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之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草原》(节选)。

(16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 ( 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愉悦)。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舒适),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首(奇丽奇特)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4分)2.用"\"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分)3. 《草原》的作者是 ,原名 ,被称为。

代表作有《》《》《》等。

(3分)4. 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表示绿的范围的和表示绿的程度的。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 ( 2分)5.文中的拟人句是我的理解是(2分)6."一"有以下解释:(2分)A.相同B.数量词C.专一D.满,全"一碧千里"的"一"应取解释"一模一样"的"一"应取解释"高歌一曲"的“一”应取解释7.草原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

(1分)二、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12分)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1套》(16篇,共6套)附答案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1套》(16篇,共6套)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专项训练第1套(16篇,共6套)学校:班级:条码区姓名:第1篇:新叶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

“啊!你好,新叶!”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

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

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

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⑦也许是因为“绿叶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⑧新叶青青,我忽然想起: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29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29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计划【范文一:六年级语文复习计划】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语文,有如下阐述: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应该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作为出发点及归宿,以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十二册课本为主要内容,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

复习时,老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其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呵护与培养;要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及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要处理好学与考的关系。

坚决摒弃单一、机械的题海战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复习要点(一)汉语拼音(两课时复习,一课时练习)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

复习这部分具体要求有: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正确书写;能具体区分声母、韵母;2、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3、认识隔音符号、声调符号;并掌握“ü”的拼写规则;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运用音序排列,学会音序查字法;5、复习“一”、“不”的变调,复习“啊”的变声;6、认识儿化音;(二)识字、写字(一课时复习,两课时练习)识字时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其中蕴含着多种能力与智力的培养,复习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要求有:1、巩固已认识的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做到会读会写,并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特别是十二册的生字词要熟练掌握;2、了解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等汉字知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五年级学生当中,大部分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强,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常常出现了不知该如何解答的状况,常常导致答非所问的后果,要从一些拓展性的内容下手,帮助她们制定计划,考出好成绩。

二、复习内容本册八个单元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随课生字词,7次习作训练和7个回顾∙拓展,及语文小知识。

三、复习总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熟读28篇课文,特别是14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方面的特点。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

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4、能初步把握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6、复习写写实的文章和写想象的文章,复习修改习作。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教案

作为一名六年级语文教师,我们每一年都需要为期末的复习计划进行规划,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阅读计划1.认真阅读课内所有的文章,将重点字词加强记忆,掌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

2.精读篇目:《眼见为实的诱惑》《神童之谜》,分析文章结构,重点理解词语释义,透彻理解文章意义。

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细节描写丰富的名著或故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更深入了解文化底蕴,增加阅读量。

二、写作计划1.写作练习:针对期末考试涉及到的写作题型,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

2.仿写练习:由教师给出文字素材,要求学生模仿其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3.作文修改: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后,再针对学生的优缺点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引导学生找出自身不足,提高写作能力。

三、人文素养计划1.名人故事:介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及其故事,如屈原、鲁迅、孔子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贡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2.文化活动:组织文化活动,如诗词大会、文学讲座、文学朗诵等,让学生接触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化乐趣。

3.社会实践: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借助这份计划,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这份计划的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为有才华、有修养的中华新一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训练课内阅读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该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1)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_____”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草原》老舍舒庆春2.(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六年级语文复计划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语文,有如下阐述: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研究其它学科和继续研究,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惯。

小学语文毕业复,应该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作为出发点及归宿,以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十一、十二册课本为主要内容,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复。

复时,老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其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呵护与培养;要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及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要处理好学与考的关系。

坚决摒弃单一、机械的题海战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孩子们的终身研究、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复要点(一)汉语拼音(两课时复,一课时练)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在于匡助学生使用汉语拼音识字、研究普通话、查字典。

复这部分详细要求有: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正确书写;能详细区分声母、韵母;2、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3、认识隔音符号、声调符号;并掌握“ü”的拼写规则;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运用音序排列,学会音序查字法;5、复“一”、“不”的变调,复“啊”的变声;6、认识儿化音;(二)识字、写字(一课时复,两课时练)识字时阅读和作的基础,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个中蕴含着多种能力与智力的培养,复时,应给予足够的正视。

详细要求有:1、巩固已认识的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做到会读会写,并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特别是十二册的生字词要熟练掌握;2、了解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等汉字知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链接专项训练(课内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链接专项训练(课内阅读)含答案

16 课内阅读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诗,完成练习。

(30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6分)花木成畦.(guīqí)排闼.(dátà)2.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8分)(1)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排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4.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8分)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出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所居环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过这种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二、读《穷人》的片段,完成练习。

(30分)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鄂教版六上语文课内阅读专项复习及答案复习目的:能把一段对话的顺序整理清楚,能读懂一篇文章,并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能领会文章中某些句子含着的意思。

能够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

复习重难点:领会文章中某些句子含着的意思,把一段对话的顺序整理清楚,复习方法:讨论、交流复习内容:一、细细品味《养花》,认真完成后面习题哦!(14分)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突然闹霜冻。

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

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奇花异草:置之不理:门道: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3.“我”为什么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4.联系选文和生活或其他,说说养花有什么乐趣?二、爱是永恒的话题,阅读《爷爷的芦笛》你就知道了,(18分)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在窗户上。

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这小屋好似一艘在波峰浪谷中(diān bǒ)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

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哗——哗——海水不知疲倦地一浪接着一浪。

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duō suo)着下了床,刚要开门,呼的一声,一阵狂风把门吹开了,狂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赶紧缩回脚,关好门,又钻进了被窝。

强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漫漫长夜。

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啊,爷爷的芦笛!“爷爷!爷爷!”强强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

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1.把文章中划横线的地方写上词语。

2.短文中有许多环境描写,请你找几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句子是:好处是:3.短文中强强语言、动作、心里描写的句子也有很多,找几句哦!说明了什么呢?句子是:说明:4.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换,意思不变哦!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爷爷!爷爷!”强强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

()三、《伟大的出征》,我骄傲,我自豪!(24分)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

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是!”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

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向发射塔架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风采:定格:2.“从容”和“稳健”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3.“几多信任、几多期待!”这句话中“信任”指什么?“期待”指什么?为什么用“!”呢?4.文章中划横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5.“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时候的杨利伟在想什么呢?四、《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呢?(20分)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

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1.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

好处是:2.用“﹍”线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徜徉:钟情: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呢?五、老师,您辛苦了!(24分)多少欢聚,有多少离别,汇集在您生命的长河。

多少忧愁,又多少喜悦,交织在您的无怨的岁月。

日日夜夜,您总做着希望的梦;风里雨里,您总唱着痴情的歌。

直到满头的青丝变成了白发,直到每一片心田都开出花朵。

1.这段诗歌选自《》。

2.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欢聚:离别:忧愁:喜悦:3.哪句话写出了老师工作的辛苦,用“_”表示。

4.“日日夜夜”说明,“痴情”说明,“青丝”变“白发”说明。

5.“花朵”指的是。

6.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六、《伟大的出征》(10分)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定格在(),定格在()。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前三个自然段落的意思吗?(2)2、本文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样精确的表述有什么作用吗?(2)3、补充画线处的空白处。

(3)4、画线的部分能改变顺序吗?为什么?(3)七、《浮冰上》(16分)诺尼硬起心肠来。

“来,尼玛克。

”他轻声叫着。

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

”诺尼叫道。

尼玛克走上前来。

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

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

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

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

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

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

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

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

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

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

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

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诺尼睁开眼睛。

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1、“来,尼玛克。

”他轻声叫着。

“轻声”说明了什么?(1)2、为文中的字注音。

(3)3、“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诺尼的痛苦是什么?(2)4、“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他为什么哭了?这是怎么样的泪水?(4)5、请把描写诺尼的心里变化的句子画出来,并思考诺尼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6)八、《壶口瀑布》(18分)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地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

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的,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

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

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似();有的(),如();有的(),像();有的(),扑朔迷离。

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

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

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

1、第一自然段依照什么顺序描写壶口瀑布的?观察的内容有哪些?(3)2、结合本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2)雷霆万钧:扑朔迷离:补充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

(7)3、第二段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为我们描绘了。

(4)4、从第三自然段中,你认为中国人(李白、王之涣,光未然等)是因为壶口瀑布的什么而醉?(2)参考答案一、1、花异草: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

置之不理:之:代词,它;理:理睬。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2、依次为:zhǒng、zhòng;3、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二、1、颠簸、哆嗦;2、句子: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在窗户上。

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

好处: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形象。

4、摇晃、无影无踪、不由自主。

三、1、风采:风度神采。

定格就是确定的意思。

2、这两个词语意味着杨利伟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接受了艰苦的,甚至残酷的训练,已经能够坦然地、胸有成竹地迎接这严峻的考验。

3、信任是相信自己,自信的表现。

期待是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渴望和神往。

一个“!”号,把未尽的千言万语都蕴涵在这庄重的“出发”两个字中。

4、排比、不能调换、因为一个比一个更重要,一个比一个更有意义。

四、1、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使句子更生动,内容更具体。

2、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

3、徜徉: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