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浮力计算题

沪粤版初中物理浮力计算题
沪粤版初中物理浮力计算题

沪粤版初中物理浮力计

算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浮力计算题

1、一个铝块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把它浸没在水中称量时(不接触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此铝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2、体积是的实心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3、一个铁块浸入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0.02kg的水,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4、质量相同的木块和冰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和冰块所受浮力之比是多少.(木块的密度是×103Kg/m3).

5、小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将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示数为,请你帮他解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示数减小是因为_________;

(2)若直接将此物体放人此种液体中,则物体将_________。

6、将体积是500dm3、质量是450kg的水雷抛入水中。求水雷在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7. 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水的重为多少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多少N.

8、将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9.一名潜水员需到水下打捞体积为5×10-3米3的物体,当他潜入水下10米深处时,他所受水的压强为多少帕,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少牛,浮力的方向为竖直______。

10. 潜水艇的体积为100m3,质量为6×104 kg。如果使它悬浮在海中某处,它的上表面距海面20m,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kg/m3,g取 10N/kg。求:(1)它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

(2)此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11.不溶于水的实心球重12N,体积为,若把它轻轻地放入足够大且装满了水的桶里,求:

(1)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从桶中溢出的水的质量的大小。(取g=10N/kg)

12、一个铝块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把它浸没在水中称量时(不接触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此铝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13、体积是的实心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14、一个铁块浸入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0.02kg的水,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15、质量相同的木块和冰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和冰块所受浮力之比是多少.(木块的密度是×103Kg/m3).

16、小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将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示数为,请你帮他解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示数减小是因为_________;

(2)若直接将此物体放人此种液体中,则物体将_________。

17、将体积是500dm3、质量是450kg的水雷抛入水中。求水雷在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18 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水的重为多少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多少N.

19、将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0.一名潜水员需到水下打捞体积为5×10-3米3的物体,当他潜入水下10米深处时,他所受水的压强为多少帕,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少牛,浮力的方向为竖直______。

21. 潜水艇的体积为100m3,质量为6×104 kg。如果使它悬浮在海中某处,它的上表面距海面20m,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kg/m3,g取 10N/kg。求:(1)它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

(2)此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22.不溶于水的实心球重12N,体积为,若把它轻轻地放入足够大且装满了水的桶里,求:

(1)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从桶中溢出的水的质量的大小。(取g=10N/kg)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公式归纳 1 (1)路程(S )的单位及其换算:==dm m 101210=cm 310=mm m μ610=9 10nm ; (2)时间(t )的单位及其换算:=h 160min ;=min 160s ; =h 13600s ; (3)速度(v )的单位及其换算:=s m 1 3.6h km ; = h km 16 .31 s m ; 2(知一求一) (1)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2)质量(m )的单位及其换算:1t =3 10kg =6 10g =9 10mg ;1公斤=1kg ;1斤=500g ; (3)重力(G )的单位:N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3(1)体积(v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3 =310dm 3 =610cm 3 =310L = 6 10mL ; (2)密度(ρ)的单位及其换算:=31cm g 10003m kg ; =31m kg 1000 1 3cm g ; 2、阿基米德原理 推导公式:g F v 液浮 排ρ= 5、压强的计算:注意根据题目合理选择压强的计算公式 (1)固体压强的计算:(都是选下面这个公式) 图2

①压力(F ):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F G=mg; ②受力面积(s )的单位及其换算:1m 2 =2 10dm 2 =4 10cm 2 ; 注意:应用此公式计算时受力面积(s )的单位必须是m 2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液体压强的计算:(基本上是选gh p ρ=,有时须选用F p = 配合解题) ①重力常数:g=Kg N 8.9;题目有说明g 取Kg N 10才能取。 6 (1)距离(S )的单位必须用m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W )的单位:J ; 7(1)时间(t )的单位必须用秒(s ),这点很多同学容易出错,切记!! (2)机械功率(p )的单位:瓦(w ); 1Kw=1000w ; 8、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版完整版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希望你喜爱物理 测量长度和时间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光世界巡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奇妙的透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从全球变暖说起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物体的质量 探究物质的密度 密度知识的应用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点击新材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 怎样认识力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重力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和力 怎样描述运动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认识压强 研究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认识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神奇的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认识分子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解剖”原子 飞出地球 宇宙深处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怎样才叫做功 比较做功的快慢????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认识动能与势能 第十二章? 内能和热机认识内能 热量和热值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热机与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从闪电谈起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初中物理---浮力---中考精选试题含答案

浮力中考精选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 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_ =___(选填“>”“”或丄”)G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将__下沉__(选填 “上浮” “下沉”或“悬浮”)。 2?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都浸没在煤油中,这时_铁__(选填铜”或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同样重 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铁块浸没在水中,这时__铁__(选填铜”或铁”块受到的浮力 大。 3. A、B两只鸡蛋放入水中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只鸡蛋的体积分别是V A、V B,质量分别是m A、m B,两只鸡 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__m A g , F B= _pgVB__。(已知水的密度为P) [解析]鸡蛋A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鸡蛋A受到的浮力F A=G A= m A g ;鸡蛋B下沉到容器底部,所以,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则鸡蛋B受到的浮力F B= P gV 4 ?取一只空牙膏皮,一次将它挤瘪,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 两次牙膏皮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为m甲_等于__m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为F甲__小于_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为p甲—一小于__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牙膏袋的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所以m甲=m乙;甲下沉,F浮V G,乙漂浮,F浮=6,所以F 甲v F乙;由F浮=p水gV排可得,V排甲V V排乙;由于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所以h甲V h乙, 由p = p水gh得p甲V p乙。 二、选择题 5?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 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B ) A. 木块受的浮力大 B.石块受的浮力大 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 ?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公式(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八年级物理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p23) 二、重力公式(第六章p113) G=mg (G:重力N,m:质量kg,g: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三、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七章p133) 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F:力N) 四、密度公式(第五章p94)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五、浮力公式(第九章) (1)F浮=G-F (称重法) (2)F浮=G (漂浮、悬浮法)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 V排(排水法) (F浮:浮力N,G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N,m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ρ液:液体密度kg/ m3,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m3,g:10N/kg或9.8N/kg) 六、压强公式(第八章)

(1)普适公式(p144) S F p =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固体平放时F =G =mg (2)液体压强公式(p150) p =ρgh (p :液体压强Pa ;ρ:液体的密度kg/ m 3;h :深度: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m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第十章p187) F 1l 1=F 2l 2 ( F1:动力N ;L1:动力臂;F2:阻力N ; L2:阻力臂,L1、L2应同单位) 八、滑轮(组)公式(第十章p191-193)(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定滑轮: F=G 物 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N ; G 物:物体的重力N ;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h :物体升高的距离m ) (2)动滑轮:)G (2 1F 动物+=G S=2h (F 、s 、h 、G 物: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N ) (3)滑轮组:)G (n 1F 动物+= G s =nh (n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九章) (1)功 a 、普适W =Fs (W :功J ,F :力N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p196) b 、把物体举高时W =Gh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2)功率(p200) Fv t Fs t P ===(一般)W (P :功率W ;t :时间s ;F 、 s :同上,v :速度m/s ) (3)有用功(p202) W 有=Fs=Gh (与功相同) W 有=W 总-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p202)W 总=FS (F :总动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W 总= W 有+W 额 (5)机械效率(p203) %100W W ?=总 有η (η: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九年级物理 热学部分(第十一、十二章) 1、吸热、放热(p42-p43)

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 4、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物理)初中物理浮力练习题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浮力练习题及解析 一、浮力 1.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 1、F 2、F 3和F 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的是( ) A .F l >F 3>F 4>F 2 B .F 1﹣F 3=F 4﹣F 2 C .F 1+F 2=F 3+F 4 D .F 1﹣F 2=F 3﹣F 4 【答案】B 【解析】由称重法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 浮=F 1-F 3;由图知道水桶和排出的水的重力,还知道空桶的重力,所以排开水的重力为:G 排=F 4 -F 2;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 浮=G 排,所以F 1 -F 3 =F 4 -F 2,也就可是B 符合阿基米德原理的等量关系,故选B 。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F 3、F 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F 浮=F 2–F 1 B .F 浮=F 4–F 3 C .F 浮=F 2–F 3 D .F 浮=F 2–F 4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F 2为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 F 3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23F F F 浮-=,故C 正确; 图中,F 4为排出的水加上空桶的重,F 1为空桶的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41F F F =浮-,故ABD 都不正确. 选C . 3.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制成简易密度计.现使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测量出液面到吸管下端的深度为h ,如图所示.则下列图表示吸管所受的浮力大小F 、液体的密度ρ与深度h 关系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浮力计算题训练许多群众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河池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人畜饮水困难,1.今年初,如图乙所示,木在水面上放上一薄木板,挑水饮用.小宇同学在挑水时为防止水溅出桶外,3 200cm,桶内水深为35cm.求:板有3/4的体积没入水中.若该木板的体积为(1)薄木板受到的浮力.(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2,则小宇肩膀受到的压强为多大?3)若这担水总重360N,扁担与肩膀的接触面积为20cm ( 5×10m。(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kg/m, g .如图所示为某种型号潜水艇,其体积为2时,3333取× 10N / kg)求:200m 2)当它潜入到水下(1)它在潜入到水下执行任务时所受浮力;(2的舱盖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它的一个面积为1.2m 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在马航MH3703.批搜救编队参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6,吃×10kg与了搜救工作.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33 10N/kgg10kg/m,取)×(海水的密度为6m水深度.1.0 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 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长春”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 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方木块放入容, 10dm43g8dm.(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dm,这时水的深度为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10kg/m)求:取10N/kg,p水 33 =1.0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1 )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2 、密度为5.一个底面积为10m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3 A 320.8 漂浮于水面上.kg/m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10 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1)物体A则:,则取出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g=10N/kg)(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 )14月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金枪鱼””(简称20146.年4,相关标准参数为:体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下图甲所示)3(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7.4km/h、质量1m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积33gρ 10N/kg ×10)kg/m,。取取1.0 20cm(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2000m当它2的探测窗口, 由海水中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甲乙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3tPP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上图乙所示,图中。求=3113. 的拉力(不考虑水的阻力)。

(完整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参照沪科版排列,并标明公式在书中的页码,部分公式书中未明确呈现,属于课堂笔记 注意:书本是根本,本资料属于复习时的参考,最好的复习是把书本看一遍。 八年级物理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 p27) 、重力公式(第五章 p92 ) G =mg (G:重力 N ,m :质量 kg ,g :常 g 取10N/kg ,题目未交待时 g 取9.8N/kg )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六章 p112) p128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 m 水=m 冰 水>冰 v 水<v 冰 五、浮力公式(第七章) (1)F 浮=G -F (称重法 ) 3)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 m 排g=ρ液 g V 排 (排水法)(p134) 方向相同: F 合=F 1+F 2 ; 方向相反: F 合=F 1— F 2 (F :力 N ) 2)F 浮=G (漂浮、悬浮法 )(p137)

(F 浮:浮力 N ,G 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N ,m 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ρ液:液 体密度 kg/ m 3,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m 3, g : 10N/kg 或9.8N/kg ) 六、压强公式(第八章) ( 1)普适公式( p143) p F (p :压强 Pa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固体平放时 F =G =mg S ( 2)液体压强公式( p149) p =ρgh (p :液体压强 Pa ;ρ:液体的密度 kg/ m 3;h :深度: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 m )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九章 p166) F 1l 1=F 2l 2 ( F1:动力 N ;L1 :动力臂;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L1、L2 应同单位) 八、滑轮(组)公式(第九章 p171-173 )(不计绳重和摩擦) (1)定滑轮: F=G 物 s=h (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N ; G 物:物体的重力 N ; 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m ;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m ) (2)动滑轮: F 2(G 物 G 动 ) S=2h (F 、s 、h 、 G 物: 同上, G 动:动滑轮的重力 N ) (3)滑轮组: F ( G 物 n G 动) s =nh (n :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其余同上)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第九章) (1)功 W 有= W 总- 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 p181)W 总= FS (F :总动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W 总= W 有+W 额 a 、普适 W = Fs W :功 J ,F :力 N ,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m )(p176) b 、把物体举高时 W = Gh ( 2)功率( p179) P W (一般) Fs Fv tt ( 3)有用功( p181)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P :功率 W ;t :时间 s ; F 、 s :同上, v :速度 m/s ) W 有= Fs=Gh (与功相同)

初中物理浮力试题经典及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浮力 1.如下图所示,某工程队在一次施工作业中,以恒定速度沿竖直方向将一圆柱形工件从深水中吊起至距水面某一高度.已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v ,在空气中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P 1 , 完全在水中时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P 2 , 工件高度h ,若不计滑轮和绳重,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 A .工件的重力为 1+1 3P v B .工件完全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2 3P P v - C .工件的密度 112 P P P ρ-水 D .工件的底面积是 123P P v h ρ-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P 1=Fv 可得,在空气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 = 1 P v , 不计滑轮和绳重,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对滑轮组进行受力分析,F =1 3 G , 工件的重力:G = 1 3P v ,故A 错误; B .由P 2=F ′v 可得,完全在水中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 ′=2 P v , 不计滑轮和绳重,摩擦以及水的阻力, 对滑轮组进行受力分析,F ′= 1 3 (G ?F 浮),3F ′=G?F 浮, 工件完全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G ?3F ′=13P v ?23P v =123P P v -(),故B 错误; C .由F 浮=ρ液gV 排=ρ水gV 物, 工件的体积:V 物= F g 浮 水ρ=123P P v g ρ-水()=123P P v g ρ-水()

工件的质量,m=G g = 1 3P v g = 1 3P vg ; 由ρ= m V 可得,工件的密度:ρ= m V 物 = 1 12 3 3 P vg P P v g ρ - 水 () = 1 12 P P P ρ - 水 ,故C正确; D.由V=Sh可求工件的底面积, S= V h = 12 3P P v g h ρ - 水 () =12 3P P v gh ρ - 水 () ,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F浮=F2–F1B.F浮=F4–F3C.F浮=F2–F3D.F浮=F2–F4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F2为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 F3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23 F F F 浮 - =,故C 正确; 图中,F4为排出的水加上空桶的重,F1为空桶的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41 F F F = 浮 -,故ABD都不正确. 选C. 3.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 a<V b=V 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G b>G 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沪粤版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汇总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 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及环境

★第三章光和眼睛

本章考点突破: 一、什么是虚像? 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自身能发光或反射外界光线,它们射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产生了视觉,而虚像是光线经镜子或其他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的大脑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固定经验,产生了错觉,误认为光线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就是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特点上的区别。一般地讲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二、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及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这跟人们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们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三、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 1 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的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二倍焦距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作图记忆,通过三条特殊光线,在头脑中作图可以清楚地理解成像规律。 光路图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最新版2016

初中物理(粤沪版)公式大全 一.【物质】 1、密度公式: 变形公式:m=ρv, 体积:v =ρ m 二.【力 学 部 分】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3、压强公式:p = 变形公式 : F=PS ,S=P F 4、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推导:gh S Shg S Vg S mg S G S F p ρρρ==== =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 1mL=1cm 3 V m =ρ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v s t = t s v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 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S F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指的是:。 功勋卓著的物理学:①蒸汽机、②电子时代、③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2、测量长度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认、放、看、读、记。 身上的尺:。 :3、测量时间:常用工具:。 单位:国际制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有、、、、。 测量方法: 4、误差:定义: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5、尝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科学探究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物理模型法比较法图像法,一般用于数据处理。 本章考点突破: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也称替代法)。此法可以较方便的测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长度,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度。 2 累积法。如测细铜丝、头发的直径,测一张纸的厚度。 3 平移法。可以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 二、注意厚刻度尺的用法。 三、注意估计值为零的情况。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注意:听见了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发生了振动,但不一定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2、传播: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同介质传声的效果一般不 同。 声速:一般在固体或液体中的声速比在气体中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传播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3、感知:气传导: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经神经传给大 脑。 骨传导:声波通过、颌骨,经传给大脑。

4、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产生回声。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0.1秒。 5、声音特征: 1)、响度定义: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大小,音量。在波形图中用高度表示。 单位:分贝,用符号表示。 影响因素:和。 生活相关: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声音响亮。 2)、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即声音的细粗。在波形图中用疏密程度表示。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声音刺耳、女高音、男低音、地听。 3)、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即声音是否好听悦耳。在波形图中用波形是否规则 区分乐音和噪音。 影响因素:。 生活相关:。 6、人能听见的声音乐音:指的声音。 噪音:以环保角度定义为:。 现代城市噪声源:。 控制噪音、减少噪声从、、三方面入手。 7、人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频率高于的声音。主要应用有、、。 次声:频率低于的声音。主要应用:。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直线传播直 线传播的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是 m/s 。光在液体中、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用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模型法。(相关:磁感线)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1. 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2.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法线和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o, 反射角也为0o,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漫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方向反射出去。 3、常见面镜及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浮力实验设计题专题

浮力实验题专题 一、浮力基本实验 二、利用浮力测密度 (一)一漂一沉法 1.如图示,将一空玻璃小试管放入盛有60厘米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升至73厘3处,再将其压入水中,水面降至66厘米3处。求(1)小试管的质量。(2)小试管玻璃的密度。 2.小明手上有一块橡皮泥,他想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小明利用一个量筒、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橡皮泥密度的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1; (2)将橡皮泥浸没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2; (3) ,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 3。已知水的密度为水ρ,利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 橡皮泥ρ 。 (二)一漂一压法 (三)二提法 ) (水物ρρ >

(四)三提法 5、小刚同学在测量一木块的密度时,由于木块的密度ρ木小于水的密度ρ水,因此他在测量时采取了如下的方法: ①将木块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木块的重力G1; ②取一个铁块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2; ③将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1)为了测出木块的密度,小刚接下来的操作与测量应是:,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2)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ρ 水,得出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 木 =______。 (五)天平(体积比较小的)

(六)杠杆法 (七)密度计 三、辨析类题 1.小东同学学习浮力的知识后,认为“漂浮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东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实验提供的器材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和足量的水。请你在全部使用提供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再补充其它的实验器材并完成实验步骤。(4分)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初中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浮力 1.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g取10 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1.2 N的浮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判断物体的浮沉,除通过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进行判断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进行判断. 【详解】 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 V排 =1.0×103kg/m3×10N/kg×10-4m3=1N;因为G﹥F浮,所以物体在水中会下沉直至沉在溢水杯底部. 故选C. 2.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故A正确; B.热气球浸在空气中时,浮力大于氢气球自身的重力,从而升空,故B错误;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故C错误;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是由于此时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D错误; 3.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 a<V b=V 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G b>G 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 a=F b=F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图判断三球的体积关系; (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 【详解】 (1)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 a,V排b=V b, 因为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所以F a=G a,F b=G b; 因为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 a=F b; 因为F浮=ρgV排,所以V排a=V排b, 所以V a>V b, 由题干可知:V b=V c,所以V a>V b=V c,故A错误; (2)因为b悬浮,c沉入底部, 所以F b=G b,F c<G c; 因为b与c体积相同, 所以根据F浮=ρgV排可知:F b=F c,所以G b<G c;则G a=G b<G c,故B错误; (3)因为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 所以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故C错误; (4)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 a=F b=F c,故D正确. 故选D. 4.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休,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人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粤沪版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液体温度 D.称量12.53g固体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速度公式 二、重力公式 G=mg (G:重力,m:质量,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三、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四、密度公式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v冰 五、浮力公式 (1)F浮=F下-F上(压力差法) (2)F浮=G物(漂浮、悬浮法) (3)F浮=G--F(称重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 V排(排水法) (F浮:浮力,G排: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m排:排开的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g:10N/kg或9.8N/kg)

六、压强公式 (1)普适公式 S F =p (p :压强Pa ,F :压力N ,S :受力面积m 2)固体平放时F = G =mg (2)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p :液体压强 ρ:液体的密度; h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七、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 1l 1=F 2l 2 ( F 1:动力 ;L 1:动力臂;F 2:阻力; L 2:阻力臂 ) 八、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升高的距离; G 动:动滑轮的重力; n :有n 段绳子承担物重) (1)定滑轮: F=G 物 s=h (2)动滑轮:)G (2 1F 动物+=G S=2h (3)滑轮组:)G (n 1F 动物+=G s =nh 九、功、功率、机械效率 (1)功 a 、W =Fs (W :功J ,F :力N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 b 、把物体举高时W =Gh c 、通过功率计算 W =Pt (2)功率 Fv t Fs t W P ===(一般) (P :功率W ,W :功J; t :时间s ,F 、 s :同上,v :速度) (3)有用功 W 有=Fs=Gh (与功相同) W 有=W 总-W 额(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4)总功 W 总=F s (F :总动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W 总= W 有+W 额 (5)机械效率 %100W W ?=总 有η (η: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 九年级物理 热学部分(第十二、十三章)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和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说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 水循环和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3 重力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七章运动和力 7.1 怎样描述运动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8.1 认识压强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九章:浮力和升力 9.1 认识浮力 9.2 阿基米德原理 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4 神奇的升力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0.1 认识分子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0.3 “解剖”原子 10.4 飞出地球 10.5 宇宙深处 沪粤版初中物理目录—2016版

初中物理浮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浮力 1.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ρ物<ρ水)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逐渐向容器内倒入适量水(水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 ,分别计算出物块对应受到 的浮力F 浮,并绘制了如图乙(实线)所示的图像;更换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绘制了 如图乙(虚线)所示的图像。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该物块密度为0.8×103 kg/m 3 B .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8×102Pa C .h =6cm 时,物块分别在水中和液体中所受浮力之比8:7 D .h =l2cm 时,物块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在液体中处于沉底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图象知道,水的深度从h =8cm 以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 不再发生变化,又因为ρ物 <ρ水 ,所以,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即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所以,物体的重力是: G=F 浮 =8N ; 由于正方体物块的边长为10cm ,所以,体积是: V=(10cm )3 =1000cm 3 =0.001m 3 , 由G=mg=ρVg 知道,物块的密度是: 30.001m 0N/kg 8N G Vg ρ=?= =0.8×103 kg/m 3 ,故A 正确; B .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F=G =8N , 受力面积是: S =(10cm )2 =100cm 2 =0.01m 2 , 所以,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28N 0.01m F p S ===8×102 Pa ,故B 正确; C .由图象知道,当h =10cm 以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F 浮′=7N 且不在变化,此时F 浮 ′< G ,所以,物体处于沉底状态,因为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 浮′ =ρ水 V 排 g 知道,液体的密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