的。

手套的存在表明犯罪分子可能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计划者,他遗留手套可能是故意犯罪的一种手法。

这种行为可能与犯罪分子的心理有关。

犯罪分子的心理分析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和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犯罪分子可能具备以下心理特征:1.冷酷无情 - 犯罪嫌疑人在谋杀中表现出了冷酷无情的态度,因为他选择了一个泡沫区域作为作案地点,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清理现场,以避免被发现。

2.计划性强 - 犯罪分子留下手套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计划者。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嫂子出轨,哥哥被害。

弟弟疯狂报复!案例:北宋末年山东东平府谷阳县孔宋庄村,武松有位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武大郎有位美貌的妻子潘金莲。

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所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武大郎。

武松为哥哥被害之报仇,先杀了其嫂子潘金莲,后将西门庆杀死于鸳鸯楼,并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者也!。

”后获罪被流放孟州。

背景资料: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纤腰婀娜,拘束的燕懒莺庸;檀口轻盈,勾得蜂狂蝶乱。

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水浒传》中的描写)”出身贫贱,因家庭贫困,被迫于张大户签订三年的卖身契,做丫鬟抵家债。

张大户垂涎其美色,欲纳为小妾,潘金莲宁死不从。

张大户恼羞成怒,将她嫁给又矮又丑的武大郎,为了躲避纠缠,与武大郎来到谷阳县买烧饼为生。

武松:又称“武二”、“行者”。

山东东平府清河县孔宋庄村人。

“身长八尺,仪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万斤力气。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光射寒星,两弯浑如涮漆。

胸脯阖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胸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貌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实人间太岁神(水浒传中的描写)。

有一个哥哥---武大郎。

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抚养长”大,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

生活严谨,作风正派,不贪财色,体谅贫困群众疾苦。

西门庆:山东清河县人,出生一殷实的家庭。

父亲是开药铺为生计。

在《金品梅》中描写的发家特点是“做事机深诡异,又放官吏债、、、专在县里官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

还有就是骗婚,先骗富霜孟玉楼,后骗太监侄媳李瓶儿而顺速发家,还有官商勾结,强取豪夺。

例如和状元蔡一元,宋乔年相互索取,相互包庇。

他的格言是“马无外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霸占他女婿陈经济的家产。

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貌丑陋,头脑可笑,人物猥獕,三分像人,七分似鬼,诨号--三寸丁古树皮(《水浒传》中的描写)。

第六章: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第六章: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总体特点
1.陈修哲等,2002
采用MMPI调查山东省某女子监狱具有初中以上 文化程度的女犯200名,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 到三种类型 神经质型,占32.7%
神经质,有相当多的躯体不适申述,如头、背痛,消化 道与心脏疾病症状,睡眠障碍,烦躁焦虑,心情不佳等。 其社会关系浅薄,缺乏真诚,多为满足其自己的欲求而 利用社会关系。该型女犯睡眠差,有较多躯体不适,不 良社交少见,这与其夸张疼痛和不适及与人相处关系肤 浅性格特点相吻合。
(二)具体类型
1.黎雪梅,况利,陈建梅,2008
女性暴力犯罪与非暴力犯罪在人格特征上不存 在差异。
2.侵财型
王锐,2004,采用16PF调查某市看守所 在押侵财型女犯36名,结果发现 因素B(聪慧性)低,
表明对事物理解力差,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淡薄
因素F(兴奋性)高
说明侵财型犯罪女性容易发生过分冲动的行为, 甚至行为变幻莫测
未曾特意准备过作案工具,都是就地取材,农村的有使 用木棒、耙的,有使用农药、老鼠药下毒的,还有的在 杀害后用家里的棒子面掩盖尸体
现场多位于室内。 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多趁其不备, 突然下手,迅速 将被害人置于死地, 所以现场常无挣扎抵抗痕迹, 不具备他杀现场一般比较紊乱的特点。 损伤多集中在人体要害部位, 分布范围小, 打击次 数多, 致命性损伤多, 死后损伤多, 通过损伤的严重 性可以反映出犯罪分子长时间受压抑的情感冲破束 缚后, 表现出来残忍、 冷酷的特点。
一.家庭暴力一般状况 家庭暴力一般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 行为,就其含义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 捆绑 残害 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 的身体 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 加害主体可是男性亦可是女性。 而狭义的家庭暴力,则是指丈夫对妻子行使的 暴力行为,对此有人称之为“ 殴妻现象”。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终结版)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终结版)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终结版)《犯罪心理学》课程案例案例1【女性犯罪心理】一、基本案情小苏,某公司研发部小组长,年龄30岁。

在校期间,她的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

她和女同学的关系比较好,很少和男同学交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她很渴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她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名初中教师。

父母在其小学四年级(10岁)时,因父亲外遇而离婚,此后由母亲一人独自抚养长大。

她是父亲在其39岁时才得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前她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得到了全家人的关心和宠爱,性格比较外向、乐观开朗。

但父母离婚后变得比较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更加的刻苦希望给母亲一丝安慰。

母亲在离婚后情绪比较低沉,常常对她面前埋怨她的父亲。

父母离婚三年后小苏的父亲再婚,她母亲知道消息后吃安明药自杀,但因被邻居即时发现而送进医院。

当时她很憎恨自己的父亲,他认为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父亲对婚姻的不忠而带来的、痛恨破坏自己幸福家庭的第三者,同时也埋怨母亲的不坚强。

母亲的自杀给她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和冲击。

她暗下决心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女强人,不去依靠任何男人自己保护自己。

在那之后在家中她变得特别的懂事和成熟,她体晾母亲、在家中尽量承担着家务。

父亲在离婚后对她关心较少。

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一直努力做让母亲骄傲的女儿不让她多担心。

23岁大学毕业后回到昆明在一家公司做研发工作,因她工作认真努力得到了老板和同事的欢迎。

26岁时看着身边的女性朋友一个个的成家,而自己却还孤身一人,母亲也经常催促她。

在好朋友的介绍下和一名公务员进行交往,但在交往半年后因性格不和而分手。

在分手之后她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到了工作中,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而升职为研发部的小组长。

以此同时公司研发部引进了一名新的部长,在看到新部长(张宇)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她潜意识中对父亲压抑的爱被唤醒了。

小苏对张宇产生了说不清的爱慕之情,从此她一直关注着张宇。

她知道他已经结婚,自己和他是不可能的。

大学生犯法案例与分析(陈玲玲)

大学生犯法案例与分析(陈玲玲)

警方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很快,小芸发现事态 严重,主动投案认罪,并将所有物品归还了失主。事 后,经调查得知,小芸父母均为国家干部,家庭条件 很优越。但因与室友相处不和,小芸便“想教训她们 一下”。于是趁室友上课之机,盗得以上物品。
感情受挫 竟做“黑客” 近日,某公司向洪山警方举报,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器服务的15 家政府网站被侵入,政府信息发布很受影响。警方调查发现,武汉 某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审讯,小君交代了作案动机和过程。原来,小君因失恋,便 想报复社会泄愤。但生性胆小的他不敢采取暴力方式,就想到了做 网络“黑客”。于是,他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专门找到挂靠 政府网站较多的服务器,通过ADSL拨号上网的方式,非法侵入服务 器,破坏政府网站。(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对策
1.注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①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 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 重要的是:A)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 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B)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系: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 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C)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指导大 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 ② 学校要进行全面教育,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 甚至是法盲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 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果法制 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③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 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 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社会 个部门也都负有重大责任。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司 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 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 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加强教育领导,把 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情感和意志特征
青春期的女性情绪情感丰富,感情细腻,富于 内心体验和敏感性,容易因一些小事而引起强烈的 情感反应,特别对否定性质的情绪体验深刻,情绪 的稳定性差,行为举止容易受心境的影响,使她们 长时间处于被情绪感染的体验中;情绪情感的起伏 性大,多种性质的情绪体验交错刺激,陷入情绪之 中,被情绪所左右,容易引起内心的强烈冲突和矛 盾;而且情绪体验深刻,容易受情绪的感染支配而 感事。
女性在决定杀人犯罪前虽然 有些犹豫、动机斗争明显,且有一 些征兆,但一旦当她们下定决心实
施杀人犯罪时,她们又会不露声色,
暗自进行,表现出较大的欺骗性,
且选择的犯罪手段常常是隐蔽的、 间接的,或者唆使其他男性实施。
2.女性财产犯罪的心理分析
*女性财产犯罪的动机分析
女性财产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逸恶劳,贪图享乐。 2)满足虚荣心。
*犯罪手段上的特点
(1)作案手段的非暴力 (2)犯罪行为的隐蔽性性 (3)女性犯罪具有较明显的逆变倾向性 所谓 逆变倾向,是指女性在初次犯罪遭受制裁之后, 人格的自尊比较难以恢复,“破罐子破摔的心 理倾向较为突出,犯罪后的改造难度大。
*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
女性在共同犯罪中则处于从属地位,但是, 她们对于犯罪组织的巩固和发展,却起到了男 性犯罪人不能起到的作用。她们常常扮演“黏 合剂”的角色。如果女性成员又以自己的性别 特点作掩护,拉拢、引诱其他女性加入,那么, 又以这些女性为纽带,将带动更多的男性加入 犯罪组织。 尽管她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有一个从 受害到害人的发展过程,然而,女性在共同犯 罪中的腐蚀性和消极作用却是十分明显的。
(二)女性犯罪的特点
女性犯罪集中在侵犯财产罪和妨害社会秩序 罪,女性犯罪呈现低龄化、 农村妇女和无业女性偏多, 文化程度低等特点。
*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犯罪性别比 例约为1:10。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 加,以及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女性犯罪呈现出 上升的态势,女性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上 升到20%左右,个别省市甚至达到30%左右。但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女性犯罪仍会大大低于男性 犯罪。
她们年幼,进行了批评教育后将她们释放。
从此,小玲整日处在惊恐中,很怕小阳把这事告诉学校老师和 周围的邻居,让她以后抬不起头。想来想去,她决定让这个小姐妹 “没有机会告诉别人”。2008年9月,小玲趁家中无人时将小阳约 来家里,先在茶水里放了过量的感冒药让她服下,趁她昏昏欲睡时 用绳子勒她。谁知,小玲的绳索还套在小阳的脖子上,小阳突然惊 醒了过来,看见小玲企图杀死自己,便反复恳求小玲放过她。看见 昔日的好友哭成了泪人,小玲决定放手。此时,小玲都没有意识到 自己触犯了法律,觉得小阳没事,这件事就此过去了。 随后,小阳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其家人,其家人立刻报警。法 院审理后认为,小玲虽然没有杀死小阳,但是主观上有杀人故意, 也着手实施犯罪行为,遂认定她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7年有期徒 刑。去年2月,未满18岁的小玲被投入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 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王高翔律师:小玲之所以起意要杀死小阳, 是想掩盖她们曾经抢劫的事实。这一切的起因,和从小缺少父母的 关爱与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加上小玲年纪小,在观看涉及犯罪题材 的影视作品时不能正确的意识到作品对于犯罪的批判作用,反而对 犯罪的形式产生了好奇与模仿的心理,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女性犯罪
—— 心理分析
导语:
14岁到17岁的女孩,她 们应该是世上最美丽的天 使。可是,有谁能想得到, 在我们的城市,在我们的 身边,有些天使们却浑然 不觉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这并不全是她们的错。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 关重要,这已成为犯罪 学界的共识。残缺的家 庭结构,很容易受到坏 人的拉拢和欺骗。而大 多的农村妇女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不懂法,受 伤害后,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一点 在未成年女性犯罪者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归根到底,是女性青少年对于法律的无知, 她们不知如何用法律的武器帮助自己,也不 知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因此,在一时偏 执的情况下,一个天使也会变成一个恶魔。
*犯罪类型上的特点
女性由于体格、体力、体能的限制和心理特点 的局限,使她们在犯罪类型的选择上不同于男性。 女性多利用其生理特点进行犯罪,如性犯罪、流 氓犯罪,以及利用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和信任进行 犯罪,如利用姿色抢劫、诈骗、偷盗、拐卖人口 等犯罪。女性犯罪的种类主要集中于与其社会生 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财产型犯罪和家庭方面的犯罪, 如盗窃、诈骗、重婚、流氓、卖淫、杀人等,而 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少安全以及渎职等方面犯 罪的比例则很低。
模仿电视剧情去擂肥
恐事情败露欲杀姐妹
小玲是湖北十堰人,父亲是再婚,与小玲母亲结婚时还带着一 个孩子。在小玲幼年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就是无止境的争吵, 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两人终于离婚了,小玲跟随父亲和同父异 母的哥哥在十堰租房度日。 由于父亲平时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两个孩子,小玲的成绩开 始一落千丈。2008年,小玲上了初中,开始迷上了“黑帮”题材 的影视作品。一天,小玲和好姐妹小阳想放学后出去玩,但发现 身上都没钱了。小玲立刻回想起电视上的“擂肥”场景,便企图 效仿去弄一点钱。她们买了头巾和刀具,在路上拦住一名弱小女 生实施抢劫,未果,被交给当地警方。办案民警了解情况后,见
(2)杀人起因多是情欲纠葛
一,因家庭纠纷,矛盾激化引起的杀人。 三,报复杀人。
二,男女一方或双方奸情暴露而杀人。 四,因过失而杀人。
(3)女性杀人犯罪前及犯罪过程中动 机斗争明显
女性杀人犯罪前往往心理矛盾剧烈,
动机斗争明显。在爱与恨、干与不干、得
与失等方面考虑较多,反复
权衡。
(4)女性杀人犯罪具有隐蔽, 欺骗性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近年来,女性犯罪越来越严
重,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
注。女性犯罪,不仅数量和比例 在逐渐上升,犯罪类型在不断扩 展,而且女性犯罪低龄化的倾向 也十分明显。
1、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1)认识狭隘,报复心理严重
多数女性杀人犯的道德认识水平低劣, 法制观念淡薄,心胸狭窄,虚荣心强,有 时为恋爱、婚姻中的矛盾和纠葛而杀人;
此后,静静每日生活在惶恐之中,心理也渐渐扭曲,她想, 如果将这个“未婚夫”杀了,也许他们就不会强迫自己了。 于是,静静趁去“未婚夫”家吃饭的时机,向男方食物里 投放了大量的老鼠药,对方当晚便中毒身亡。公安机关很
快将静静抓捕归案。
2004年,还未满18岁的静静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 徒刑。 湖北首义律师事务王高翔律师:静静与其“未婚夫”尚未 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结婚,没有形成法律认可的婚姻 关系,静静其实完全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结婚的对象。如 果其“未婚夫”妨碍静静婚姻自主的权利,静静可以拿起 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可由于社会经验及法律常识的缺乏, 静静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孰不知,她不仅侵犯了他人的生 命权,自己也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博初恋男友的开心
花季少女抢劫面包车
云云来自湖北农村,她是家中的老大姐,不仅常常做家务,而 且对家中的弟弟妹妹关爱有加。2007年,16岁正值花季的云云与 邻村19岁的阿刚相识,云云对这个成熟的大哥哥十分崇拜,阿刚也 看出了她对自己特别的情愫,后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20 08年初,阿刚开始学习并学会了一手驾驶技术,经常四处找 别人借车开;但借的次数多了,身边的朋友也不情愿出借了。 要是有一台自己的车,那该多好了!阿刚心中渐渐萌生了这个愿望。 看着男友如此想买车,但在农村经济条件又不允许,云云十分心疼。 2008年底的一天,阿刚带着云云和几个朋友聚餐。听完阿刚的 烦恼,朋友纷纷帮他出主意。一个朋友说:“干脆去路上搞一辆算 了。”随口的一句话,却让阿刚真的动了心思。于是阿刚和朋友一 起筹划,在村边的隐蔽小路上抢劫一辆小面包,云云极力支持男友 的做法。


湖北协立律师事务所赵俊平律师:年少无知的云云 及阿刚等人由于缺乏法律常识,走上犯罪道路,确实值 得惋惜。想拥有自已的车,为什么不用双手去创造呢? 即使是为了自已的至爱,也不能用违法的手段来达到自 已的目的。云云、阿刚等人属于共同犯罪,其中,从犯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 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对 未成年人加强法制教育,应当成为各党政、学校、家庭 的共同责任。她们的迷失,不全是她们的错。
女性犯罪的特点 及生理发育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发育上的差异,特别是 在青春期后,男女两性在生理机能、体态、内分泌、 性机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这种生理上的差异, 奠定了男女两性在心理方面存 在差别的物质基础。男女两性 在心理上存在着以下差异。
1.认知特点
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女性的思维特点偏重 于形象性、具体性。正是由于男女两性存在着认知差异, 所以,犯罪女性常常表现为认识范围狭窄,社会认识系统 薄弱;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差; 看问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不能从事物的相 互联系中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容易上 当受骗成为受害者,这也是与其认识特征分不开的。
3.个性特点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 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个性方面存 在着以下差异;
(1)攻击性 攻击性包括生理上的攻击行为和语言上的攻击行为。 (2)支配性 支配性有两种表现: 其一,是支配他人,以获得别人的顺从并以 此作为满足; 其二,是对别人所施予的影响予以抗拒,这 是从相反方向 体现了个人的自我支配感。 (3)自信心 一般认为,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与此相适应,她们的 自我评价也低于男性。正是由于女性缺乏自信心,并且有 较强烈的恐惧成功感,因而在事业上、成就上受到了一定 的影响。
2009年初的一天,阿刚和云云等人将目标锁定在村边一条偏 僻的小路上。那天正午时分,一辆微型面包车缓缓驶来,云云便站 在马路边向车招手示意要乘车。当面包车缓缓停下,阿刚和几个朋 友一起冲上车,将司机控制住。惊慌的司机只得听从他们的安排下 了车。阿刚随后开车,带着云云和几个朋友扬长而去。谁知,阿刚 的车放在家里还没敢开出门,警察就找上门。云云因参与抢劫价值 3万元的微型面包车,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9年12月被投入湖 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