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发展史共41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铁路发展史ppt

中国铁路发展史ppt

蒸汽机车时代的 结束与内燃机车 的崛起
铁路发展迅速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铁路总里程达到6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 蒸汽机车时代结束 19世纪末,内燃机车开始在中国广泛使用,取代了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崛起 内燃机车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使得铁路运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支柱。 内燃机车与高铁的融合 近年来,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内燃机车在高速铁路运输中的地位逐渐被高铁取代。
中国铁路的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趋势
铁路建设速度 中国铁路建设速度从1950年的2,000公里增长到2020年的13万公里,增长了约60倍。 蒸汽机车时代 中国在蒸汽机车时代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中国第一列蒸汽机车”在1897年运行,成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技术创新 中国铁路技术不断创新,如高铁技术、智能调度系统等,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趋势 中国铁路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如自动驾驶列车、智能调度系统等,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铁路对世界交通的影响
铁路建设
• 中国铁路建设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 单一线路到多条线路的发展,使得铁路 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蒸汽机车时代
• 蒸汽机车的引入,使得中国铁路运输速 度大大提高,为世界铁路运输树立了新 的标杆。
中国铁路在世界铁路史中的角色
铁路建设
铁路建设,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支柱。
蒸汽机车
03 中国铁路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国铁路的长度和密度对比
铁路长度增长 中国铁路总里程从1950年的2.3万公里增长到2020年的14.6万公里,增长了约7倍。 铁路密度增加 中国铁路网的密度从1950年的每公里0.8条线路增长到2020年的每公里1.4条线路,增长了约50%。 蒸汽机车时代 中国铁路在蒸汽机车时代的长度和密度均显著增加,反映了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铁路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也得到了推动,铁路长度和密度的增长反映了城市化进程 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时期,当时的铁路
建设主要由海外资本和官方财政资金支持。

较早的第一条铁路是杭州到宁
波铁路,建成于1898年。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国民政府开始重视铁路建设。

大量国内铁
路公司成立,但由于资金与技术等问题,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直到1935年,才有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自主修建的铁路,即建设于湖北的汉口至宜
昌铁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铁路的规模不断扩大,各项运营指标稳步提高。

近年来,中国铁路在高速铁路、智能化运行等领域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进展。

截至2021年,中国铁路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ppt课件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ppt课件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2011年3月
2019
-
1
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以英 国道路公司的名义修建淞沪铁路, 全长十二公里,不久就被拆除,实 际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 (今河北省丰南区),长9.7公里。 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于 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 轨距为1435毫米,采用每米重15公 斤的钢轨 。

耗时40年建成 的铁路——粤汉铁路
1896年10月,清政府下旨修 建粤汉铁路。但因耗资巨大 等 原因,施工进展缓慢,直至 1936年8月,粤汉铁路全线 1059.6公里才竣工。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 与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两路 接轨,改称为京广铁路。
2019 6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铁路
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修建的铁 路主要有湘桂铁路、滇缅铁路、叙昆铁路、湘黔铁 路和陇海铁路的宝鸡至天水段。 1937~1945年,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 修建新线如下:在华北地区有北京至古北口铁路、 石家庄至德州铁路、新乡至开封铁路、东观至潞安 铁路等,共长608公里;在东北地区有图佳、拉滨、 长白等线,共长4752公里;在海南岛有榆林港至北黎 铁路及八所至石碌铁路等共长254公里。
2019 3
中国人自行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 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 达岭至张家口,全长约 200多千米。1905年9月 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 成通车。是中国首条不使 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 国人自行建设完成,投入 营运的干线铁路。由当时 的清政府委派的詹天佑为 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
2019
-
22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路仍然是客运和货运兼顾的常规铁路,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常规铁路虽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术方面,包括机车和车辆、线路和轨道以及列车的编组和运行都各不相同。

因此,各国铁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修建或改造本国的铁路。

铁路运输的这些发展,成为铁路新发展时期的突出特点。

中国铁路的发展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只修建铁路300余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铁路的修建有了统筹规划,修建铁路的速度达到平均每年800余公里。

到1981年底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为50181公里,其中双线铁路为8263公里,电气化铁路为1667公里。

铁路总延展里程为89580公里。

从1876年到1981年止,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

清朝和中华民国时期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

在此以前,英国商人曾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筑一条500米长的小铁路,只能供人玩赏。

1881年河北省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了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这条铁路长9.7公里,后展筑至天津,称为唐津铁路。

1890年自唐山展筑至山海关,称为关内外铁路。

1887年,台湾省巡抚刘铭传主持修建从台北至基隆铁路,长28.6公里,1891年完成。

至1893年自台北展修至新竹,长78.1公里。

这是我国台湾省最早的1067毫米轨距的铁路。

俄国在建成西伯利亚铁路后,于1898年强行在中国建筑自满洲里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和自哈尔滨至大连的南满铁路这两条铁路按俄国铁路标准修筑的,采用1524毫米宽轨距这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铁路日本于1905年也在中国东北建筑安东至沈阳和沈阳至新民的窄轨铁路,后又于1911年建成安东至朝鲜新义州的鸭绿江桥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后,1904年建成济南至青岛的胶济铁路。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铁路发展史
DOCS
01
中国铁路的起源与初期发展(1876-1949)
中国铁路的起源: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建设
01
洋务运动的兴起
• 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开始学习西方科
技以振兴国家
• 1861年,清朝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洋务运
告》,明确铁路建设目标
20世纪80年代铁路建设的市场化改革
20世纪80年代的铁路建设市场化改革
• 1984年,铁道部实行“投入产出承包责任制”,激发铁路建设活力
• 1986年,铁道部出台《关于铁路建设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铁路建设改革方向
铁路建设市场化改革的成果
• 1980年代,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网覆盖范围扩大
• 1989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通车,标志中国公路建设进入新阶

20世纪90年代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0世纪90年代的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 1990年,中国开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标志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开始
• 1997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京广铁路全线通车
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原因
• 1905年,四川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吸引大量民间投资
• 1907年,广东粤汉铁路公司成立,民间投资踊跃
民国时期铁路建设的波折与停滞
01
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计划
•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铁路建设五年计划》
•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统筹铁路建设
02
铁路建设的波折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铁路建设物资短缺

02
铁路建设的起步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史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3
第一部分
路漫漫其悠远
蹒跚起步
1876-1911
制作人:信号152彭威利
中国铁路起步于清政府统治日渐 衰落、国家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充满了屈辱、 辛酸和曲折,在时间上也比世界上最 先使用铁路的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
路漫漫其悠远
• 1934年中国政府为将淮南煤矿所产煤炭运至长江边,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铁路不仅仅只是铁路
• 铁路不仅仅是两条平行着的铁轨 ,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铁路 运输的出现无疑是人类交通史上 的一次重大革命。
第三部分
奋发图强
1949-1978
制作人王锐
路漫漫其悠远
奋发图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诞生,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 •1949年10月1日至1978年,全国 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07公里,路 网框架基本形成。 •铁路年客货运量分别达到8.1亿人 和11亿吨,是1949年的7.9倍和 19.7倍。
制造年份: 2007年—2012年
二、技术突破
路漫漫其悠远
生产商: 德国西门子公司和中国 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 有限责任公司
制造年份: 2008年—2014年
投入运营: 2009年2月
二、技术突破
路漫漫其悠远
2010年5月,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 高速列车“和谐号”CRH380A下线。 在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试验运行 中,创出486.1公里的惊人时速。
路漫漫其悠远
铁路技术装备的发展
• 从1952年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在 四方铁路工厂诞生,到1988年12 月大同机车工厂停止生产蒸汽机车 为止,36年间共制造各种型号蒸 汽机车9787台。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pptx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pptx
京沪铁路是中国一条从北京 通往上海的铁路,于1968年建 成,全长1463千米。原分为北 中南三段。北段为京哈铁路的 北京至天津段,建于1897年至 1900年。中段为津浦(天津-江 苏浦口)铁路,于1908年动工, 1912年建成。南段为沪宁铁路, 于1905年动工,1908年建成。 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 两条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沪 铁路。京沪铁路连接了中国最 大的两座城市,沿途大都为沿 海经济发达地带,因此成为中 国目前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
京汉铁路——武汉自此进入火车时代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清政 府修筑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 。1906年4 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 214公里。
京汉铁路的全线贯通,改变了武汉在 近代中国经济布局中的格局,武汉不再 是长江流域中仅充当横向传导的角色, 纵向的铁路线在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前 提下,还有成百上千的运载力,这更加 有力地推动了汉口商业贸易的发展。当 时,一位到过汉口的英国人曾感叹,中 国“内地商人很快地利用起这一改善了 的交通条件”,通过汉口把湖南,湖北, 河南等省的农产品迅速地散往全国各地。
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1953年7月30日,成渝铁路正式 交付运营。它横穿四川盆地,沿线 物产富饶,能够有力地促进西南地 区物资流通,对发展生产和繁荣经 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
宝成铁路是沟通中国西北、西南的 第一条铁路干线。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 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全长669公 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 岳铁路。
京广铁路是中国一条从北京 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 于1957年建成,全长2324千 米。原分为北南两段。北段京 汉铁路和南段粤汉铁路,在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 接轨,并改名为京广铁路。京 广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南 北铁路干线,其连接了六座省 会,以及数十座大中城市。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中国铁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铁路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和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最早的铁路是从上海到无锡的京沪铁路,于1908年正式通车。

此后,中国铁路的发展始终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北伐战争和抗战时期,铁路被用于战争需求,一些铁路线路也遭到破坏。

解放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957年中国第一条东北铁路建成,成为了中国的交通动脉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铁路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1978年至1985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增长了60%,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确立。

1990年代初,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如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等。

21世纪初,中国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2024年,中国第一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后,中国陆续建成了如京广高铁、京港高铁、京哈高铁等多条高速铁路,形成了中国高速铁路网。

2024年,中国长沙至广州的沪昆客运专线全线贯通,全长968公里。

根据中国“十三五”规划,到2024年,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

另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铁路合作。

中国与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共建了一系列国际铁路线路,为“一带一路”的顺利建设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铁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单一线路发展成为覆盖全国的完善铁路网,包括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内,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铁路运输体系。

中国铁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水平,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铁路事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