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最新校务公开制度

合集下载

公立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制度(2篇)

公立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制度(2篇)

第1篇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校务公开,是指学校对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通过一定形式和程序,向师生员工公开,接受师生员工监督的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二、校务公开的原则第四条校务公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校务公开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二)真实性原则:校务公开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三)及时性原则:校务公开的信息应当及时发布,确保师生员工及时了解。

(四)全面性原则:校务公开的内容应当全面,覆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五)参与性原则:校务公开应当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校务公开的内容第五条校务公开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一)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二)学校财务收支、经费使用情况;(三)学校教职工的招聘、考核、培训、奖惩、职称评定等事项;(四)学生的招生、学籍管理、奖惩、升学等事项;(五)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维修情况;(六)学校安全、卫生、环保等工作情况;(七)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决策程序及执行情况;(八)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分工、工作业绩及廉洁自律情况;(九)其他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四、校务公开的形式第六条校务公开的形式包括:(一)召开校务公开大会;(二)设立校务公开栏;(三)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信息;(四)组织师生员工代表参与学校决策;(五)开展师生员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活动。

五、校务公开的程序第七条校务公开的程序如下:(一)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公开事项;(二)明确公开事项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三)通过校务公开大会、公开栏、媒体等形式公布公开事项;(四)组织师生员工代表参与监督和评价;(五)对公开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

2024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校务公开是指小学学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公开其工作、管理和决策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的行为。

小学学校应当依法履行校务公开的责任,促进公众参与学校教育事务,实现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第二条校务公开的原则是公开、透明、便民、互动。

第三条所有学校应当按照公开的原则,将学校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向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和评价。

第四条校务公开的范围涵盖学校的各项工作及管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等基本信息;2. 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财务管理等管理情况;3. 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工作情况;4. 学校的师资培训、教研活动、教育改革等教师发展情况;5.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学生工作情况;6. 学校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及录取结果等招生工作情况;7. 学校的物资采购、设备配备、校园建设等校务财务情况;8. 学校的各项活动、赛事、比赛等公众活动情况。

第二章信息公开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程序和方式,并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

第六条学校应当及时公开学校基本情况、工作计划、决策方案、教学活动、考试成绩、师资力量、财务情况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学校应当通过校内广播、电子公告栏、学校网站等方式向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开信息。

学校应当在校园内明显位置设置信息公开专区,提供学校相关文件、公告等,方便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查询。

第八条学校应当定期召开校务公开会议,向社会公众公开学校的工作情况、发展规划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第三章社会参与第九条学校应当积极推动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第十条学校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相关决策和政策。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教师家长座谈会、学校公开日等活动,加强师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023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2023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2023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校务公开是指学校将自身的管理、运行和决策等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

校务公开工作制度是指为实现学校校务公开目标所制定的具体规定和步骤。

以下是2023年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建立校务公开责任制1.明确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校务公开职责,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主动意识。

2.制定具体方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校务公开的具体方案和目标,并进行阶段性评估和调整。

3.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通过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监督校务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接受公众监督。

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1.公开信息的范围:明确需要公开的信息范围,包括学校管理、运行、教学安排、财务收支等方面的信息。

2.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包括学校官网、校内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

3.信息公开时间:设立固定的信息公开时间,定期对外公开学校相关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三、加强学校财务公开1.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制定财务公开的具体制度,明确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2.公开财务信息:将学校的财务信息公开,包括预算、支出、收入等方面的信息,确保公众对学校经费的合理利用有所了解。

3.接受财务审计:定期接受独立的财务审计,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提高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1.建立家校互信机制:建立家校互信机制,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心和参与学校的发展。

2.定期家长会:定期举行家长会,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工作安排、教育教学进展等信息,并提供家长反馈的渠道。

3.家长关注点解答:及时回应家长关心的问题,提供解答和建议,增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五、完善督导和评估机制1.校务公开督导:委派专门人员,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评估效果与持续改进: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4篇)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4篇)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是指学校对校务公开进行管理的制度。

校务公开是指学校依法、依规公开学校相关事务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教育公信力和办学透明度的行为。

具体的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校务公开范围:明确学校校务公开的范围,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资助工作、教职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2. 校务公开内容:明确各个方面需要公开的内容,例如学校的机构设置、师资力量、校园建设情况、学生成绩情况、学校资产管理情况等。

3. 校务公开方式:确定公开的方式和途径,可以包括学校的官方网站、校园公告栏、教育局网站等渠道。

4. 校务公开周期:明确校务公开的时间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定期公开、不定期公开或者特定事件公开等。

5. 校务公开责任人:明确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分工合作,确保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6. 校务公开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对校务公开的监督,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7. 校务公开效果评估:定期评估校务公开工作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信任关系,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管理,提高学校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促进学校与师生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特制定本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校务公开工作制度适用于本小学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

第三条学校校务的公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学生安全等方面的信息。

第四条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校务公开的具体内容、形式和渠道,并及时向相关群体公布。

第五条学校校务公开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校务公开的内容第六条学校应当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等内容作为常态化的校务公开内容。

第七条学校应当将学校本年度的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生考核标准、教师岗位职责等内容作为必要时的校务公开内容。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三篇)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三篇)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推动学校管理的公正、透明和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各级小学,包括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

第三条小学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务公开的制度和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小学学校应当及时、全面、真实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开教育教学经费支出、招生录取、教师岗位设置、教材购置、课程设置、学校活动等与学校管理和运行有关的信息。

第二章信息公开内容第五条小学学校应当依法公开以下信息:(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的名称、类型、办学资质、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等基本情况;(二)教育教学经费支出情况:学校年度教育教学经费支出总额及细目,包括教师工资、学生福利、教学设备、教材等费用项目和花费;(三)招生录取情况:每年新生招生计划、招生录取方式与标准、录取比例及分数线等信息;(四)教师岗位设置:教师编制数量、职称分布、学科专业分布等信息;(五)教材购置情况:教材选用情况、教材资金使用情况;(六)课程设置情况:学校课程设置的种类、内容和安排等信息;(七)学校活动情况:各类学校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信息;(八)学校档案管理情况:学校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档案存储和使用情况。

第三章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第六条小学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开校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一)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公示相关信息;(二)利用微信、QQ群等社交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公众发布信息;(三)定期在学校公告栏、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张贴相关信息;(四)在家委会会议上向家长汇报相关信息;(五)通过学校举办的家长会等活动向家长公开信息;(六)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校务信息通报。

第七条小学学校应当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和建议,并及时回应和解答相关问题。

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三篇)

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三篇)

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以下是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的一些常见内容:1. 公开内容:小学校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行政管理、财务情况、教育教学工作、师生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2. 公开途径:学校应当通过校园网、学校官方网站、公告栏等途径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并及时更新。

3. 公开周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开的周期,一般不少于一年一次。

4. 公开方式:学校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公开范围:学校应当公开与校务管理有关的重要信息,包括校务会议记录、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评比情况等。

6. 公开责任: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是主要负责人,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7. 公开监督:社会公众、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等有权对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8. 公开教育辅助: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学生会、教师代表大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的校务公开教育。

以上是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二)是指小学校在进行校务公开工作时所遵循的步骤和规定。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的内容:一、校务公开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校务公开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2.原则:公平、公正、公开、便民、互动。

二、校务公开的内容1.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概况、组织架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

2.学校办学成果:包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优秀教育成果展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3.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包括校园建设、教学设备、教材、课外活动等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4.学校安全与保卫情况:包括学校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的处理等。

5.学校师生评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评价、教师对学校管理的评价等。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范文(4篇)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范文(4篇)

小学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管理,促进校务公开,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特制定本校务公开工作制度。

第二条学校校务公开是指学校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条件、财务收支、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的行为。

第三条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透明、便民的原则,在依法履行校务公开职责的同时,要保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校务公开的内容和方式第四条学校校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的办学层次、学段设置、办学规模等;2.学校办学目标和规划: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规划等;3.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的硬件设施、办学设备、教学资源等;4.学校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师队伍数量、职称、学历等;5.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招生情况、学生学业水平、师生参与科研、教研活动等;6.财务情况:学校的收入、支出、资金使用情况等。

第五条学校校务公开的方式主要包括:1.学校网站: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站,及时发布校务公开信息;2.公告栏:学校应设立校务公开的专门公告栏,并定期更新相关信息;3.通知公告:学校可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向师生及其家长发送校务公开信息;4.认定文件:学校应编制校务公开认定文件,明确公开内容、方式和责任部门;5.信息公开申请: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向学校提出信息公开申请。

第三章校务公开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第六条校务公开的责任单位为学校行政公开办公室,负责协调管理学校校务公开工作。

第七条校务公开的责任人员指学校行政公开办公室主任及其下属工作人员,负责校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执行和管理。

第八条学校行政公开办公室主任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管理和沟通能力,负责统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校务公开任务。

第九条学校行政公开办公室下属工作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文字处理和网络应用能力,负责收集整理校务公开信息,及时发布公开信息,接受信息公开申请,并指导相关部门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盈万小学校务公开制度(4篇)

盈万小学校务公开制度(4篇)

盈万小学校务公开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内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信和合作,特制订本校务公开制度。

第二条盈万小学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全面透明的校务公开制度,将校内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让大家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

第三条校务公开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尊重学校及相关人员的隐私,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校务公开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学生表现、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章管理第五条学校每学年初制定校务公开计划,明确校务公开的内容、时间表和责任人。

第六条校务公开计划应当包括校历、校务会议纪要、学校发展规划、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室建设等信息。

第七条学校应当及时将校务公开计划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布,并提供相应的渠道,以方便大家获取相关信息。

第八条学校对校务公开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信息发布与传播机制,确保校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三章信息公开第十条学校应当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开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包括教育教学方案、课程安排、教师介绍等。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定期公开学生表现评估结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评价、课外活动等。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公开家校沟通方式和时间,提供家长与学校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公开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加强财务公开透明。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公开任教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历、教龄及荣誉等。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鼓励教职工参与校务公开,支持他们在各种渠道上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研究成果。

第四章监督投诉第十六条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有权监督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对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监督投诉制度,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投诉,及时处理并做出回应。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定期公开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恶意举报行为予以打击和制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校务公开制度
为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履行学校校务公开的义务,增加校务的透明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事务及其有关信息属于校务公开的内容。

二、校长是校务公开的主要负责人,学校遵循合法、及时、真实和公正的原则,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公开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其他事项;不得损害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健全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代会在校务公开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校务公开的内容
1.学校向本校教职工公开以下校务:(凡向社会公开的校务,都要同时在校内公开)
(一)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
(二)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三)年度资产管理和资产变动情况;
(四)学校每学期经费收支情况(收入部分必须包括财政拨款、各项收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租金收入等,支出部分必须列明具体项目及开支款额);
(五) 课时补贴、考勤与酬金发放情况,房租变动情况,各种社会保险、辅助保险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事项;
(六)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职工提薪、晋升、聘任的条件、程序和结果;
(七)教职工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条件、程序和结果;
(八)大宗物资采购、成套或贵重设备购置、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
(九)学校领导干部和党政工作人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和民主评议情况;
(十)校舍建设的立项、工程招标、建设进度和验收结算情况;
(十一)学校教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情况;
(十二)外出(含出国出境)学习考察、培训及其有关费用支出情况;
(十三)承诺办理的事项及其完成情况;
(十四)学校的资产管理使用变动等情况;
(十五)按上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内容。

2.学校向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公开以下校务:
(一)学校领导机构、班子任期目标、学校发展规划;
(二)学校学年或学期教育改革目标、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三)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
(四)学校的招生计划以及招生录取工作的程序和结果等;
(五)学校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批准收费机关及监督电话;
(六)学校接受的各项捐款、赠物及其管理使用情况;
(七)教职工招聘条件、程序和结果;
(八)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和处理情况;
(九)学生学(书)杂费的减免条件和减免结果、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和学生的评先、评优、违纪违规处分情况,但不得违背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
(十)按上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内容。

四、校务公开的形式
(一)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宣传栏等;
(二)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会议;
(三)在内部资料、校刊、广播等校内媒体发布;
(四)运用校园网;
(五)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会议;
(六)向社会公开的校务除以上形式外,还可采用发送书面通知、信函或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等形式及其他便于教职工和社会知晓的形式。

五、校务公开的程序
1.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并经校长(或其指定的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在校务发生的1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2.按规定应提交教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的校务,在正式公开前提交教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报请主管部门确定校务的性质和密级的校务,在性质或密级确定后,发生的7个工作日内后,依照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处理。

3.涉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学校整体利益、影响学校发展,或者可能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校务在正式决定前,实行预公开,职能部门将拟决定的方案和理由向教职工公布,在充分听取意见后进行调整,再作出决定,并正式公开。

六、校务公开的监督
学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组织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同时接受学校校务公开监督小组教和职员工和家长的监督评议活动,听取教职工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校务公开咨询投诉电话XXX;及时纠正和调查处理违反规定或失当行为,并向投诉人通报处理情况,或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本校的校务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和评议,并及时将检查和评议结果向有关人员和组织通报,同时报告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教育工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