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压强_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辅导教学案(提升版)

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辅导教学案(提升版)

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课程导入】【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照课本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3、实验验证:再看覆杯实验:(如图1)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

而当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圈时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演示:广口瓶吃鸡蛋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中,迅速将剥壳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内,如图讨论: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4、小结:(1)在地球的周围有厚厚的空气层(大气层),这些空气有质量,受重力作用,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

(2)实验探究:(覆杯实验)归纳总结:大气与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定义: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平常感觉不到大气压存在的原因:身体内外相通,压强相等。

(5)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

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例题【例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水往低处流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例2】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练习1、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2、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如图所示,这表明。

高中化学气体气压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气体气压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气体气压原理教案主题:气体与气压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的特性和性质;2. 了解气压的概念;3. 掌握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4. 能够应用气体和气压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气体的基本性质;2. 气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3. 气体压强的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气体的行为规律;2. 掌握气体的相关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2. 实验器材:气压计、气体收集瓶等;3. 教学PPT。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气球被吹气膨胀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性质以及气压对气体的作用。

第二步:讲解气体基本性质介绍气体的特性和性质,如无定形、可压缩性、扩散性等,并与固体、液体做对比。

第三步:介绍气压的概念解释气体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的压强,引入气压概念,并介绍气压的单位及测量方法。

第四步:气体的压强计算讲解气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及相关计算方法,包括标准大气压、气压计算等。

第五步: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气体的压强计算和气压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六步:课堂讨论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气体和气压的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探讨气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气体和气压的理解,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气体和气压的概念;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气体的基本性质和气压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气体和气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增强了对气体和气压的认识,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初中化学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在不同温度下气体的容积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压强问题;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压强的概念;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用实验装置演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容积变化,并引出气体的压强概念。

2. 讲解理论知识
介绍压强的定义和单位,然后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 解题实例演练
让学生通过一些例题来练习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压强问题,加深理解。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更多关于压强的应用问题,拓展应用范围。

5. 总结课程内容
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评估方式
1. 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测验
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复习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物理教案-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教案-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教案-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了解气体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初中物理中学习过的内容,猜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个物理概念?2. 学习环节(1)展示实验器材——活塞压缩机和压力计,提示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概念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然后询问学生自己理解气体压强的定义是什么?(2)以一组活塞压缩机和压力计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如何测定气体压强和体积。

通过实验,得到压强和体积的数据。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改变气体的体积会对气体压强有何影响?是否能够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这种关系呢?通过同学们的猜想或讨论,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性质1:对于一个质量不变的气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是反比例关系。

性质1的数学表达式为:P1V1=P2V2(4)接着,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气体的压强不变,改变气体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同样,是否能够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呢?通过讨论得到性质2:对于一个质量不变的气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和温度呈正比例关系。

性质2的数学表达式为:V1/T1=V2/T2(5)教师总结已得到的两个性质,同时利用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P-V关系的表达式,引导学生得到性质3:对于一个质量不变的气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和温度呈比例关系。

性质3的数学表达式为:P1V1/T1=P2V2/T2(此时理论上应该可以得到实验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距,为加深同学的理解,可与同学讨论计算错误的原因)(6)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例子加深学生对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关系的理解,比如:为什么气球在寒冷的天气中容易炸裂?为什么气筒装满气后会变得比原来重?这些例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教案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教案

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教案1.引言气体的研究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于气体的研究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是我们了解气体状态和性质的基础。

本文旨在介绍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和例题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基本概念气体是没有定形和定容的物质,而且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总是与所处的环境有关系。

因此,为了方便研究和计算,我们引入了一些基本概念。

2.1.压强气体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碰撞的力量。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2)。

2.2.摩尔气体定律摩尔气体定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经验关系式之一,它的表达式为PV=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

3.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3.1.压强与分子运动我们来了解一下压强和气体分子的运动之间的关系。

当气体分子在容器内运动时,会不断地碰撞容器的壁面,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强。

这种压强可以由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面的次数和每次碰撞的力量来计算,因此,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3.1.1.碰撞次数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面的次数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与容器体积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

因此,压强P与气体分子数n、容器体积V及温度T成正比,可以用公式P=nRT/V来表示。

其中R是气体常数,它与气体的种类有关,可以在公式中用数值代替。

3.1.2.每次碰撞的力量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面时的每次碰撞力量与气体分子的速度和质量有关。

当气体分子的速度变化时,其碰撞力量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压强P与气体分子的动能密切相关。

而气体分子的动能又与温度T的大小有关系。

因此,温度T越高,气体分子的动能越大,每次碰撞的力量就越大。

3.2.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

例如,取一个用于气体实验的U形玻璃管,将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连接气体容器,在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用吹气球的方法感受气体的压强——中班科学活动《球与气》教案

用吹气球的方法感受气体的压强——中班科学活动《球与气》教案

用吹气球的方法感受气体的压强——中班科学活动《球与气》
教案。

在活动中,孩子们首先会被分成小组,每组拥有一个气球。

然后老师会向每个气球中注入不同数量的气体,使其中的压强各不相同。

接下来,孩子们会用嘴吹气球,感受气体的压强,并且观察不同压强下气球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气体的压强对气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气体的本质。

在活动中,老师还会让孩子们用手指轻轻按压气球,感受气体对气球的支撑力。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气体的压强和支撑力之间的关系。

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与同伴的比较,感受到不同气球压强对气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气体压力的概念。

除了实验,活动中还会有一些互动环节。

比如,老师会让孩子们一起合唱《气球上天》这首歌曲,以此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气球的概念。

同时,老师还会采用一些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气体的概念。

这个中班科学活动《球与气》教案是非常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气体的概念,还可以感受到气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同时,这个活动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互动能力。

相信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一定会有很多开心和收获!
第 1 页共 1 页。

物理课程教案气体的压强与状态方程

物理课程教案气体的压强与状态方程

物理课程教案气体的压强与状态方程物理课程教案:气体的压强与状态方程一、引言在物理学中,气体是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气体的性质与行为受到压强和状态方程的影响。

本教案将介绍气体的压强概念和状态方程的关系,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计算方法。

二、气体的压强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作用力的大小,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压强(P)=力(F)/面积(A)2. 压强的单位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scal,Pa),1帕 = 1牛顿/平方米。

3. 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压力气体分子持续地与容器壁碰撞,这种碰撞造成了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压力。

容器壁上的压力即为气体的压强。

三、状态方程1. 状态方程的概念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在不同温度、压强和体积下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最常用的状态方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简称气体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给定温度(T)、压强(P)和体积(V)下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PV = nRT其中,P为压强(单位:帕斯卡),V为体积(单位:立方米),n 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单位:开尔文)。

四、压强与状态方程实例以下是几个压强与状态方程之间的实例:1. 气体压强的计算设有一个容积为0.5立方米的气缸,内装有2摩尔的气体,温度为300K。

求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

解:已知PV = nRT,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到P = 2 * 8.31 * 300 / 0.5 = 9972Pa。

2. 气体体积的计算一个容器内的理想气体压强为101325Pa,温度为298K,摩尔数为3mol。

求气体的体积。

解:将已知数据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可得V = nRT / P = 3 * 8.31 * 298 / 101325 = 0.072 m³。

3. 气体摩尔数的计算一个气缸内体积为0.1立方米的理想气体,温度为450K,压强为71000Pa。

求气体的摩尔数。

压强教案(最新7篇)

压强教案(最新7篇)

压强教案(最新7篇)《压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2、利用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温度不变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复原,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再请这位同学吹这个气球,同学们一起观察前后两次现象:气球在空气中容易吹大,而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

提问:气球在空气中容易被吹大,为什么放在瓶子里却不容易被吹大?(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当气球放在空气中,气球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放在瓶子里后,气球受到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二者压强的大小是不相等的,显然后者压强更大。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得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呢?请同学们观察在吹气球过程中,瓶子里气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那么,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否是因为瓶子里气体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在刚才的实验中,瓶子里的气体是被密闭的,现在我们就以密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大家观察一下我们面前的实验仪器——注射器,是否可以找到这样的气体?注射器里的气体就是实验研究的密闭气体。

1、实验目的: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注射器(出口处用橡皮膜封住)3、实验思路:(引导学生找出实验思路:研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就是研究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压强”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如何变化?4、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橡皮膜如何变化?当气体体积减小时,橡皮膜如何变化?)5、实验结论: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当向里推活塞,气体体积减小,橡皮膜向外突起时,表明气体压强增大;当向外拉活塞,气体体积增大,橡皮膜向内凹陷时,表明气体压强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的方法,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4.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证明、实验测量。

难点: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准备
玻璃杯,水,硬纸片,矿泉水瓶,易拉罐,铁架台,橡皮泥,塑料吸盘挂钩,弹簧测力计,注射器,金属盒气压计。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出示一空牛奶盒,有什么办法使其瘪掉呢?
学生:用手将牛奶盒压瘪。

将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吸口气。

二、讲授新课
1.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演示图实验,当易拉罐自然冷却时,外壳被压瘪,此现象说明什么?
把准备的实验器材摆在讲台上。

师:利用所给器材,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证明大气有压强?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说明大气有压强。

学生设计实验并演示。

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估测大气压的值
(1)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实验:两个学生拉衣钩,体验用力的大小
(2)估测大气压
讲述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式挂钩相互压紧,再将它们沿轴的方向拉开
师:大气压的值有多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估测一下。

出示实验器材
(1)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说明:这种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不精确,
学生思考要测大气压的值,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先测出大气压力和受压面积。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3.大气压的变化
4.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
第一个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

大气压的值是否永远相当于76厘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呢?
讲述:大气压的值会随着高度的变化以及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2000米范围内,高度每增加12米,大气压下降1毫米水银柱。

师:我们人类很久以前就希望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人类模拟鸟的翅膀制造了飞机的机翼,实现了梦想,是什么力量使飞机升空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演示:
1.气流流过模拟机翼时,机翼上升。

2.用吹风机在折叠的纸张下方吹气,折叠的纸张会怎样呢?
师介绍:通常把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

结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学生:不是
学生讨论什么情况下能感受到大气压发生变化
学生实验:
1.从两张纸条中间向下方吹气,两张纸条会合起来
2.从漏斗口中间向下方吹气,乒乓球会掉下来吗?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三、小结:
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呢?
生:学生总结。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气体的压强1.大气有压强吗?
2.大气压的值:相当与76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大气压会随着高度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
5.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