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合集下载

实验氨基酸分离鉴定

实验氨基酸分离鉴定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 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 术.
二、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 析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 配系数不同而得到分离.
展层剂由有机溶剂与水组成.在纸上,水被吸附 在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当有机相沿纸流 动经过层析斑点时,层析点上的溶质就在有机相和 水相之间进行分配.当有机相不断流动时,溶质就沿 着有机相流动方向移动,不断进行分配,溶质中各组 分的分配系数不同,移动速率不同,因而彼此分开.
四、试剂
1、扩展剂:按体积4:1:3的正丁醇:冰醋酸:水
混合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
排出水相
80 ml /组
2、平衡剂:取漏斗中的扩展剂5ml 于烧杯中作 平衡剂.
3、氨基酸:0.5%赖、脯、缬、苯丙、亮氨酸溶 液及各组分的混合氨基酸各5ml.
五、操作
1、取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3cm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在此线上每间 隔2cm作一记号〔即原点〕如图.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极性大小决定了物质在水和有机 相之间的分配情况,其极性的大小主要取 决于物质所具有的极性基团的性质和数 量,在极性基团不改变情况下,非极性基团 成分越多,则分子极性越低等.
展层方式
上行法 下行法 环形法 <辐射法〕
三、器材
层析缸、毛细管〔用钢笔代 替〕、喷雾器、培养皿、层 析滤纸〔新华一号〕
图1-2 滤纸缝合示意图
5、显色: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 的茚三酮 正丁醇溶液,干燥.
6、计算:用铅笔描出各层析斑点的轮廓,并 计算各氨基酸的Rf 值.
图谱示
化学方法:显色剂不与滤纸起反应,挥发 性小,易于去除,含水量少.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一、前言1、分离氨基酸的主要方法:(1) 离子交换法,根据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这一特征,以及目的氨基酸与杂质氨基酸pK、pI值的差异,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各种氨基酸吸附能力的不同对氨基酸进行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法的分离步骤主要包括树脂的处理、装柱、平衡、加样、洗脱等步骤. 离子交换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离子交换法是利用氨基酸等电点的不同,所以当两个或者多个氨基酸的等电点相近时,便无法分离,另外,氨基酸在树脂当中扩散速度较快,就要求料液的流速也相对较慢,这样自然造成了分离的缓慢,离子交换本身的生产原理也决定了反应难以连续还进行,这给工厂自动化生产带来影响,难以大规模地推广。

(2) 沉淀法,沉淀法是历史最悠久的分离纯化方法,目前仍在工业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氨基酸工业中常用沉淀法有等电点沉淀法,特殊试剂沉淀法和有机溶剂沉淀法。

沉淀法原理是根据某些氨基酸可以与某些有机或者无机化合物结合而形成沉淀,可以利用这种性质向溶液中加入特定的沉淀剂,使目标氨基酸沉淀,与其他氨基酸分离,在分离后再将氨基酸与沉淀剂分离即可。

现在较为成熟的分离方法有精氨酸与苯甲醛在低温条件下,缩合成溶解度小的苯亚甲基精氨酸,从而析出沉淀,析出的沉淀用盐酸处理即可分离得到目标氨基酸精氨酸的盐酸盐;亮氨酸与邻-二甲苯-4-磺酸反应,可生成亮氨酸的磺酸盐。

沉淀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选择性强,但是缺点同样明显,沉淀剂回收困难,造成废液排放污染加剧。

(3) 萃取法,萃取法主要包括反应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反向微胶团萃取、液膜萃取法等。

其中,反应萃取法是选择适当的萃取剂,使萃取剂解离出来的离子与氨基酸解离出来的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可以溶于有机相的物质,从而使氨基酸从水相进入有机相,进而分离氨基酸。

溶剂萃取法,由于氨基酸是离子型化合物,氨基酸在物理萃取时难以高效提取的,因此常用化学发来萃取氨基酸。

(5) 电透析,由于氨基酸拥有不同的等电点,故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带有正负电荷,即当PH大于等电点时,带有负电荷,将氨基酸放置在电场中,会带上负电,并且移向正极,相反,PH值小于等电点时,则带上正电荷,氨基酸向负极移动。

(2023)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一)

(2023)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一)

(2023)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目的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并鉴定氨基酸的类型及其浓度。

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的分离技术,它的分离原理就是根据溶液成分在固定相上的不同运移速度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的方法。

氨基酸属于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三类,它们在纸层析上的运移速度不同,可以通过将样品施加到起始线处,用溶剂上升将样品分离成单独的氨基酸,从而鉴定氨基酸的类型和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好样品;2.准备纸层析板和移层溶剂;3.在纸层析板上留下起始线处,将样品点于起始线上;4.将纸层析板浸泡在移层溶剂中,注意不要使样品触及移层溶剂;5.待溶剂上升至足够高处后将纸层析板取出晾干;6.可选择用氨基酸定性试剂对氨基酸进行鉴定。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分离出了6种氨基酸,它们是: 1. 苯丙氨酸 2. 丝氨酸3. 脯氨酸4. 缬氨酸5. 赖氨酸6. 天冬氨酸结论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适用于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等化合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氨基酸在纸层析上的运移规律,并成功地分离出了样品中的6种氨基酸。

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了氨基酸。

纸层析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分离方法,常用于生物学和化学研究中。

它的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吸附和液态相洗脱分离成分,从而实现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过程。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种类丰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化学意义。

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对于深入研究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纸层析法将溶液中的氨基酸分离开来。

由于氨基酸的不同极性和分子大小不同,它们在纸层析中的运移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纸层析进行分离。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将氨基酸样品点于纸层析板上的起始线处,并将其浸泡于移层溶剂中,利用溶剂的上升,将氨基酸分离开来。

实验不足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虽然成功地分离出了样品中的氨基酸,但存在一定的不足。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报告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报告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研究生物化学和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是了解其性质和结构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对混合氨基酸溶液进行分离和鉴定,以探究纸层析法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混合氨基酸溶液、纸层析纸、色谱槽和色谱溶液。

2. 制备纸层析纸:将纸层析纸剪成适当大小的长方形,用铅笔在距离底部1.5cm处画一条水平线,再在该线上距离左边1cm处画一个小点。

3. 装置纸层析槽:将纸层析纸的底端浸入色谱槽中,确保纸层析纸上方的溶液不超过纸层析纸的底端。

4. 样品加载:用微量吸管将混合氨基酸溶液滴在纸层析纸上的小点上,尽量避免溶液滴到纸层析纸以下的溶液中。

5. 开始分离:将色谱槽盖好,待溶液上升至纸层析纸的顶端时,取出纸层析纸,迅速标记各个斑点的位置。

6. 斑点分析:将纸层析纸放入紫外灯下观察,记录各个斑点的颜色和位置。

结果与讨论:通过纸层析法,我们成功地将混合氨基酸溶液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在紫外灯下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纸层析纸上出现了多个斑点。

根据斑点的颜色和位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其中的化合物。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混合氨基酸溶液包含了苏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三种氨基酸。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纸层析纸上出现了三个主要的斑点。

根据颜色和位置的初步判断,我们可以推测第一个斑点为苏氨酸,第二个斑点为甘氨酸,第三个斑点为丙氨酸。

然而,仅凭颜色和位置的初步判断还不足以确定化合物的身份。

为了进一步确认各个斑点的化合物,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标准物质进行对照。

通过比较已知标准物质的斑点与实验样品的斑点,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定各个斑点所代表的氨基酸。

结论:通过纸层析法,我们成功地对混合氨基酸溶液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根据初步判断,我们可以推测出混合溶液中的苏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存在。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地分离鉴定氨基酸成分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纸层析法的原理纸层析法是利用气相平衡原理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纸上各组分的相对亲疏性,通过运动距离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在氨基酸的分离鉴定中,纸层析法通过将待测氨基酸溶液滴于纸上,然后将纸立起来,将纸的下端浸入相应的溶剂中,使得溶剂上升,通过毛细作用将氨基酸上提,最终实现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

二、纸层析法的步骤1. 准备工作:制备纸层析板和显色剂。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氨基酸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使其浓度适宜,然后滴于纸层析板上。

3. 运行纸层析:将纸层析板立起,纸的下端浸入相应的溶剂中,待溶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取出纸层析板。

4. 显色:将纸层析板放置于显色剂中,通过氨基酸与显色剂的反应,使得氨基酸在纸上显色。

5. 结果鉴定:根据显色的位置、颜色和强度等特征,对氨基酸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纸层析法的应用1. 氨基酸组成分析:纸层析法可用于分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从而揭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质量控制:纸层析法可用于对食品、药品等中氨基酸含量的快速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 生物体内氨基酸代谢研究:纸层析法可用于研究生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四、纸层析法的优缺点纸层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行: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成本低廉。

2. 分离效果好:对于氨基酸的分离效果较好,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 易于观察:通过显色剂的反应,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氨基酸在纸上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然而,纸层析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分离效果有限:对于某些结构相似的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分离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准确鉴定。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1)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1)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生物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纸层析法将混合氨基酸分离并鉴定其种类及含量。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的原理是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纸质或硅胶薄层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准确分离。

对于氨基酸而言,其分子结构均包含有羧基和氨基,因此都是具有弱酸和弱碱性的。

通过没食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缓冲液,可使氨基酸在纸层析板上逐渐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混合氨基酸的分离。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滤纸、混合氨基酸标准溶液、混合缓冲液、酸性洗涤液、碱性洗涤液及定量分装棒。

2. 在滤纸的底端画一个以棕色标识的线,表示样品的注入位置。

3. 用定量分装棒把混合溶液从注入位置滴入滤纸中,约需滴入 5 μl。

4. 将悬浊液放在平台上,加入具有吸附性但不溶于缓冲液的薄层纸片,等待它变成透明状态。

5. 将滤纸放入盒中,使其完全覆盖盒底,并加入混合缓冲液。

6. 等待溶液上升至顶端时立即取出滤纸,并在溶液升至预定高度后标注液位高度。

7. 筛选并选择相应的染色剂将其喷在纸层析板上,以便于观察分离效果。

四、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纸层析图的分析,可以确定混合溶液中所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及各种氨基酸的比例。

在该纸层析图上,靠近底部的区域标示着杂质的位置,应当忽略不计。

通过纸层析图,我们得到了以下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结果:1. Alanine(6μg)2. Leucine(4μg)3. Isoleucine(3μg)4. Phenylalanine(1μg)5. Tyrosine(1μg)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纸层析法能够成功地将混合溶液中的氨基酸分离,并且通过染色剂的辅助,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氨基酸的分散情况。

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混合溶液中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氨基酸纸层析法

氨基酸纸层析法

氨基酸纸层析法氨基酸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 of amino acids)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步骤、实验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一实验技术。

一、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氨基酸纸层析法是利用氨基酸在纸上的分布系数和溶剂的渗透速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根滤纸条上画上水平的线,将待测的氨基酸溶液直接点于纸条上,待溶液中的氨基酸离子在滤纸上沿渗透液前进,不同氨基酸在滤纸上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氨基酸的分离和测定。

二、氨基酸纸层析法的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准备氨基酸样品,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使用pH 计调节至适当的酸碱度。

(2)准备滤纸条,按照实验需要确定滤纸的宽度和长度。

(3)准备层析槽,将槽中的溶剂预先与上盖采光纸取代,避免有光照射到。

2. 进行层析实验(1)在滤纸条上绘制水平基线,并将标记的点分开,便于后续氨基酸的测定。

(2)将氨基酸溶液直接点于滤纸条上,点的位置要尽量靠近基线,以避免扩散的影响。

(3)将纸条的一端浸入含有适当溶剂的层析槽中,保持溶剂的面平稳。

(4)待溶液中的氨基酸在滤纸上渗透,不同氨基酸迁移的距离不同,最终在纸条上形成清晰的色斑。

(5)将纸条取出,用热风干燥,然后在紫外灯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3. 数据处理将滤纸上的色斑分别用铅笔勾画出来,并测量它们与基线之间的距离。

然后,根据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待测氨基酸的浓度。

三、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实验条件1. 溶剂体系常用的溶剂体系有正丙醇/ 乙酸/水 = 4:1:5、正丙醇/氨水/水 = 70:2:25等,需要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溶剂的组成和比例。

2. 滤纸条的准备常用的滤纸有菱形滤纸和圆形滤纸,需要根据所需分离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决定滤纸的大小。

3. 实验条件实验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光照和温度过高。

实验一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实验一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和有机溶剂之间的分配情况。
【三、器材与试剂】
【三、器材与试剂】 器材: 1、层析缸 2、毛细管 3、喷雾器 4、培养皿 5、层析滤纸(新华一号) 试剂: 1、扩展剂 (正丁醇:水:冰醋酸= 4:3:1) 2、显色剂 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3、氨基酸溶液 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溶液 及它们的混合液
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烘箱中烘烤5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计算Rf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1、实验中作为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2、Rf值的含义、影响因素?
下次实验 : 实验二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值 日 生 值 日
18
小实验
当滤纸接触到溶剂时,溶液将上升。 滤纸上的小圆点是4种不同的氨基酸的混合物。 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18
可以看出1号氨基酸上升的最高,在滤纸上跑得最快。 而4号氨基酸与滤纸的结合最紧,因此跑的速度比其他的氨基酸慢。
这就是纸色谱法。 对照上图,可知道1-4号的各代表什么氨基酸。 纸色谱法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的重要工具。
实验一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层析技术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相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此相称作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可分离物质 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核苷等
18
固定相 在层析中起分离作用而不随层析过程移动的物质。如纸层析中固定相是滤纸纤维中结合的水。固定相被看成是样品移动的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
14
❖ 可以看出1号氨基酸上升的最
1

高,在滤纸上跑得最快。
2
3
4
❖ 而4号氨基酸与滤纸的结合最
紧,因此跑的速度比其他的氨
基酸慢。
.
15
甘氨酸
组氨酸
缬氨酸
半胱氨酸
1
2
❖ 这就是纸色谱法。
3
4
❖ 对照上图,可知道1-4号的各
代表什么氨基酸。
❖ 纸色谱法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 氨基酸组成的重要工具。
.
16
纸色谱小.实验动画演示
17
.
18
溶质在固定相的溶解度 分配系数 =
溶质在流动相的溶解度
.
5
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 析:纸纤维上的 –OH 基具有亲水性,所以 能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 剂作为流动相。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 相间连续抽提,使物质在两相间不断地分配 而得到分离。
.
6
❖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比移)值来 表示:
.
11
3、扩展 :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将滤
纸直立于培养皿中(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 样线1 cm)。待溶剂上升约15 cm时即取出滤纸,铅笔描出 溶剂前沿界线,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热风吹干。
4、显色: 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
后置烘箱中烘烤5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 点。
展层层斑点中心与原点间的距离 Rf = --------------------------------------------
溶剂前沿与原点之间的距离
.
7
.
8
影响Rf值的因素(多种)
❖ 物质结构与极性 物质的极性大小决定了物质在水
和有机溶剂之间的分配情况。
❖ pH值 展层剂的pH影响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基团 的解离形式。
纸层析 薄层层析
离子交换柱层析
吸附薄层层析 气体吸附层析
酶与底物 抗原与抗体
凝胶过滤
.
固定相 液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
流动相 液体
液体 液体 气体 液体 液体
分离依据 溶解度 带电性 静电引力 吸附力
配体专一性 分子大小 4
分配层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 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技术。
3、氨基酸溶液 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溶液
及它们的混合液
.
10
【四、实验步骤】
1、层析滤纸准备:取层析滤纸(长20 cm、宽15 cm)一张。
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3 cm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 上每间隔2cm作一记号。
2、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5个位置上,
干后再点一次。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 mm。
可分离物质 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核苷等
.
2
❖固定相 在层析中起分离作用而不随层析过程移动
的物质。如纸层析中固定相是滤纸纤维中结合的水。 固定相被看成是样品移动的阻力。
❖流动相 在层析过程因其本身流动而推动样品移动
的物质。
.
3
层析的分类
名称 分配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吸附层析 亲和层析 凝胶层析
操作方式
❖ 层析滤纸的质量 层析用滤纸要质地均匀,紧密,
❖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含杂质少。国产新华滤纸可
❖ 用于一般的纸层析。 .
9
【三、器材与试剂】
器材:
1、层析缸 2、毛细管 3、喷雾器 4、培养皿 5、层析滤纸(新华一号)
试剂:
1、扩展剂 (正丁醇:水:冰醋酸= 4:3:1)
2、显色剂 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实验一 纸层析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实验,掌握纸层析的基本操作技能。 ❖ 加深对分配层析原理的理解。
.
1
【二、实验原理】
层析技术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其中 一相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此相称作流动相,并使 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5、计算Rf值
.
1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1、实验中作为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2、Rf值的含义、影响因素?
下次实验 : 实验二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值 日 生. 值 日
13
小实验
❖ 当滤纸接触到溶剂时,溶液将上 升。
❖ 滤纸上的小圆点是4种不同的氨 基酸的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