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文化运动(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2019(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优秀版)

2019(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优秀版)
模块三 文化发展历程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考点四十四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栏 目 导 航
01 02 第2 03 第3关 精练高考
01 第1关 梳理考点
一、走向共和 1.背景 (1)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2)《_辛__丑__条__约___》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3)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推翻清朝统治的必要性。 (4)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兴起。 2.过程 (1)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驱逐鞑虏,__恢__复__中__华__,创 张。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局限性
1.特点:(1)它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 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己获得了借以开拓前进的契机和力量。
(2)在文化选择上,敢于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立新 (3)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旗帜,使当时那场异常复杂的 统一的走向。 (4)抓住了要害,对当时作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之主要惰 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彻底地批判。
(2)广泛传播 ①“工读互助团”实践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②通过三次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使马克 步扩大。 ③李大钊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组织“ 会”。 (3)中国化 ①趋势:从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②途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宣传。
3.影响 (1)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 质。 (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 此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轻巧识记] 近代向西方学习四部曲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3.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 路”。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危机,19 世纪 60—9 完 全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 年代,清政府掀起 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
洋 务 运 动 , 兴 办 近 代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 斗争连遭挫败,资产阶级的
军事和民用工业,创 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 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困境。
建 新 式 海 军 和 举 办 新 计划,但落后性使其难免失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912 年推翻了清王朝,建立 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为 共 产 党 的 诞 生 奠 定 了 阶 级
产生。
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 基础。
依然没有改变。
1、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 1、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
式 教 育 、 留 学 教 育 , 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速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
培 养 实 用 人 才 等 。 运 级 革 命 派 , 建 立 中 国 同 盟 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斗
动 没 有 使 国 家 走 上 富 会 、 提 出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纲 争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
强道路,但却启动了 领,进行反清武装起义,1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1
(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19 世纪中晚期至 20 世纪早期的世界
时间、 分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加深 (1861-189 4)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终 结( 19 1 革 命 的 高 潮( 18 95 - 19 12 )
2-1919)
1 、经 济 :第 二 次 鸦 片

高中历史必修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思维导图_知犀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思维导图_知犀思维导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定义14世纪-17世纪初欧洲宣扬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复兴→古典文化再生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基础西欧文化自身传承发展中坚力量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东方文化养料汲取新思想学者文人积聚实质学习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创立新兴资产阶级新文化精神内核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思想人才14世纪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自由影响15世纪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描绘现实生活人内心世界15世纪后期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冲击封建秩序解放人性宗教改革序幕1517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路德派体现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瑞士加尔文派英国国教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传播发展人文主义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形成近代科学的兴起16-17世纪科学革命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地心说英国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影响消弱封建统治精神支柱进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启蒙运动定义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治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发展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扩展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自主精神对未来社会提出的政治主张同存在差异思想启蒙家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康德集大成者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制度建立作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成为被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课件第12课新文化运动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历史
根据材料,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以什么为旗帜,掀起 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分析他们认为阻碍中国近代 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4分) 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 因素: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2分)
·历史
研读 材料所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 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 束缚所致”是指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仅有 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 害,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掀起 了新文化运动。依据材料“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可知,他们认为阻碍中国 近代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
·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C )1.下面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 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陈独秀 蔡元培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鲁迅
胡适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历史 【解析】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高举“民主” 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 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历史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历史
课程 标准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 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中国近代史线段图近代经济社会生活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

此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在19世纪,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

新疆设立、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五四运动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战争和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苦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民族战争胜利结束。

近代民族工业在世纪年代产生,实业家如___、___等崛起。

社会俗也开始变革,剪辫、易服饰、改礼节等风尚逐渐消失。

在教育方面,第一所新式学堂是由___创办的,第一所大学是在清朝末年设立的。

新文化运动期间,科举制度被废除。

新闻出版方面,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申报》,近代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

在文学方面,___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代表作为代表,___则以《子夜》、《家》、《春蚕》等作品被誉为文坛巨匠。

音乐方面,___的《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作品广为传唱,___则以《黄河大合唱》著名。

绘画方面,___擅长画花鸟,___则主张“新民主主义美术”,代表作为《永乐大典图》和《农村集市》。

列强侵华史一览表战争名称起止时间侵略国家签订条约 a.割 b.赔 c.开 d.其他鸦片战争 1840.6-1842.8 英国《南京条约》 a.割 b.赔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 英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a.割 b.赔甲午战争 1894.9-1895.3 日本《马关条约》 c.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6-1900.8 八国《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化进程一览表(探索史一览表)时间代表人物口号(目的)成就作用、影响洋务运动 1861-1895 同治帝“师夷长技以制夷” 军用、民用工业、学堂、留学生、海军戊戌变法 1898 ___、___ 宣传维新思想、推行维新变法《万国公报》、强学会、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1911 ___ 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 ___、《民报》、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1-1949 ___、___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北伐战争、十年内战、长征、全民族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 ___、___ 三大改造: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思想文化改造新中国成立注:此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已经被删除,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进行了小幅度改写。

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

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

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学案一、复习考点:1.了解洋务运动。

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

3.知道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4.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思维导图:三、考点回顾:1、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思想:师夷长技前期:自强、后期:求富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特点:学习西方的技术(军事器物)(中国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作用(近代化开端)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中央);(地方)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旨在口号是“”的洋务运动,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从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筹建新式新式海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舰队。

(2)洋务运动内容: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发展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开办的近代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实践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的是。

(4)洋务运动作用和局限性()2、戊戌变法:时间:1895年目的:变法图强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特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秀才征婚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 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 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 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征③婚文信学息革:命“是乌新黑头文发化无运麻动子的脚重不要大组周成正”部分 旧文学——新文学;文言文——白话文
③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出一定发展;

(1)概况(时间、标志、人物、口号、阵地等)
文 化
兴起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思想革命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化

(2)内容主张 ③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④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历史影响
①进步性:思想解放 ②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具有片面性
开始时间
1915年
兴起标志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名为《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 陈独秀 (葫芦里盛菜)
口号
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领导阶级 先进知识分子(资产阶级)
胡适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
“新文化”:资产阶级文化,主要是指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思想; “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束缚人思想行为的封建礼 节和封建道德,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一.探原因:新潮之前的旧中国
1.旧中国的政治形势
①政治:民初政局混乱,袁世凯企图复辟帝 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 育
02 第二章 夏、商、西周 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0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 育
04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 育
0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教育
06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 育
目录
07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 的教育
08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09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 争前的教育
010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 代转折
011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012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 期的教育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 时期和20世纪20年 代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
015 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教育
014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 期的教育
第一节 “五四” 新文化运 动对封建 教育的批 判与变革
0 2
第二节 新文化运 动影响下 的教育思 潮
0 3
第三节 学校教学 方法的改 革与实验
0 4
第四节 1922年 “新学制”
0 5
第五节 收回教育 权运动与 教会教育 的变革
0 6
第六节 新民主主 义教育的 发端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 育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0 1
第一节 国民政府 时期的教 育政策
0 2
第二节 国民政府 的教育制 度和管理 措施
0 3
第三节 国民政府 各级教育 的发展
0 4
第四节 杨贤江的 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