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诗词五首(古文今译)

合集下载

【经典文言文古诗词】(52篇原文译文)

【经典文言文古诗词】(52篇原文译文)

【经典文言文古诗词】(52篇原文译文)文言文(12篇)1.老子·八章《老子》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4.喜怒哀乐未发《中庸》5.《孟子》一则《孟子》6.逍遥游(节选)7.谏逐客书(李斯)8.兰亭集序(王羲之)9.滕王阁序(王勃)10.黄冈竹楼记(王禹偁)11.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12.古代文论选段诗词曲(40首)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离骚(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琵琶行(白居易)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李煜)23.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王安石)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31.书愤五首·其一(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南乡子(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刘克庄)38.扬州慢(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文言文(12篇)老子·八章先秦:佚名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

21古诗五首4、5首

21古诗五首4、5首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 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 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 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 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 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 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 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 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 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 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是有道理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写大海的雄伟壮阔之景,抒发自己 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政
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情景交融的手法的运用,使 我国古代诗歌深厚、含蓄、 精练、意味隽永的特色更为 突出。本课的五首诗歌描写 景物时都用了情景交融的手 法。如:日月之行,若出其
1、选自《王临川集》
2、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 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 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 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 著名 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即 浙江绍兴城外的 宝林山,唐宋时 其上有应天塔, 俗称塔山,古代 传说此山自琅琊 县城东武县(现 在山东诸城)飞 来,故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飞来峰》
《望岳》 《观沧海》
王安石
杜 甫 曹 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选自《李太白全集》

21古诗五首

21古诗五首
21.古诗达碣石山,前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多么动荡,山岛多么高耸突兀。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郁郁葱葱的生长,各种花草长得丰盛茂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灿烂的星河,仿佛也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 《望岳》以“望”字统领全篇,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是从哪 个角度“望”岳的? • 答:全诗首联是整体初望,颔联写被山的灵秀所吸引,进而深层 次、多角度地仔细观望,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象像图画一样色彩分 明,而颈联被诱发了主体感情时的凝神远望,这是一种云生鸟飞, 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由此反映了诗人英姿勃发的情态, 这三联全在“望”字上下功夫,望的层次越深,想登山的愿望也 就越迫切。
翻译
1.“观”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观”字在诗中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2.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何”、“澹澹”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答:写俯瞰沧海的全景,见一派山水相连的景象,在视觉上突出远 观的景象有动有静;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诗 人惊讶、赞美的感情。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大海的 气势和威力。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和报负?(课后 练习一) 答: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由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象出的景 象。“日月”、“星汉”出于大海,体现了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抒发了自己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唐诗五首》翻译

《唐诗五首》翻译

《唐诗五首》翻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唐诗五首》翻译这是《唐诗五首》翻译,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词句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二十二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群山是那样的渺小! 述志之笔。点明题旨,气势不凡,意
境辽远;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之后20年左右,爆发了安史之乱。 758年6月,叛军攻下唐朝都城,杜甫在投奔 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解回长安。《春望》写 于次年三月,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感情。
启下。“花溅泪”“鸟惊心”小处落笔, 景随情移,以美景写哀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指战争。家书,家信。抵:值 战火连绵,延续多月;音讯不通,一
封家信能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悲情之笔,“连三月”写战事长久,
“抵万金”写音讯隔绝。此联也是杜诗钟 传诵甚广的名句。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抓,挠。浑:简直。欲:将要。
写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己亥(1839年),作 者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在南北 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 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 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1)背景介绍 李涉,唐朝诗人,流放时做此诗。
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 有一天,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 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 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 聊了很久。 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 闲。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 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 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 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 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 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1 古代诗歌五首

21 古代诗歌五首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课文选的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他的父亲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杜甫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
《登飞来峰》写于皇祐二年(1050)。这年夏天,诗人在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越州(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因此,这首诗可看作是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因遭排挤正罢官闲居在家。回到家乡的陆游,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乡居的生活中他仍然能感受到希望和光明。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望岳》 《望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雄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又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爱国诗人、词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其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人所传诵。

21篇古诗注释主旨

21篇古诗注释主旨

2021届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主旨汇总1.观沧海三国曹操(秋天)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以“观”字统领全篇,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得胜归来的壮志豪情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望岳唐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本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所写这首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以“望”为线索,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18年已考)这首诗作者抓住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晴天水光、雨天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4.山居秋暝唐王维山水田园诗(苏轼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典故:王孙自可留5.蝶恋花宋柳永婉约派(春)这是一首怀人词,围绕“春愁”,巧妙地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丝融为一体。

上阕情景交融,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

下阕抒情,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全词之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伊”既是思念深爱的女子,也暗寓词人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

6.如梦令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暮春)本词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伤春惜花的细腻感情。

惜花实际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表明春天渐渐消逝,盛夏即将来临7.野望唐王绩弃官隐居(秋天傍晚)全诗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秋景,在安闲的气氛中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惆怅、孤独、抑郁心情。

中间两联写景,首尾抒情言事。

典故:采薇(采食野菜,后比喻隐居不仕。

)8.黄鹤楼唐崔颢(19年已考)这是一首满怀乡愁的诗作,围绕“愁”,表现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乡情怀。

(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颈联写日景,尾联写晚景)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