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结构训练.

合集下载

记叙文常见结构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常见结构_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常见结构_记叙文写作指导(1)、时序顺进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材料② →结尾(抒情、议论)材料③(3)、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

其基本模式为:正面材料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反面材料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

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抒情、议论)(5)、时空交互式“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

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6)、逐层深入式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递进”便可以了。

记叙文六要素写作训练【关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记叙文六要素写作训练【关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记叙文六要素写作训练【关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记叙文训练一、记叙文常见开头方法1、交代法: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就直接介绍要说的事情,还可以连带介绍时间、地点和相关人物。

那一年,我不小心丢了全月工资40多元,当时我真急死了。

(《丢钱》)2、提问法: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注意的是这个问题必须和文章的主要内容直接相关,可以是疑问,也可以是设问。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碧野《天山景物记》)你知道苏州人最喜欢喝什么人吗?没错,是茶。

(我在苏州生活了一年,我发现苏州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有茶叶店。

百闻不如一见,昨天)3、回忆法:对已过去很久的事,突然想起来,从现在开始回忆往事。

常用“每当我看/听到,总会想起”,“现在,那个时候”等。

一转眼,我们就到了毕业的时候,等待着我们的是分别,但是我们的心里却依依不舍,甚至有点儿难以置信,刚进校门的那一刻似乎刚刚过去不久,那天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又是一个细雨绵绵的傍晚,楼下依旧是那一片积水,水花依旧在那几块红砖上跳跃,却不见那位老人的身影。

我不由得想起一个星期前的同样的傍晚。

那天傍晚,也是下雨。

4、悬念法:文章开头,故意写一件令人感到奇怪、值得疑惑的事,使人不得其解,吸引读者看下去。

具体做法有二:一是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事情的结局或高潮,二是写一个不合逻辑的想法或现象。

声乐家苏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今人赞叹。

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

苏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我是他的亲儿子,他不是我的亲爸爸。

”小时的我经常这样的伤心地对自己说。

5、说理法:把作文的主题思想概括为一句或一段有哲理有深意的话,放在文章的开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每当你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一种力量帮你渡过难关,走向光明那就是爱。

记叙文写作如何安排作文结构(分镜头式)

记叙文写作如何安排作文结构(分镜头式)

编写剧本
01 对白设计
为每个分镜头设计合适的对白,对白要符合人物 的性格和身份,并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
02 剧本节奏控制
注意控制剧本的节奏,使剧本的进展有张有弛, 保持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03 场景转换
合理地进行场景转换,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流畅和 自然。
04
分镜头式结构的写作技巧
保持一致性
01 保持分镜头内容一致
案例三:《阿甘正传》
总结词
该电影运用了回忆录式的分镜头,以阿甘的回忆为主线,通过分镜头的切换,将他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 故事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详细描述
《阿甘正传》采用了回忆录式的分镜头结构,以阿甘的回忆为主线,通过分镜头的切换,将他的童年、青少年和 成年时期的故事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结构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自然流畅,给观众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优缺点
01
缺点
02
03
04
1. 不易掌握:分镜头式结构 需要较高的文学造诣和技巧,
不易掌握。
2. 容易割裂:过分追求分镜 头可能导致故事情节的割裂,
影响整体的连贯性。
3. 限制创新:过分依赖分镜 头式结构可能限制作者的创意
和表达方式。
03
分镜头式结构的具体应用
确定主题和故事线
主题明确
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以便为文章定下正确的基调。
特点
03
04
05
1. 故事性强:每个分镜 头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 故事单元,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
2. 画面感强:分镜头式 结构可以生动地描绘人 物和场景,使读者仿佛 身临其境。
3. 节奏感好:通过合理 安排分镜头的顺序和长 度,可以控制故事的节 奏和进度。

“并列式”结构记叙文写作导练

“并列式”结构记叙文写作导练

“并列式”结构记叙文写作导练一、写作指导1、现状:高一学生,以记叙文训练为主,但写作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多数学生,记流水账,内容空洞无物,为此,教给学生一种方法,规范一种结构,让学生有法可依。

笔者试着记叙文训练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记叙主体部分采用关键句统领的方式,纲举目张。

两个片段,采用并列式结构,这样一来,文章结构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便于学生充分想象,组织材料。

2、构思:(1)把题目演绎成故事;(2)用故事表达一种思想;(3)将思想蕴含于描写之中;(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5)用议论抒情句升华故事的思想。

二、实战演练(一)(2015江苏卷)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例文】皱纹中的智慧岁月的车轮在人生的道路上辗过,深深的皱纹诉说着爷爷的人生,体现着纯朴的智慧。

牛耕“呦喝,呦喝……”爷爷沙哑的呼声在空旷的地里显得格外清晰。

天上乌云开始汇聚,要下雨了,我忙跑到田埂边。

“爷爷,快回来!”“知道了,就这一块了,耕完再回去。

”话毕,又吃起了呦喝声。

天空果真飘起细密的雨。

爷爷回来时身子已湿透,脚上沾满了泥。

“爷爷,你把牛卖了吧,这牛都老了,耕地太费力了,现在有机器,很方便啊。

”我望着爷爷,说出心里的想法。

“小丫头,这牛耕虽然慢,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法子,适用啊。

趁爷爷还有劲,多耕些地,比机器耕得细呀,也不伤地。

”如今,村里只剩爷爷这一头牛了,也只剩爷爷一个人还在用牛耕地。

望着屋外的雨,我明白了:“智慧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经验。

烟雨蒙胧中,一人一牛,多么和谐,多么自然。

珠算“得咚、得咚……”爷爷撑着老花眼镜,拨弄着算盘,时不时地在小本子上记些什么。

“爷爷,你在算账啊,我帮你吧。

”“小丫头,你能帮我什么,你会用这老算盘吗?”爷爷笑着向我挑眉。

“我用手机帮你算,你报数字就行,不比你这快嘛,而且又准。

初中记叙文写作专项:起承转合结构式(共22张PPT)

初中记叙文写作专项:起承转合结构式(共22张PPT)

第四步:合
起承转合四步骤
写心中充满希望、心态恢复从容
呼应开头、中心、题目
直接抒情、议论, 揭示中心。
回归开头写景状物
15% 20%
50%
15%
合:受到启示,心 态恢复从容。
是啊,树经历过伤痛后,反而开出了更美的花,这又何尝不是一 种幸福呢?
一阵东风吹来,吹去了我的帽子,吹起了我的刘海,槐花飘落, 轻轻吻着我额上的伤疤。阳光下,槐花在枝头舞动,在清风中形成一 个个浮动游离的光点,似乎在吐露着幸福的喜悦……
起承转合四步骤
第三步:转 写突然转机出现了,因为某事某物得到了启发 细节描写
高潮,一个浓墨重彩描写的画面
15% 20%
50%

石板缝中冒出几株瘦弱的小草,它们纤弱的腰一次次被登山的人
们踩断,却始终坚持着向上生长着。我随着外婆一路向山上走去,喧
闹渐渐少了,我们从石板路走到了一条小路上。那边有几朵花。外婆
合:结尾直接抒情,表 达对父亲的感激。
送你一轮明月
主要内容: 输了篮球赛 写输球那一刻的场景,渲染悲伤气氛。
但没被打到 交代了为什么会输。
勤奋练习
写了一个被树叶遮住的明月的场景, 受到震撼,开始振作。
最后获胜, 感激父亲
关键比赛我投入最后一球获胜。
总结
起承转合
①起,引入 ②承,铺垫 ③转,高潮 ④合,呼应
题目:送你一轮明月
小练笔: 情感:父爱
物:篮球,明月
合:写景式结尾,抒发 此时快乐幸福的心态。
合:受到启示下,积极努力。
那晚,当我像一个熟练老成的炮弹手将最后一球准确无 误地轰入篮球筐后,我们终于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我蓦地 抬头,那晚的月光格外皎洁,娟然如拭。

中考语文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 第三部分 构思及几种典型的结构模式

中考语文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 第三部分 构思及几种典型的结构模式

中考语文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三部分构思及几种典型的结构模式第四章构思的精巧(解决表达有序问题,了解几种结构模式)第一节概述再美的语言如果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条理,也是毫无意义的。

前面说过:任何人写文章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或抒发某一情感、或宣泄某种情绪、或赞美某种精神、或揭示人生哲理,总之要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

当我们确立了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也通过平时积累有了这方面素材,那么如何清楚地把你的意思传达给别人并且让人乐于接受呢?这就是构思的问题了。

构思是常常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步骤。

文章精彩与否往往取决于巧妙的构思。

所谓构思,是写文章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谋划。

好的创作灵感,巧妙的写作角度等,都是写作的关键。

记得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一等奖有这样一篇短文:《你还在我身旁》,正是抓住了让时间倒流的美好愿望,以独特的角度精心构思,写出了感人的诗句:你还在我身旁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随着写作经验的增加,你会不断激发出创作灵感,有更为巧妙的设计,这些都是本书无法解决的。

本章仅从形式上介绍记叙文的几种常见结构方式,希望大家熟练了以后要摆脱这些框框的束缚,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一. 基本概念:所谓“结构”,就是把材料根据主题....的需要加以适当安排和布局,即篇章谋划。

它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构思”就是指如何选取素材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许多同学不愿意构思,提笔便写,想到哪写到哪,这样的文章缺乏条理性,更谈不上打动读者了。

怎样才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来构思。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的同学这样做了,便尝到了甜头:以前作文写到一半就卡住了,不知接下来怎么写了。

经过构思后再写作,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文章读起来也顺畅多了。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记叙文是一种描述事实、经历或故事的文体,通过叙述事件的发生经过、人物的情感变化等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

记叙文的结构和布局方法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记叙文写作的结构和布局方法。

一、结构方法1.引子:记叙文的引子是整篇文章的开场白,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写一个有趣的开头、描绘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2.事件叙述:在引子之后,写作的重点是对事件的详细叙述。

可以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或者根据事件的重要性来组织叙述。

叙述时要注重细节的描写,以便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人物描写:人物在记叙文中非常重要,他们的情感变化和行为举止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

在写人物描写时要注意个性的刻画,通过描写他们的外貌特征、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4.高潮与结尾:写作的高潮是整个故事的重要部分,是故事达到最高点的时刻。

高潮部分一般发生在故事的通过写作的手法来达到情感的高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是整篇记叙文的结束部分,要给读者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人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布局方法1.时间顺序布局:根据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来布局,将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布局方法比较常见,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2.空间布局:根据事件发生的地点进行布局,将事件按照空间的位置进行叙述。

通过详细描绘场景,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环境。

3.主题布局:根据写作的主题来进行布局,将事件按照主题的相关性进行叙述。

这种布局方法可以突出主题,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4.情感布局: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来进行布局,将事件按照情感的起伏进行叙述。

通过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介绍的是记叙文写作的结构和布局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能够使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

在写作时还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章节之间的过渡,以及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横式结构记叙文范文(优选3篇)

横式结构记叙文范文(优选3篇)

横式结构记叙文范文第1篇写记叙文作文常用的结构模式一、总分式结构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我们都需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中心就是记叙文要展现的核心,将核心内容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是总起;而放在写人叙事的结尾处加以强调,是总括。

总分式便因此可以分为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

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人物性格和主题)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二、并列式结构无论是记叙一件事的多个侧面,还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来展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常常需要从多重内容和多个角度来写人叙事,表现人物和主题,这多重内容和多个角度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使文章有了层次感和厚重感,这就是最常见的并列式结构。

如果记叙文写作中需要围绕一个主题去叙述事实,我们依然可以采用这一章法,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面的实例加以表现,通过小和大,名人和普通人,文艺界和体育界,物质和精神等等不同的方面的人物或事例,展现相同的主题或者主题的不同深度。

如以“丰收”为主题的一篇作文,一位同学就选择了两位不同的人的事例加以展现,一是选取了自己的舅舅因种植的西瓜又大又好而获得了“瓜王”的称号和后光荣回村的情节,展现新时代的农民物质上的丰收。

接着又用自己在教师节那一天去看望老师,老师书房中满满一面墙上贴满了学生发来的贺卡,展现了辛勤耕耘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丰收。

这样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共同展现出“丰收”的意义,给人深刻的启迪。

运用并列式结构需要注意:并列的几个内容应各自独立,但又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性格或主旨);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注意不要出现交叉或从属。

三、对照式结构这几种技法,既是分别独立的,又可以融为一体,如总分中,分的内容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对照式,而无论是并列还是对照,在一篇文章中都只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所以不要可以追求形式,还是要集中展现人物性格以及文章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我的欢乐》
我的欢乐在沸腾的球场…… 我的欢乐在静静的书房…… 我的欢乐在动人的课堂…… 点评:作者以“欢乐”为线,把三个不同角度和不 同材料的生活场景贯穿起来,丰富了文题的内涵。
又如,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 (一)美,在转身处; (二)美,在凝眸处; (三)美,在你身边。 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 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 可谓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二、书信体结构
• 1.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和要求:
• 书信的格式主要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五部 分。 • 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后面加冒号,冒号后不要写字 •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 • 正文部分要明确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如同时要写几件事,必须做到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 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个段落。 • 结尾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正文写完之后, 可空两格写“此致”,转一行顶格写“敬礼”;如不写“ 此致”,只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 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能直接缀写在正文的末 尾。
三、日记体结构
• 运用日记连缀方式作文,要围绕主题选取材料,无关 紧要的略去或舍去,主要内容详写细述,做到详略有 致,重点突出,避免记”流水帐”;要以片段为主,摄 取一物一景,一思一得,一鳞一爪,以少见多,以小见 大.必须运用第一人称.各则日记组合起来要构成有 机整体.各则日记的篇幅最好大体相当,以保持文章 形式的匀称美. • 一般形式是:开头点题——日记一(时间、 天气)——日记二(同前)——日记三(同前) ——结尾扣题
(三)时空转换并列式
以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引领三个片段:
例如:《成长回眸》 三岁时,幼儿园,门口 片段一…… 七岁时,小学,教室 片段二…… 十二岁时,中学,家中 片段三…… 结尾
(四)内容分类式
主体部分打破时间、空间顺序,只从内容 的表达上来分类,然后逐层描述。
名作举例——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作 者把春景分为五类,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春雨图、迎春图。然后层层描写,用一幅幅优美 的画面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春天的特点。 学生作品——如写《这就是生活》这个题目, 有一考生作文很引人注目,该文的主体部分就是 按内容来分类,即把生活分为“酸”、“甜”、 “苦”、“辣”四类,每类用一个生活片段去表 现。全文结构完整匀称,内容具体感人,中心突 出,受到阅卷老师好评。
又如:《我的欢乐》
小时候,我的欢乐是一份凉爽爽的冰激凌…… 上学后,我的欢乐是一张获得高分的成绩单…… 现在,我的欢乐是…… 评析:作文以“欢乐”为线索,贯穿不同时期的生 活画面,生动清晰地反映了作者心路成长部分按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出几个“点”,然 后一个点一个点地逐层描述,把不同处所中的不 同事件或景物细致地表现出来。 名作举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体部分主要写了两个处所,一个是百草园,一 个是三味书屋,前后对照,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记叙文结构写作 训练
一、片段式结构
(一)时间顺序式
按照时间,把主体部分划分成几个段,一段一段地描述。 如: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 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 这头/大陆在那头
• 3.要注意诉说对象和抒情性的特点:
• 写书信,一定要注意诉说的对象,因为给不同的对象写信 时,所谈的内容是不同的,抒发的感情和使用的语气等也 是不相同的。只有弄清了写作对象,所写的书信才会符合 要求,才会不跑题。 • 书信体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很强。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 考生可突破一般书信叙述语多的写作窠臼,大胆地进行创 新。如,可精选一些感人的事例,叙议结合;可选用意蕴 深刻的词语,恰当抒发感情;可运用不同的句式,以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书信的内容做到了丰富、深刻、感情真挚 ,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能获得高分。 • 例如:《差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写给墨子的一封信》 《写给人类的信——一颗杉树的告白》
2.要注意拟定新颖别致的标题:
书信最常见的标题是“给××的一封信”。为了 使标题新颖别致,可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与歌词 ;可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运用副标题 与正标题相互辉映。如《写给人类的信——一颗杉 树的告白》 ,这个标题既引用了歌词,又巧妙运用 了副标题,副标题与正标题互为补充,相互辉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