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阶段测试题(文字、词汇)

古代汉语阶段测试题(文字、词汇)

古代汉语阶段测试题(文字、词汇)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一、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文字部分一、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造字方法。

2、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图画说和契刻说,其中,契刻和图画,是汉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3、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4、部首最早是由许慎提出来的,是指汉字所属的意义类别。

(1错;2对;3错;4对)二、选择题:要求: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汉字的四种造字结构中,()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A、指事、会意B、象形、指事C、会意、形声D、象形、形声2、“六书”中,只有象形、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是用字方法。

A、假借、指事;B、转注、指事C、转注、指事;假借D、指事;转注、假借3、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大多采用()的结构形式。

…………()A、右形左声B、左形右声C、上形下声D、内形外声4、用作第一人称的“我”字,属于()字。

…………()A、通假字B、假借字C、象形字D、形声字5、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A、篆书B、金文C、隶书D、楷书6、在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中,其中只有()带表音成分。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的了解。

A、表音,字体B、表音,结构C、表意,本义D、表意、字体8、()的建立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重大创造,共概括出了()个,将意义类别相同的字分列其下成为有一定系统的体系。

A.偏旁,540 B、部首,540 C、部首,214 D、偏旁,214(1d;2d;3b;4b;5c;6d;7c;8b)三、填空题:1、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

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最新]

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最新]

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形声造字法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六书之一。

指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有关意义,声旁有关读音。

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胡”合成“湖”。

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也叫“谐声”1. 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

《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

”《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 清纪昀《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2. 犹声势。

《晋书·刘曜载记》:“ 张氏以吾新平陈安,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3. 六书之一。

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汉许慎《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参见“ 六书”。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更高达90%以上。

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

因为人类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一些是象形和会意难以表现的,好在象形汉字是独体字,用同音声符字增添上表示意义的形符字,就构成表达新的意义的形声字。

由于形声字可以由独体象形字大量组合,并可以方便地表达语言中新的意思,从而解决了汉字不足的困难。

但形声字并没有破坏汉字的表意功能,因为还有一半的意符字在,正所谓:“秀才识字读半边”,这正是汉字的高妙之处。

汉字的六种造字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法
中国文字造字的六种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并不完全是象形文字,可以说是发端于象形,而真正占据主流的是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约占80%,在《康熙字典》中约占90%。

形声字一半表音、一半表意。

1、象形法:象形法是将字的某个部件、字素的形状想象成生活中物体的形状例如:大、人、田、火、日、山、水、鸟、象、石、龟、鱼
2、指事法: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
例如:
刀上加点就是刃
上与下,以一条横线为分界点,在加上指示“卜”,在上方的就变“上”,在下方的就为“下”。

3、会意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其意义合在一歧异,表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例如:
从:两个人跟随着,就有顺从的意思
比:两个紧挨着
朋:两串贝,
4、形声法: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也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
左形右声:铜、材、偏、骑
形占一角:栽、载、裁
内形外声:闻、辫、
外形内声:固、庭、圆、裹
右形左声:攻、颈、故、歌
声占一角:甸、恐、醛
下形上声:架、慈、赏、烈
上形下声:爸、芳、宵、崖
5、转注法: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是一组
例如:老——考
6、假借法:借用同意字表示新的意思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假也是借的意思汝,本来是水名,将之借为第二人称代词,即你的意思。

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字系统,其中涉及到多种形式的汉字造字方法。

作为一种文字,汉字的结构和构成要求严格,其造字也有讲究,有六种造字方法:根、会意法、象形法、法、形声法和合法。

首先,根造字,这种造字方法也称为单笔造字,古人便有“画笔一划,一字成字”的精神。

根造字的典型例子就是“日”字,它的形象正是自然界中日出时阳光的象征,古人用一笔形象地表示了这一概念。

其次,会意法。

这种汉字造字方法由两个汉字组成,字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字义,如“今”,由“人”和“日”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现在”的意思,“今”就是会意字。

第三,象形法。

象形法是运用象征图形表示某一概念,来形成汉字。

如夂”字,表示“快”的意思,是由“一只马奔跑的形象”形成的。

第四,形声法。

这种汉字造字方法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汉字的形,一部分是汉字的声,其形是指汉字的部首,声是指汉字的拼音。

例子:“马”字,它由“木”部首和“ma”拼音组成,表示马的意思。

第五,合法。

这种汉字造字方法是把一些已有的字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汉字。

如:“羊”字,是由“羊”和“口”组合而成,表示“羊”的意思。

第六,法。

这种汉字造字方法是用某一特定的拼音与特定的拼音组合,从而形成某一特定的汉字。

比如“母”字就是由“mu”拼音和“ma”拼音拼成,表示“母亲”的意思。

总之,以上六种汉字造字方法在汉字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汉字形成的重要基础。

不同的汉字造字方法根据其各自的特点有不同的用法。

如果能够把握好多种汉字造字方法,不但可以增强对汉字的理解,还能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六种造字方法

六种造字方法

六种造字方法造字,是指创造新的汉字或者修改现有汉字的过程。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创造新的字形,丰富了汉字的形态和内涵。

下面将介绍六种造字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象形造字。

象形造字是指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创造字形。

在古代,人们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形态来创造汉字,这些字形与事物的形态有直接的联系,如“日”字就是通过描绘太阳的形状而成。

这种造字方法直观、形象,有助于人们记忆和理解汉字的含义。

二、指事造字。

指事造字是指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或者特定的部分来创造字形。

这种造字方法不是直接描绘整个事物的形状,而是通过描绘事物的某个特征来表示整个事物,如“上”字就是通过描绘上半部分的形状来表示“上”的概念。

这种造字方法更加抽象,但也更加灵活。

三、会意造字。

会意造字是指通过两个或者多个字的合并来表示一个新的概念。

这种造字方法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字来表示新的含义,如“休”字就是由“人”和“木”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休息的概念。

会意造字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造字方法,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字来表示丰富的含义。

四、形声造字。

形声造字是指通过一个字的形状来表示意义,通过另一个字的发音来表示读音。

这种造字方法是通过形声合一的方式来创造新的字形,如“鱼”字就是通过“鱼”的形状来表示意义,“余”字则是通过“鱼”的发音来表示读音。

形声造字是汉字中最常见的造字方法之一,也是最为灵活的一种方法。

五、转注造字。

转注造字是指通过改变一个字的部分结构或者位置来表示新的含义。

这种造字方法是通过对现有字进行调整来创造新的字形,如“好”字就是由“女”和“子”两个部分组合而成,表示喜欢的含义。

转注造字是一种灵活的造字方法,可以通过对现有字的结构进行调整来创造新的字形。

六、假借造字。

假借造字是指通过借用已有的字形来表示新的含义。

这种造字方法是通过对已有的字形进行重新解释,赋予其新的含义,如“鸡”字原本表示“鸟”的意思,后来被借用来表示“鸡”的意思。

假借造字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造字方法,可以通过重新解释已有的字形来表示新的含义。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

如何区别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独特的造字方法至今仍影响着我们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理解这四种造字方法,对于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提高阅读和书写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四种造字方法的特点,并通过大量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它们。

一、象形字象形字是最早出现的造字方法,它直接描摹事物的形状,以图画的方式来表示事物。

象形字的字形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如同绘画一般,直观形象。

•特点:字形与字义之间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举例:o日:太阳的形状,圆形,中间一点代表太阳的光芒。

o月:月亮的形状,弯曲的月牙。

o山:山峰的形状,层峦叠嶂。

o水:水的形状,波浪起伏。

o木:树木的形状,树干和树枝。

o鸟:鸟的形状,翅膀和羽毛。

o人:人的形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形。

o牛:牛的形状,牛角、牛身、牛腿。

•局限性:象形字只能描绘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对于抽象的概念和事物难以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丰富,单纯的象形字已无法满足表达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其他的造字方法。

二、指事字指事字是通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符号或标记来表示某种含义,它通常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动作。

指事字是象形字的延伸和发展,它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了指示性的成分。

•特点:用简单的符号或标记来指示或表示某种概念或事物,通常包含一个表意的部分和一个指示性的部分。

•举例:o上:一个横线表示地面,上面的一点表示上方。

o下:一个横线表示地面,下面的一点表示下方。

o一:表示一条线,也表示“一”这个数量。

o二:两条线表示“二”这个数量。

o三:三条线表示“三”这个数量。

o刃:表示刀刃的形状,也表示锋利。

o寸:表示一寸的长度。

•分析:指事字的构成比较简单,但其表达的含义却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

三、会意字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字形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新的含义。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汉字是中国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而汉字的形成则有其独特的方式。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种造字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象形是汉字造字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示该事物。

比如“日”字就是由太阳的形状演变而来,它代表了太阳的意思。

而“木”字则是模仿树木的形状而成,表示了树木的意思。

这种造字方法直观生动,能够直接表现事物的形态,因此在古代的文字中占有很大比重。

其次,指事是汉字造字方法之一,它是通过用简单的符号来指代某个事物或概念。

比如“上”字就是用一个竖直的线来表示向上的方向,而“下”字则是用一个横向的线来表示向下的方向。

这种造字方法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地表示方向和位置,因此在古代的文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再次,会意是汉字造字方法之一,它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字的组合来表示某个意义。

比如“休”字就是由“人”和“木”两个部首组合而成,表示一个人在树下休息的意思。

而“明”字则是由“日”和“月”两个部首组合而成,表示夜晚的明亮。

这种造字方法能够通过组合不同的部首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古代的文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之一,它是通过一个字的形部和声部来表示某个意义。

比如“家”字就是由“宀”和“豕”两个部首组合而成,其中“宀”是形部,“豕”是声部,表示了猪圈的意思。

而“音”字则是由“立”和“立”两个部首组合而成,其中“立”是形部,“音”是声部,表示了声音的意思。

这种造字方法能够通过形部和声部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古代的文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各具特点,它们在古代的文字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了解这四种造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演变,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使用汉字这一独特的文字形式。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汉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则来创造的。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五种,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五种造字方法。

首先是象形。

象形是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形态来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比如,“日”字就是通过画出太阳的形状来表示太阳这个意思。

这种方法直观、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事物的形态,因此在古代的文字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是指事。

指事是通过简化事物的形态或部分来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比如,“上”字就是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头部,下面的一横线表示身体,从而表示“头部在上”的意思。

指事字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够通过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复杂的概念,是一种高效的造字方法。

再者是会意。

会意是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字来表示新的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比如,“明”字是由日和月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天亮的意思。

会意字的造字过程更加抽象,需要通过组合不同的字来表示新的概念,这种方法在汉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是形声。

形声是通过一个字的部首表示意义范畴,另一个部分表示读音的一种造字方法。

比如,“家”字,左边的部首“宀”表示房屋的意思,右边的部分“豭”表示读音,合起来就是“家”的意思。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字方法,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法。

最后是转注。

转注是通过一个字的本义来引申新的义项的一种造字方法。

比如,“贝”字本义是贝壳,后来引申为财产的意思。

转注字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造字方法,能够根据语境和需要来不断拓展新的义项。

综上所述,汉字的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五种。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造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也能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形声造字法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六书之一。

指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有关意义,声旁有关读音。

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胡”合成“湖”。

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也叫“谐声”1. 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

《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

”《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 清纪昀《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2. 犹声势。

《晋书·刘曜载记》:“ 张氏以吾新平陈安,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3. 六书之一。

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汉许慎《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参见“ 六书”。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甲骨文中主要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形声字所占的比例仅为20%,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形声字已占80%,今天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更高达90%以上。

可以看出汉字的发展存在一个形声化的过程。

因为人类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一些是象形和会意难以表现的,好在象形汉字是独体字,用同音声符字增添上表示意义的形符字,就构成表达新的意义的形声字。

由于形声字可以由独体象形字大量组合,并可以方便地表达语言中新的意思,从而解决了汉字不足的困难。

但形声字并没有破坏汉字的表意功能,因为还有一半的意符字在,正所谓:“秀才识字读半边”,这正是汉字的高妙之处。

形声字意符是会意字意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相对而言,它更自由,更独立。

而这决定了形声字中意符和音符的关系式一种互补关系。

因此,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形声优势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以思维发展中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的,它符合人的视觉知觉的要求,以形义通道的初步形成作为先决条件。

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看,形声优势对假借的取代及持续,说明汉语的特点是汉字在记录语音时需要意符的补充作用。

汉语中一声一韵的音节结构,使得音节数受到极大地限制,因此以单音词为主的古汉语中,同音异词现象十分普遍,用文字表达式便容易产生矛盾,加节方法的不足或弊端只是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而已。

而对意符的求助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手段,这正是汉字在与其它一些古老文字体系走过一段相似的历程之后,终于分道扬镳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符的形成和形声字定于一尊,才是汉字完全成熟,形成独立的、具有个性的文字体系的标志。

汉字的特点及规律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原人民的灵感和智慧,也说明汉字是一种与时俱进、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古老而常新的文字。

汉字绝大部分都是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

有些合体字的偏旁只与字义发生联系,与字音没有关系,这样的字是会意字,例如“众、灶、
涉、安、家、囚、臭、尖、尘”等字;有些合体字的偏旁,一部分与字义发生联系,一部分与字音发生联系,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例如“虾、烤、裳、吐、杆、氨、理、忘”等字。

形声字中与字义发生联系的偏旁叫形旁,前面例字中的偏旁“虫、火、衣、口、木、气、王(玉)、心”就是形旁;与字音发生联系的偏旁叫声旁,如例字中的偏旁“下、考、尚、土、干、安、里、亡” 就是声旁。

形声字就是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构成的汉字。

一个形旁或声旁可以同多个汉字发生联系,充当多个汉字的偏旁,这样既提高了偏旁(许多同时又是字)的使用率,使得汉字更加系统化,又便于使用者迅速领会字义,掌握字音,正确运用。

例如用“鸟” 作形旁的汉字,意义都同鸟有关,如“鹕、鹏、鹈、鹃、鹂、鹧、鸪”等字;用“胡”作声旁的字,读音都同“胡”相同,如“糊、瑚、湖、蝴、葫、猢、煳、鹕”等字。

同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相比较,形声字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因形见义,据形知音,把文字的表义和表音两种功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记录语言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既适应了汉语分化同音字、同音词的需要,也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语音差别大的状况。

所以,形声字一出现,就得到了迅速发展。

甲骨文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少,金文中则呈现出发展趋势,到了汉代,形声字已成为汉字系统里的主流。

据统计,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353个,其中的形声字就占了82%;南宋郑樵对 23000多个汉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形声字占90%;现代7000个通用汉字中,形声字也占80%以上。

由上面的统计可见,现代汉字系统以形声字为主。

这众多的形声字,都是由数量有限的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构成现代形声字的形旁约有250个,声旁约有1300个。

这些形旁、声旁互相配合,就构成了汉字的形声字系统。

形声化对汉字体系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明确了表音成分。

二是明确了字词间的联系。

三是形声字具有极强的能产性。

四是形声字与词的联系采用了表达准确的坐标定位方法。

五是将表意字的直观图示防范改为单纯而明确的音、意组合式,使得汉字人之的难度大大降低。

六是促使了方块格式的形成与稳定。

七、形声化的完成为隶变奠定了基础形声。

形声结构为汉字符号的进一步抽象与简化提供了条件。

汉字形声字声旁的位置分布以左形右声者居多。

“左形右声”为主的格局。

在对形声字结构方式与表意字表现手段进行对比后,不难看到,形声化是汉字结构方式的简化,我们主要导在形声化过程中,大量的汉字符号转换为组成汉字的符号——字符,并由此联想到汉语词汇的双印化。

其它一些古老文字体系,由于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中的词,可以使单音节,也可以有多音节构成,利用音节构成方式和多音节排列组合的变化便可形成语言形式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语音变化本身就可以满足意义的表达与区别,于是这些语言便选择了联系语音的符号。

形声字优势的确立,意味着汉字发生了变化,一种看法是形声字比重增加,说明汉字中的表音成分增加。

另一种说法相反,认为形声字的产生是“注形”不是注音。

人们之所以对同一种现象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是因为对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的了解和理解的不同。

首先,是对形声字产生途径的了解。

认为形声字是通过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产生的,对形声化自然持增加表音成分的观点:了解到形声字主要是通过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产生的,自然得出形声化说明汉字在记录语言是需要表达意成分的补充这一结论。

其次,是对形声优势出现之前,假借字在整个汉字中占有多大比重的了解。

文字应记录语言的需要而生,因此,它采用什么样的记录方式,必然受到语言的影响。

形声优势的确立与持续存在,说明这种记录方式符合汉语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