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选择题
散文练习题

散文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散文的特点?A. 结构自由B. 语言优美C. 主题明确D. 叙事完整A. 鲁迅B. 朱自清C. 茅盾D. 冰心3. 下列散文中,不属于抒情散文的是:A. 《荷塘月色》B. 《背影》C. 《背影》D. 《荷塘月色》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散文的写作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对比D. 议论A. 《背影》B. 《荷塘月色》C. 《背影》D. 《荷塘月色》二、填空题1. 散文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学体裁。
2. 散文的______是其灵魂,______是其血肉。
3. 散文的______可以是一种情感,也可以是一种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散文的特点。
2. 简述散文的分类。
3. 简述散文的写作手法。
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散文中的抒情手法。
2.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散文中的议论手法。
五、阅读题散文片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它们仿佛在洗涤,在抚爱,在默默无言地奉献自己。
这时,叶子与花也在默默无言地感谢着这突然的、意外的光临。
问题:1. 这段散文片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 这段散文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这段散文片段中的“月光”有什么象征意义?六、翻译题“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七、改写题“他工作非常努力。
”“太阳升起来了。
”八、续写题“我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那______。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______。
”九、比较阅读题1. 比较阅读《荷塘月色》和《背影》,分析两篇散文的异同。
2. 比较阅读《背影》和《背影》,分析两篇散文的写作手法。
十、创作题1. 以“家乡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散文。
2. 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散文。
十一、分析题1. 分析《荷塘月色》中的环境描写。
2. 分析《背影》中的情感描写。
十二、评论题1. 对《荷塘月色》进行评论。
2. 对《背影》进行评论。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散文阅读第一讲散文常识、高效读文及选择题突破练习含解析

第一讲散文常识、高效读文及选择题突破突破一掌握散文的基本常识散文,是专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一种篇幅较小、笔调灵活、形式多样的文学形式。
一、散文特点1.形散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基本特点。
可以说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读懂散文的难度要远高于读懂小说。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二、散文分类1.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
这类散文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3.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4.哲理散文。
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三、阅读方法散文阅读,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散文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2024 年下半年语文八年级散文阅读试卷

2024 年下半年语文八年级散文阅读试卷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巧(xiān qiǎo)B. 沉湎(chén miǎn)C. 憔悴(qiáo cuì)D. 沧桑(cāng s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看了很长时间。
3. 下列词语中,与“浩如烟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B. 奇峰异石C. 气壮山河D. 美不胜收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山真高,仿佛直插云霄。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小明像一只小猴子,活泼可爱。
D.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5.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 你看,他那傻乎乎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B. 她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C.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让人很烦恼。
D.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感人,让人热泪盈眶。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历史书籍。
B. 她说:“你今天的表现真棒!”C. 他看着窗外的景色,陷入了沉思。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许多科学知识。
7.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昨天去书店买了很多书。
变换后:昨天他去了书店,买了很多书。
B. 原句:她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
变换后: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C. 原句:老师表扬了他的学习成绩。
变换后:老师表扬了学习成绩。
D. 原句:他非常喜欢听音乐。
变换后:他喜欢听音乐。
8. 下列句子中,用词恰当、准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B. 这篇文章的内容非常丰富,引人入胜。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D.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初一散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一散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散文的特点?A. 形式自由B. 语言优美C. 内容严谨D. 情感真挚答案:C2. 散文《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朱自清C. 老舍D. 巴金答案:B3.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散文集?A. 《朝花夕拾》B. 《呐喊》C. 《背影》D. 《荷塘月色》答案:B4. 散文《背影》中,作者描述了谁的背影?A. 父亲B. 母亲C. 老师D. 朋友答案:A5. 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描绘荷塘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快乐B. 悲伤C. 宁静D. 激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散文《背影》中,作者通过描述________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答案:父亲2. 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朱自清描绘了________的美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答案:荷塘3. 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提到了________,这是他用来比喻荷塘中荷花的。
答案:美人4. 散文《背影》中,作者描述了父亲________的情景,这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
答案:送别5. 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_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答案:月色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散文《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在散文《背影》中,作者朱自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父亲在火车站送别时的背影。
这个背影不仅是父亲形象的具象化,更象征着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作者通过这一背影,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2. 分析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对荷塘景色的描绘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在散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下的荷塘景色。
荷塘中的荷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丽,荷叶上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作者通过对荷塘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优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B、六国互.(相互)丧,率赂秦耶?C、洎牧以谗.(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
D、思厥先祖父,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A、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也相同B、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不同C、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相同D、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也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相同类型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⑤、思厥先祖父..之理..之数,存亡..⑥、则胜负⑦、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A、③④B、①⑦C、②⑤D、①⑥5、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次)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不赂者以.赂者丧C、斯用兵之.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B、抑本其成败之迹.(事迹,事情的始末)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D、乃凯旋而纳.之(收藏)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而皆背晋以归.梁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至于..以一少牢告庙..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则遣从事12、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梁,吾仇也B、请其矢,盛以锦囊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散文试题及答案高中

散文试题及答案高中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散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
B.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C. 散文必须遵循严格的格律。
D. 散文的语言要求简练、生动。
答案:C
2.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以散文著称?
A. 鲁迅
B. 朱自清
C. 老舍
D. 郭沫若
答案:D
二、填空题
3.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以童年生活为背景的散文是
________。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通过描述父亲________的背影,表达了对父爱的深沉怀念。
答案:送别
三、简答题
5. 简述散文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散文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1)形式自由,不受固定格式的限制;(2)语言优美,注重语言的精炼和生动;(3)内容丰富,可以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四、阅读理解题
6. 阅读以下散文节选,回答问题:
(散文节选内容略)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写作题
7. 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撰写散文)。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教衔接,现代文阅读之选择题、主观题课内课外对比阅读

一、202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命题规律和2024年备考对策一、规律与对策1.老高考选择项55字左右,新高考第二个题选择项38字左右。
[如](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对策】新高考注意联考习题字数选择,选阅读量合理出题规范的联考题。
2.重视教材,重视比较阅读。
[如](2023全国乙卷)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人物形象比较)(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自然环境比较)比较阅读+自然景物作用(高中语文阅读写作与备考)(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6 微专题 快而准地判断小说、散文选择题

微专题快而准地判断小说、散文选择题[微导语]选择题是高考语文卷得分至关重要的题型,小说、散文阅读中的选择题也是如此。
它们都是单选题,都是考查对文本内容、艺术技巧的分析和赏析。
虽说题目难度不大,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绝不可在此失分。
一、认识题型特点1.考查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命题内容涉及文本前前后后,考点方方面面,覆盖了小说、散文各方面的知识点。
总之,考查的信息量很大。
2.选项的顺序设置基本上按照原文行文的顺序题目中的选项往往是从文本局部入手,基本上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排列,有的选项甚至明确说明其对应的段落位置,顺序靠的选项往往是以文本的整体(主题、语言、构思等)角度设置,前后选项间又形成了梯度,这既符合考生阅读鉴赏的顺序,又有助于考生读文、做题时能够迅速地把握文本内容、思路等。
3.命题的重点是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对艺术特点的鉴赏。
涉及“思想内容”的选项往往采用“写了什么”,涉及“艺术特点”的选项往往采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方式命制。
这一点在题干上已明确地指出来了,这让考生在思考时更有关注点。
4.错误项的设误点很小,设误方式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任意拔高或矮化等。
5.帮助读文的小助手。
因为是四个选项且一般只选一个不正确的,这就意味着有三项对文本的解读和赏析是正确的,并且错误项也只是部分错误,所以它们特别利于考生理解文本。
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中小说阅读选择的是海明威《越野滑雪》,且是节选,考生初读起来有难度,但只要借助于四个选项,就能或多或少地读懂一些。
二、精准识破命题中常见的设误内容(一)小说部分(二)散文部分误,或对评写某段内容的目的分析不当等。
是突出老店的顾客盈门,食物美味,人人吃得逍遥尽兴。
)度进行判断。
人物形象选项在对人物形象特点的解说上设误,或曲解人物行为、心理,或任意拔高人物的品行。
(2019年天津卷第16题B项)呼伦贝尔草原春天短暂,气候寒冷,条件艰苦,因此萨丽娃姐姐去了城里,这说明她对草原的情感与老祖母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