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质量缺陷案例该案例发生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土方开挖和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导致隧道质量存在严重缺陷。

事故发生后,专家组对隧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经过检测,发现隧道围护结构深部出现明显开裂,导致其抗震能力下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土方开挖过程中也存在质量问题,局部地段土体未完全挖除,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导致质量监控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未按要求进行全面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不力等。

针对该事故,相关责任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工方应全面排查隧道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整改。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与规范要求相符。

同时,提醒建筑工程相关方注意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案例二:施工吊塔倒塌事故案例该案例发生在高层建筑工地,施工吊塔发生倒塌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确定了事故的原因。

首先,施工吊塔的质量存在问题,焊接接头不牢固,无法承受风力和自身重量的影响。

其次,吊塔的基础施工质量也存在问题,地基承载力不足,无法满足吊塔的稳定性要求。

此外,风力过大时,施工方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安全防护,致使吊塔发生倒塌。

事故的责任主要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吊塔的结构牢固和基础稳固,风力过大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针对该事故,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明确各方的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建议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吊塔的质量把控和基础施工质量检测,确保安全施工。

总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事故是很常见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在于相关责任方必须提高安全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施工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施工工程质量事故一直是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建筑领域,任何一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本文将对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施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教训与改进方案,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准。

案例一:大桥防护层渗水事故某市的一座大型公路桥梁竣工后不久,出现大桥防护层渗水的问题,造成桥下行车道无法正常使用。

经过调查,发现防护层质量低劣、构造不合理是渗水的主要原因。

防护层既不能有效防止渗水,又不方便维护和检修,导致事故后处理困难。

该事故的教训在于,施工前要选择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确保防护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施工人员应参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防护层的正确施工和连接。

改进方案:1. 选择合格的防护层材料,并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确保防护层的防水性能。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案例二:楼房倒塌事故某城市一座居民楼的一栋新建楼房竣工后不久,发生了倒塌事故,造成多人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楼房建筑质量存在多个问题,如基础不牢固、结构偏差等。

这些问题整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楼房的倒塌事故。

从该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质量控制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进方案:1. 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2. 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对建筑结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3. 增加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案例三:道路工程路面塌陷事故某市一条新修的道路在交付使用不久后发生路面塌陷的事故,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有事故发生。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是由于道路基础结构未按要求施工、填方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体系是避免这种事故的关键。

在施工前,必须对土质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同时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建筑行业的一大难题。

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经典案例,以期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一、尼科西亚购物中心坍塌事故2013年,尼科西亚购物中心位于拉托西亚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事故发生后,购物中心的部分楼层突然坍塌,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

调查显示,该建筑的主体结构出现了许多严重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未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等。

这起事故的案例表明,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人员不符合施工要求是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并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施工要求,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确保建筑质量。

二、深圳地铁旧改项目事故在深圳地铁旧改项目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一处正在拆迁的房屋突然倒塌,导致多名施工人员被埋。

经过调查,该建筑在进行拆迁工作时违反了相关安全规定,没有采取必要的支撑和加固措施。

这起事故的案例揭示了在建筑工程拆迁过程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建筑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拆迁工作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管和检查。

同时,施工人员在进行拆迁作业时,应该认真遵守所需操作规程,特别是涉及到安全的工作环节。

三、上海世博园区倒塌事故2007年,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一处建筑工程发生了严重的倒塌事故。

事故发生时,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物突然倒塌,造成多名工人死亡和受伤。

调查显示,事故发生前,该工程存在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包括不符合设计要求、使用不当的施工方法等。

这起事故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精选)精选全文

建筑工程典型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分析(精选)精选全文

• 四点教训:
• 1、模板支架不能叠层搭设。 • 2、梁、板、柱不能同时浇筑混凝土。 • 3、外架不能做支撑系统。 • 4、合理配备作业人员数量(该操作面仅30平米左右,最高峰时上了
9个人)。
大化“9.19”模板支架坍塌事故(2014年)
河池市大化县某中学实验综合楼项目,在屋面构架混凝土浇筑即将完工进行 压光工作时,模板支撑失稳突然坍塌,导致2人当场死亡(另2人在坠落中被 脚手架挂住而幸免)。
• 原因二:超期使用(备案牌标注有效期为“2012年6月23日至2013 年6月23日”,事故发生时为2013年9月18日,超期2个多月) 。
• 原因三:日常维保不到位(没有按规定进行没3个月一次的坠落试验, 许多如螺栓、齿轮等零部件老化锈蚀严重,上限位和极限限位装置失 效)。
• 其他: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地处武汉闹市区,大部分单 体已封顶,但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
进入。 • 3、随时留意基坑状态变化,发现征兆要马上撤离并及时报告。
武汉市“9.13”电梯坠落重大事故(2013年)
武汉市某工程,一载满粉 刷工人的电梯,在上升过 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 层顶层后,电梯钢绳突然 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 接坠到地面,造成梯笼内 的19人全部死亡。
• 原因一:违规操作、超载(施工升降机标注核定人数12人,当天上了 19人,且为工人自行操作上下)。
南宁市江南区某厂房项目,在拆除外架作业时发生坍塌事故,架体上17人坠落 至地面,最终导致3人死亡,3人重伤,7人轻伤。
原因一:外架拉结不规范(斜拉、扣件松动,且很多已拆除)。
原因二:拆卸方 案不正确,导致 外架局部集中堆 载。
• 其他情况:该项目曾获得自治区2014年下半年标准化示范项目。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和教训,旨在引起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案例一:大楼倒塌案例描述:某城市一高层住宅小区的一栋建筑在使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倒塌,造成多人死亡和伤害。

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该建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设计不合理,结构承载能力不足;二是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低质量的建筑材料;三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行为,没有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操作。

教训:建筑设计应合理,充分考虑各种力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

案例二:基坑坍塌案例描述:某城市一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坍塌,导致周边建筑物受损和一些工人被困。

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该基坑施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坑支护结构不牢固,没有考虑土质情况;二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没有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控制。

教训:工程施工前需要充分调查土质情况,并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

案例三:外墙瓷砖脱落案例描述:某高层办公楼外墙的瓷砖在使用一年后发生大面积脱落,引发社会关注。

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造成瓷砖脱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施工过程中瓷砖与墙体粘结不牢固,施工质量问题;二是后期维护保养不到位,没有及时修复脱落的瓷砖。

教训:建筑外墙瓷砖粘结工艺应合理,施工过程需要加强监管;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需要得到重视,及时修复问题。

结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建筑设计应合理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二是施工过程需要符合相关规范,并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三是工程施工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四是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需要得到重视,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建筑行业常见工程质量纠纷案例分析

建筑行业常见工程质量纠纷案例分析

建筑行业常见工程质量纠纷案例分析建筑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工程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纠纷案例,探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案例一:居民楼外墙开裂在某小区的居民楼外墙上出现了大面积的开裂现象,引发了居民们的担忧和不满。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建筑工程中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不当所导致的。

建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劣质的砖块和水泥,而施工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控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们向建筑公司提出了维修和赔偿的要求,最终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了纠纷。

案例二:公路路面塌陷某地的一条公路在使用不久后出现了路面塌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施工方在进行路面铺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而引发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通部门对施工方进行了罚款并要求其进行修复。

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公路建设的监管,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案例三:住宅楼漏水在某高层住宅楼中,多个住户反映存在严重的漏水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是由于建筑工程中使用了劣质的防水材料以及施工不当所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主们向开发商提出了维修和赔偿的要求,最终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纠纷。

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住宅楼建设的监管,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质量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会给业主带来经济损失。

其次,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节。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给业主带来困扰。

此外,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纠纷的原因之一。

如果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那么建筑公司和施工方就会有机可乘,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希望可以引起人们重视建筑工程质量,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案例一:某小区居民楼顶部坍塌事故某市某小区的一栋居民楼的顶部突然发生坍塌事故,导致多人伤亡。

经过调查,发现该建筑存在多个设计缺陷,施工质量不良等问题。

首先,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计算不周、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使用劣质材料等行为。

最终导致了该建筑顶部的坍塌事故。

二、案例二:某高层建筑严重渗漏事故某市某高层建筑自交付以来,业主们陆续反映该建筑存在严重渗漏问题,导致房屋墙面、天花板发霉、起皮等现象严重影响居住质量。

经过专业检测,发现该建筑存在外墙、屋面防水设计不当、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加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质量差、工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该高层建筑严重渗漏事故的发生。

三、案例三:某桥梁工程桥面下沉事故某市某大型桥梁工程在通车后不久,发生了桥面下沉严重事故,影响交通,造成经济损失。

调查发现,该桥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多个问题,设计参数计算不准确、施工养护不到位等。

而且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监理单位监督不力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该桥梁工程的桥面下沉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从事建筑工程的相关从业人员也要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专业素养,确保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希朼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以案为鉴,深刻吸取教训,共同努力,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不论是大型工程还是小型工程,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一:建筑结构开裂某高层住宅小区在交付使用后不久,居民们开始发现建筑结构出现裂缝。

经过调查,发现导致结构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加入足够的钢筋,导致整个建筑承载力不足;二是墙体的砼浇筑过程中,掺入的水泥质量不合格,造成墙体强度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方案包括:重新设计并加固基础,确保承载力;重新进行墙体工程,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增加强度。

案例二:道路施工沥青层龟裂某城市近期完成的道路施工,不久后就出现了沥青层龟裂的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施工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在沥青搅拌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温度,导致沥青成分不均匀;二是施工完成后没有及时进行压实,空隙较大,无法承受交通负荷。

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搅拌时间和温度的准确控制;加强施工后的压实工作,确保沥青层的稳定性。

案例三:管网漏水某小区新建的供水管道不久后就出现了漏水现象。

经过检查,发现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连接管道的接口处没有采取正确的连接方式,导致漏水现象频繁发生;二是材料选用不合理,不耐腐蚀造成管道老化,导致漏水。

解决方案包括:重新连接管道接口,采用更可靠的连接方式;选用耐腐蚀材料进行管道更换,提高管道的耐久性。

总结起来,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多种多样,但其中的原因往往可以归结为技术水平不足、材料质量不合格、操作不规范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

施工方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

同时,在材料采购时要严格把关,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质量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方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与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处理原则和方法
1.项目部第一时间将基坑问题各相关单位,同时上报公司工程技术部门, 不得隐瞒不报。 2. 所有深基坑支护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后,方可进行施工。 3. 对于基坑支护出现问题的项目,必须深入、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处理 措施。 对于建设单位分包的,我方主要负责对设计单位出具的处理方案应进行审 查,重点审查处理后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的条件,确保我单位现场生产作业的 人员及财产安全。加固处理过程中,我方需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但不参与基坑 支护的加固处理。
对于我方施工的支护工程,应加强全程的过程监控,具体处理方法,按照 专家处理意见执行。
断桩
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莲花河畔景苑”小区, 一栋13层高的在建住宅楼倒塌后的场景。
挖掘机开挖桩间土
工人破桩头的情形
• 事故简述
典型工程案例2
某工程设计为CFG桩基础,在进行结构施工前,委托检测单位对 完工的桩基础进行检测,小应变检测结果显示约40%的桩在离桩顶13米处存在断桩,大量断桩影响了后续结构工程的施工,也给项目创 优带来了困难。
桩间土开挖时,现场无人监管
预防措施
为预防此类事故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前项目部应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方案,明确土方 开挖机械设备及开挖方法,大型设备的行走路线及产品保 护措施等。 2.加强对甲指分包单位(队伍)的管控,对可能造成 的不良结果及时向建设单位发函预警。
• 处理原则和方法
1.项目部第一时间将CFG 桩检测结果上报公司工程技 术部门,不得隐瞒不报。
桩基完成后的基坑全貌
桩基检测
• 原因分析
1.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质 量意识薄弱,对甲指分包单位 (队伍)未能加以约束,任由土 方开挖队伍随意开挖,甲指分包 队伍无成品保护意识和基本的专 业知识。
2.在CFG桩强度增长的过 程中,土方开挖队伍为图方便安 排大型挖掘机进行桩间土的开挖, 挖掘机对CFG桩的碾压、勾碰直 接导致大量CFG桩的断桩。
2.由原设计单位出具CFG 桩断桩处理方案,处理完成 并验收合格后可进入下一步 处理方案。
3.做好桩基处理记录,并 及时完成相应费用签证。
按设计要求处理后的断桩
桩基偏位
• 现场常见现象
1. 桩位偏差较大,超过 规范允许偏差的限值; 尤其是剪力墙墙下单桩 的设计。 2. 地基处理范围不足, 不满足规范要求。
3.在移交时,我方应认真复核桩基处理的范围和桩数,办理各 方交接、验收、签认手续。发现超允差情况及时联系设计方处理。
回填土下沉
散水随室外回填土下沉后, 与主体结构脱开
位于回填土上的升降机基础较原 地面下沉20cm
某小区室外回填土下沉后, 室外台阶、路面、散水及外 墙砖的破坏情况
典型工程案例3 •事故简述
原因分析
桩基偏位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桩基放样错误; 2)钻机钻杆不垂直; 3) 扩孔严重,钢筋笼入孔后未进行校正。
预防措施
(桩基由我方施工) 1.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和基线,会同监理及有关单位复核认定 后,方可作为测量基点使用,并经常复核。 2. 桩位采用三次校正复核措施,即第一次放样定出桩位中心;第二 次测量校正护筒位置;第三次钻孔定位时,使用铅锤校正,使桩锤中 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3. 安装钻机时应严格检查钻进的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钻进 过程应定时检查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应立即调整。 4. 定期检查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某工程室外土方回填由甲方指定队伍 分包,该队伍质量意识薄弱,回填过程随 意。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两台施工电梯 由于回填土下沉导致施工电梯处于危险状 态,项目竣工后,在一次连续暴雨后,室 外下沉严重导致消防、雨水、污水等管道 破坏,并造成停水停电等损失。
回填土下沉后,附属结构严重变形
•原因分析
1.甲方指定分包单位质 量意识薄弱,施工过程中监督 管理不善。 2.项目部安装施工电梯 未考虑回填土下沉因素影响, 导致期间不得不重新拆除安装。 3.室外回填前各类管沟 基础未夯实,经雨水浸泡后下 沉导致各类管线破坏。
锚杆支护的施工现场
• 预防措施
1.项目部进场施工前,应掌握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场地周边 道路、建筑、管线对基坑的影响,做好现场的排水措施。 2.加强对基坑周边各类建筑物的观测,发现沉降速度加快或超过一定限值 时,需加大观测密度,提高警觉。每次雨后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如出现加大裂缝、变形或下沉等状况,应立即停工,疏散场地周边人员。
常见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常见工程的质量问题
1
地基与基础
2
主体工程
3
装饰装修
1.地基与基础
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基坑பைடு நூலகம்塌 断桩 桩基偏位 回填土下沉
基坑坍塌
某工地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垮塌的救援现场
市区某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桩 支护的基坑垮塌的施工现场
搅拌桩支护设计存在问题,桩 间距过大,不满足土体自重及 侧压力要求。
典型工程案例1 •事故简述
•某工程位于区繁华地段,场地狭 小,基坑深15米,设计为支护桩结 合锚杆的桩锚体系基坑支护结构, 场地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地下管线 较复杂。由于周边建筑物影响,部 分锚杆打入深度不够,且甲方原因 拖延开工达半年之久。在我单位进 场施工后,发现基坑变形严重,施 工至正负零时,基坑累计变形最大 达20厘米,已处于极其危险状态。 随后安监部门开具停工通知单,要 求建设单位消除基坑安全隐患。
锚杆支护变形开裂的现场

原因分析
1.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为甲方
分包单位所做,一方面设计存在缺 陷,另一方面施工中,管理、监控 不到位。
2. 基坑四周排水不畅,由于 夏季雨水较多,增加了对支护体系 的侧压力,在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裂 缝后也未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加 大了雨水的渗入量,最终导致基坑 出现严重变形。
•处理原则和方法
若由我方施工: 1. 施工中一旦发现偏位现象必须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切 实可靠的预防措施。只有当桩基偏位已成为事实后,再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2.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处理,都必须由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 监理方共同参与,必要时聘请专家组,进行全方位论证,权衡利弊 后再进行处理。 若由甲方分包单位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