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流行歌曲发展及趋向研究

合集下载

粤曲传承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粤曲传承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粤曲传承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研究背景粤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兴起于广东地区,并在华南地区广为传唱。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粤曲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报告旨在分析粤曲传承的现状,识别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传承现状概述2.1 人才断层粤曲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专门培训,但现如今对粤曲传承的关注度明显下降。

不少年轻人选择了其他职业而不是投入到学习粤曲中,导致了粤曲人才的断层现象。

2.2 舞台宣传不足粤曲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的舞台演出,但与其他当代文艺形式相比,粤曲的宣传渠道相对较少、不够广泛。

这导致更多的人对粤曲了解有限,从而减少了其受众群体。

2.3 文化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流行文化的普及,现代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文艺娱乐选择,这增加了传统粤曲在文化市场的竞争压力。

同时,许多人更倾向于接受更现代化、年轻化的艺术形式,这也使得传统的粤曲逐渐边缘化。

3. 问题分析3.1 传承机制不健全由于人才断层和学习时间长的限制,粤曲传承机制存在问题。

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化和常态化的传承机制。

3.2 缺乏推广计划粤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缺乏详细的宣传计划和培养新观众的策略,使得粤曲难以融入当代社会,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3.3 缺乏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粤曲传承需要与现代艺术形式融合,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创造性地将粤曲与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相结合,可以使粤曲在现代社会中更有吸引力。

4. 对策建议4.1 建立传承基地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粤曲传承基地,提供专业的培训设施和教学团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粤曲学习中。

同时,建立学员交流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

4.2 加强宣传推广制定详细的宣传推广计划,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增加粤曲的曝光度。

通过举办演出、展览、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公众对粤曲的兴趣,吸引更多观众。

4.3 结合现代艺术形式创新鼓励艺术家创作并结合粤曲与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融合的作品,丰富粤曲演出形式,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提升其吸引力。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粤语童谣不断接受新的影响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从粤语童谣的起源发展、其歌曲化历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粤语童谣的起源和发展粤语童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广东、香港一带的儿童歌曲传统。

早期的粤语童谣多以民间诗歌、童谣和故事为原型,内容多为儿童生活中的故事、游戏、学习和思维发展等。

这些童谣通常由家长、祖辈或老师口头传授给孩子们,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文化传统。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香港儿童文体活动的兴起,粤语童谣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些知名音乐人和文化工作者开始创作和收集粤语童谣,并将其编成唱响的儿童歌曲,以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传统。

随后,一批优秀的粤语童谣作品相继问世,如著名粤语童谣《小麻雀》、《洗澡歌》、《小星星》等,成为了许多香港、广东的孩子们的童年记忆。

二、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香港的音乐人和文化工作者开始将传统童谣修改编曲,再加上流行音乐元素,创作成为更富有动听旋律的歌曲,这些歌曲往往以简单易记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这些歌曲化的粤语童谣也被制作成了唱片和音乐视频,并被广泛传播,成为当时的儿童文化现象。

随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香港和广东地区的一些唱片公司开始专门投资和推出儿童音乐唱片,其中不乏粤语童谣。

歌手们也纷纷翻唱、创作粤语童谣,如著名歌手关淑怡、陈百强等,他们的专辑中都有不少经典的粤语童谣作品,也带动了更多粤语童谣的创作和传播。

到了21世纪初,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粤语童谣的传播和推广更加便利。

不少音乐平台和视频网站上都可找到大量经典和新作的粤语童谣音频和视频,这进一步推动了粤语童谣的发展和传播。

1. 多样化的文化元素融合。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的交流,粤语童谣已经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音乐元素,而是融合了更多元的文化元素,比如民谣、流行乐、电子音乐等。

研究报告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

研究报告 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

研究报告: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发展一、引言中国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流行音乐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报告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1、多元化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包括流行、摇滚、电子、民谣等多种音乐类型。

同时,各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如四川的川渝说唱、广东的粤语流行歌曲等。

2、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歌曲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对流行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大。

许多网络歌手和原创音乐人通过这些平台迅速走红,也使得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3、音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音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唱片公司、音乐节和演唱会等,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1、原创音乐的崛起: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和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创作和发行原创音乐。

未来,原创音乐将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

2、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流行音乐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地的音乐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3、音乐与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将在音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

四、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正处在一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创新和原创,同时也要加强对音乐版权的保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主要由西方国家的音乐和歌曲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史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一(七十年代)香港,粤语的兴起与台湾,国语的起步香港,人口不过八百万,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一切都改变了,造就了日后香港乐坛的辉煌,他,就是许冠杰!粤语歌的开山鼻祖、创作才子,其实用什么赞美之词都不过份,因为他最后用实力证明了一切,他就是香港音乐的唯一代言人。

此后的罗文、林子祥、温拿五虎(成员包括谭咏麟、钟镇涛等)、张国荣等等,追随者他,踏步向前。

台湾人口两千万左右,七十年代初期大多为英文歌的天下,不过三十年代夜上海的音乐还是占主流,但中后期校园民谣的出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二(八十年代)香港,为偶像疯狂的年代与台湾,国语的起飞香港,提起八十年代,人们首推的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以他们为代表的香港乐坛,繁荣鼎盛,当年一个不入流的香港歌手张明敏从中央台唱红全国,香港人点都不点,而中央台过年请谭咏麟时,谭咏麟只是给他们一盘录像带,上写:“《水中花》,请大年三十播放”(有出入,但大差不差)即使是今日,还有很多的乐迷还是愿意听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沉醉于那个年代。

台湾,随着大批的新一代音乐人的成长,台湾音乐也到了收获期,因为最难得的是他们始终坚持原创并不断的借鉴学习日本音乐,从而摆脱了早期的台湾音乐的束缚,终于为华语乐坛的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个时代的代表齐豫、姜育恒、文章、蔡琴、罗大佑、黄莺莺,邓丽君等。

港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三(九十年代)香港,四大天王谁主浮沉与台湾,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香港,随着谭、张、梅、陈的淡出,新一轮的造星热潮将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张学友推到了一线,史称四大天王,天王们还是凭借着各自的不懈努力,最终站稳了脚跟。

他们超越先辈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国语专辑均过了百万,从而打破了香港红歌星,在台湾发唱片每每惨遭滑铁卢的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著名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的意外身亡,香港乐坛在中后期也加速了自己的原创音乐人才的培养。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粤语流行歌曲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从1983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正是粤语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的粤语流行歌曲在这个时期中诞生,深受广大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这20年间的粤语流行歌曲,带您重温这段难忘的音乐历史。

1983年,《粤才一族》成立,这是香港粤语流行音乐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之后,香港粤语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包括张国荣、陈百强、黎明、郭富城等一大批优秀的歌手纷纷崭露头角。

诸如旅港的陈冠希、张学友、郑伊健、何韵诗、张柏芝这样的歌手也开始在80年代展露头角,成为了粤语流行音乐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在80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中,《一生中最爱》(黎明)、《女人花》(陈百强)、《朋友》(谭咏麟)、《一片痴》(张国荣)等歌曲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作,至今仍被广大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津津乐道。

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深受听众的喜爱。

这段时间也诞生了很多不朽的经典曲目,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和经典。

进入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期。

在这个时期,粤语流行音乐开始受到了更多不同音乐风格的影响,不仅保留了80年代的港风特色,还融入了更多流行乐、摇滚乐、电子乐等元素,使得粤语流行音乐更加多元化。

此时代表性的歌手有陈奕迅、王菲、Beyond、张学友等。

陈奕迅无疑成为了代表性的存在。

他的歌曲《爱情转移》、《十年》等不仅曲调优美,歌词深刻,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了9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匆匆那年》等歌曲,为粤语流行音乐注入了更多的摇滚乐元素,受到了众多听众的推崇。

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支乐队被粤语流行音乐爱好者奉为经典,那就是Beyond。

他们的歌曲《海阔天空》、《灰色轨迹》等充满力量与温情的歌曲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Beyond 用他们的音乐传达了对生活、对爱情、对社会的思考,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作者:郭佳媛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12期【摘要】粤语流行歌曲曾在20世纪80-90年代作为引领全球乐坛的流行趋势,影响并大力推动了流行乐坛进程,而粤语流行歌曲所经历的起源、兴盛和衰退,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

本文从粤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入手,探究粤语流行歌曲的起源和特点,梳理粤语流行歌曲的风靡及衰落的历史进程,起止时间为1983-2003年。

【关键词】粤语;粤语流行歌曲【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粤语,又名广东话,它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原地区的通用官方语——“雅言”,因粤语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如词汇、发音等),有不少古楚语和古百越语遗存,是研究汉语历史和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它主要在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等地区使用,声调基础是比汉语四声更加丰富的“九声六调”体系,在我国众多语种中占据闪光地位。

语言的繁荣必然推动与之相关的文化进步。

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与粤语相融合,使两者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演变出引领全球乐坛的流行趋势——粤语流行歌曲。

一、粤语流行歌曲的风靡原因(一)粤语流行歌曲的起源怎么界定粤语流行歌曲?《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粤语流行歌曲词条解释道:“粤语流行音乐,是具有流行风格的商业娱乐音乐,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香港,旋律受当代日本音乐影响,但仍保留中国特色。

”香港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源地。

直至1971年12月,“开山鼻祖”许冠杰《铁塔凌云》第一首粤语歌曲,正式揭开了香港流行乐坛的序幕,1973年电视剧《啼笑姻缘》同名粤语主题歌出现,抒情的旋律加上母语的演绎立马受到了港民的喜爱,这也打开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大门,使香港乐坛逐渐衍生出拥有独特魅力的音乐品种——粤语流行歌曲,它的出现让港人为自己的母语感到骄傲。

此时的粤语流行歌曲虽然赢得了大众的认同,但在音乐旋律创作上仍然受制于粤剧粤曲的影子。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粤语流行歌曲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段时间产生了大量经典的粤语流行歌曲,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回忆和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1983年至2003年这20年间,就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分析,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经典之作。

1983-1993 年代:经典之作的涌现1983年,是粤语流行歌曲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标志着香港乐坛开始走向成熟。

在这一年,许冠杰的《朋友》问世,这首歌曲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更被誉为粤语乐坛的里程碑之作。

《朋友》是改编自英国组合Queen的经典乐曲《Love of My Life》,凭借其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1988年,伍佰与中国蓝在粤语流行乐坛迅速崭露头角,他们的代表作《伤心的人更伤心》深受歌迷们喜爱。

这首歌曲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成为了香港乐坛的金曲,更是伍佰与中国蓝的代表作之一,影响了后来的乐坛发展。

1990年代初,黎明的《心太软》和张学友的《吻别》相继问世,黎明的歌曲以其酷帅和阳光的形象深受粉丝追捧,张学友则以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表达赢得了众多乐迷的心。

这两位歌手的代表作无疑成为了当时乐坛的热门歌曲,也开启了他们在乐坛的新篇章。

1993年,黄耀明的《风再起时》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以其朴实的唱腔和真挚的歌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这首歌曲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黄耀明在乐坛的成名之作,更是经典的代表之一。

上述几首歌曲,仅仅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粤语流行歌曲的冰山一角,这段时间产生了大量的经典之作,影响了整个乐坛的发展。

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更成为了后来乐坛发展的参照标准。

1994-2003 年代:多元风格的蓬勃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坛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1994年,张国荣的《一起走过的日子》成为了香港乐坛的又一经典之作。

这首歌曲以其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成为了众多歌迷心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在人们口中传唱。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是广东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是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的儿童文化传统。

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它在传承中不断融合着各种音乐元素,以及与时代的接轨和变革。

本文将从粤语童谣的起源和发展、其歌曲化的历程以及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粤语童谣的起源和发展粤语童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广东省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乡土生活和民风民俗。

粤语童谣的形式多样,既有歌谣、歌谣、谚语,也有儿歌、童谣、游戏等,内容涉及生活家庭、田园山水、历史传说、民间传统习俗等,反映了广东省的生活风貌和人文风情。

二、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广东戏曲和音乐的发展,粤剧、粤曲等戏曲形式中开始出现了许多粤语童谣的歌曲化作品。

以粤剧为代表的广东音乐戏曲,是粤语童谣歌曲化的主要舞台,不仅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的传播方式,而且更多是通过民歌家和戏曲演员的传唱,使得广东的童谣歌曲化传唱更广泛、更普及、更具时代特色。

随着广东音乐戏曲的传播和演变,粤语童谣的歌曲化也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和大众化。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广东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为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一时期,许多广东音乐人将传统的粤语童谣进行了重新编曲和改编,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现代感的儿童歌曲,使得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传播。

在当代,粤语童谣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的粤语童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失去传承的土壤和环境。

现代电子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传统的粤语童谣带来了挑战,使得它们再次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难题。

尽管如此,粤语童谣在当代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除了一些传统的歌舞团体和民间艺人对粤语童谣进行传承和演出外,许多文化机构和音乐团体也积极参与到粤语童谣的传承和创新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价 值,使得 粤语 歌曲的产 量大 量下滑。因 此 ,粤语流行歌 曲要赢得生存 空间,首先要 认清彰显地域特色 的趋势 ,要坚持 自己的根 本特 色再加 以新 的元素 。在 自己的特 色上 进 行创新和 改 良,提 高 自身 的竞争力 。 第二 随着 社会 不 断进 步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人类 的追求更上 了一个层次 ,对于艺术 的追求变得普遍 、多样 、深入化 。而人类 的 思想感情和语言更加丰富、表达音乐手段 的 多样化,使得每一时期的音乐都会呈现出新 的姿态,尤其是 曲朗朗上 口、易于演唱的流
股潮流 ,其后蓬勃 发展 的粤语流行歌 曲。

般 说法 粤语 流 行 歌 曲来源 于 传统 粤
剧 ,除原有 的广 东谱 子外还大 量引用外省民 歌填上粤语歌词 。后 由于抗 战期间,香港地 位特 殊 ,大批大陆音乐家来到香港避难 ,这 种文 化音乐上的交流为香港流行歌 曲注入 的 新的活力,此时香港 的流行歌 曲囊括众 多元

= 、当今粤语歌曲的特征
粤语 歌 曲 的创作 中歌词 是 它的 一大 特 色 。就歌词描述 的感情色彩来 说,当今粤语 歌 曲的题材选择是十 分丰 富的。除了爱情题 材外 ,还包括 了:励志 、武侠 、歌颂 自然 、
哲 理 、 人 生 、讽 刺 社 会 、写 实 、家 国情 怀 、
效益 将 重 心放 在 普 通 话 演 唱 上 , 忽 略 了母 语
粤语 流 行歌 曲 ,一 般 指香 港 的用 粤语 ( 广 东话 )唱的流行歌 曲,由于香港 的原创 作 曲家是广 东人 ,又叫广东歌 。一般所指为 近代 的 “ 粤 语流 行音乐 ” , 即香港 自1 9 7 0 年
代 起 , 由莲 花 乐 队 主 音 歌 手 许 冠 杰 所 带 动 的
素包 括 老 上 海 流 行 音 乐 、欧 美 流 行 音 乐 等 。
香港情怀 、反战 、盼望和平等等素材 。但是 歌词毕竟服务于歌 曲本身 ,如果歌词过分 白 话会 造成 旋 律与 歌词 脱节 使歌 曲本 身 有瑕 疵 ,更不 用 说实现 它 的本 身 的音 乐欣 赏价 值。因此粤语歌 曲的作 曲人会根据粤语特殊 的发声韵律和不 同于 国语的语言结构为其谱 曲,使得 歌曲更加 悦耳动听、朗朗上 口。而 当今 的粤语歌曲旋律相对于当年的黄金时期
鼎 盛 时 期 ,推 出 了香 港 歌 坛 巨星 如 谭 咏麟 、
本 身也是 胡拼 乱凑 一些流行元 素十分粗糙 。
而 反 观 上 个 世 纪流 行 歌 曲 的经 典 作 品 ,在 今
种 由地 区 戏 剧 发 展 而 来 的 流 行 音 乐
在上世纪二十多年里不仅在 引领 了中国流行 乐坛甚至还影 响了全球流行 乐坛 ,我们可 以 看出粤语流行歌 曲自身 的音乐价值 。但最终
的浓郁地 域特 色则显得更多样化、更多变,
除 了融 入 地 域 特 色 外还 会加 入 摇 滚 、 爵 士 、
行歌 曲,更是风格多样 。近年来许多粤语流
行歌 曲粗 制滥造 ,仅为 了配 合乐曲旋 律使 歌
词 内 容牵 强 、语 句 不通 、滥 情 浅 薄 ,而 编 曲
蓝调等现在流行 的元素 。 三.粤语歌曲未来的发展及趋向
在1 9 7 4 年 ,音乐人许冠杰推 出专辑 《 鬼 马双
星 》在英 国B B C 电 台 播 放 引 起 轰 动 , 揭 开 了
香港 当代 流行乐坛的序幕 ,粤语歌逐步得到 大家 的认 同。这张 唱片 1 0 首歌 曲中有6 首原
创 ,丰 富 了香 港 本 土 流 行 音 乐 的 现 状 。这 些
到正确方 向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 国经济改
革 开 放 的 不 断 发 展 ,流 行 歌 曲的 种 类 更是加入新 的 元素还是保持本身原始 的风貌都不能忽视 自 身的音乐素质即歌 曲的质量 。这也要求我们 的音乐人在追求市场效益的同时,也要将眼 光放得长远、尊重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尊
发展趋向进行探讨,并对于未来粤语歌曲 的发展做 出展 望。
【 关键 词】 : 粤语 ;趋向 ;歌词 ;发展


粤语流行歌 曲的发展脉络
后退 出歌坛 ,是使粤语流行歌 曲受到重创影 响力 日渐衰退,最终被 国语歌 曲所替代。
普通话它具有更多的音调、当地特色词汇, 在语言韵律上有其独到的风味 。香港 唱片公 司与歌手则要对粤语流行歌曲的没落负一定 责任 ,香港的许多唱片公司和歌手为了经济
没 落 的 命 运 也 说 明跟 随 现 代 流 行 音 乐 趋 向找
天仍被观众传 唱欣 赏。无论是在音乐旋律 、 编配 、歌词 、演 唱风格还是音乐背后 的文化
内涵 上 ,这 些 经 典 作 品与 今 天 的 同一 水 准 相 比也 毫 不 逊 色 。因 此 ,流 行 歌 曲虽 然 目前 种

歌 曲歌词轻松 诙谐,传 达积极的励志倾 向。 并且时值香港 电视剧 的黄金时代,于是粤语 电视剧的主题 曲和插 曲随着 电视 剧的高收视 率也迅速走红 ,深得普 通民众的喜爱。郑少 秋、叶丽仪 、罗文 、甄妮都 因演 唱热门剧集 的歌 曲而 闻名 。1 9 8 2 — 1 9 9 2 年是 粤语歌 曲的
投稿热线 :0 1 O - 6 5 5 8 3 0 1 3 \ 6 3 5 8 5 7 3 投稿 邮箱 h h z s z z s @s i n a c o n r
粤语流行歌 曲发展及趋 向研究
■ 谢润怡 涂波
【 摘 要】: 粤语流行歌曲作 为流行 音乐的一种曾红遍大江南北 。创造 过极 为辉煌的历史 。在过去的二十 多年里 , 它经历 了从起源 、兴盛 到衰退 的演 变过程 。粤 语流行歌是 我国流行歌 曲的重要部分 ,它的兴衰历程 反映 了本身可贵 的音乐价 值也折射 出流 行音乐该如 何发展 以保 持 自己的生 存空间这一 问题 。本文将对粤语 歌曲的兴衰历 程和 目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