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化学随堂练习: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苏教必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同步练习:2.12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12课时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2)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下列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或用途不相符的是()A.Na2O2—淡黄色固体,可用做漂白剂B.Na2O—白色固体,性质不稳定C.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做发酵粉D.Na2CO3—性质稳定,可治疗胃酸过多3.下列各种方法中,可以用于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的是()A.水洗B.加热C.通入二氧化碳D.加入盐酸4.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碳酸氢钠反应速率更快,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
B.NaHCO3俗名:小苏打。
Na2CO3俗名:大苏打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5.在10mL 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渐加入1.2mL 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344mL B.2.240mL C.0.672mL D.0mL6.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粉末,待Na2CO3和NaHCO3完全反应,则天平两边()A.放Na2CO3的一端托盘下沉B.放NaHCO3的端托盘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7.在200C时,100g水中溶解mgNa2CO3即达到饱和状态;100g水中溶解ngNa2CO3·10H2O 也达到饱和状态,则m与n的关系是()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8.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放入Cl2中④通CO2②放入盐酸中③9.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A.等于1.06g B.大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1.06g小于2.86g 10.常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有明显变化的是:()A.饱和Na2CO3溶液B.NaOH稀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D.CaCl2溶液11.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亚硫酸钠1mol上述固体物质放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增加情况是(不考虑潮解因素)()二、填空题14.碳酸钠俗名________或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体,含10个结晶水的碳酸钠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热的____ _溶液来出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高中化学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学案苏教版必修4

知, Na 2CO 3 的热稳定性比 NaHCO 3 强。
(3)鉴别 Na2CO 3 和 NaHCO 3 两种固体的方法是两种固体分别加热,能生成气体且生成的气体
能 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的 是 NaHCO 3 , 另 一 固 体 是 Na 2CO3 , 有 关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加几滴 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
加几滴 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答案 (1)B (2)CO23-+ 2H + ===H 2O+ CO 2↑ (3)C
3.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马鸣风萧萧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1)若用加热的方法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B 、 C 三套装置中的
(2)写出将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盐酸混合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第 2 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1.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b
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a
目标 1.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应用。
定位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和鉴别方法。
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马鸣风萧萧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2.为了验证 NaHCO 3 固体中是否含有 Na 2CO 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2.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 Na2CO3B. NaHCO3C. CuCl2D. Na2SO43.现有NaOH、Na2CO3和Ba(OH)2三种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HCl B.H2SO4C.Na2SO4D.CaCl24.下列关于Na2C0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溶液显酸性B.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热的Na2C03溶液可用来除去沾污D.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在不同反应中既能吸收CO2,又能参加反应放出CO2的是A.KOHB.K2CO3C.KHCO3D.Ca(OH)26.下列各种方法中,可以用于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的是:A、水洗;B、加热;C、通入二氧化碳;D、加入盐酸;7.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CO2时,最佳的除杂试剂和方法是A.水、浓H2SO4;洗气B.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洗气C.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D.NaOH溶液、浓H2SO4;洗气8.碳酸钠俗称或,易溶于,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上述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9、(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固体,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Na 2CO 3,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 必修1

高中化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1.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2.将下列固体物质放在空气中,逐渐变成溶液后又变成粉末的是()A.Na2CO3 B.KNO3 C.Na2CO3·10H2O D.NaOH3.将CO2气体持续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有沉淀或晶体生成的是()A.CaCl2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Na2CO3饱和溶液 D.NaHCO3溶液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固体Cu(OH)2和H2SO4溶液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C.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D.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D.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Ca2++CO32-=CaCO3↓二、不定项选择题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CO3要大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2OH-+H2↑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H2O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CO32-+2H+ CO2↑+H2O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3-+OH- CO32-+H2O8.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最易选用加入的物质是()A.干冰 B.盐酸 C.碳酸氢钙 D.氢氧化钙9.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粉末,待Na2CO3和NaHCO3完全反应,则天平两边()A.放Na2CO3的一端托盘下沉 B.放NaHCO3的端托盘下沉C.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10.由四种不纯的纯碱样品,分别含有下列一种杂质,取等质量的四种样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则这四种样品中含纯碱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含有杂质()A.NaHCO3 B.KHCO3 C.K2CO3 D.NH4HCO311.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 A.等于1.06g B.大于2.86gC.等于2.86g D.大于1.06g小于2.86g12.向100mL NaOH溶液中通人标准状况下的CO21.12 L后,将溶液小心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5.08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1.00 mol·L-1,所得固体是Na2CO3B.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0.500 mol·L-1,所得固体是Na2CO3和NaHCO3C.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1.00 mol·L-1,所得固体是NaOH和Na2CO3D.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0.900 mol·L-1,所得固体是Na2CO3和NaHCO3三、填充题13.将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会发生现象,这说明,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 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1 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2.2.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
2.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及生产流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
2.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分析,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二、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
难点: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
三、教学工具
仪器:8个试管、3个烧杯、 2个量筒、玻璃棒、PH试纸、两个分别装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小气球、双套管、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镊子。
药品: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盐酸溶液、蒸馏水、有油污的铜片。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二、侯氏制碱法
反应原理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2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学案和作业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2、通过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3、关注与钠的化合物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掌握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学习过程二、化学性质①溶液酸碱性:溶液均为:同物质的量浓度时碱性:②热稳定性:Na2CO3受热分解,NaHCO3受热分解。
(填“易”或“不易”)方程式:2NaHCO3=热稳定性:Na2CO3NaHCO3③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现象:方程式:Na2CO3+2HCl =NaHCO3+HCl =解释:【思考】1、在Na2CO3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解释:方程式:2、在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解释:方程式:【类比】在NaHCO3溶液中滴加HCl溶液,在稀HCl中滴加NaHCO3溶液。
分别产生什么现象。
④Na2CO3、NaHCO3与碱反应:1、与NaOH反应Na2CO3+NaOH =NaHCO3+ NaOH =2、与Ca(OH)2反应Na2CO3+ Ca(OH)2 =:2NaHCO3+ Ca(OH)2 =2:NaHCO3+ Ca(OH)2 =2⑤Na2CO3、NaHCO3与盐(如CaCl2)反应:Na2CO3+CaCl2 =NaHCO3+ CaCl2=⑥Na2CO3、NaHCO3相互转化②Na2CO3NaHCO3①方程式:①②【案例导析】▪1、怎样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2、怎样除去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HCO3A、Na2CO3固体(NaHCO3):B、Na2CO3液体(NaHCO3):▪3、怎样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三、鉴别Na2CO3、NaHCO3方法A、各取相同质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水溶解度大的是B、配成同浓度溶液,测其PH值,PH大的是C、加热法,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的是D、加入同浓度的HCl,反应剧烈的是四、用途(P/52)除去油污的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五、制取——侯氏制碱法▪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 Na2CO3+H2O+CO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班级姓名学号1、下列物质热稳定性最好的是A.石灰石B.小苏打C.纯碱D.碳铵2、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A.Na2O2(Na2O)B.NaHCO3(Na2CO3)C.Na2O(NaOH)D.NaOH(Na2CO3)3、一般情况下,将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Na2CO3·10H2O B.NaOH C.Na2CO3D.Na2O4、质量相等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物共有a克,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b克,当NaHCO3完全分解时,b值为A.53a/168 B.137a/168 C.53a/84 D.159a/1905、在甲,乙两坩埚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NaHCO3固体,将甲坩埚充分加热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盐酸,乙不经加热也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比为A、1∶1.5B、1∶1C、1∶2D、2∶16、可用于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7、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灼烧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8、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靜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A、等于1.06gB、等于2.86gC、大于1.06g而小于2.86gD、大于2.86g9、下列实验操作最终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过量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B、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少量的钠投入到饱和的NaHCO3溶液中D、少量的钠投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10、有甲、乙、丙三种溶液。
高一化学苏教必修课时作业: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含解析

第2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1.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不可采用的方法是()A.溶于水,再加石灰水B.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测pHD.滴加同浓度的盐酸解析: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溶于水再加石灰水,均产生沉淀,所以A选项错误。
而B、C、D选项根据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差异,均正确:热稳定性Na2CO3>NaHCO3;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pH Na2CO3>NaHCO3;滴加同浓度的盐酸,产生CO2的速率Na2CO3<NaHCO3。
答案:A2.如图所示,烧瓶内有一只活的小白鼠,U形管内装有红色水溶液,使a、b两端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
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端下降,b端上升B.a端上升,b端下降C.a、b两端都下降D.a、b两端都上升解析:小白鼠吸收O2,呼出CO2,呼出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压强减小,故a端上升,b端下降。
答案:B3.向0.1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B.Na+、HCC.HC、CD.Na+、OH-解析:正确解出此题需看清楚CO2是过量的,无论多少NaOH与过量CO2反应都生成NaHCO3。
因此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题给信息的把握能力。
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OH+CO2NaHCO3,因此溶液中的溶质主要为NaHCO3,主要离子为Na+、HC。
答案:B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
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解析: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过程为Na2CO3+HCl NaHCO3+NaCl,NaHCO3+HCl NaCl+CO2↑+H2O,所以HC浓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变大后减小。
高一化学上学期 19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学案 苏教版

课题19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学习目标〕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
例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解性: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2CO3比NaHCO3更剧烈
D、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2CO3放出的CO2更多
例题2: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饱和Na2CO3溶液,其原因是:①质量相同的两钠盐,NaHCO3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②产生同质量的CO2,消耗NaHCO3的质量比Na2CO3少;③NaHCO3与酸的反应比Na2CO3快得多;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例题3:可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加稀盐酸
C、分别加热
D、加CaCl2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应考点一)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
C .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NaHCO 3的溶解度小于Na 2CO 3的溶解度,A 错误;Na 2CO 3比NaHCO 3稳定,B 错误;等物质的量的Na 2CO 3与NaHCO 3与过量同浓度盐酸反应时,反应较快的是NaHCO 3,但产生气体的量相同,C 错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D 项正确.
答案:D
2.(对应考点二)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 .溶于水后滴加BaCl 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碳酸氢钠与BaCl 2稀溶液不反应,而碳酸钠与BaCl 2稀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3.(对应考点二)除去NaHC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CO 3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加入稀盐酸
解析:Na 2CO 3溶液可与CO 2反应生成NaHCO 3,所以采用通入CO 2的方法;加入Ba(OH)2、Ca(OH)2、盐酸等物质时,都会与NaHCO 3反应。
答案:A
4.(对应考点一)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 2-53w 131w 1
B.84(w 1-w 2)31w 1
C.73w 2-42w 131w 1
D.115w 2-84w 131w 1
解析:因NaHCO 3受热易分解为Na 2CO 3、CO 2和H 2O ,导致固体质量减小,可利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m (减少)
2×84 106 62
x (w 1-w 2)
解得x =84(w 1-w 2)31,将其代入下式可得:w (Na 2CO 3)=(w 1-x )/w 1=84w 2-53w 131w 1
,A 项正确。
答案:A
5.(实验题)“套管实验”是将一个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
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下述实验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 、B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装置不再是传统的组装,而是改进了的,将原来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进行对比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答案:(1)棉花球变蓝,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开始时A 中有气泡产生,小试管内有液滴出现
(2)防止倒吸
(3)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的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