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说课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2024)

8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首段
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白杨树的独 特之处。
抒情段落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抒发对抗日军 民的崇敬之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
描写段落
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从树干、树枝 、树叶等方面细致刻画白杨树的形象 ,展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2024/1/29
助理解《白杨礼赞》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02
茅盾的生平与创作
介绍茅盾的生平经历、文学观念、代表作品等,有助于理解《白杨礼赞
》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024/1/29
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阐述《白杨礼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茅盾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6
当代社会应用场景探讨
探讨《白杨礼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在当代社 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等。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8
2024/1/29
17
价值观传递与引领作用
1 2
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抗 日军民的崇敬,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坚韧不拔的斗志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挺拔向上,象征着抗日 军民在艰苦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描绘白杨树力求上进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子夜》
推荐理由——这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揭示了民族工业在帝 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困境,对于理解茅盾的文学观念和社会关怀有重要帮助。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首段
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白杨树的独 特之处。
抒情段落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抒发对抗日军 民的崇敬之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
描写段落
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从树干、树枝 、树叶等方面细致刻画白杨树的形象 ,展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2024/1/29
助理解《白杨礼赞》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02
茅盾的生平与创作
介绍茅盾的生平经历、文学观念、代表作品等,有助于理解《白杨礼赞
》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024/1/29
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阐述《白杨礼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茅盾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6
当代社会应用场景探讨
探讨《白杨礼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在当代社 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等。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8
2024/1/29
17
价值观传递与引领作用
1 2
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抗 日军民的崇敬,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坚韧不拔的斗志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挺拔向上,象征着抗日 军民在艰苦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描绘白杨树力求上进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子夜》
推荐理由——这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揭示了民族工业在帝 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困境,对于理解茅盾的文学观念和社会关怀有重要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说课课件

02/过/程/与/方/法
(3)品味语句蕴含的情感, 赏析关键语句。(重点)
(1) 以读促悟,感受白杨树的 不平凡。(2) 以讨论的方法领 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点)
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北方抗日军 民顽强不屈的精神。
(2)学习北方抗日军民 顽强不屈的意志。
04
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 的固执分子,爱憎分明,感情 炽烈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语言质朴、构思新颖并运用了 象征手法。
02
说/学/情
历史背景——当今时代
01/说/学/情
01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 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 一个过程,再加上《白杨礼赞》 这篇课文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 景下创作的。
01
(2)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 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 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 概中使 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说一 说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05
(1)全班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的第7和第8自然 段,边读边思考:这一部 分主要写了什么?
02
(3)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 含蓄深刻,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 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 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节课的字词掌握, 指名上台书写。
指名读一读相关语句。
小组讨论感受文章语言。
02/整/体/感/知/课/文
感受分析以下句子
01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
02 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
03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 04 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白杨礼赞》优质课件

极向上的追求。
文学表达
文章中运用了现代文学的表达方 式,如象征、比喻等手法,将白 杨树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展 现了现代文化在文学表达上的创
新。
社会现实
文章中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如民 族自豪感、集体主义精神等,体 现了现代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和反思。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承价值
情境模拟
利用道具和场景布置,模 拟文本中的情境,增强学 生的代入感。
互动演绎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回答 ,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 记忆。
文学创作的拓展思考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介绍作者茅盾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和动机。
文学手法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比喻、排比等文学手法,并探讨其 作用和效果。
白杨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传承的价值,文章 中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传承。
创新发展
文章中提出了对白杨树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如通过种植白杨树 来表达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追求。
跨文化交流
白杨树的文化内涵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 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白杨树所代表的坚毅、顽强、朴实无华的精神特质,正是中华文化 精神的体现,启示社会教育应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视生命教育
通过对白杨树生命力的描绘,启示社会教育应重视生命教育,尊重生 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05
白杨礼赞的实践应用 与拓展
文本表演的实践应用
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分组,每组选择 不同的角色,如白杨树、 作者、旁白等,通过表演 的方式诠释文本。
段落分析
文学表达
文章中运用了现代文学的表达方 式,如象征、比喻等手法,将白 杨树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展 现了现代文化在文学表达上的创
新。
社会现实
文章中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反 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如民 族自豪感、集体主义精神等,体 现了现代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和反思。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承价值
情境模拟
利用道具和场景布置,模 拟文本中的情境,增强学 生的代入感。
互动演绎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回答 ,以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 记忆。
文学创作的拓展思考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介绍作者茅盾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和动机。
文学手法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象征、比喻、排比等文学手法,并探讨其 作用和效果。
白杨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传承的价值,文章 中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传承。
创新发展
文章中提出了对白杨树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如通过种植白杨树 来表达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追求。
跨文化交流
白杨树的文化内涵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 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白杨树所代表的坚毅、顽强、朴实无华的精神特质,正是中华文化 精神的体现,启示社会教育应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视生命教育
通过对白杨树生命力的描绘,启示社会教育应重视生命教育,尊重生 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05
白杨礼赞的实践应用 与拓展
文本表演的实践应用
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分组,每组选择 不同的角色,如白杨树、 作者、旁白等,通过表演 的方式诠释文本。
段落分析
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课件(共24张PPT)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新春来。
解读红梅的象征意义:
红梅的特点——
不惧严寒、昂首怒放。
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英勇无畏。
象征意义: 红梅象征着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
(1) 往往使用象征手法,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 考。 (2) 细致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从而与被象征 的事物建立起某种关联。 (3) 有时因写作时限于某种特定的背景,所以才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某种不 能直接表达的含义。
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物曾让你联想到更加深远的意义? 仔细想一想,并模仿《礁石》,用象征手法写一首小诗。
点拨
白杨树
外貌,形态
(描写、刻画)
内在,品格
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泽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饶
旺盛, 要力争上游 坚强,有斗争精神
细读课文,深度研读
3.请同学们将第7段一连串的反问句勾画出来,并且大声读出 。并请你们变成陈述句读出。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里点出的白 杨树的象征意义。
点拨
语文即生活,学习即生长
YU WEN JI SHENG HUO XUE XI JI SHENG ZHANG
代表作 长篇小说《虹》《子夜》;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 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 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预习反馈
suō 婆娑
qiú 虬枝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词识记
( 妙手偶得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 得到妙语佳句。
( 坦荡如砥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 潜滋暗长 )暗暗地生长。 ( 锤炼 )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 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旁逸斜出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婆娑 )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品析写法,感悟白杨树精神
2.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象征守卫的哨兵,象征精神 和意志?结合助读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外形
品质
象征
没有婆娑姿态, 不旁逸斜出
笔直的干,笔 直的枝
枝丫一律向上, 仅仅靠拢,叶 子片片向上
极普通、朴质、坚强 不屈、极强生命力 坚强不屈,傲然挺立
团结、力求上进
北方的农民 守卫家乡的哨兵 西北抗战军民的 精神和意志
就像这白杨树出一了样白傲杨然树挺的立的象守征卫意他义,层强层不递屈进,,就引像这人白深杨思树。一样傲然挺立
们家乡的哨兵?
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 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 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 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 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 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
品析写法,感悟白杨树精神
3.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在最后一段提到楠木, 用意是什么?
白杨树:普通却不平凡 楠木:贵族化的象征
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
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 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用贵族化的楠木与普通的白杨进行对比,反衬白杨树的朴质、 “不平凡”;表明作者对贱视民、顽固倒退了人的愤慨鄙弃,对 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的赞美,深化了主题。
《白杨礼赞》PPT(完美版)

雄壮伟大(景美)
白
干:笔直
杨
外形特征 枝:笔直、靠拢 (形美)
礼
叶:向上
赞
力争上游
内在气质
不屈不饶 倔强挺立
(神美)
赞美白 杨树, 讴歌抗 日军民
《白杨礼赞》PPT
《白杨礼赞》PPT
文章采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 索,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赞美了 白杨树倔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赞美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团结向上、 坚强质朴的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5. 第7段中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答案】这里作者用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层层深入。第 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入,使读者思考人和白杨树的联 系,为下文作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 不平凡的品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之间的联系。第 三个 “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 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 树的精神面貌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的象征。
ké
qiào qiǎn
yì
刹那间 外壳 地壳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魔法记忆之据域定音法:“域”就是适用领域。如 “壳”字,口语一般读“ké”,其余情况下读 “qiào”。
《白杨礼赞》PPT
《白杨礼赞》PPT
二 写一写字形
锤liàn( 炼 ) 倦dài (怠 )
婆suō( 娑 ) 秀qí( 颀 )
《白杨礼赞》PPT
《白杨礼赞》PPT
《白杨礼赞》PPT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 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 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 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 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 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说课教学教学电子课件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赞美树,其实是在 赞美人和他们的精神。这里就运用到了 一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的文章常常也会使用到象征手法。
象征
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 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 义,这一意义不是事 物本身就具有的,而 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 的联想和寄托。
象征手法物先行, 作者借物来抒情。 从物入手写特征, 由物及人写品行。
质朴
内
在 气
倔强挺立
质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4、文章第7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作者在第7段,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
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 论。主要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1)拟人、对比; (2)反问、排比。
好女子
拟人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婆娑 屈曲盘旋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靠紧团结 挺拔 力求上进
字词测评
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大毡子 z 主宰 zǎi
外壳 ké 倦怠 dài
liàn 锤炼 虬枝 qiú
婆娑 刹那
c
楠木 nán 参天
cān
秀颀 qí 倔强
jué jiànɡ
z
rónɡ
yùn
诸如
初融
晕圈
潜滋暗长 qián 旁逸斜出 yì
无边无垠 yín
坦荡如砥 dǐ
恹恹欲睡 yān
纵横决荡
整体感知
白杨树三不平凡,它象征着……
白杨特写图
外部 形象
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
恹恹 yān
虬枝 qiú
旁逸 yì
楠木 nán
晕圈 yùn
秀颀 qí
倔强 juéjiàng 参天 cān
婆娑
主宰 zǎ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生字、积累预习提示及注释 下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读、略读、交流等方式学习该 文的象征手法,理解文章是怎样表现白杨树的不平 凡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白杨树紧密团结、 力求上进、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象征手法及文章是怎样表现白杨树的不 平凡的 难点:在写白杨树之前,为什么先描绘西北高原的 景象
<<白杨礼赞>>中的地位
《白杨礼赞》是语文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 优美散文,作者茅盾主要采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的品 质热烈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广大人民群众不屈 不挠的斗争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文章不仅思想博大精深,而且结构严谨完美,从白杨树 赖以生存的“景美”,说到白杨树自身的“形美”,又 进而揭示白杨树内在的“神美”,写尽了白杨树的不平 凡,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编排在九年级第一单元 第一课,有很重要的范本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 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 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 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 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 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课程标准要求培 养学生的自主感悟文本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 言审美感悟能力,能自主、协作、创新地学习。
二、说教法
具体教法如下: 1、讲授法——讲解要点,理解把握。 2、品读法——品读文本,对话交流。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4、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三、说学法
1、品读法: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多读才能理解课文 内容,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 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略读、速读等方式来初步感知课文 大意,然后再要求学生细读、精读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通过学生反复品读,在品读中品析文本的语言美、韵律美 与意象美。 2、习惯培养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 习惯的养成,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如让学生养成圈 点勾划的读书习惯, 要求学生在品读课文内容时圈点、批 注记下自己在品读中的思考与感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仔 细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注意吸收、借鉴,课后及 时复习和总结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以情激情,导入课文 第二步,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第三步,探究文本,整体感知 第四步,细读课文,深入探讨。 第五步,课堂小结。 第六步,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风吹不倒有根的 树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 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 好。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一辈子,不说后悔,不诉离伤。上帝作证,我是真的想忘记,但上帝也知道,我是真的忘不了 如果其中一半是 百分百的话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正确答案了,一半一半,选哪一半都很困难,所以这才是选择。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 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路过的已经路过,留下的且当珍惜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 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个清晨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若不学会遗忘,就背负绝望。 那一 年夏天的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给我美丽的晴空,我们都有小小的伤口,把年轻的爱缝缝又补补,我会一直站在你左右,陪你到最后的最后。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这样 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那样的奋不顾身。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