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传代培养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细胞的传代实验报告

细胞的传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技术,包括细胞消化、计数、接种和观察等。

3. 观察细胞在不同代数的生长情况,分析细胞传代过程中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细胞传代培养是指在原代培养的基础上,将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通过消化、计数、接种等步骤,将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满足后续实验的需求。

细胞传代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从组织或细胞中直接获取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培养是指将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消化、计数、接种等操作,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三、实验材料1.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胰蛋白酶。

2. 培养器具:细胞培养瓶、培养皿、移液器、吸管、无菌操作台、显微镜等。

3. 试剂:生理盐水、75%乙醇、碘伏、双氧水、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原代培养(1)取适量组织或细胞,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剪刀剪碎。

(2)将剪碎的组织或细胞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胰蛋白酶,37℃消化5-10分钟。

(3)消化结束后,用吸管轻轻吹打培养皿,使细胞分散。

(4)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细胞培养瓶中,加入适量DMEM培养基,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 传代培养(1)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

(2)消化结束后,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分散。

(3)将细胞悬液转移到计数板中,用生理盐水洗涤计数板,计数细胞数量。

(4)根据计数结果,调整细胞悬液浓度,将细胞接种到新的细胞培养瓶中。

(5)将细胞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3.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1)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等。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在不同代数的生长情况,分析细胞传代过程中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传代培养成功,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细胞形态正常,生长速度较快。

2. 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细胞形态逐渐发生变化,部分细胞出现老化现象。

细胞传代培养实验报告

细胞传代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

2. 熟悉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了解细胞传代培养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传代培养是指将已经生长到一定阶段的细胞,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分离、洗涤、消化、计数和稀释等步骤,将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容器中继续培养的过程。

细胞传代培养是维持细胞生长、扩大细胞数量和保持细胞特性的重要手段。

三、实验材料1. 细胞:HeLa细胞2. 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3. 试剂:0.25%胰蛋白酶、10%FBS、PBS缓冲液、酒精4. 仪器: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细胞培养箱、离心机、移液枪、培养瓶/皿、吸管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1)将HeLa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PBS缓冲液轻轻洗涤一次,去除残留的培养基。

(2)准备胰蛋白酶工作液,将其置于37℃水浴中预热。

(3)准备含有10%FBS的培养基,将其置于37℃水浴中预热。

2. 分离细胞(1)用移液枪吸取适量胰蛋白酶工作液,滴加到细胞培养皿中的细胞层上。

(2)将培养皿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消化2-3分钟。

(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当大部分细胞变圆且亮时,加入等体积含有10%FBS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4)用移液枪轻轻吹打细胞,使其成为细胞悬液。

3. 计数(1)取适量细胞悬液,使用细胞计数仪或显微镜配合琼脂滴定法计数。

(2)根据计数结果,调整细胞密度至所需的浓度,一般为每毫升105-106个细胞。

4. 传代(1)向含有预热的培养基的离心管中加入细胞悬液,并轻轻混匀。

(2)离心管离心,在1500 rpm速度下离心3-5分钟,以沉淀细胞。

(3)弃去上清液,保留沉淀的细胞。

(4)加入适量的新鲜培养基,将细胞重新悬浮。

(5)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五、实验结果1. 成功完成细胞传代培养,观察到细胞在新的培养瓶中继续生长。

2. 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密度符合预期。

传细胞实验报告

传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提高细胞培养技能。

2. 了解细胞传代培养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观察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细胞传代培养是指将培养的细胞从原代培养转移到新的培养容器中,继续培养的过程。

通过传代培养,可以获得大量同种细胞,便于进行生物学研究。

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包括:细胞的分离、接种、传代、观察等。

三、实验材料1. 原代培养的细胞2. 培养基:DMEM、胎牛血清3. 培养皿、培养瓶4. 吸管、移液器、移液枪5. 37℃恒温培养箱6. 显微镜、细胞计数板7. 乙醇、PBS缓冲液、胰蛋白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原代培养的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PBS缓冲液清洗两次,以去除细胞上的血清。

(2)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在37℃恒温培养箱中消化细胞。

(3)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悬浮。

(4)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2. 细胞分离(1)用移液枪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

(2)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让细胞贴壁生长。

(3)待细胞贴壁后,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悬浮。

(4)用移液枪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

3. 细胞接种(1)将细胞悬液加入新的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2)将培养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细胞。

4. 细胞传代(1)待细胞生长到一定密度时,用PBS缓冲液清洗细胞。

(2)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

(3)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悬浮。

(4)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5)用移液枪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

5. 细胞观察(1)将培养瓶中的细胞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

(2)用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数量。

(3)对比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分析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形态变化(1)原代培养的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较大,细胞质较少。

(2)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逐渐趋于规则,细胞核变小,细胞质增多。

传代细胞培养实验报告单

传代细胞培养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传代细胞培养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实验者:张三一、实验目的1. 掌握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

2. 熟悉细胞传代过程中所需的无菌操作技术。

3. 了解细胞传代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人工条件下模拟体内生理环境,使细胞生长、繁殖或传代的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让我们直接观察活细胞,避免体内实验的复杂因素,为生物学研究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同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细胞培养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从生物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首次培养,而传代培养则是在原代培养基础上,将细胞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

传代培养的累积次数即为细胞的代数。

三、实验材料1. 培养基: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青链霉素双抗)2. 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3. 工具:超净台、移液器、吸管、培养皿、离心机、显微镜、无菌操作箱、消毒剂等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配制:按照说明书配制DMEM培养基,加入胎牛血清和青链霉素双抗。

2. 细胞复苏:将冻存细胞从-80℃冰箱取出,放入37℃水浴中解冻,轻轻摇匀后移入离心管,10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加入适量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

3. 细胞接种:将重悬细胞接种于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培养,保持细胞密度在80%-90%。

4. 细胞传代:当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进行细胞传代。

具体操作如下:a. 吸除旧培养基,用PBS缓冲液清洗细胞2-3次。

b. 加入适量胰蛋白酶,37℃水浴消化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圆、收缩,待大部分细胞脱离培养皿底面时,立即终止消化。

c. 加入适量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用吸管轻轻吹打细胞,使其分散均匀。

d. 将细胞接种于新的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5. 细胞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记录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细胞在培养皿中生长良好,细胞形态正常,呈梭形。

细胞传代实习报告

细胞传代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细胞传代实验一、实验背景及目的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培养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细胞传代培养是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操作,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生长活力,获得大量具有相同生物学特性的细胞。

本次实习报告主要介绍了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及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细胞培养瓶、细胞培养皿、细胞株、胰蛋白酶、DMEM高糖培养基、PBS缓冲液、抗生素-双抗等。

2. 实验设备:CO2培养箱、细胞培养振荡器、显微镜、移液器、酶标仪等。

三、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将细胞株接种至细胞培养瓶中,加入适量DMEM高糖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2. 细胞观察: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定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记录细胞密度、形态等特征。

3. 细胞传代:当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度时,取出细胞培养瓶,轻轻吹打细胞,使细胞分散。

4. 胰蛋白酶消化:将分散的细胞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轻轻摇晃,使细胞充分消化。

5. 细胞计数:使用移液器将消化后的细胞转移到细胞计数板中,进行细胞计数。

6. 细胞稀释:根据实验需求,将细胞稀释至适宜的密度。

7. 接种:将稀释后的细胞接种至新的细胞培养瓶中,加入适量DMEM高糖培养基。

8. 放入CO2培养箱:将接种后的细胞培养瓶放入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细胞传代培养,我们成功地将细胞株继续培养,并获得了大量生长良好的细胞。

2. 结果分析:细胞传代培养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消化时间、细胞密度和稀释比例。

本次实验中,我们严格控制了这些条件,使得细胞传代成功率较高。

五、实验总结与展望1.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并成功进行了细胞传代实验。

2.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细胞培养条件,提高细胞传代成功率,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优质的细胞资源。

细胞传代的实验报告

细胞传代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细胞传代培养的方法,提高细胞培养的纯度和活力。

3. 分析细胞传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传代培养是指将培养的细胞从原代培养瓶中取出,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再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细胞传代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胞,并保持细胞的生长活力和纯度。

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增殖的特性,将原代培养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再进行培养。

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细胞传代频率:细胞传代频率过高会导致细胞生长活力下降,过低则可能引起污染。

2. 胰蛋白酶浓度:胰蛋白酶浓度过高会损伤细胞,过低则难以将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3. 细胞密度:细胞密度过高会导致细胞之间竞争营养物质,过低则会影响细胞生长速度。

三、实验材料1. 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如人胚胎肾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等)。

2. 培养基: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

3. 仪器:无菌操作台、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显微镜、移液器、培养瓶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原代培养的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移液器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置于37℃水浴锅中消化。

2. 观察细胞消化情况,待细胞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时,立即加入等量的胎牛血清终止消化。

3.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混匀。

4. 将培养瓶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5. 每隔一定时间(如3-5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待细胞长满培养瓶底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细胞传代。

6. 观察细胞生长活力和纯度,分析细胞传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生长活力:通过观察细胞在培养瓶中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细胞传代培养的成功与否。

细胞生长活力高的细胞在培养瓶中生长迅速,细胞形态正常。

2. 细胞纯度:通过观察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可以判断细胞纯度。

纯度高的细胞形态一致,无杂质。

癌细胞传代实验报告(3篇)

癌细胞传代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传代技术,研究癌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掌握细胞传代的基本操作步骤,为后续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和癌症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胞传代是指将培养到一定阶段的细胞分散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的过程。

通过传代,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为实验提供充足的细胞材料。

癌细胞传代实验需要模拟体内生理条件,提供适宜的培养环境,包括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以确保细胞生长和繁殖。

三、实验材料1. 人癌细胞系(如:UPCI-SCC-090细胞)2. 细胞培养瓶(T75、T100等)3. 细胞培养液(DMEM/F12、RPMI-1640等)4. 胰蛋白酶、EDTA、Hanks液等5. 计数板、移液器、培养箱、显微镜等四、实验方法1. 原代细胞培养a. 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冻存管,37℃水浴中快速解冻。

b. 将细胞悬液加入含有适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c. 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适时更换培养液。

2. 细胞传代a. 当细胞长满培养瓶底时,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

b. 将消化后的细胞悬液加入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

c.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传代。

3. 细胞计数a. 使用计数板对细胞进行计数,计算细胞密度。

b. 记录细胞数量、生长曲线等数据。

五、实验结果1. 细胞生长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癌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细胞形态规则,呈上皮细胞样。

2. 细胞传代情况经过多次传代,癌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密度逐渐增加。

3. 细胞计数结果通过计数板计数,发现细胞数量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六、实验讨论1. 癌细胞生长特性本实验结果表明,癌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并具有较好的传代能力。

这为后续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和癌症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2. 细胞传代注意事项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b. 掌握适宜的传代时间,避免细胞过度生长或生长不良。

c. 注意观察细胞形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细胞传代实验报告总结(3篇)

细胞传代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细胞传代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了解细胞传代培养的基本原理,为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细胞生存、生长、繁殖或传代。

细胞培养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直接观察活细胞,便于进行实验研究。

2. 避免了体内实验时的许多复杂因素。

3. 可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同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4. 耗费少,比较经济。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继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细胞进行首次培养;传代培养是指原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将细胞分散后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进行扩大培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瓶、培养皿、离心管、移液器、无菌操作台、超净台、酒精、紫外线灯、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CO2培养箱、恒温培养箱、离心机、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原代细胞培养:(1)取一定量的组织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消化。

(2)将消化后的细胞用PBS缓冲液清洗,去除残留的消化酶。

(3)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4)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待细胞贴壁生长至约80%时,进行传代。

2. 细胞传代:(1)将培养瓶中的细胞用PBS缓冲液清洗,去除残留的培养液。

(2)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消化细胞。

(3)将消化后的细胞用PBS缓冲液清洗,去除残留的消化酶。

(4)用移液器将细胞悬液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加入新鲜培养基。

(5)放入CO2培养箱培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生长情况:(1)原代细胞在培养瓶中生长,细胞贴壁良好。

(2)传代后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密度逐渐增加。

2. 细胞形态:(1)原代细胞呈梭形、三角形等,细胞核清晰可见。

(2)传代后的细胞形态与原代细胞相似,细胞核清晰可见。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传代培养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哺乳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为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原理
从生物体中取出某种组织或细胞,模拟体内生理条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或传代,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使我们得以直接观察活细胞,并在有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避免了体内实验时的许多复杂因素,还可以与体内实验互为补充,可同时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同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耗费少,比较经济,因此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继代)培养。

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细胞进行首次培养为原代培养;当原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做再培养,即将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从一个容器以1:2或其他比率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扩大培养,为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积次数就是细胞的代数。

细胞培养是一种程序复杂、要求条件多而严格的实验性工作。

所有离体细胞的生长都受温度、渗透压、pH值、无机盐影响,消毒、配液等均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特别是无菌操作是细胞培养成败的关键。

三、材料和试剂
1、细胞:293细胞株
2、试剂:0.25%胰酶、164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
3、仪器和器材:倒置显微镜,培养箱、电动枪,培养板,吸液枪,5ml玻璃吸管、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1、将长满细胞的培养板中原来的培养液吸去。

2、加入1~2ml 0.25%胰酶溶液,使板底细胞都浸入溶液中。

3、马上吸走胰酶液,再次加入2ml左右的胰酶,同样马上吸去,再加入几滴胰酶放入培养箱中消化几分钟
4、用吸管将贴壁的细胞反复吹打成悬液,再按照观察的生长情况确定的传代比例传代
5.根据确定的比例来取需要的量(剩余的细胞拿来做细胞计数),加入4ml左右的培养液
6.前后左右的来回震荡使细胞分散均匀后,将培养板放入培养箱
7.收拾整理超净台
附:消化液配制方法:
称取2.5克胰酶蛋白酶,加入100ml10xPBS+纯水溶解到1L,滤器过滤除菌,4℃保存,用前可在37℃下回温。

10x PBS配方:Na2HPO4(14.2g) KH2PO4(2.32g) NaCl(80g) KCl(2.02g) (调至PH=7.4)
五、实验结果
传代后的细胞在2小时左右就能附着在培养瓶壁上,2天左右就在瓶内形成单层,达到七八成满。

这时需再次传代
六、讨论与反思
无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无菌操作中,一定要保持工作区的无菌清洁。

为此,在操作前要认真地洗手并用75%乙醇消毒。

操作前20~30分钟起动超净台灭菌。

培养瓶要在超净台内才能打开瓶塞,打开之前和加塞前瓶口都要在酒精灯上烧一下,打开瓶口后的操作全部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

操作完毕后,加上瓶塞,才能拿到超净台外。

使用的吸管在从消毒的铁筒中取出后要手拿末端,将尖端在火上烧一下,戴上胶皮乳头,然后再去吸取液体。

总之,在整个无菌操作过程中都应该在酒精灯的周围进行。

每天观察细胞形态,掌握好细胞是否健康的标准:健康细胞的形态饱满,折光性好,生长致密时即可传代。

多做,熟能生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