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住小区绿地植物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绿地利用率低、绿化质量不高、缺乏专业管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提高绿地利用率、提升绿化质量、加强绿化管理等。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绿地利用率低。
很多居住小区存在着绿地被闲置、废弃或被他用的现象。
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还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体验。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来提高绿地利用率。
可以在小区规划时将绿地与居住区域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庭院、花坛、林荫道等绿化空间,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花园等。
绿化质量不高也是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之一。
四五线城市的居住小区绿化质量一般较低,往往只能看到一些散落的花坛和稀疏的树木。
这不仅影响了居住小区的景观效果,还无法满足居民对于绿化环境的需求。
为了提升绿化质量,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绿植品种和花卉,丰富植物的色彩和形态,打造出更丰富多样的绿化景观。
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措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绿化的可持续性。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管理也需要加强。
目前很多小区的绿化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法有效地进行绿化养护工作。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绿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专业化的绿化管理团队。
培训可以包括绿化植物的养护知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引进专业化的绿化管理团队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确保绿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浅谈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浅谈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摘要:城镇居民小区的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使得住宅小区的园林布局和绿化档次也越来越高,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近自然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区绿化的重要性及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小区绿化自然重要性合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关注购房外,更加关注的却是小区的物业和环境绿化,更愿意在一种“园林”式的生态环境里居住。
小区建设也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充分利用小区空间,营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环境。
但是,尽管许多住宅小区在环境景观建设中投入很高的费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总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
1、小区绿化的重要性1.1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都市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创建园林城区则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人们居住的小区里建设绿地和设施,给人们舒心、优雅、恬静的绿色空间和生活环境,不仅给人美好生活与享受,也是城市建设的需要。
1.2人口的密集、车辆尾气的排放,噪音的污染等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环境的绿化不但可以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防止雾霾,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小区内的绿化具有除尘、消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使人们置身于美的环境,美的享受,是人们生活的需要。
1.3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环境的美化就是满足人们对这种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来到这舒适、恬静的自然环境里乘凉休息、打牌下棋、散步交流,增进邻里间的情感,可以在这里健身、谈天,放松心情,带着孩子、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是人们缓解生活压力的需要。
2目前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2.1形式单一居住区的绿化只停留在地面栽植,立体的、多层次的绿化空间未能形成。
浅谈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浅谈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部分,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它最能贴近居民生活,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本文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多项对策,来共同发展居住区的绿化,为和谐社会出力。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建设措施管理体制养护关系一、居住区绿化现状(一)发展状况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新建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居住区的绿化与城市建设、交通、卫生、教育、商业服务及其他物业管理等,共同构成现代化城市居住区的总体形象。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
它最贴近生活、贴近居民,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在城市的大园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二)存在问题(1)自觉执行绿化法规的意识不够,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些建设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改变了部分规划绿地使用性质。
如:摆摊设亭,建存车棚、停车场等。
绿地成了无视法规的挤占对象。
(2)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但具体到施工时,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
待到投入使用时,问题接踵而至。
例如停车场问题、商业配套设施问题等。
为了缓解矛盾,开发商不得不考虑补扩建,而补扩建的唯一办法就是挤占绿地。
(3)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明显不足建成区的居住区绿化,有时因为产权和管理范围交接不明晰,责任不清而造成管理不到位。
依照法规规定,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经费应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
但由于目前实行房改,房屋产权多样化,至今养护经费不能落实。
如果此类问题得不到解决,包袱越背越重,势必会造成将来承受不了而被迫弃管。
二、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一)规划设计是关键(1)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居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居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摘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态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
居住区作为与居民休戚相关的地方,其园林绿化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率最高的绿地类型。
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居住区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居民住宅绿化注意事项及养护管理技术。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建设方法养护管理技术当今社会正提倡“以人为本”,园林绿化建设关系到城镇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城镇居住区景观格局中,园林绿地布局的合理与否对城镇居住区景观系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城镇居住区园林绿化对城镇居住区形象的塑造也将间接产生作用。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如何能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如何能充分发挥城镇居住区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人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让人民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生产和生活,成为当今园林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1、“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规划观念较为普遍。
其主要表现在一些住宅小区绿化方案粗糙,缺乏人情味或情趣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
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作用。
还有些城市规划中在市政广场、中心公园上狠下功夫,对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利用频率最高的住宅小区绿地空间却潦草马虎,应付了事。
2、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千园一图,毫无个性可言。
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他们居住的小区绿化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准确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
不少小区都是一片草坪,中间点缀丁香、垂柳等,造成住宅区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这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要。
3、绿化植物配置单一,细节处理不到位,在住宅小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
住宅小区绿化问题浅析

住宅小区绿化问题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场所,其绿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优美的小区绿化不仅能够装点城市的容颜,更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环境,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不少住宅小区的绿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单一的植物种类、绿化质量不高、管理维护不到位等。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对住宅小区绿化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住宅小区绿化问题的存在1. 单一的植物种类在一些住宅小区,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或者管理不善,导致小区内的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不仅降低了绿化的美感,也影响了小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2. 绿化质量不高一些住宅小区的绿化质量不高,常见的问题有树木长势不良、植被稀疏等。
这些问题会降低小区景观的品质,影响居民的居住体验。
3. 管理维护不到位许多小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绿化的管理维护不到位。
有的地方乱堆垃圾,有的地方乱搭乱建,给小区的整体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当前住宅小区绿化管理的薄弱环节,也凸显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绿化管理亟待改善的问题。
1. 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初期未能充分考虑绿化问题,导致后期的绿化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绿化的合理布局和多样化植被的选择,对于提高小区绿化质量至关重要。
2. 管理维护不到位小区绿化的管理维护需要专门的团队进行操作,而一些小区由于管理不善、人员力量不足等原因,导致绿化的管理维护不到位。
3.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一些小区的资金短缺,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从而导致绿化的质量下降。
4. 居民意识不强一些居民对绿化问题缺乏关注,对于管理维护也不能积极配合,导致绿化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住宅小区绿化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管理维护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和居民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
1. 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绿化考虑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绿化问题,合理布局各类植被,提高小区绿化的多样性,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浅谈生活住宅小区绿化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浅谈生活住宅小区绿化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范本一:正式文档风格正文:1.引言生活住宅小区绿化是指在居民区域内使用植物进行美化和绿化,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绿化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绿化的重要性2.1 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可提供居民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2.2 增加居民的健康指数充足的绿地和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对居民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2.3 增加社区的美感与凝聚力美化绿化环境可以提升小区整体形象,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3.存在的问题3.1 绿化空间不足很多生活住宅小区由于规划不当等原因,存在绿地面积不足、绿化空间局限的问题。
3.2 绿化环境管理不到位部分小区绿化管理粗放,养护不及时,导致绿化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居民居住体验。
3.3 缺乏居民参与和意识在一些小区中,居民对绿化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和维护的意识。
4.对策4.1 提高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在新建小区规划中,要确保绿地面积达到一定标准,合理分布绿化空间,增加绿化景观的多样性。
4.2 加强绿化管理与养护强化小区绿化环境的管理,定期对绿化进行养护和维修,提高绿化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的满意度。
4.3 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加强居民对绿化的宣传教育,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绿化环境的维护与改善,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绿化规划图、绿化养护合同样本。
6.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居民区域:指生活住宅小区的范围内。
2) 绿地面积:指被用于种植植物和进行绿化的土地面积。
3) 绿化环境质量:指小区内绿化环境的景观美观程度、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
范本二:简洁明快的风格正文:1.引言生活住宅小区绿化是指通过对居住区域进行绿色植物美化,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分别讨论绿化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五线城市是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四五线城市的居住小区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居住小区的增多,绿化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绿地率不足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地率普遍较低,有的小区甚至几乎没有绿化空间。
这导致小区内的空气质量较差,居民生活品质下降。
2. 绿化管理不到位由于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管理水平较低,绿化管理也常常被忽视。
有的小区绿地乱堆乱放,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卫生。
3. 缺乏专业规划许多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规划缺乏专业性,随意性很大,导致小区绿化布局杂乱无章,无法形成整体的美观和舒适的环境。
4. 缺乏多样化的绿化植物许多小区内的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这不仅影响了小区的美观度,也影响了小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二、对策政府在城市规划时应提高居住小区的绿地率,并规定具体的绿地面积要求,确保每个小区都有足够的绿化空间。
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应加强对小区绿化的管理和维护,定期修剪草坪,修缮花草树木,保持小区绿化的整洁和美观。
政府应鼓励引进专业绿化规划师,为各个小区进行专业规划,并加强对小区绿化规划的审核和指导,确保小区绿地布局合理和美观。
4. 丰富绿化植物种类政府可以鼓励小区引进更多的绿化植物种类,促进植被多样性,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5. 增加公共绿地政府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公共绿地的规划和建设,为居住小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并改善小区周边的环境质量。
6. 加强居民参与政府和物业公司可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共同打造美丽的居住环境。
四五线城市居住小区绿化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和规划不足。
政府和居民应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
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是提高产品质量。
直到今天,房地产企业逐渐转向专注于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非常明显。
目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已成为房地产开发中的首要建筑理念。
随后,基于我所掌握的设计技术和经验,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1住宅小区景观绿化工程建设的特点1.1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包括水景、凉亭、假山、景观墙等复杂结构,设计师会在这些结构中融入一些艺术元素,如一些图案、线条、异型图案、雕塑等,增强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从而增加施工难度。
园林绿化工程属于室外配套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天气影响较大。
赶工期间如遇连续雨天,施工现场必须采取防雨、排水措施。
临时施工道路用砾石或钢板铺设,这也会增加施工难度。
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好施工准备,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1.2景观绿化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涉及园林建设工程、绿化种植、夜间照明、给排水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园林建设工程属于硬景观范畴,主要包括广场、园路、平台、水系、假山、台阶、花坛、亭台楼阁、雕塑小品等;绿化种植属于软性景观,主要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和草皮;夜间照明和给排水主要包括庭院灯、草坪灯、树灯、灯带、埋地灯、水下灯、壁灯、PPR给水管、PE给水管、PVC排水管、波纹管等。
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技术和材料形成了施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平整前的土方回填、消防通道施工等工序交织,水电队在消防通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道路管道等预埋管线。
消防通道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后,为植树造林创造了施工条件,施工安排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统筹安排,编制施工计划。
2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与总承包单位的协调问题施工过程中需要与总承包商协调的主要问题包括: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居住小区绿地植物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张纯1阮煜1薛君艳1)(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712100)摘要:主要对居住小区绿地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栽植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居住小区绿地植物应用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居住小区植物应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养护管理Analysis Defects in the Residential Greening and Suggestions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hoice of trees,allocation of plants ,and management of plants in residential area,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tree-planting in residential area and give some advice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s.Keywords:residential area ; plant application ; choice of trees ; design with plants ; conserve and manage.居住小区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
植物以其良好的造景功能和生态功能成为园林绿化中的首要因子。
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园林建设质量的评定,本文就居住区绿地植物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后期的绿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1.居住小区植物应用存在问题1.1绿化用地或绿化率“缩水”:该现象是现代房地产业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建设部1993年颁布《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要求新建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
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1.2大面积的草坪铺设:不少的居住小区为了追求短期效果,不注重绿化所处地域、功能要求,大面的铺设草坪,以求达到“大而绿”的观赏效果。
其虽然视野开阔、结构简单,但存在以下问题:①研究表明,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绿地,其综合生态效益为纯草坪的5倍,遮荫效果几乎为零。
【7】②空间无变化,景观单调,丧失园林复层种植结构所展示的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三维空间。
③占用了居住区绿地的铺装面积,使人无法进入绿化环境空间中去,无法给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和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④养护管理费用高,单一草坪的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藤草组绿地的3—5倍。
1.3盲目的大树移植:为达到景观速成的目的,大树移植已成为时下流行的做法。
其虽然在景观速成营造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方面,大树根系在移植前未进行“缩坨断根”处理,移植时主根根系及主干枝大部分被切断,树体受到严重伤害,树形被破坏,加之对新生长环境的不适应,长势衰退,成活率较低。
另一方面,是以牺牲大树原产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局部的、暂时的绿色繁荣。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就曾以“高价的城市绿化”为题报道贵州省耗巨资在城市建设中进行古树名木大树的移植造成大量树体死亡。
因此,盲目的大量应用大树移植,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成本来看,此举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4重外来树种轻乡土树种:近年来“南树北移”“北树南移”成为一种趋势,而乡土树种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
植物种不活,就用仿生植物代替,景观效果大大打折。
诚然此举为丰富本地景观起到了一些改善作用,但从某些方面看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如少量采用棕榈、芭蕉类植物营造热带风情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大量应用①成本较高②遮荫防晒效果较差,且防尘、防污、隔音等功能大不如乡土阔叶常绿树种。
③有些异地种植后需较长时间的驯化适应过程,生长势减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旦遇到异常气候,容易死亡。
④还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病虫害的传播。
1.5重建筑轻植物:即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失衡。
园林植物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季相、色相变化,不同的布置组合形式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装点人们的生活空间。
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生长周期,达到最佳景观效果需一段时间,因此为适应房地产商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在原本硬质景观突出绿化空间不足的基础上生搬硬套亭台楼阁、雕塑小品、假山叠石。
一方面形成无主次节奏或与环境格调不一致的效果,另一方面占用了原本就不足的绿化空间,且其施工建设又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景观更难发挥作用。
1.6植物造景形式单一,无特色:大部分的小区绿化,好像其中心绿地都在克隆,形成少量乔木+少量灌木+大面积草坪的绿化形式,结构单一,空间层次效果差。
宅旁绿地统一的修剪整齐的绿篱,中间加几株修建整齐的黄杨球,观花植物几乎都是月季,少其他花卉类植物。
由于楼前绿化方式一样,难以辨别不同楼号。
有些从草皮灌木到乔木全部修剪的整整齐齐,时间一长,使人容易厌倦,也容易导致植物的老化。
再有一种情况,则是大杂烩,每一个角落里都塞满了不同层面的植物,根本找不着何是基调树,何是主调树,给人一种相对混乱的感觉。
原因在于没有根据小区所处位置和居住人群的年龄、职业等提炼小区的文化内涵,因此造成小区绿化无特色、无文化内涵、绿化无新意。
1.7 没有做到适地选树:即没有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应了解绿化区内不同立地条件如土壤肥力、酸碱度等,保证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分条件,如不适宜的酸碱度则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另一种就是不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将喜阳植物栽植到阴面,将不耐水湿的松柏类植物栽植在水边,或不考虑几年后乔木大树荫对下方灌木、花卉生长的影响,或将植物种植过密,导致互相竞争,影响正常生长,难以保证预期的景观效果。
如刺槐、丁香两种植物的花香会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配置时应将两种植物各自丛植、片植。
1.8 栽植养护管理不到位:由于“重设计、轻养护”,养护管理投入资金少,人员水平低等影响,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病虫害较多,杂草丛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
如种植时工人种植技术不熟练,责任心差,有些将水泥碎石添于土层之下,当树木根系生长时,接触到水泥等碱性物质,便呈现叶片黄化等病症;缺乏修剪、除草、治虫、浇水、防冻等一系列的养护工作,影响了绿化效果。
有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人为破坏还比较严重。
2.居住小区植物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植物应用在树种选择、配置上做法是否恰当,关键是看这是否符合综合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经济性的原则。
2.1 功能上的综合性:即保证植物生态功能和造景功能的充分发挥,要做到两者兼顾、平衡,不能因此失彼。
2.2 生态上的科学性:在植物群落的组成中,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丰富植物种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
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
并做到软质景观为基础,硬质景观为辅。
2.3 风格上的文化性:植物景观一样具有文化内涵,应根据小区的文化内涵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发挥不同种类在文化气氛营造上的作用。
如梅兰竹菊、玉堂富贵就是有代表性的树种。
并在景观营造上,使各地段有所差异区别,营造不同特征、不同文化的小区绿化。
2.4 配植上的艺术性:利用不同植物的姿、色、香、韵,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景观的营造;如“强调和对比”原则在植物色彩搭配上的运用,“韵律和节奏”原则在植物平面和立面景观营造上的应用;“多样统一”原则在植物同属不同种上的应用。
2.5 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植物种类选择和景观营造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
一方面不能以景观需要为由作“高价绿化”,在保证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及后期管理成本。
3. 居住小区绿化植物应用的改进措施3.1 植物群落多样化:居住区绿化应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小区为出发点,通过增加植物层次,植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上的绿量,形成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季相色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
保证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上的合理性、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生态型小区的出现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直接体现。
根据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将乔、灌、藤、草、花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使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且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
根据“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学原理,增加植物种类数量,增加植物群落对有限空间的利用。
可选用具有防风、降噪、抗污染、吸收有毒物质作用的树种和香花树种,使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生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形成春花(白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夏荫(五角枫、广玉兰等),秋实或彩叶(银杏、马褂木、栾树等),冬青(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增加绿量,保证小区的绿化率。
3.2 重视乡土树种的应用:乡土树种是经大自然淘选的本土最适宜的树种,其耐贫瘠、抗风、耐旱、抗病虫等特性可使绿化养护管理更为简便,尤其重要的是当中的许多品种能在城市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如银杏、雪松、龙柏、无花果、合欢、月季等树木和花草。
因此,只要种植得当,即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符合树种的生理需求,就能最大程度发挥特性,达到栽种目的。
因此普遍的绿化种植还是应以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
此外,特色乡土植物发掘和使用对建造特色园林,创建稳定的植物群落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3 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多采用青年期树种,因其种植后,恢复生长所需时间短,生长势强,满足一定的造景要求,经3-5年,即可进入壮年期,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这样不但降低了成本,且避免了大树移植造成的成活率低和快速进入衰老期的问题。
如确需对少量古树名树进行大树移植,应提前进行“缩坨断根”处理。
另外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确定种植位置,满足树木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做到适地适树,还应考虑群落生长一段时期后相互对光线、水分、养分等的竞争问题,保证群落中个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如大乔木下可种植珍珠梅、构骨、忍冬等耐荫灌木;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不同的深度,考虑树木间的株行距,减弱根系的竞争现象,保持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3.4 创建有特色的居住小区:小区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或特定的周边环境,小区绿化要体现于之相适应的小区文化,不同树种的选择,不同的植物造型,形状各异的小品都能创造出不同的小区文化,“杨柳抚岸”能突出临河小区的特色;“碧草茵茵”体现出现代小区的气息,竹丛中一块天然巨石,漫步其中,回归自然之意则油然而生;密植中的漫步道,给人以幽深宁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