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区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

合集下载

地方病防治教案5

地方病防治教案5

地方病防治教案5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教案以地方病防治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方病的概念、成因和危害,掌握地方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地方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的地方病防治教育。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方病的概念、类型和危害;2、掌握地方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提高学生的地方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地方病的概念及类型(20分钟)定义:地方病是指某些地区因为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特定地区内高发、流行的疾病。

类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等。

2、地方病的危害(15分钟)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3、地方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0分钟)预防: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治疗: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4、提高学生的地方病防治意识和能力(15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地方病的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性;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病防治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2、评价内容:学生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防治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情况等;3、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地方病防治课件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的一种疾病,其分布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这些疾病往往与当地的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有关,因此对于地方病的防治,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一、地方病的主要类型1、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一种因机体长期碘摄入量不足引起的地方病,主要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在中国,碘缺乏病主要分布于山区、农村等地区。

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补充方案(最新)

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补充方案(最新)

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补充方案为认真落实X等中央领导批示精神,根据省卫健委,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印发《X省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补充方案(X-X年)》的通知(X卫疾控发〔X〕24号)要求,在我县印发《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X-X年)》(X政办发〔X〕158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以下补充方案。

一、总体要求各镇(办)要认真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将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分病种台账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密切部门协作,扎实推进评价工作。

到X年,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保持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危害,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

二、重点任务我县是地方病个别病种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域内各镇(办)不同程度存在地方病危害,部分因病致贫的患者家庭成为健康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为确保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重点防控措施强化行动全县大骨节病病区主要分布于X镇X村。

要持续加强大骨节病防控措施,落实对大骨节病人的救治,特别是针对贫困患者家庭的患者,要主动与扶贫政策相衔接,加大帮扶力度。

(县卫健局牵头,各镇(办)、县财政局、民政局、残联、社保局等部门配合。

)全县碘缺乏病涉及5个镇(办)。

在碘缺乏地区继续落实食盐加碘策略,维持人群碘营养适宜水平;保障合格碘盐市场供给,完善食盐市场监管。

(县盐务局牵头,县发改局、财政局、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配合,各镇(办)承担地方落实责任)(二)现症病人救治救助行动县卫健部门要建立大骨节病确诊病人健康档案,实行个案管理。

对患者每三个月实行一次随访。

(卫健局牵头,各镇(办)配合)(三)监测评价全覆盖行动每年以村为单位开展大骨节病监测,以县为单位开展碘缺乏病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防治措施落实、儿童及成人病情、现症病人随访、可疑致病因素评估等。

通过地方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关信息与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互联共享。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2.23•【字号】市政办函〔2019〕70号•【施行日期】2019.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市政办函〔2019〕7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0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2月23日西安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我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和贫困地方病患者救治、救助、帮扶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陕政办发〔2018〕40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方案背景我市地方病主要有大骨节病、饮水型氟中毒、碘缺乏病,其中大骨节病病区分布在4个区县112个村,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分布在10个区县273个村,全市900多万常住人口均生活在缺碘地区。

我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存量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贫困地方病患者家庭,特别是贫困大骨节病重症患者家庭是健康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协作。

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将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保障投入。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立足本部门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落实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地方病病区生产生活环境,减少致病因素危害。

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

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

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地区长期存在的、由地理环境、劳动和生活条件等因素引起的一类慢性疾病。

我国是地方病的大国,其中以石磨病、血吸虫病、大骨节病和煤肺病等最为常见。

为了有效防治地方病,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

首先,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是地方病防治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

同时,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会设立专门的地方病防治机构,派驻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的工作落实。

其次,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

制定了详细的防治目标,如全面消除石磨病、血吸虫病、大骨节病和煤肺病的发病因素,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和劳动质量。

同时,明确了工作任务,如开展地方病的监测评估、集中治疗和个体护理,推广保健知识和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

第三,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流程和方法。

制定了全面有序的工作计划,分步骤开展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在工作流程中,注重科学性和人性化,充分尊重居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方法上,强调了综合治理和综合预防的重要性,通过改善地理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加强劳动保护等多方面手段,从根本上减少地方病的发生。

第四,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明确了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价。

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和投诉举报制度,确保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是我国地方病防治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科学规范的制度,能够更好地推动地方病的全面防治,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方病防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地方病的工作计划

地方病的工作计划

地方病的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发生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国地大物博,地方病种类繁多,如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氟中毒等,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本工作计划,降低地方病发病率,减轻患者病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 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1. 加强地方病监测与调查(1)完善地方病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2)定期开展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地方病流行趋势。

2. 落实地方病防治措施(1)针对不同地方病,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

(2)加强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3. 提高地方病诊疗水平(1)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地方病诊疗能力。

(2)推广地方病诊疗适宜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4. 政策支持与保障(1)加大地方病防治经费投入,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地方病防治政策,建立健全防治体系。

四、组织实施与评估1. 成立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工作计划的实施。

2.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指导。

3. 定期对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作计划。

4.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地方病防治工作,共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五、预期成果1. 地方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病痛得到缓解。

2. 人民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3. 地方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防治能力得到提升。

4. 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五、具体实施步骤1. 启动阶段(______年__月—____年__月)- 成立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

- 召开地方病防治工作动员会,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办法

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办法

地方病患者治疗管理办法根据《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关于“做好现症地方病病人确诊病例治疗和社区管理”的相关要求,对有治疗意愿且符合治疗条件的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进行救治,为保证患者治疗项目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将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应治尽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工作原则(一)统一管理,以省为主。

患者治疗项目工作实行以省(区、市)为主的统一管理。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辖区患者治疗项目工作第一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治疗项目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定点救治,分级诊疗。

按照分级诊疗原则,各病区省要设立省、市、县三级患者救治协议定点医院。

(三)加强患者的社区管理。

将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患者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四)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原则。

大骨节病和氟骨症主要采用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经过筛查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开展手术治疗。

克山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三、工作实施方案(一)设立定点医院。

各省、市、县要按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便群众、管理规范的原则,遴选1-2所专项救治协议定点医院。

各级协议定点医院要成立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专项救治专家组和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二)组织宣传动员。

各病区要广泛宣传大骨节病、氟骨症和克山病专项救治救助工作的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参与配合专项救治救助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有组织、有计划动员每一位患者到定点医院接受检查并进一步明确诊断。

通过深入宣传,努力提高病区群众的知晓率。

各病区要注重宣传专项治疗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开展救治工作。

各病区省份统计上报每年实际所需救治的人数。

克山病统计药物治疗患者数量,大骨节病和氟骨症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分别统计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数量。

地方病工作计划

地方病工作计划

地方病工作计划地方病防治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进一步降低地方病的发病率,确保地方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居民对地方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完善地方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4、加强地方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工作内容(一)碘缺乏病防治1、开展碘盐监测工作,定期对居民食用盐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国家标准。

2、加强对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监测,及时发现和干预碘营养不足的情况。

3、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普及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1、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进行改水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居民饮用安全、合格的水。

2、开展氟斑牙、氟骨症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

3、加强对病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氟的摄入。

(三)地方性砷中毒防治1、对高砷水源地区进行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砷超标水源。

2、加强对砷中毒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开展砷中毒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四)布鲁氏菌病防治1、加强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做好牲畜的检疫和免疫工作,控制传染源。

2、对从事畜牧养殖、屠宰等重点人群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和干预,提高防护意识。

3、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预防措施。

(五)大骨节病防治1、对大骨节病病区进行病情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发展趋势。

2、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加强环境治理等。

3、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减轻病痛。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保障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顺利实施。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一、碘缺乏病(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1.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

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

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区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健康管理、患者救治、社会救助等工作,全面推进健康X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县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病情现状
我县地方病主要有大骨节病、氟病、克山病和碘缺乏病。

其中大骨节病主要分布于7个镇办21个村,2018年摸底调查有患者43例。

氟病以饮水型氟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4个镇5个村,2018年摸底调查有氟斑牙125例,轻度氟骨症1例。

克山病主要分布于2个镇23个村,2018年摸底调查有25例(慢型4例,潜在性克山病21例),患病率为5.95/十万,2017年监测病情达到消除标准。

碘缺乏病涉及全县各镇办,2018年发病率为1.91%,按要求达到了消除指标。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协作。

各镇办要将地方病防治和贫困患者救治、救助、帮扶工作与健康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立足部门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落实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改善病区生产生活环境,对重点人群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引导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控制增量。

按照健康扶贫标准,集中力量对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开展救治、救助和帮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存量。

(二)工作目标
1.总目标
到2020年,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基本消除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危害;贫困地方病患者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贫困地方病患者家庭与全县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2.具体目标
(1)患者救助。

2019年,实现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和健康扶贫政策、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符合条件的贫困地方病患者及家庭全部得到救助与服务。

(2)患者救治。

在尊重患者意愿基础上,2019上半年,完成80%左右有手术指征的大骨节病患者手术治疗及l00%大骨节病、氟骨症、克山病等患者药物治疗任务,Ⅱ度、Ⅲ度大骨节病、慢型克山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
理;2019年底,全部患者得到医疗救治,Ⅱ度、Ⅲ度大骨节病、慢型克山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随访。

(3)碘盐供应。

2019年,全县合格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县所有镇办保持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状态。

(4)饮水安全。

2019年底,完成改水后水质仍不达标病区村和不能正常运转病区村的整改任务;2020年底,病区镇办90%以上村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三、重点任务
(一)摸清防治底数
1.分病种摸清现症患者病情、残疾程度、治疗康复措施等情况,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精准救治、救助和帮扶打好基础。

(县卫健局、县残联负责)
2.摸清贫困患者及家庭享受医保报销、医疗救助、社会保障政策和现有帮扶项目等情况,完善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信息。

(县扶贫局、县民政局、县卫健局负责)
3.摸清病区改水、退耕还林、移民搬迁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建立问题台账。

(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卫健局负责)
(二)做好患者救治
1.按照健康扶贫标准,集中力量对大骨节病、克山病、氟骨症、甲状腺肿等地方病患者进行救治,减轻患者病痛,恢复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县卫健局、县财政局负责)
2.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定点治疗、知情同意、合理施治”原则,确定县医院为县级定点医院,开展分类救治。

(县卫健局、县财政局负责)
3.制订实施《地方病患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实行“一病一策”,对症治疗。

按照自愿的原则,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需居家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纳入慢病签约管理。

(县卫健局负责)
4.完善医保政策,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纳入大病救治范围,符合条件的实行单病种付费;将大骨节病、中(重)度氟骨症、慢型克山病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住院、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范围。

(县人社局、县卫健局负责)
(三)落实预防措施
1.保障安全饮水。

将病区改水任务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降氟改水工程建设与改造。

改水后水质仍不达标的病区,要加强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一时找不到合格水源的病区,要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负责)
2.推进移民搬迁和退耕还林。

在大骨节病、克山病高发地区,对所处环境不适宜居住生活且自愿搬迁的贫困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