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分析云南省

合集下载

云南省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云南省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企业排名统计报告
玉溪聚缘铜业有限公司
铜杠(丝)
2004
23
32
昆明重光型材有限责任公司
铝合金型材加工
2004
23
33
昆明福鼎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锌材加工
2001
23
34
昆明市恒有铜铝压延厂
铜排
1994
23
35
晋宁方达鑫益有色金属加工厂
铝锭
2003
22
36
昆明云铜电工器材有限公司(五华区)
铜加工
1999
21
37
玉溪市恒通有色制造有限公司
铜排
2002
3
56
昆明新铜人稀贵金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铜生产
2005
3
57
云南润达铝业有限公司
铝制品加工
2001
3
58
昆明市官渡区振兴铜材厂
铜杆拉丝加工
2007
3
59
云南亨通利锌业有限公司
金属制造
1999
1
60
呈贡德兴铁合金有限公司
铸造
2002
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如果您需要针对该行业更加全面的数据及研究报告,我们还可以为您提供:
(1)产业政策研究
(2)产业链及产业生命周期研究
(3)行业产销规模
(4)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5)行业发展预测及趋势分析
(6)行业竞争格局研究分析
(7)行业内标杆企业研究
(8)行业发展机遇及挑战
联系方式:网址:
电话:400 088 5338 /010-6489 6485/010-6489 6481
云南省
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企业排名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是指对有色金属原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加工的产业,包括冶炼、加热、轧制、拉伸、挤压、切割、焊接、锻造、浇铸等一系列工艺。

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铁和钢以外的金属材料,如铜、铝、锌、镍、锡、铅、镁等。

有色金属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器、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对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对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这为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有色金属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先进,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例如,铜材料经过冶炼和加热处理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包括管材、线材、板材等不同规格的产品。

同时,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也不断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再次,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工业结构的升级,对高性能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也推动了对环保型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研制更加环保、高性能的金属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由于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环保压力逐渐增大。

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面对这些挑战,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性能的产品,提高竞争力。

其次,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链协作,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

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引言:金属加工行业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成型、焊接等工艺加工,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制造过程。

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石、废料为原料,经过提炼、加工等工艺,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用途的金属产品的行业。

本文将对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述: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基础性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机械等各个领域。

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技术进步、环保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二、市场需求:1.国内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交通、电子、机械等行业对金属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2.国际需求: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国内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强。

三、行业现状:1.产能过剩:由于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的火爆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2.企业规模不一: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企业规模不一,存在一些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3.技术水平有差异:部分有色金属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设备陈旧,缺乏创新能力。

四、行业风险分析:1.原材料价格波动:有色金属行业的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2.环境保护压力:金属加工行业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环保政策对行业发展带来了压力。

3.国际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会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出口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五、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设备更新: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企业将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产业整合: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有色金属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4.环保意识增强: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技术投入,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更好地适应环保政策的要求。

结论: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是指对有色金属原料进行加工、成型和加工制品的生产过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策法规环境分析政策法规是影响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降低税费,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环保要求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经济环境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并且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对高性能有色金属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这些经济因素为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产业竞争环境分析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这个行业。

产能过剩、价格战等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挑战。

同时,有色金属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环保及能源问题分析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对环境和能源的消耗较大。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对能源的依赖度较高,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

五、市场前景分析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将持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有色金属深加工市场环境面临政策法规、经济、产业竞争、环保及能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有色金属深加工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产为原料,经过提炼和加工制造而成的金属产品的产业链。

有色金属加工市场是有色金属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的任务。

本报告旨在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金属加工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企业了解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市场容量与需求量息息相关,而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建筑、交通、电子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对于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三、市场竞争环境有色金属加工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周期和售后服务等。

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国内外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它们的产品覆盖面广、技术水平先进,并且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优势客户资源。

对于各企业而言,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将成为取胜的关键。

四、市场趋势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对高标准产品的需求。

2. 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对于绿色、低碳的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措施,提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

3. 自动化生产:有色金属加工生产线逐渐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差错率。

这将成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五、市场前景有色金属加工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国家发展的需求将推动有色金属加工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

其次,技术的不断升级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可以结合环保技术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六、市场策略为立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1.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并立于市场竞争之上。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云南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之一,其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优化、环保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等方面来分析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情况。

云南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

云南矿藏种类繁多,包括锌、铜、铅、锡、银、金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

其中,云南的铜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铜都”。

云南的有色金属资源为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云南加大了对传统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云南积极培育新兴有色金属产业,如稀土、钨、锂等。

这些新兴有色金属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环保性好的特点,为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云南加强了有色金属产业的环保措施。

云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在有色金属产业中,云南加大了对矿山环境治理的力度,推行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要求,加强了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控制。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加强了国际合作。

云南积极参与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竞争,加强了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云南也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贸易,提高了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良好。

其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环保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等优势为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未来,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为云南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方向与发展政策研究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方向与发展政策研究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方向与发展政策研究云南是中国的一个有色金属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铜、铝、锌、铅等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行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促进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其发展方向和相应的发展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方向首先是增加产能和提高技术水平。

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目前的开采利用水平还不高,尤其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云南应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产能的增加和技术的提升。

其次,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生态重镇,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在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中,云南应该通过加强环境监管、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再次,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应该加强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

当前云南有色金属行业主要以矿山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整个产业链条还比较薄弱。

云南应该通过强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发展。

同时,云南有色金属行业还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支持行业的发展。

政策层面可以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为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例如,可以降低企业税负,提供贷款、信贷和担保等金融支持,提供优质土地资源用于企业发展,建立健全的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机制等。

这些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行业的发展壮大。

总之,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增加产能、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

同时,云南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为有色金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这样,云南有色金属行业将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

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现状分析2010-9-9 10:17:01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 558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一、云南有色金属资源储量金属矿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种类多,储量大,尤以个旧锡矿、东川铜矿以及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钛矿著名于世,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形在以燕山运动影响较大。

铁矿有形成于早期变质岩中的,也要形成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浅海相沉积铁矿。

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称誉,12种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矿种齐全,超大型及大中型矿床数量多。

1994年除铝以外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为3990万吨,在中国同年同类储量之中,居第1位的有锡、铅、锌,居第3位的有铜、镍、钴。

锡矿:探明储量235.65万吨(保有储量125.24万吨),分布在滇东南及滇西(澜沧江以西)地区,储量分别占全省的84%和16%。

个旧锡矿具特大型矿床规模,探明储量达172.11万吨,保有储量64.61万吨;滇西锡矿带探明储量23.15万吨,主要矿区有腾冲小龙河、梁河来利山及云龙铁厂锡矿,分别探明储量6.56万吨、2.04万吨和3.89万吨。

铅锌矿:探明储量2764.86万吨(保有储量2431.43万吨),主要分布在兰坪县、滇东南及滇东北3个地区,储量分别占全省的60%、23%和10%。

兰坪金顶铅锌矿属特大型矿床,探明铅锌储量1574.61万吨;大型矿区7个,有马关都龙锡锌矿、个旧锡矿共生铅锌矿、澜沧老厂银铅矿及建水荒田、会泽矿山厂一七0厂等。

铜矿:探明储量855.39万吨(保有储量695.05万吨),76.5%的储量集中富铜矿带,次为滇东南(占12%)及滇西北地区(占6%)。

大型铜矿有东川铜矿(探明铜储量270.98万吨)、大红山铜矿(155.65万吨)及易门铜矿(80.60万吨)。

矿以硅酸镍为主,分布在墨江与元江交界地带。

锑矿85%储量集中在广南木利(储量17.39万吨)、西畴小锡板及巍山笔架山3个大中型锑矿中。

铝土矿分布在文山州及昆明地区,以前者矿石质量及开发条件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分析云南省一、云南有色金属现状分析 (2)二、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现状 (5)1、云南省整体技术水平 (5)2、云南省内集团公司技术水平 (5)3、云南有色金属科研现状 (7)三、铜、铝、锌、锡、有色金属分析 (8)1、铜产业 (8)(1)我国铜材加工产业进展的现状 (8)(2)云南铜业代表企业 (9)(3)云南铜业市场分析 (10)(4)云南铜业进展存在的问题 (12)(5)云南铜业进展方向 (13)2、铝产业 (15)(1)我国铝业进展现状 (15)(2)云南铝业代表企业 (17)(3)云南铝业市场分析 (18)(4)云南铝产业存在问题 (20)(5)进展方向 (20)3、锌产业 (22)(1)我国锌的进展状况 (22)(2)我国锌进展存在的问题 (24)(3)云南代表企业 (26)(4)云南锌业市场分析 (26)(5)进展方向 (27)4、锡产业 (27)(1)云南锡业代表企业 (28)(2)云锡集团在我国锡产业中的地位 (29)(3)进展方向 (30)一、云南有色金属现状分析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

我省有色金属矿产具有储量大、矿种全的特点,已发觉矿产142种,有92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74处。

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储量居前3位,锑保有金属储量居第4位,铝土矿保有矿石储量居第7位,钨保有矿物储量居第8位,共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

锡矿: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锡业生产基地,保有金属储量125.24万吨,居全国第1位。

产地65处,集中分布在个旧、文山和保山地区,资源远景556万吨。

近几年,在6个地、州的19个县发觉锡矿床(点)60多处。

滇西已探明大中型矿8个,可望建成新的锡业基地。

铅锌矿:是云南的又一优势矿产,保有金属储量铅531. 94万吨、钵1899.49万吨,富矿约占1/5,均居全国第1位。

产地118处,要紧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资源远景4445万吨。

在探明矿床中,伴生镉、铊的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

兰坪金顶铅锌矿储量1547.6万吨,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矿床之一,矿体集中、露采条件好、富矿比例大。

铜矿:云南铜矿点多面广,几乎遍及全省。

保有金属储量695.05万吨,富矿占46.1 %,居全国第3位。

产地156处,要紧分布在滇中地区,资源远景2154万吨。

现已建成东川、易门、牟定、大姚等4个大中型铜矿生产基地。

新平大红山铜矿,探明储量155.64 万吨(其中富矿45万吨)。

锑矿:云南锑矿品位高、组份单一、选冶工艺简单、开采条件好。

保有金属储量27.09万吨,居全国第4位。

产地11处,要紧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地区。

资源远景201万吨。

钨矿:云南钨矿矿石类型简单,以白钨矿为主,保有矿物储量17.93万吨,居全国第8位。

产地14处,要紧分布在滇南、滇西地区,除麻栗坡、中甸钨矿已开采外,多数属伴生矿,矿石品位低、利用较困难。

镍矿:保有金属储量69.58万吨,居全国第3位。

产地16处,要紧分布在滇南地区。

因76%的储量为硅酸镍,选冶技术尚未过关,暂难利用。

铝土矿:保有矿石储量3200万吨,居全国第7位。

产地21处,集中分布在昆明、文山地区,资源远景7300万吨。

近几年,全省累计投入勘探资金18.6亿元,新发觉德钦羊拉铜矿、香格里拉普朗铜矿、东川播卡金矿、兰坪白秧坪银矿、金平长安金矿、思茅大平掌铜多金属矿等一批大型矿产地,新增探明资源储量铜175万吨、铅98万吨、锌187万吨、煤炭18亿吨、铁矿石5890万吨、金140吨、银2677吨、磷矿1.93亿吨、铝土矿1144万吨,还在“三江”等地区新发觉一批矿产地。

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进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较长时期内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为国民经济的进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锡、铜、铅、锌等有色金属。

199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有色金属产业作为重点培养的支柱产业之一,依靠云南有色金属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鼓舞有色金属企业采纳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并重点支持和培养大集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006年,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7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10.8%,居全国第2位。

其中,锡产量居全国第1位,铜产量全国第3位,锌第2位,铅第4位。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192亿元、883亿元、131亿元和9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5.5%、26.9%、14.1%和31%。

有色金属矿产加工业历来是云南经济进展的重点,通过建国后50多年的进展,目前,云南差不多建成了五大有色金属基地,分别是:1)滇东北的锌、铅、锗基地,2)滇西北的铅锌基地,3)滇南的个旧锡业基地,4)滇中的铜业基地,5)昆明的铝业基地。

在矿产资源整合中,云南省针对不同矿产开发觉状,摸索出了“个旧模式”“迪庆模式”“兰坪模式”三种模式,对锡、铜、铅、锌等 6 种重要矿产资源进行整合,使矿区资产得到了优化配置。

个旧模式是锡资源整合中的国有资产整体划转方式,迪庆模式是铜资源整合中的托付加工方式,兰坪模式是铅锌资源整合中的赎买退出、引进战略投资者方式。

实施整合后,云南省要紧铜、锡、铅锌资源分别集中到云铜、云锡、云南冶金等骨干企业,为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大集团奠定了基础。

2006年,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7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10.8%,居全国第2位。

其中,锡产量居全国第1位,铜产量全国第3位,锌第2位,铅第4位。

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192亿元、883亿元、131亿元和9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5.5%、26.9%、14.1%和31%。

二、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现状1、云南省整体技术水平有色金属工业是我云南重点进展的支柱产业,通过50多年的建设,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水平坦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采矿技术方面,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突破,并已初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有色金属矿年采矿量达1164.8万吨,整体的采矿技术水平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一些重点矿山采矿技术工艺和装备方面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冶炼加工技术方面,大型骨干企业冶炼整体水平已实现高新技术化,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锌、铜、锡等有色金属冶炼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锡冶炼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技术经济指标重新跃上了国内先进的行列,部分指标居领先地位,如铝电解单位电耗、粗铜工艺能耗等,顶吹沉没熔炼炉炉寿目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有色地勘单位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共同攻关,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取得了地质找矿工作的明显进展和突破。

我省整体的采矿技术水平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部分采矿技术工艺和装备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云南省内集团公司技术水平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云南锡业集团公司和云南铜业集团公司等三大有色金属骨干集团都相继采纳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实现传统有色金属工业的现代化。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完成对186KA预焙阳极电解槽和300KA系列预焙阳极电解槽的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在国内首家全部剔除自焙阳极电解槽,形成电解铝30万t/a生产能力,达到国际公认的经济规模;引进艾萨炼铅技术的氧化段与自有的富铅渣还原熔炼技术组合开发了ISA—YMG炼铅工艺,集中改造所属企业的烧结焙烧生产线;在新建的l0万t/a电锌系统中采纳自主研究开发的深度净化-长周期电积技术,并引进机械剥锌生产线。

全面提高铅电解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机械化程度;同时采纳自主研究开发的“高铁锌精矿自催化高温加压浸出技术”建设3万t/a高铁锌精矿加压浸出-电积系统。

云南铜业股份公司引进了先进艾萨炼铜工艺技术与装备并进行二次创新,建成投产并制造了能耗等六项艾萨炉世界之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处于世界同类企业领先水平,此外,还实现了对富氧顶吹炼铜技术的完善和重大技术跨过;云南锡业公司引进了澳斯麦特炼锡炉技术工艺与装备,保持了世界炼锡领先水平;锌冶炼方面,我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兰坪铅锌矿、会泽铅锌矿等技改项目将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打算,省冶金集团公司6万t粗铅项目也将列入国家重点技改打算,正在建设的云南冶金集团曲靖有色基地,拟建一套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湿法10万t/a节能、环保炼锌系统,都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云南驰宏锌锗公司将自主研发的“富铅渣鼓风炉熔炼技术”与引进的技术装备有机整合,在世界上首次将艾萨炉应用于铅冶炼,形成了新的“ISA—CYMG铅熔炼技术”,该技术预备出口哈萨克斯坦国。

目前,我省的铜、铝、锡、锌冶炼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云南有色金属科研现状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云南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历史悠久,拥有一支包括多位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具有丰富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专业配套齐全,包括科研、生产、设计、建设、教学等各方面的科技人才队伍。

长期以来,为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进展作出了庞大的奉献。

据骨干企业的统计,共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5000多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5000多人。

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是云南有色金属工业进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支撑力量。

云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及生产企业,拥有专业配套齐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条件,加上各企业的人才培养鼓舞政策,为云南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链的建设进展提供了较有利的人才基础。

以骨干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许多企业及院校都较早地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因此在选矿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人材,积存了许多体会,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总体水平在全国是居于先进水平。

三、铜、铝、锌、锡、有色金属分析1、铜产业(1)我国铜材加工产业进展的现状中国铜矿资源以硫化矿为主,铜的资源要紧分布在5个地区。

其中,长江中下游(鄂、赣、皖)占33.7%;西藏占15%;川、滇地区占12%;甘肃占6.5%;晋南占5.2%。

其余的27.6%,分别在新、青、蒙、苏、豫、粤、浙等省区及东北三省。

中国铜资源的现状是储量大、品位高的矿床少,有少量高品位矿区又在青藏地区、交通不便的高寒地带。

中国国有铜矿山大部分差不多上50年代探矿,60年代生产,经20-30多年的开采,显现资源枯竭,铜矿石品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加上原材料涨价,营业外支出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我国铜矿品位低、大型铜矿少,可供利用的资源严峻不足,难以满足铜工业进展需要。

我国是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精炼铜的原料自率只有40%,每年均需进口大量的铜精矿。

铜的进口构成中原料进口占的比重较大,电解铜的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半成品(铜杆、铜管等)的进口增长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