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不良体态的探究-最新教育文档
《如何纠正幼儿不良的体态》

《如何纠正幼儿不良的体态》做操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有些幼儿动作很不到位,该伸直手臂的时候,伸一半藏一半;该弯腰的时候,只是象征性地点点头……平时也发现有不少的幼儿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我认为应当这样帮这些幼儿们纠正不良体态。
一、模仿幼儿的动作,让幼儿“照镜子”。
我在做操前跟幼儿们说:“今天我要跟小朋友们进行一个比赛,比赛的项目就是做操,我每次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跟我比,其余的小朋友当裁判,你们评判一下我们谁的动作漂亮,表情最美。
”我请的都是平时做操很认真、动作很漂亮的小朋友上来比赛,而我则故意模仿在做操时没精打采、敷衍了事的幼儿的样子。
力都很棒,看出老师的动作和表情都不好看,可是我们班上就有些小朋友是这样做操的,你们自己选择,应该像谁学习呢?”二、演示正确优美的动作并进行演练。
自从这次比赛以后,为了让幼儿们养成好的“行动坐卧走”的习惯,我经常跟幼儿们玩“我说你做”的游戏,我发口令,幼儿做动作,如:我说,“立如松”幼儿们就要马上像小松树一样站好;说“坐如钟”时,幼儿们立即端端正正地坐到椅子上。
三、总结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经常给予幼儿提醒。
我把幼儿们比作正在成长的小松树,教给幼儿们唱“小松树、快长大”的歌谣,编了“小松树的故事”,同时还制定了一个暗语,只要对谁说“小松树、快长大”这句话的时候,就是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仪态了。
有些幼儿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成人却熟视无睹,认为树大自然直,没有给予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不良的姿态。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形体姿势的正确与否,对他们形体有很大影响。
幼儿经常保持什么样的姿势,骨骼就会长成什么样子,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纠正幼儿的不良体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及家园的配合,幼儿的良好体态才能形成。
幼儿园健康成长教案:专业培训如何预防不良姿势

幼儿园健康成长教案:专业培训如何预防不良姿势幼儿园健康成长教案:专业培训如何预防不良姿势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环境、教育方式、教材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更加严格的关注和要求。
而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不良姿势的预防和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中,专业培训在预防不良姿势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1. 不良姿势的危害不良姿势是指孩子在生活、学习和游戏等各类活动中形成的不正确的身体姿态。
长期以往将会导致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生活质量。
预防不良姿势对于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2. 专业培训的重要性而专业培训在预防不良姿势的工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培训,幼儿园的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和矫正孩子们的不良姿势。
而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家长也能够通过专业培训了解如何在生活中指导孩子正确的姿势,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力。
3. 专业培训的内容专业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儿童习惯与不良姿势的关系、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姿势习惯等。
另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实用的育儿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正确设置书桌椅、如何正确抱孩子、如何正确指导儿童的体育训练等等。
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预防和矫正孩子的不良姿势。
4.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不良姿势,而家长和教师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专业培训,可以让他们了解科学的教育和指导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
总结专业培训在预防不良姿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通过专业培训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和矫正孩子们的不良姿势。
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内容,相信读者能够对幼儿园健康成长教案中专业培训如何预防不良姿势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不良身体姿态现状及体育教学对策

不良身体姿态现状及体育教学对策不良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静止或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姿势,常常伴随着身体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问题。
不良身体姿态不仅影响个体的外观和自信心,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不良身体姿态现状:当前,不良身体姿态的普遍存在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久坐不动、缺乏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等。
同时,一些疾病或损伤也可能导致身体姿态异常。
针对不良身体姿态的现状,体育教学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加体育锻炼: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改善身体姿态。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3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2.调整生活习惯:减少久坐时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定期进行颈部和肩部的放松活动。
3.强化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骨盆周围的肌肉群。
强化核心肌群有助于维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4.注重姿势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姿势教育,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身体姿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教授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方法,避免因错误姿势导致的损伤。
5.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个体的不良身体姿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计划。
例如,对于脊柱侧弯的学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脊柱拉伸和强化训练。
6.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学生的身体姿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训练计划。
同时,鼓励学生定期自我检查身体姿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姿势。
总之,针对不良身体姿态的现状,体育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增加体育锻炼、调整生活习惯、强化核心肌群、注重姿势教育、个性化指导以及定期评估与调整等措施,帮助学生改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如何纠正幼儿不良的体态 500字作文

如何纠正幼儿不良的体态500字作文如何帮助幼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体态。
发挥幼儿的能动性。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最重要的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卫生观念,知道什么是好的卫生习惯,什么是不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明白吃手指、咬指甲是一个不卫生的习惯,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
幼儿园教育是重要的辅助手段1、幼儿园教师给予幼儿适时的鼓励。
实践证明,教师对幼儿鼓励的积极态度是影响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因此,幼儿教师作为幼儿重要的教育实施者,要抓住每一个能鼓励幼儿的契机,给予幼儿相应的赞赏。
让幼儿在一种积极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肯定,积极投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而不再沉浸在感受自己吃手指、咬指甲的快感。
2、榜样教育暗示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多动、好模仿的特性,决定幼儿是一个积极主动模仿者。
来自教师、家长、同伴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无不产生一种学习、模仿的欲望。
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性,对幼儿进行暗示教育,可以告诉幼儿“我喜欢干净的小手。
因为他会管好小手,知道手的正确用途。
3、给幼儿不断动手的机会,转移注意力。
众所周知,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幼儿的经历和注意力更是如此。
通过让幼儿不断地做各种游戏,占用幼儿的双手使得幼儿无暇顾及“吃”、“咬”,通过长时间的强化来改掉这个不良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幼儿良好体态的养成观念,帮助幼儿形成和巩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睡眠习惯,对幼儿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要正确合理的对待,不可大声斥责、粗暴解决。
体态纠正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良好的体态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体态纠正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效率的影响,因此,我积极投身于体态纠正的教学实践,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一、提高自身意识,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我首先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体态。
在授课过程中,我时刻保持挺胸收腹、目光平视、肢体放松的状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态纠正培训,学习正确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体态纠正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坐姿不正的学生,我耐心纠正,鼓励他们坚持练习;对于站姿不直的学生,我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支撑点,加强腰部和背部的力量训练;对于走姿不规范的学生,我教他们掌握正确的步伐和节奏。
三、融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态纠正教学中,我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我设计了一系列体态纠正游戏,如“模仿小树”、“左右摇摆”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体态。
同时,我还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体态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体态,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态问题。
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介绍体态纠正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简单的体态纠正训练。
此外,我还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坐姿、站姿等日常行为,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总结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体态纠正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反思,查找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之,体态纠正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将继续努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相信,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不良身姿和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探究》范文

《不良身姿和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探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不良身姿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学生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中更为常见。
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会导致脊柱问题,如脊柱弯曲、颈椎病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脊柱矫形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本文将探讨不良身姿的生物力学原理以及脊柱矫形器在改善脊柱健康方面的作用。
二、不良身姿的生物力学原理不良身姿通常指的是长时间维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卧姿,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会给脊柱带来压力,影响其正常生理曲度。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当脊柱处于不正常弯曲或扭曲的状态时,椎间盘、肌肉和韧带会受到异常压力。
这种压力长期存在会导致肌肉疲劳、关节僵硬、椎间盘突出等病变。
具体而言,常见的不良身姿包括: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导致的颈椎前屈;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胸椎弯曲;以及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导致的腰椎前凸等。
这些不良姿势会导致脊柱的应力分布不均,使部分关节和软组织承受异常负荷,进而导致疼痛和损伤。
三、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作用脊柱矫形器作为一种治疗和预防脊柱问题的辅助工具,在生物力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脊柱矫形器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撑和限制,使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从而减轻脊柱的异常压力。
此外,矫形器还可以通过调整关节的应力分布,使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常见的脊柱矫形器包括背带、腰托、颈托等。
这些矫形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的脊柱形态和需求。
例如,对于颈椎前屈的患者,颈托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撑,使头部保持正常位置,减轻颈椎的负担。
对于腰椎前凸的患者,腰托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使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四、案例分析以一位因长时间看手机导致颈椎前屈的患者为例,通过佩戴颈托来改善其不良姿势。
颈托的生物力学原理是通过适当支撑头部,减轻颈椎的负担。
佩戴颈托后,患者的头部可以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避免了长时间低头带来的颈椎负担加重的问题。
此外,颈托还能在夜间为患者提供额外的支撑,避免睡眠中头部不自觉前屈的现象。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及其调适-2019年教育文档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及其调适所谓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其教育观念指导下所采用的, 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职业角色期待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 对学生以及自身身心产生消极影响的不正确、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表现1.不良的教育教学体态仪表教学体态仪表是一种无声语言, 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潜在教育。
教师的体态仪表问题主要包括:(1) 仪表不适: 衣冠不整, 不系钮扣;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追求新潮,打扮奇特,缺乏庄重等。
(2) 滥用手势和动作: 不当的、多余的手势和动作。
(3) 目光问题: 目光呆滞,闪烁不停或者游离不定; 不和学生目光交换;害怕学生的目光;目光冷漠或者不屑一顾等。
(4) 表情问题:板脸上课、滥用表情、夸张过度、严肃认真有余而亲切自然不足等。
2.不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这种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许多教师都有意无意地在使用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 包括:(1) 教学方式单一:用口头语言的方式单向传授,不设问,厌恶学生提问,师生间不进行反馈和交流, 不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不因材施教:对全班学生提出统一要求,没有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3) 表扬和奖励使用不当: 过分、多余、绝对、不公以及该表扬不表扬等。
(4) 滥用批评和惩罚: 体罚( 下跪、揪耳朵、扇耳光、打手心、掌嘴、罚站、赶出教室、动作定型、面壁思过等) 、罚款、罚作业等。
(5) 言语中伤: 说话粗俗, 讽刺、挖苦、训斥、责骂、人身攻击学生等。
3.随意的教育教学行为这类问题具有隐蔽性, 与教师教学态度、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相关, 包括:(1) 教学无计划:不看不学不熟悉大纲, 无学期授课计划和课时安排;不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任意增加或减少课时; 授课中缺少统筹安排;作业布置目的不明确, 作业分量、难易程度、需要时间都缺乏周密考虑。
(2) 教案不规范: 无教案上课; 教案中缺少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小结等关键内容; 照抄参考书。
教师纠正体态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不良的坐姿和站姿,导致体态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态,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我开展了纠正体态的教学活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
在纠正学生体态的过程中,我时刻注意自己的站姿和坐姿,力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的态度和耐心对学生的改变至关重要。
在纠正学生体态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普及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提高他们对体态问题的重视程度。
2.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基础做起,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态。
3. 亲身示范,耐心指导。
在课堂上,我亲自示范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体态。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耐心指导,纠正他们的不良体态。
4.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态问题,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5. 举办体态矫正比赛。
通过举办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自觉纠正不良体态,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看到了以下成果:1. 学生的体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们在课堂上、课间休息、回家路上,都能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
2.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意识得到了提升。
他们在矫正体态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约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家长对学生的变化感到满意,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总之,纠正学生体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体态问题,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不良体态的探究
教师体态是指教师在一日生活中,通过手势、姿态、表情等身体动作对幼儿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或表现出一些习惯性的体态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到教师一个真挚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示意的动作,对孩子的心理康健起到促进作用,相反,教师不良的体态会危机影响孩子的康健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可见教师的体态对幼儿的影响是多么的危机。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良体态
1、手势
(1)食指指点。
在孩子出现淘气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有的教师在颇为偏激的情绪支持下,伸出食指无意识地点动幼儿的头。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教师每点一下幼儿的头,他的头就会缩一下,这种体态更是幼儿畏惧、逆反的表现。
这是一种极不尊崇孩子的体态。
(2)敲打物品。
上课时孩子吵闹,老师为了维持秩序,会拿起身边的书、尺子、铃铛等用力敲打桌子以作警示。
这时孩子会立马安静下来,但同时眼睛里填塞了恐惧的眼神,长久以往对老师不但会产生畏惧心理而且还会模仿教师的不良姿态变得暴力。
(3)赶鸭式甩手。
教学活动时,老师请小朋友来到身边回答问题,回答好后老师会手一甩,让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样一个简单的手势不光让孩子找不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更是不尊崇孩子的不良体态。
(4)拉扯幼儿。
在活动中,由于小朋友没有明白老师所要求的意思作出反应,这时老师为了达到目的会拉扯孩子到指定的位子。
老师莫名的举动,不但让孩子手足无措更是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不良的榜样作用。
2、表情
(1)不苟言笑。
幼儿园是个让孩子享受喜悦的地方,但老师有时候会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幼儿园,表情严俊、不苟言笑,这样会使孩子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影响师幼间感情交融,使幼儿无法感受不到喜悦的氛围
(2)怒视。
有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由于孩子们吵闹或有了新发现的激烈,不能安静下来,老师往往会采取怒视或大吼一声等偏激的行为,以使孩子们安静。
这种行为往往是一时有用,孩子们当时会震惊于你的体态或受到惊吓后暂时停止了讲话,但殊不知这种体态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漠视。
在一日活动中,当孩子需要老师帮助时,有的老师会给孩子一个白眼,然后爱理不理的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样的体态不光是不尊崇孩子更是违背了幼儿老师的基本职责。
3、姿态
(1)背手。
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看到有的老师在讲话或在观看孩子们活动时双手放在背后。
据有关研究表明,背手可以作为一种权威显示。
教师背着手,就显得威厉,高高在上,有种优越感。
这样,对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师幼之间不能处于一种朋友式的同等关系,从而阻碍了优良师幼关系的建立。
(2)双手插口袋。
很多老师在孩子活动时甚至是教学活动时,很喜欢把双手插入口袋里,这让人感觉轻佻、不沉稳,而且在发生突发无意时不能及时出手。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3)双手叉腰。
很多老师无意间都会做出双手叉腰的姿态,你可知道双手叉腰给人一种威慑的感觉,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吵架的双方都是这种姿态。
给人一种富有攻击性的姿态。
这将对孩子造成一个负面的影响而且让老师在孩子心中失去温柔、喜悦的一面。
(4)翘二郎腿。
平时教育孩子要坐好、立正但很多老师在集体活动时习惯翘二郎腿有的甚至还抖腿,这样的表现让老师在孩子心中失去信任和尊崇,而且也很简易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从上诉不良体态看来,一些很细小的动作会使孩子们产生不可言传的分外感觉,对孩子成长起到了晦气的因素。
二、那我们如何去改变不良体态呢
1.反省自己的体态
教师的不良体态大都是习惯性或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有时老师在做出不良体态时并没有察觉或意识到这些行为已经影响或损害到了孩子。
这就需要教师常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
可以通过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摄成录像,然后自己观看,找出自己不良体态行为,也可以寻求同事的帮助,一起讨论,来找出问题。
2.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幼儿要保持一种同等、朋友式的关系,没有凹凸上下之分。
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孩子们学习的帮助者和游戏的玩伴。
3、保证优良的心态
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天要用喜悦的心情去迎接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魅力和喜悦,从而增进师幼之间的亲切感。
比如可以一上班照一照镜子,整理一下自己的形象,然后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今天又是喜悦的一天。
4.提高修养和素质
优良的修养和素质能够使人举止多礼,谈吐文雅。
教师要注重自身内在的修炼,提高自我文化、礼仪修养和体态语的修养水平。
5、灵活运用体态语
掌握协调、合适的体态语言,做到双手“有事可干”。
善于运用积极的体态语言,比如:翘大拇指、鼓掌、微笑。
加里宁曾说过:“教师仿佛每天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致的、富有明锐的、善于窥测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
” 作为教师应时时想到自己的体态会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改掉一些习惯性的不良体态,避免自己不良体态在孩子面前出现。
另外,要加强自己道德、知识、美学等方面的修养,提高自己体态语的修养水平,使我们的孩子在积极环境的影响下康健、喜悦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