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合集下载

史纲第七章第一节

史纲第七章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和平民主的斗争。

1. 中国共产党曾经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改革。

在当时的原因有:中国人民在经历长期战争之后,有和平建国的。

强烈要求人民力量强大,加上其他条件,造成两党合作、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 1945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对外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3.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945,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确立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1月10日。

国共双方下令停战。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会议达成了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

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虽然政治协商会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但是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

4. 维护和破坏政治协商的较量。

中国共产党只严格履行政协协议。

在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的同时,提高警惕,注意阵地取得和保持,做好进行自卫战争准备。

练兵,减租和生产是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备去履行政协协议。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

1. 1946年6月26日。

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全面性内战。

2.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

3. 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紧密合作,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反战人民民主。

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946年6月-1947年6月一年间,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1947年3月—6月。

解放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开始局部反攻。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三个方案、两种选择。

三种建国方案分别是:地主阶级买办阶级的大资产阶级,主要是继续实行地主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继续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
•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 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 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 求全歼,不使漏网。
第三,准备将指导中心转移到接近南京的苏北淮阴。
当时在担任苏皖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的李一氓回忆道:“其实 从中国共产党来讲,是真心愿意和国民党合作建国的。蒋介石公开撕
毁停战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似乎在我们的预料之内,也似乎
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因为在淮阴的时候,我曾经得到华中局一个通知, 说党中央要从延安搬到淮阴来。参加南京工作的同志有事情要开会就 去南京,没有事情又不开会就可以回到淮阴的总部。中共中央的总部 就要建在淮阴,就由我负责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中共中央总部。 当时我的设想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地势要高,不会被水淹。我也曾和 少数同志到淮阴城外走过几遍,看了些地势较高的位置。还没有定下
三、军事方面
1、国民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固守城市 而共产党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敢于大踏步的前进 和后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2、派性斗争严重,不团结。政令军令不统一 3、因贪污腐败导致意志消退 4、共产党善于在部队搞思想政治教育化敌为友,改 造俘虏兵。国民党军队共有188万人投诚 5、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做得好
第二、在内部初步商定参加国民政府委员会和经过改组后
的行政院的名单。中共中央致电在重庆的代表团,告诉他 们:“‘国府委员会仍照周在延所提八人,即毛(泽东)、
林(伯渠)、董(必武)、周(恩来)、刘少奇、范明枢、
张闻天为适宜,以便将来指导中心移至外边。第一次会议 少奇可不出席。范明枢能否出外,已去电询问,尚未得复。 如范不就,则提命傅茂公(彭真)。’‘同意周(恩来)、 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分任行政院副院长、 两部长及不管部。’”[1] [1]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页。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练习题汇编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练习题汇编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单选题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A. 保持中立的政策B.扶蒋反共的政策C. 武力干涉的政策D. 遏制中国的政策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政治代表是A. 中国民主同盟B. 中国农工民主党C.中国共产党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3、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 抗战、团结、进步B.和平、民主、团结C.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D.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4、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A.《对目前时局的宣言》B.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C.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 《将革命进行到底》5、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的基础上签署的文件是A.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C. 《和平建国纲领》D. 《国内和平协定》6、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在A. 1945年8月28日B. 1945年10月10日C. 1946年1月10日D. 1946年6月26日7、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了确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的A. 西安谈判B.重庆谈判C. 南京谈判D. 北平谈判8、为应对抗战结束后的局势变化,中共中央在1949年9月19日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 向南发展,向北防御C. 向西发展、向东防御D. 向东发展,向西防御9、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不久,国民党特务就在重庆制造了破坏政协协议的A. 五卅惨案B.较场口惨案C. 下关惨案D. 五二○惨案10、1946年,国民党当局制造的镇压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的事件是A. 五卅惨案B. 较场口惨案C.下关惨案D. 五二○惨案11、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国性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A. 东北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 陕北解放区D. 山东解放区12、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兵民是胜利之本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二、多选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形成的两大对立阵营是A. 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阵营B. 以英国为首的战胜国阵营C.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存在的三种建国方案是A.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B.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建国方案C.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3、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所代表的阶级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4、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 独立B.和平C.民主D.团结5、在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军民打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自卫反击战包括A.上党战役B.邯郸战役C.平绥战役D.津浦战役6、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主要党派有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青年党7、在1946年初召开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协议包括A.政府组织问题B.国民大会问题C.和平建国纲领问题D.宪法草案问题8、1946年2月10日,在国民党特务制造的较场口惨案中被打伤的民主进步人士包括A.李公朴B. 雷洁琼C.郭沫若D.马寅初9、1946年6月23日,在国民党当局制造的下关惨案中被打伤的民主进步人士包括A. 李公朴B.雷洁琼C. 郭沫若D.马叙伦10、1947年2月至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A.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B. 对东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 对中原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三、简答题1、美国在中国抗战胜利后采取的扶蒋反共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南下挺进大别山的部队在渡河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由 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7年12月,杨家沟 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 利的行动纲领。
十二月会议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 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毛 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 的任务》的报告。分析了当 时形势,总结了人民解放战 争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 则,阐明了人民解放转入战 略进攻后的作战方针,以及 土改、整党、经济工作、统 一战线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 周恩来作了人民解放军18个 月以来所取得的胜利的总结。 十二月会议为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 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一系列 政策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青化砭战役中,彭德怀与指战员在一起
粟裕在指挥孟良崮战役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
解放战争第二年形势的重大变化
国民党 总兵力 430万 正规军 200万
共产党
373万 15长,大部分兵力 机动性 用于防守,机动兵力减少 士气 士气低落,充满失败情绪
个重大的挫折,同时宣告了所谓“第三条道路”的 彻底破产。
张 澜
3.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1948年1月5日至19日在香港举行一届三中全会。沈钧儒、章 伯钧、周新民、朱蕴山、柳亚子、邓初民、何公敢、刘王立明、 李伯球、冯素陶等29人出席了会议,民盟南方总支部、西南总支 部、上海市支部、重庆市支部、云南省支部、港九支部及马来亚 支部的代表12人列席会议。沈钧儒、章伯钧主持这次全会。会议 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 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 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 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 民的民主而奋斗。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立场。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地位。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立场。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国民党的反动政权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军民的自卫战争
1.内战的全面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 起全国性的内战。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2.以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清楚认识到国内的形势,以革命的形势坚决反 击,国民党发动的战争具有反人民的性质,人心背向。人民 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得到全国人民 的大力拥护,正是内战取胜的政治基础。
二战的结束动摇了殖民主义的根基,促进了殖民主义的崩 溃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表明了用战争征服与掠夺他国求发 展之路是一条自取灭亡之路,催生了战后各种不同社会制度、 不同文化并存共处的多元国际社会,推动了战后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后世界发展新模式, 即以平等与依存求发展的模式。这客观上给中国营造了建立 新中国的良好国际环境。与此同时,美苏对抗并出于自身利 益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时刻影响着中国战后的形势。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 行和平谈判。斯大林也致电中共中央,主张中国应该走和平 发展的道路,要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当时,蒋介石 的打算是:如果毛泽东不去,就把拒绝和谈、发动内战的责 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去
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毛泽东指出中国和 平民主新阶段,全党应该为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国民党政权代表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 社会基础及其狭隘,这决定不能容忍也不能接受任何的民主 改革。 国民党的统治集团方针是计划在关内大打,而后在关外大 打,就全面撕毁政协协议,悍然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把自 己放在与全国人民对立面的位置。
(2)国内形势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美国支持国民党 的内战政策
抗战 胜利 后美 国援 助国 民党 的各 种军 事装 备
美国帮国民党运兵
窃贼和他的老板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1945年8月25 日,中共中央 在对时局的宣 言中明确提出 “和平、民主 、团结”的口 号。
视频:重庆谈判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 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 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 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的代表38人。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 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 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 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 动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战 争 的 第 二 阶 段
1946年11月至1947年 2月的四个月作战, 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 场、晋冀鲁豫战场、 晋察冀战场及东北战 场歼灭国民党军队4l 万余人;国民党军队 占领解放区城市87座, 人民解放军收复和新 解放的城市也是87座。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经过土地制度改革,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 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 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翻身农民支援解放军前线作战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以自卫战争粉碎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以自卫战争粉碎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和差不多经验
选举中央人 民政府主席
美苏冷战是 战后国际关 系的基本
格局。
(2)战后国内形势的特点
既存在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严重危 险和局部内战的既成事实, 又存在着 实现国内和平的客观可能性。
2、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
(1)毛泽东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 针》分析了抗战胜利后的斗争形势,科学地预测了 时局发展的趋势,阐明了党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方针。
北平和谈
李宗仁表面上同意派出代表 以我党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 行谈判,但实际上却接着受幕 后蒋介石的操纵,无和谈诚意。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 政府拒绝在我党起草的国内和 平协定上签字。
【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制定了夺取新民主 主义革命胜利并使之转变 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 政策。
土 地 改 革
党中央十二月会议
第四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1、关于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
中央军委迁至西柏坡
2、辽沈战役 历时五十二天,共歼敌四十七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为解放平津和全 国,准备了前提。辽沈战役后,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使战争双方力量对 比发生了全然的变化,敌人总兵中国的军事形势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3、淮海战役
同年10月,以徐州为中心,东起 海州,西止商邱,北自临城,南 至淮河广大地区的淮海战役。
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前 委书记,统一领导淮海前线的一 切行动 。
4、平津战役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问答论述题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问答论述题第七章

第7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多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它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一方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只有美国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苏联在经受战争的考验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简答)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也出现了重大的新变化。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

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多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始终存在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多选)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单选)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在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 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8座、歼敌 29.8万人。
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侵占 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 市87座、歼敌41万人。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 进行自卫战争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
实现和平、民主,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总的来说,对建设新中国是有利的。 国际上,帝国主义势力被削弱; 国内,人民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这是中国人
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但是怎样去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共产党曾经希望通过和平的途
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 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
中共代表李维汉回延安时写到:“国共谈 判破裂了,但我党满载人心归去。”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 战和解放区军民的 自卫战争
1、全面内战爆发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毛泽东发表: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 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性的内战。
高,人民军队力量发展。 但是,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是崎岖、
曲折的。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 解放区政权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
因发动内战需要足够的准备,蒋介石在准 备内战的同时,表示愿意和平谈判。
目的:一是敷衍媒体,二是诱使中共交出 人民军队和政权,三是转嫁责任于中共。
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 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 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 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1月10日,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达成五项协议。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4、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 毛泽东:“中国和平民主新阶段,即将从此开
始”。全党应为“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 革”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政协闭幕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 党内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 设的新阶段”“练兵、减租、生 产是目前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谢谢观看!
次年3月,国民党令中共驻南京、上海、 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
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 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打败蒋介石, 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我们能够打败 国民党,是因为蒋介石 军事力量的有事和美国 的援助,只是临时的因 素;而民心的相背,则 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的利益;
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其狭隘,决定了它既 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
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 备去履行政协协议。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 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 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 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 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3、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
中共中央指出: 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
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 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 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