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高枕无忧ppt
【推荐】专题11+高枕无忧-2019年高考名师伴学160个成语故事中英文对比阅读(第二编)

高枕无忧 (gāo zhěn wú yō)Meaning【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近义词】安枕无忧、高枕而卧、无忧无虑、麻痹大意【反义词】危在旦夕、枕戈待旦【相似词】高枕高枕而卧无忧无虑无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至高无上卑之无甚高论高高在上【英译】sleep without any anxiety; can sleep in comfort /peace; lay aside all anxiety and rest content; rest easy; rest without worries; shake up the pillow and have a good sleep; sleep peacefully without anxiety; sleep quietly without cares; sleep soundly without any worry; sleep with a calm conscience; sleep with an easy mind; (go to) sleep with ease of mindLearning Chinese1、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今后的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2、大家不要以为洪水过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3、在幼儿园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小朋友高枕无忧地享受着童年的生活。
4、有人以为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真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
5、我国军团采用地道战,把城中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6、放暑假我就赶快做完暑假作业,为的是高枕无忧地看精彩的奥运.7、我整天高枕无忧的生活,没想到过原来父母挣钱真不容易。
8、期末考试成绩公布过后,我终于可以高枕无忧的睡个好觉了,接着又该继续努力了。
9、别以为得到金牌的运动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他们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他们一定会继续奋斗下去的。
Chinese version成语故事视频——高枕无忧https:///w_19rrafdn55.html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
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素材1:高枕无忧

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素材1:高枕无忧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素材1:高枕无忧冯谖是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的门客。
有一次,他自愿为孟尝君到薛地去讨债,不但没有把钱讨回来,反而把债券都烧掉了。
人民以为是孟尝君叫他那样做的,所以对孟尝君非常感激,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了相国的职务,只好前往薛地,但却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
孟尝君这才知道冯谖之所以烧债券的目的。
但是冯谖却对孟尝“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
现在您仅有一窟,还不能高枕无忧,我愿意替您再凿两窟。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说:“齐国解除了孟尝君相国的职务,使诸侯有了任用孟尝的机会。
谁如果先把他请去治理国家,一定能够富国强兵。
”梁惠王听到这话,就派使臣带着黄金千斤和车马百乘,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
冯谖又抢先回到,建议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的聘请,梁国的使臣跑了三趟,都没有把孟尝君请去。
齐王知道了这件事,害怕孟尝君会到梁国去做官,赶紧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仍做相国。
冯谖又劝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他先王传下来的祭器,让他放在薛地建立宗庙,以保证薛地的安全,当完全庙建成时,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窟已经凿成,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后来,人们便用“高枕无忧”来形容满足现状,无忧无虑。
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素材2:拔山举鼎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
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
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
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
”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
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
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素材3:高阳酒徒提起酒徒二字,耸人听闻,实属小题大做。
高枕无忧成语解释

高枕无忧成语解释
(成语):高枕无忧
(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
(简拼):gzwy
(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示例):孔明已死,我等皆~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
(近义词):无忧无虑、麻痹大意
(反义词):枕戈待旦
(歇后语):黄鼠冬眠;垫着被盖睡觉
(语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
(英文):sit back and relax
(日文):安定あんいし心配しんぱいしない
(法文):dormir sans inquiétude
(德文):sich ein dickes Kissen unter den Kopf legen und sorglos schlafen
(俄文):почивáть на лáврах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到薛地去收债并顺便带回家里没有的’东西,冯谖到了薛地以孟尝君的名义免除了他们所有的债务,回来报告说买回一个“义”字。
孟尝君被免了职后回薛地居住,百姓热烈欢迎,冯谖建议还要办两件大事
(顺接):忧从中来忧公如家忧公忘私忧公无私忧劳况瘁忧劳成疾忧喜交集忧国哀民
(顺接):蔽伤之忧不堪其忧不测之忧采薪之忧畴咨之忧覆餗之忧负薪之忧高枕勿忧
(逆接):半低不高步步登高才大气高才清志高出幽升高肥遁鸣高肥遯鸣高飞遁鸣高
(逆接):高下任心高下其手高下在口高下在心高下在手高不可企高不可及高不可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枕无忧成语故事以及道理

高枕无忧成语故事以及道理【原创版4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高枕无忧成语的来源和意义2.成语故事:讲述高枕无忧成语的典故3.成语道理:分析高枕无忧成语所蕴含的道理4.结论:总结高枕无忧成语的启示和现实意义正文(篇1)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成语。
它的寓意是不用担心,可以安心休息。
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意义都与古代一位明智的国君有关,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故事和道理。
在春秋时期,齐景公在位时,齐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为了拯救国家,齐景公决定任用管仲为相。
管仲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他通过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国力逐渐强盛,国家繁荣昌盛。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景公过上了安枕无忧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首先要找到一位贤能的人,同时,这位贤能的人必须具备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在现实生活中,高枕无忧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要懂得珍惜当下,珍惜那些为我们付出努力、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人。
综上所述,高枕无忧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也是一个富有启示的成语。
目录(篇2)1.引言:介绍高枕无忧成语的来源和意义2.成语故事:讲述高枕无忧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3.成语道理:分析高枕无忧成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4.结论:总结高枕无忧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和应用正文(篇2)高枕无忧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这个成语意味着不用担心任何事情,可以安心地睡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示无忧无虑,安心自在。
关于高枕无忧成语的故事,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因为忧虑国事,常常睡不好觉。
他的一位大臣叔孙穆子,为了缓解国君的忧虑,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高枕无忧成语故事以及道理

高枕无忧成语故事以及道理【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高枕无忧成语的由来1.故事简介:2.故事中的人物:3.故事的情节:4.成语的含义:二、高枕无忧的道理1.描述了什么:2.表达了什么:3.有何启示:正文(篇1)一、高枕无忧成语的由来“高枕无忧”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他很勤劳,但生活仍然很艰苦。
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块宝地,这块地可以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是,这块地被一个富人占据了。
农民决定向富人借地,并承诺在一年后归还。
在种植庄稼的过程中,农民非常用心,他每天都在地里劳作,精心照料庄稼。
一年后,庄稼长得非常茂盛,农民收成了很多粮食。
他把粮食带回家后,发现家里还有一块地可以种。
于是,他再次去富人家里借地,并承诺在一年后归还。
这次,他得到了那块地。
农民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
它表示无忧无虑、安心自在的意思。
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肯努力,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高枕无忧的道理“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努力和成果,不要轻易放弃。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
目录(篇2)一、高枕无忧成语的出处与释义1.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列子·黄帝》中的故事,大意是“黄帝告诉岐伯,当他打坐入定之时,枕着玉枕,垫高后脑勺,侧着身子睡觉,这样可以避免风邪入侵”。
2.词语释义:原意指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形容毫不担忧、放心。
二、高枕无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避免压力:高枕无忧可以比喻为避免压力和焦虑,如“不要让工作上的压力压垮你,试着高枕无忧”。
2.保持冷静:在面对突发事件或挑战时,高枕无忧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避免过度反应。
正文(篇2)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
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心中的负担,以高枕无忧的态度面对生活。
关于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

三一文库()
〔关于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
高枕无忧: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
丧失警惕。
小编收集了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
喜欢。
▲【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
▲【典故】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
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战国策·魏策一》
▲【释义】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
丧失警惕。
第1页共4页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
▲【近义词】无忧无虑、麻痹大意
▲【相反词】枕戈待旦
▲【邂逅语】黄鼠冬眠;垫着被盖睡觉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到薛地去收债并
顺便带回家里没有的东西,冯谖到了薛地以孟尝君的名义免
除了他们所有的债务,回来报告说买回一个“义”字。
孟尝
君被免职后回薛地居住,百姓热烈欢迎,冯谖建议还要办两
件大事。
24。
成语故事PPT课件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 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 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葫芦投到水里,自己立 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洞箫技水而渡;吕洞宾、蓝 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 自己的萧、花篮、渔鼓、扇子、玉板、荷花投到海 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 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又 叫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 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 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 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 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 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 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 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 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高 枕无忧)。”字面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处洞穴, 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应变办法,用以保护自己。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 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 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
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 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 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 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 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 说,纷纷来慰问。
一鸣惊人,是指一位不出名的人干出卓越的光 辉成绩使世界惊异起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 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黄梁美梦
该书写的是有位叫卢生的秀才进京赶考途 经邯郸,在附近一个村庄住店,遇见道人吕 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就给一个枕头,卢 生枕着枕头入睡后,梦到自己娶了一位高贵 美丽的妻子,并进京考中了进士,当了宰相, 儿子也成了名门贵族,真是子孙满堂,福禄 双全,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可是 一梦醒来,店主做的黄米饭还没熟呢!“黄 梁美梦”这个成语便由此而生,卢生经过的 村从此得名黄梁梦村。
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

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成语是人类智慧与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与结晶。
它能够形象、生动、精练地表达人的思想及人世间深刻的道理。
店铺这里为大家带来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高枕无忧的意思:高枕无忧,汉语词汇,读音gāo zhěn wú yōu,意思是高枕,垫高枕头睡觉,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也比喻放松警惕。
高枕无忧的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叫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门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
上等的门客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门客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门客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名叫冯谖(xuān)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会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便纷纷把冯谖当下等的门客招待。
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门客升为上等的门客,还送给冯谖的母亲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有一次,冯谖自愿替孟尝君到薛地去收租讨债,结果不但没有把租子收回来,反而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把收租的契约烧掉了。
薛地百姓以为是孟尝君让他那样做的,所以对孟尝君非常感激。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免去了官职,只好回到薛地,却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孟尝君这才明白冯谖烧契约的目的。
冯谖声称薛地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
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回答说:“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像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大贵族叫孟尝君。他担任齐 国的国相,有广阔的封地,他每年靠收老百姓的租 钱,就有吃不完用不完的钱。
一天,他叫来了他的门客冯谖(xuān),让他去封 地向老百姓收租钱。
家里缺什么 你就买些什 么吧。
主人,我要买 些什么回来呢?
冯谖(xuān)到了封地,对老百姓说,孟尝君 不用老百姓交租钱了。老百姓都很感激孟尝君。
冯谖(xuān)回来对孟尝君说:“主人,我看您吃 的、用的什么都不缺,但是您缺了对老百姓的仁爱, 所以我就免去了百姓的租钱,为您带回了仁爱。”
孟尝君得知冯谖(xuān)没有收老百姓的钱,气极 了,但也没有办法。
SUCCESS
THANK YOU
2020/1/7
后来,孟尝君被罢去了官职,在宫里呆不下去 了,他和冯谖(xuān)回到了他的封地。
老百姓对他非常好,他很高兴,冯谖(xuān) 说,您还没到高枕无忧的时候呢。
冯谖(xuān)又帮助孟尝君恢复了国相的官职,又 为他建了宗庙。
冯谖(xuān)说:主人,您现在官职也有了,宗 庙也有了,还有老百姓的支持,可以高枕无忧了。
无忧无 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 担忧,也指放松警惕。
SUCCESS
THANK YOU
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