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绘制教程(二)——PhotoShop制图

地图绘制教程(二)——PhotoShop制图
地图绘制教程(二)——PhotoShop制图

地图绘制教程(二)——PhotoShop制图

众所周知,PhotoShop(简称PS)是最著名的绘图软件了,但就我看来PS适用于后期处理,不适合直接绘图,原因就是PS的矢量绘图功能比较差,操作也比较繁琐,但作为图层化制图的入门软件还是可以接受的。(强大的后期特效处理才是PS真正的魅力所在)。和PS系出同门的纯矢量绘图软件以后会在介绍。

我们还是言归正传,首先素材依旧是谭版的三国鼎立底图:

成品效果,是不是很眼熟,制图的风格和上一期的画图制图效果相近了,下面我们来看怎样在PS里完成这张地图。

首先还是熟悉一下界面,重点在右下角的图层和路径,以及后悔药——历史记录(这个后悔药的后悔次数比较多,但也不是无限的,要注意)。

打开底图的效果是这样的,注意右下角有了一个新的图层,历史记录里有了新的纪录。

PS的魅力就在于图层了,所以我们在画新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新建图层,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隐藏、删除图层,而不会影响其它图层。

接下来是重头活,也是很繁琐的描图,使用钢笔工具绘制边界,在最后一定要绘制成封闭的多边形,这里只用了加点,没有使用比较复杂的锚点绘法,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尝试。我个人画的不好就不献丑了。经过漫长的绘制,终于绘制完成。每一个国家分了一个图层,这是为了方便以后填充上色。

绘制完毕以后,如果觉得有地方要微调,可以用钢笔工具中的加锚点工具进行微调。

微调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填充和描边的工作。首先进入路径

右键点击填充路径

面描边:图层框内右键点击要描边的图层,选混合选项

勾选描边,同时点击描边这行,进入描边选项,相信大家都看得懂下面的选项。选好点击确定,可见效果。

再画河流

一样的钢笔绘制,不过区别就在于不封闭,我一般是多画一个点,然后按backspace 键。这个在下面的描边上会有所不同,请注意其他方面没有区别。

描边:首先一定要在左侧的工具栏里先点击铅笔工具,再在右侧的铅笔设置里选择下面的选项,铅笔的详细选项在下图红框里点击

弹出框的设置,基本上就是一个宽度的设置。

记得要改一下颜色

在路径里右键描边路径

都描完,都填完,也都描边完,效果如下图,有没有觉得有成就了呢。

接下来,加符号和注记

先隐藏已经填好的面,就是点击图层前的小眼睛。

点击矩形工具,在洛阳、成都、建业的地方画方块,按住shift键,画矩形可以画出正方形,然后按照面填充和描边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加注记

这个没什么可讲的了,大家试一试就好了,不合适的话可以删掉图层,重来。图层真是个好东西啊。

基本完工。后面我们不想要的谭版底图怎么办呢?删图层!

然后会发现图上有太多的空白,这时要用裁切

出图了,先保存ps的工程,方便下次进行其它编辑

通常出图的格式是JPG

Ok,到保存的路径下找吧,成果就在那里了。

PhotoShop CS3 基础教程

Adobe PhotoShop CS3 基础教程 小智 2010 年 4月 30日 本《Adobe PhotoShop CS3 基础入门教程》共分为三大部分: 1. 基础章节(1-4) 2.正式课程章节(1-10) 3.效果图制作章节(1-8) 讲解分为1+3+3=7个课时完成。 1------基础章节(1-4) 3------正式课程章节(1-10) 3------效果图制作章节(1-8) 注:课件将拷贝给大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可能有些内容的图片看起来不是现在版本的。对!这是PhotoShop CS和PhotoShop CS3 版本的图片在一起造成的,没有太多时间写教程,也没有太多时间抓图什么的,就用了一些以前的图片,其内容全部一样,只是在视觉效果上,新版本的要好得多,呵呵!

基础章节 基础一:PhotoShop基础 启动单击“开始-程序-Adobe Photoshop CS3”; 第一次启动会提示设置颜色,点“好”即可,如果又提示下载更新,则选“否”; 也可以直接双击桌面图标! 启动PhotoShop后会出现一个窗口,这是默认的灰色窗口,所有工作都从零开始;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窗口,这是我们创作的基础,图片处理就在这个窗口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窗口的最上面是蓝色的标题栏,新建的是“无标题-1”这儿会显示我们正在处理的图片文件,一般要起一个有意义的文件名称;

标题栏下面是菜单栏,菜单是一组命令,我们操作计算机,就是向计算机提供指令,其中“文件”菜单(注:本书中所有带双引号文字都是命令选项)要求记住“存储”和“存储为”两个命令,用来保存我们的文件; “编辑”菜单中要记住“拷贝”、“粘贴”和填充命令,“窗口”菜单的“工具”和“图层”两个命令,“窗口”菜单中放着各种面板,要求记住“工具”和“图层”两个命令; 菜单栏下面是工具选项,这里放的是选中工具的各个参数,一般从左到右挨着设置就可以了; 再下面左边是工具箱,里面是各种图形处理工具,分成一栏一栏,最上边是选择类,记住第一排框选和移动工具,第二栏填充类记住画笔和渐变工具 ,文字类记住文字工具,再下面的颜色类记住上面的是前景色,下面的是背景色,工具里还有放大镜和手形双击手可以自动调整图像显示; 许多工具左下角有一个小黑角,按住鼠标会出来相似的工具,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 在窗口右边是各个面板,各个面板可以在“窗口”菜单中打开和关闭,最常用的是最下边的第一个图层面板,默认自动会有一个“背景”图层,处于锁定状态,不让移动;

地图制图学概括总结

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P5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数学基础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综合拓扑要素之间的关系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邻接关联包含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定义P5 1.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制图综合,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像 2.现代定义:根据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属性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信息的工具,反映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一、数学要素P6 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面事物的相对位置,是地图的“骨架” 1.坐标网 ①地理坐标网/经纬线网,经度λ纬度φ

②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坐标X,Y-----仅适用于1:1万—1:25万比例尺地图 文字比例尺 大地控制点 三角点,水准点,导线点,GPS点,天文点 比例尺 地图上线段长/实地线段在椭球面上水平投影长(1/M)(1)数字比例尺1/1000,1:50000

定向指标线/三北P10 ①真子午线-----真北 ②磁子午线-----磁北 ③坐标纵轴-----坐标北 二、地理要素P8 三、辅助要素P9 1.图名 2.图号 3.图例 4.接图表 地图编号P14 1.行列式编号法:适于大区域的分幅地图ex:我国1/100万地图分带投影的作用:减少变形的程度(变形不超过限度) 经纬度编号法P14 1.适用于梯形分幅地图 2.编号方法 ①行号=右图廓经度/该图幅的经差 ②列号=上图廓纬度/该图幅的纬差 ex:某1/5万地图的右图廓经度73°30′,该图经差15′,上图

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第1章概述与安装 1.1 概述 MAPGIS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在享有盛誉的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图形表示的计算机系统。MAPGIS 包括了MAPCAD的全部基本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十分复杂的地形图、地质图,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地质、矿产、地理、测绘、水利、石油、煤炭、铁道、交通、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专业,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供水管网系统、煤气管道系统、城市规划系统、电力配网系统、通信管网及自动配线系统、环保与监测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作战指挥系统、GPS 导航监控系统、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1.2安装 1)系统要求: 硬件:CPU 486 以上、16M RAM、200M 硬盘、256 色以上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9x、Win2000、WinNT 、WinXP或Win7系统; 输入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GRAPHTEC—RS200Pro型扫描仪; 输出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Canon—IPF700型出图打印机。 2) 硬件的安装: MAPGIS 硬件部分有加密狗,ISA 卡、PCI 卡三种,本单位主要为MAPGIS USB 软件狗,在确保机器BIOS 设置中USB 设备未被禁止的条件下,Windows 98 和Windows2000 自带的标准USB 驱动程序均可支持MAPGIS USB 软件狗工作。 3)软件的安装: MAPGIS 安装程序的安装过程为:找到MAPGIS 系统安装软件,双击SETUP 图标,系统自动安装软件,在WIN2000/NT/XP 下安装时,应先运行WINNT_DRV,提示成功后才可选择SETUP 开始MAPGIS 程序的安装; 对于MAPGIS6.1 及MAPGIS6.5,则无关键字和安装选择,但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组件。 从上述组件中选择实际运用中需要的选项,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安装。

PS全景拼接六大步骤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2911013.html, PS全景拼接六大步骤 全景拼接的原理是将多张连续的照片拼接成一张全景照片。目前许多无反相机、便携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都内置有这种功能。若是使用没有全景拼接功能的单反相机拍摄,我们也可以利用后期软件自行制作高画质、高像素的全景拼接照片。制作时只要遵守一些拍摄法则与拼接步骤,一样可以轻松达成。 其实全景拼接功能非常实用,可以大幅扩展镜头的表现能力,但在技术上,单张照片的拍摄质量会直接影响后期合成的效果。拍摄要点简要列举如下,做到了这些,就能获得理想的全景拼接效果。 使用三脚架,确保证拍摄位置固定和水平。 使用标准或中焦镜头,以维持最小的镜头畸变和变形。 使用手动曝光、手动白平衡、手动对焦,使画面均一。 每两张画面之间有1/3的区域是重迭的。 照片拼接步骤 Photoshop CS3之后的版本让全景拼接变得非常容易,在此以Photoshop CS5版为例来进行讲解。本例中一共要用到五张照片。 第一步 用Photoshop打开需要拼接的照片。 第二步 选择“文件”→“自动”→“Photomerge”,进入“自动拼接”。 第三步 选择已打开的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2911013.html, 第四步 在拼接方式中选择“自动”。 第五步 等待软件自动合成,一张全景照片就拼接完成了。 第六步 裁剪拼接完成的照片为长条状,合并图层后储存文件,全景拼接的照片就可使用了。 云南碧沽天池。使用50mm镜头拍摄再进行全景拼接,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EF 50mm f/1.8,f/11,1/200s,ISO 100(摄影/杜永乐) 强大的软件功能提供了很多帮助,使摄影师创作时更得心应手,这也是摄影能够在数字时代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善用这些软件,就能为拍摄增加许多乐趣,也能让工作成果更完美。

地图制图总复习

地图制图总复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 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 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6.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7.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8.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9.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 经纬度。(√) 10.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1.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 12.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3.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 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4.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 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5.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16.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 一致的。(√) 17.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 18.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19.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0.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 上的表象是直线。(×) 21.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22.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23.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24.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25.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 法。(√) 26.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以数学方法及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综合概括已 逐步发展起来。(√) 27.当比例尺缩小以后,是保存零碎的地物而不是强调它的地理适应性。(×) 28.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photoshop画图软件教程

位图:位图又称为点阵图,象素图和栅格图象,位图是由许多单个的点(象素或栅格)组成。位图的组成单位:象素 位图的特点:色彩丰富、效果逼真,文件宠大。 图象尺寸和图象大小 图象尺寸指的是图象的长度和宽度,也就是它的输出尺寸,一般用象素或厘米来表示 图象大小指它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其单位用字节来表示。 二、色彩模式简介: 1、RGB模式(值范围0~255) 它是电脑中最常用的颜色模式,也是PS所默认的颜色模式 R(Red):红 G(Green):绿 B(Blue):蓝 注:R=G=B=0为黑色,R=G=B=255为白色,当三种颜色相等(除0和255)时,为不同程度的灰色。 2、CMYK模式(0~100) C(Cyan):青 M(Magenta):洋红(品红) Y(Yellow):黄 K(Black):黑 CMYK是一种印刷横式,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四种油墨,当全为0时为黑色,当全为100时为白色。 3、灰色模式(Grayscale) 在此颜色模式中只有三种颜色,黑、白、灰。 4、HSB模式 H:色相(颜色的名称) S:饱和度 B:亮度 第一部分:工具箱 一、工作界面的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选项栏、工具箱、命令调板、工作区、状态栏。 二、新建文件:1、文件菜单\新建(Ctrl+N) 2、按住Ctrl键在灰色区域快速双击 三、打开文件:1、文件\打开(Ctrl+O)

2、在灰色区域快速双击 四、保存文件:1、文件\保存 2、Ctrl+S Photoshop默认的保存格式:PSD 常用的图片格式:jpg tiff gif bmp png 注:psd格式的文件其专业性非常强,只有photoshop才能打开这种格式的文件,文体宠大,而jpg格式的文件压缩性比较强,可以在更多的软件中打开。 一、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窗口\工作区\复位调板位置 以前景色填充对象:Alt+Del/Alt+Backspace(退格键);以背景色填充对象:Ctrl+Del/Ctrl+Backspace(退格键). 多次撤消:Ctrl+Alt+Z(默认最多可撤20步,最多为1000步) 注:填充对象时,如果此层有选区,将会填充到选区以内,如果没有选区,将会把整个图层都全部填充。 1、选择\取消选区(Ctrl+D) 2、载入选区:按住Ctrl键点击相对应的图层,即可以将此层中所有的象素载入选区。 3、在建立选区的时候,加按Space(空格)键不放,可以移动正在建立的选区。 4、按住Shift键建立选区可以建立一个正选区。 5、新选区:新画的选区将会替代以前的选区 6、添加到选区:即将几个选区加到一起; 7、从选区中减去:将老选区减去新画的选区; 8、与选区交叉:取二个选区重叠的部分。 注:在已经有一个选区情况下,按住Shift是加选,按住Alt是减选,按住Alt+shift是交选。 9、移动选区:在新选区情况下,将鼠标放在选区以内即可以移动。或者按住方向键也可以移动选区,四个方向键每按一次,移动1个象素,若按住Shift加上每按一个方向键每次移动10个象素。 10、拉出辅助线(参考线)的前提是呼出标尺, 显示标尺:Ctrl+R(视图\显示标尺) 11、在水平标尺上面可以拉出水平辅助线,垂直上拉出垂直的,若按住Alt可以水平线上拉出垂直辅助线,在垂直线上拉出水平辅助线。 12、按住Shift拉辅助线。辅助线可以对准标尺上的刻度。 13、删除辅助线:利用移动工具直接将要删除的辅助线拖到标尺以外即可, 14、一次性清除所有辅助线:视图\清除参考线 15、新建图层:ctrl+Alt+Shift+N. 16、更改辅助线的颜色:编辑\预设\参考线和网格(ctrl+K打开预设对话框)

Garmin_Custom_Maps佳明自制卫星地图教程

佳明自制卫星地图教程 Garmin Custom Map Author:ZhuoHwa 本教程以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面的北京故宫卫星图片为例,讲述自制地图的过程。 在使用自制地图之前,请将你的高明手持机的软件(固件)更新至最新版本。 步骤一:将谷歌地球卫星图片制作成JPEG(.jpg)图片。 1.打开谷歌地球,定位于北京故宫,然后点击“视图”-“网格”(显示“网格”系为方便地理位置校正,详见步骤三)。 (▲001显示网格)

2.通过点击“文件”-“保存”-“保存图像”,将带有网格线的北京故宫卫星图片任意命名后保存为.jpg图片。 (▲002保存图像) (▲003任意命名后保存为jpg图片)

步骤二:添加“图像叠加层”。 1.保持谷歌地球的界面不变动,点“添加”-“图像叠加层”。 (▲004添加图像叠加层) 2.在出现的“新建地图叠加层”小界面里,对加红圈的各项数据进行填写,其中“链接”项应指向步骤一已制作好的.jpg图片;“位置”项可暂时搁置不理;“绘图次序”项应将数值调至50或以上,以保障自制地图将来始终能显示在手持机地图之上层。

(▲005图像叠加层参数设置) 步骤三:对.jpg图片进行地理定位。 1.保持“新建地图叠加层”小界面不关闭,然后用鼠标对叠加在谷歌地球卫星图片之上的.jpg图片进行吻合调整(即用鼠标拽动绿色框框进行上下、左右、大小、旋转等项调整)。为减少误差,最好系让.jpg图片的网格线与谷歌地球卫星图片上原有的网格线尽量重合。

(▲006调整叠加层) 2..jpg图片设置好地理位置后,点击“新建地图叠加层”的“确定”。然后再点“文件”-“保存”-“将位置另存为”。 (▲007保存自制地图) 3.将自制地图任意命名,并且保存为kmz文件。

让你60分钟学会Photoshop后就会画图

让你60分钟学Photoshop后就会画图的专家教程 项目1 Photoshop基础项目1-Photoshop基础1 2 3 4 项目概述任务1 Photoshop概述任务2 Photoshop工具的使用技能练习 项目概述项目描述本项目是学习Photoshop的基础,用于讲解基本概的基础,本项目是学习的基础念、练习基本技能,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应该达到对练习基本技能,通过该项目的学习,Photoshop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认识,能简单地有一个整体的、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认识,操作Photoshop,并能使用各种工具对图像进行简操作,单的处理。单的处理。该项目共两个任务:该项目共两个任务:Photoshop概述概述Photoshop工具的使用工具的使用 项目概述该项目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图形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位图和矢量的区别了解Photoshop的核心问题了解的核心问题理解如下基本概念:像素、图像分辨率、选择与选区、图层、理解如下基本概念:像素、图像分辨率、选择与选区、图层、调板、色彩模式、滤镜、通道、蒙板、路径、形状、文字调板、色彩模式、滤镜、通道、蒙板、路径、形状、了解菜单系统掌握工作环境的设置掌握几种常用工具的使用(画笔工具、油漆桶工具、掌握几种常用工具的使用(画笔工具、油漆桶工具、橡皮擦工图章工具、其它修饰工具、调色工具、辅助工具、具、图章工具、其它修饰工具、调色工具、辅助工具、渐变工具)掌握图层、历史记录、掌握图层、历史记录、信息调板的使用方法 项目概述该项目的能力要求打开与关闭Photoshop CS 2,熟悉Photoshop CS 2的工作环境新建Photoshop 文档通过一个PSD文档,了解其中包含的内容裁剪并改变图像尺寸用选区工具选取图像的部分内容,并粘贴到其它文档中,然后将图片保存为gif格式了解Photoshop CS2的菜单系统,熟悉菜单命令的位置、快捷键掌握调板打开和关闭的方法。掌握调板位置、大小改变的方法。掌握重新组合调板的方法。观察不同调板的调板菜单,掌握调板选项的设置。通过练习了解颜色模式、通道的基本概念 项目概述通过练习了解蒙板的概念通过练习了解路径形状的概念通过练习了解滤镜的概念通过练习掌握自定义工作环境的方法画笔工具的设置规则选取工具的使用、复合选区的建立选取颜色渐变工具的使用(自定义渐变样式、径向和线性渐变填充)图层调板的使用(新建、复制、链接、编组图层)变换命令的使用 Photoshop概述概述图形与图像——Photoshop的处理对象位图与矢量图(1)什么是矢量图(2)什么是位图图像位图即点阵图,是由许多小方格式的不同色块组成的图像,其中每一个小色块称为像素(Pixel)。Photoshop 是一个位图处理软件,也就是说,所有在Photoshop中展开的图像都是由许多个小点组成。每一个小点都具有各自的色彩,若干个小点的色彩便组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组成图像的小点越多,其图像越逼真。(3)像素的大小 Photoshop概述概述分辨率分辨率是用来衡量图像细节效果的一个概念。分辨率运用到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的分辨率,用每英寸上可产生的点数,即DPI(Dots Per Inck)来表示。打印机、扫描仪处理的图像,其分辨率以每英寸上的像素,即PPI(Pixels Per Inck)来表示。分辨率是决定图像输入和输出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一个数字化图像中,图像的尺寸、分辨率和文件大小这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用户决定了这三项中的任意两项,即可确定另外一项的参数:文件大小=图像尺寸×分辨率。

地图制图总复习.doc

地图制图总复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 J”,错的打“X”)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J)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 图。(X)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X)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木的方法。(V ) 5.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 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X) 6.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X) 7.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J) 8.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9.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 纬度。(J) 10.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J) 11.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X) 12.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X) 13.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 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J) 14.制1: 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 100 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5.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白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X) 16.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 致的。(J ) 17.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乂称墨卡托投影。 (V) 18.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J) 19.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X) 20.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 的表象是直线°(X) 21.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22.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J) 23.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X) 24.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X) 25.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 法。(J) 26.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以数学方法及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综合概括己逐 步发展起来。(V ) 27.当比例尺缩小以后,是保存零碎的地物而不是强调它的地理适应性。(X)

数字地图制图复习

简述数字地图、电子地图、模拟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差别?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质地图的基础。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符号化显示,是计算机条件下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人眼直接可视的,包括二维、三维电子地图。模拟地图:传统地图一般绘制印刷在布匹、木板、石板铜板和纸张等介质上,这种地图称为模拟地图。 数字地图的特性:可识别性:指计算机可识别,而目视一般不可识别;可量算:计算可进行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方位等;可分析性:分析的深度取决于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可转化性:是数字地图与模拟地图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传输性:可借助于当代通讯技术进行远程或近距离传输;存储与显示分离:存储与其显示是分离的; 地图数据的几何变换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征?缩放(比例)、对称、旋转、平移、投影、错切、二维组合等各种变换。平移变换用于移动坐标系的原点变换前后的坐标必须满足,。旋转变换指图形的放置围绕原点旋转θ角,且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平移和旋转变换都保持二维空间上目标变换时的距离及大小不变,但缩放变换会改变坐标系的单位长度(距离)。 顺序存储、随机存储、链式存储的比较链式存储在某些特定操作上具有比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更多的优点。它能很容易地处理因节点的绝对位置改变带来的变化。尽管一个节点在表中的绝对位置改变了,但它的物理存储位置可以保持不变,只是节点的属性值即地址要改变。随机存储也允许节点的存储位置保持不变,但要改变其指向存储位置的指针。在不改变表中任何节点的绝对位置时,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要优于链式存储。在顺序或随机存储中,可以很容易地访问第j个节点。 DCEL模型的原理? 1.假设C的方向从pN到sN,则与其相邻的多边形RP位于右边,LP位于左边。弧段C是由围绕点sN处的下一个逆时针弧段RC和围绕点pN的下一个逆时针弧段LC界定的边界之内。 2.所谓下一弧段表示了在终结点sN关联的弧段中,该弧段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条弧段RC,而所谓上一弧段则表示了在始结点pN关联的弧段中,该弧段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条弧段LC。 3.如果沿着多边形RP顺时针移动,那么弧段RC紧位于C后, 4.如果沿着多边形LP顺时针移动,那么LC紧位于C后 路径拓扑模型有哪些,网络拓扑模型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路径拓扑模型有面条模型(面状单元间的边界作为坐标记录下来,没有关于坐标串与单个多边形间关系的相应信息;地理底图的轮廓线可以从这种数据模型中轻易获取)、多边形模型(记录和存储了每个多边形的外轮廓线;很容易标识每个多边形实体,但其存储空间却迅速扩大,因为多边形间的公共边被存储两次)、点位字典模型(该模型是对多边形模型的一个改进,它记录的是各多边形边界上各点的编码ID并构成循环表,同时以数据字典方式记录下各点的坐标值,利用字典就可通过点的编码找到其相应的坐标)、弧段/点位字典模型(表达了多边形与弧段,以及弧段与点的构成和组成关系;在该模型中,每个多边形由弧段的循环表组成,而每条弧段又由一列点组成)。网络拓扑模型有DIME模型(1.要找出所有的DIME段及其左右多边形。 2.这些段按以下顺序排列:第一段的止点是后一段的起点,最后一个段的止点是第一个段的起点,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表。在这个过程中,起、止点是可以按需切换的,以使多边形始终位于每个段的右边。)、POLYVRT模型(将弧段的关系按DIME段给出,弧段的端点被称为结点而不是点)、结点模型(用结点结构来组织这些关系,根据任何一个结点都具有且仅有三个相邻结点,每个结点都具有且仅有三条相关链和与这三条相关链相关的右多边形(按右手法则确定),在拓扑文件中记录下各结点的三个相邻结点、三条相关链和三个右多边形,以此来实现数据处理时对多边形的操作与检索)、扩展弧段模型(弧段的邻域可加以扩展,从而包含围绕某一结点的下一逆时针弧段的ID。当沿着某一多边形轮廓顺时针方向前进时,这些弧段将依顺序成为下一条弧段。每一弧段的邻域关系包括了第一和最后一个结点,左、右多边形以及相应的左、右弧段(LC和RC)。右弧段依顺序是右多边形的下一条弧段,左弧段依顺序是左多边形的下一条弧段)。 4叉树的基本原理?四叉树分割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把一幅图像或一幅栅格地图等分成四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值。四个等分区称为四个子象限,按顺序为左上(NW)、右上(NE)、左下(SW)、右下(SE),可以用树结构表示。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都含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区就不再往下分割;否则,把这个区域再分割成四个子区,这样递归地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灰度或属性值为止。这就是常规四叉树的建立过程。 数字地图数据采集的方式有哪些?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和实用范围?数字遥感数据获取、数字化、野外测量等。数字化具有简便,效率较高,但是精度比野外测量差。 数据测量的尺度有哪4种,各自的特征?定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还有比例尺度什么是地图综合,它与数据压缩、比例尺缩放的差别?空间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因此,在有限的计算机存贮空间与地图的图面上要反映这些庞大而复杂的空间信息,就不得不反映其主要的、本质性的方面,舍弃次要的、非本质性的方面,以确保地图的易读性,满足空间数据库的多尺度表达和GIS的多层次规划、管理与分析决策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地图与GIS综合。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比例尺缩放只是指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变大或者缩小,地图的所包含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变。地图综合与数据压缩都导致信息量的减少,都是为了缩小存储空间和节省计算处理时间而去掉繁杂细节。但数据压缩一般是在无损图解精度的前提下去掉“贡献”小而用插值方法可近似恢复的数据元素,即数据压缩可用数据的插值加密手段进行逆处理,而制图综合不受图解精度约束,被删除或被派生的信息不可逆。 地图综合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综合规则的制定,综合过程的控制,综合结果的评测。 线状要素的综合算法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独立算法(它不顾及相邻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如选取每第k点法,去掉其它点。还有随机取点法。很难捕捉到特征点,会引起曲线的变形。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简单的数据压缩,而不能用于真正的地理信息综合。)、局部处理算法(该方法在对顶点选择时顾及到直接相邻诸顶点的特征。算法所产生的变形比独立点算法小。但比后继方法差。)、约束扩展局部处理算法(在线的某段周围定义一个搜索域,并利用距离、角度或点数来搜索更多的相邻点。)、无约束扩展局部处理算法(利用线的复杂度,坐标点的密度、开始点的定位等来搜索相邻的点。)、全局算法(它考虑到整条线或特定线段的特征)、基于自然法则的化简算法(对于任何特定的地图比例尺,就必然有其上地图目标的一个极小尺寸SVO ,在这个尺寸内,所有的细部信息都会丢失)。 可视化和符号化的概念?可视化:是指在人脑中形成对事物的图像,是一个心理处理过程,促使对事物的观察力及建立概念等。科学计算可视化:是通过研制计算机工具、技术和系统,把实验或数值计算获得的大量抽象数据转换为人的视觉可以直接感受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从而可进行数据探索和分析。地学相关的可视化:测绘学家的地形图测绘编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使用的图解,地图学家专题、综合制图等,都是用图形(地图)来表达对地理世界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符号化是指将专题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的制图符号。 数据增强的手段?数据增强(给线、面状要素增加细节以改进显示效果或者为没有数据采样的地方进行估值。近似地看作为数据选取和其它综合操作的逆过程)有线性插值,分段拟合(用一段一段的曲线来代替每条线段,而且只在每条线段的端点处才相交。使用分段多项式函数能产生理想的结果),曲线拟合,空间插值。 多边形晕线填充的原理?多边形的晕线填充算法要求代表某值的晕线与起点对齐。相邻区域如果属性值相同,这两个区域的晕线则完全对齐。方法:通过固定晕线位置,使之同X 轴平行就可以保持这种特性。 首先将坐标轴按晕线的方向角旋转。然后在旋转后的坐标空间中找到多边形的最大Y坐标(YMAX)。穿过多边形的晕线中最顶端的那条Y坐标可以根据下式计算:Y*=INT [YMAX / DELTA ] × DELTA (其中INT是最大取整函数;DELTA是晕线间的垂直距离。)取得多边形晕线中的最高一条的Y坐标后,其他各晕线的Y坐标可以通过将Y*依次递减DELTA值来得到,这个过程直到该多边形中再没有晕线经过时停止。基本方法有:单线法(首先将多边形先旋转一个方向角,然后依序每次一条晕线地分别处理各线。下一步检查多边形轮廓的每一段,判断其是否与所处理的晕线相交,保存交点并按X坐标排序。这种排序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移动,绘制)对操作来保证恰当地绘出晕线。最后所有的交点旋转回原始多边形空间显示),绕行法(原理是环绕多边形一周以计算所有晕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网格法追踪原则和鞍部处理?通过网格追踪等值线方法的优点,在于网格可以按照行列编号隐式地建立起邻域间的位置关系。步骤:1.一条等高线从网格单元(i,j)的四个邻接单元(i-1,j),(i+1,j),(i,j-1),(i,j+1)之一进入,应退出该单元并继续往其余三个网格单元追踪。2.确定当前单元的哪条边作为退出边时,要看该边两端点的z值范围是否包含了zi值。 3.等值线在退出边上的准确位置通常使用内插方法确定, 4.该内插是在网格单元的边上进行的。在得到等值线与网格的交点以后可以按顺序直接绘出。“鞍点”现象:一个网格单元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条的有相同z值的等值线段。出现“鞍点”时的追踪:基于四个端点的z值内插出网格单元的中心点的z值,然后把单元分成四个三角形(图6-36d)。对于每个三角形来说,由于其只有三边,就不存在难以确定追踪方向的。问题:如果一条等值线从三角形的一边进入的话,只可能从另外两边的一边中出去。网格中心点的z值为53,所以应该把S1与S2,S3与S4相连 位-平面方法裁剪线段的算法(分区裁剪)?1.窗口把这个平面分成九个区域。2.点的x,y 坐标如果都位于四个角区域中的任一个,那么该点位于窗口外。3.如果点的x或y坐标位于四个边区域的任一个,那么这个点也在窗口外。4.除了角区域和边区域,就是剪裁窗口了。5.如果一条线段的端点都位于窗口的内部,那么这条线段就全部显示出来。6.而两端点都位于窗口的同一条边界外,这条线段就要全部剪裁掉。7.只有当端点一个位于窗口外,一个在窗口内,或者两端点都在窗口外但是线段穿过不同的窗口边界时才需要进一步处理。

PS基础知识入门学习

PS基础知识入门学习 熟悉界面 打开素材中的手提袋图片,可以看到Photoshop的六大界面: 1.需要处理的图像窗口; 2.菜单栏:可以选择其中的命令以对图形进行操作; 3.左边是工具箱:其中是各种绘制图形的工具和辅助工具; 4.工具选项栏:选择绘图工具后可以在这里选择各项参数; 5.右边是各种工作面板:在其中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操作; 6.最下面是状态栏:显示了当前对图像进行操作时的各种信息。 绘图与修图技能 1. 工具的使用方法 1)工具箱是工具大体可以分为:选取工具、绘图工具、路径工具、文字工具以及其他的一 些辅助工具。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都相似,这里我们使用制作青苹果这个例子来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效果图如下: 2)新建一个大小600×450像素、名为“青苹果”的图像文件。

3)建立一个图层,建立圆形选区。 4)设置渐变工具。在渐变编辑器中将左端色标设置为(R16,G69,B13),再增加新色标: (R89,G128,B42)位置17%,依次增加其他新色标:(R171,G214,B76)位置36%,(R131,G185,B49)位置55%,(R82,G118,B28)位置74%,(R108,G154,B38)位置100%

5)在工具选项栏中选择径向渐变按钮,在选区中从左上方进行填充。 中选中“动态形状”、“喷枪”和“其他动态”,把“其他动态”设置如下图:

7)工具栏中设置前景色为深棕色后用画笔工具画出苹果柄。 8)用减淡工具绘制苹果的高光。在工具选项栏中选择一种画笔,设置范围为“高光”,曝光 度为“16%”,在苹果上绘制出高光部分,取消选择。 9)最后绘制出投影部分。图层选项设置如下:

精准电子地图简易制作教程

精准电子地图简易制作教程 来源:原创作者:feiyudz 浏览:37次日期:04-12 本文配合专门视频教程,讲解利用GoogleEarth软件生成MapInfo格式电子地图的步骤。 Tips1:本方法可用于几公里乃至十几公里半径区域的电子地图制作。 Tips2:小区域范围里可以把经纬线看成是直线。 Tips3:jpg格式图片下载完成之前都不要关闭GoogleEarth,GetScreen只是调用GoogleEarth但不能独立运行! Tips4:Windows图片像素坐标以左上角顶点为原点,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下为y轴正方向。 Tips5:所有地图,包括电子地图的方向顺序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Tips6:如果你做出来的区域地图明显不是矩形显示的,那么你还是重新再做一遍吧!因为你的地图肯定没有配准好坐标!! 先来看看视频教程。 PS:由于还要开屏幕录软件,以及好久没整理系统的原因,录像里的程序运行会显得比较慢。另:我是刚刚才摸索出的这种方法,所以操作起来不是很熟练,也出现了一些误操作,然后多了些改正的环节。因为上传容量有限制,录像是经过高倍压缩的,有点模糊,但配合着下文的文字解说应该就没问题了。我晚点试着重新压制或重新录制,看能不能换个更清晰更简洁的版本。 一、软件准备。 1、Google Earth Pro 参考下载地址::8080/系统工具/系统其他/0510/Google%20Earth%20Pro% 可能是网站代码的问题,大家注意要把从“http”开始到“.rar”的整个链接都拷全了,才能下到正确的文件哦! PS:我用的是这个版本。换成5.0就不行了。可能需要升级GetScreen吧。细节自己研究。 2、GetScreen 参考下载页面:/2009/06/07/google_earth_7798.html 我自己用的这个版本的软件我忘了下载地址,但这里有相关介绍,也许有点帮助。 另:如果无法运行,请务必安装net framework后再试。如果还不行,再换其他版本的GetScreen软件。 参考下载地址: /3/F/0/3F0A922C-F239-4B9B-9CB0-DF53621C57D9/dotnetfx3.exe 3、Notepad

地图制图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地图制图学的概念 它是研究地图及其编制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用地图图形符号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 2.传统的地图制图学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①地图概论②地图投影③地图编制 ④地图整饰⑤地图制印⑥地图应用 (现代地图制图学体系包括:理论地图制图学、地图制作学、应用地图制图学) 3.地图制图学与测量学的联系 ●大地测量为地图制图提供了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精确数据以及大地控制点坐标,进而构成了地 图的数学基础。 ●地形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为地图提供了精确而详尽的实测地形图资料、像片资料和地理说明资料 等 (这些都是编制地图的基础,对于地图编制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知识 1、地图的特性与定义 特性:①可量测性:因利用特殊的数学法则成图而使地图具有可量测性; ②直观性:由于使用地图符号系统来表示地图内容而使地图具有直观性; ③一览性:由于对地图内容进行制图综合处理而使地图具有一览性; 定义: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理论、应用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以达到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变化和发展的图 件。 ②现代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和制图综合理论,以影像、符号或数字来表达地球或其他 星球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变化的空间 结构模型。它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又是传递信息的通道。 2、地图具有哪些功能? ①模拟功能 ②信息载负功能 ③信息传输功能 ④认识功能 3、地图按内容、按比例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4.地图的内容有哪些? ①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要素 ②地理要素: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 ③图外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号、接图表、结合图号、图廓、图廓间的注记、图例、比例尺……

专题地图 地图制图学基础实习指导书汇总

4、 5、 地图制图学基础之专题图制作实习指导书 、实习目的 《地图制图学基础》或称《地图学》是在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低年级开设的 一门学科基础课,属必修课程。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 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地图学也是一门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集中两天半的时间进行地图学实习。 专题图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十分广泛,从自然地理现象到社会经济等人文地 理现象无所不容,既能表示各种具体有形的事物和现象,又能表现抽象无形的 事物现象。专题地图还具有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的特性,专题 图表现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通过地图学教程的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要 求学生已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它的编辑设计过程。 本次实习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题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专题地图 的表示方法和图例设计的理解和操作。对巩固地图学教程理论教学内容,加深 对Arcgis 制图软件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通过实习,可以全面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加深对数字地图的理解、掌握基本数字地图制作的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知识向 综合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创新 思维,增强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理论与实 践结合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和规划等课程和 工作中制作专题图打下一定的制图基础。 、实习要求 熟悉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掌握Arcmap 专题地图设计的技能。 实习报告格式自行统一,Word 排版清楚。内容真实,制作步骤详细。 遵守纪律,遵守学校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1、 2、 自定题目、自选专题内容、专题底图和专题数据。 3、 专题内容要求新颖,专题地图设计要清晰,规范。

地图制作方法

一、制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适合用于制作定向越野图的底图; 三、定向越野的场地制作——野外勘测; 四、绘图——OCAD软件的使用(简介)。 9.1 制图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9.1.1 制作定向地图涉及的知识面 ①地质地貌学——想要正确的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地貌及其图形特点,需要知道地貌的成因; ②绘图学——地图是由各种符号组成的,我们不能不了解他们的构成、色彩、表达方式、绘制特点与要求; ③地图编制与印制的常识——地图对地形(即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艺术体系,因此,制作地图的过程就必须是一个遵循制图规律的独特的工艺流程,并采用科学的理论与先进的技术手段; ④测量学——因为没有现成的地图完全适合于定向运动; ⑤定向运动基本常识——不言而喻(一下同); ⑥国际定向运动图制图规范; ⑦各类、各级定向运动比赛的规则; ⑧定向路线设计的原理与原则; ⑨OCAD制图软件的使用; ⑩参加定向运动比赛的实际经验(这一点十分重要)。 9.1.2 工作性质与环境对制图人提出的要求 ●强健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野外测图是制作定向地图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您若想从事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较多的经验,较强的专业能力,其实您首先必须具备的是要有“异于常人”的性格、意志、心理和体能的状态。 在定向这个行业中,在没有谁的特殊性彼得上测绘定向地图的人啦。长期孤身一人在寂静无声的山野丛林中上上下下,兜兜转转,脑力体力经常透支。特别是不可避免的枯燥乏味、孤独寂寞,还要忍受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甚至是野生动物带来的身心压力。

假如再有时间限制(通常都由计划比赛的时间限定),时间因素就成了压力倍增器。因为在野外谁都无法预料何时会出现意外……在这种情况下,您还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吗? ●耐心细致、条理清晰的行事风格 定向运动员能够轻易的察觉1/10以上的距离误差。这需要定向制图人在野外勘测、室内绘图期间,所绘制处理的各种地物地貌都必须保证误差在0.5/10之间——唯有这样才能在经过印刷等后期工序之后,将地图上的距离误差控制在1/10以内。 这种精致的要求还体现在对地面上的各种物体的理解与表现方面。任何因为知识欠缺与疏忽大意带来的错误或者遗漏,都必然会直接的让定向运动员受到损害。 是否能够在野外荒芜杂乱、混沌不清的环境中保持头脑清醒,快速的辨别主次轻重,始终按顺序有条理的开展工作,既关系到工作的效率,更决定了错漏的多少以及最终成图的质量。 ●丰富的野外趋利避害的常识 测绘人需要防备的灾祸: 天灾:毒草木、瘴气、毒蛇、山(崖)崩、深地坑(井)、山火、暴风雨、雷电、洪水…… 人祸:车祸、火灾(旅社)、食物中毒、猎人的圈套(陷阱兽夹)、水尽粮绝、被劫、与“地主”的利益冲突…… 以上只是以广州地区为例。不言而喻,在其他更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熟练的操作电脑和利用互联网的能力 现代地图的制作早已经完全脱离了手工的时代。定向运动地图由于它的高时效性与高国际化,其设计、绘制、排版、印刷、修改、保管、传输(供应)都需要依赖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支持。 熟悉常用的图像处理与绘制软件、特别是定向地图专用制图软件OCAD,并且能够操作扫描仪、打印机等等输入输出设备,这些都是定向制图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如果定向制图人还具有美术编辑与设计的能力,那他就可以为定向地图的制作锦上添花,使他的作品最终成为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9.2 适合用于制作定向越野图的底图 每个定向人都十分清楚,现成的任何一种地图种类都不会完全满足定向运动比赛的需要。按照国际定联的规范,自己动手勘测、绘制定向地图就是一项必须事先开展的工作。 在适合定向的地貌起伏、变化多样的山林地中,如果只是依靠简单的测量工具就想从一张白纸开始测制定定向地图,是很难作出合格的定向地图的,时间成本也相当高。因此,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