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一部避孕史,千年节育路

一部避孕史,千年节育路

一部避孕史,千年节育路人在一生的夫妻生活中,真正是为了生孩子的其实极少,更多的是为了欢愉。

因此,人类并不希望每次的性生活都会怀上孩子。

于是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寻找控制生育能力的方法。

在人类历史的千年长河中,上演了一场场避孕方法上失败和成功的大戏。

◆1、屏障避孕——不让精子和卵子见面屏障避孕是指外用避孕工具和外阴杀精剂的统称。

这类避孕措施是在生殖道局部范围内用物理方法(机械阻挡)不让精子到达子宫口处,或用化学制剂在阴道内使精子灭活,或者两者结合,以阻断精子和卵子相遇而达到避孕目的。

屏障避孕历史悠久,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蜂蜜、碱和鳄鱼粪等制成栓剂,臵于子宫颈口和阴道内进行避孕,开创了避孕的先河。

我国在古代也有用巴椒和蜜或枣泥搅和,制成薏米大小的药丸,用小囊裹入药物塞入阴道,既可激发性欲又有避孕的作用。

古代妓女用油性竹衣作为宫颈屏障,避免生育,也取得了成功。

另有用黄连溶液冲洗阴道也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

目前主要使用的外用杀精剂是壬苯醇醚(一种表面活性剂,通过破坏精子的生物膜系统而发挥避孕作用,它可使精子的质膜脱失、顶体膜受损或顶体脱失、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用它做成的栓剂(避孕栓)、片剂(避孕片)、膜剂(避孕药膜)、海绵剂(避孕海绵)、胶冻剂(避孕胶冻)和凝胶剂(缓释凝胶)已经广泛使用。

外用的这种杀精剂还有一定的抗性传播疾病的作用,如能灭活淋病双球菌、阴道滴虫、疱疹病毒、衣原体等。

国外报道,女性单独使用外用杀精剂或与阴道隔膜、安全套合用,淋病发生率减少约75%,慢性盆腔炎发生率减少50%。

17世纪,康得姆制成了第一个阴茎护套,安全套开始流行。

以后,类似的屏障避孕工具,如阴道隔膜、宫颈帽等也相应得到发展和应用。

20世纪50年代起,宫内节育器、激素避孕药等一系列高效安全的避孕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屏障避孕曾一度遭到冷落。

可是,近20年以来,由于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的流行和猖獗,屏障避孕又一次得到了世人的青睐。

避孕药具知识培训

避孕药具知识培训

二、现代避孕药具的发明使妇女摆脱了无休 无止的生儿育女的拖累,不再被桎锢在家 庭中为养育儿女劳累。现代避孕药具使妇 女走出家庭成可能,从而使妇女走上经济 自立之路,造就了现代职业女性阶层,为 妇女赢得真正自由解放,实现社会平等地 位创造了条件。就这个意义来讲,现代避 孕药具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为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地位平等作出了前 所未有的贡献。
第三阶段:60年代(1960-1969年),提倡计 划生育,避孕药具的科研、生产、供应工作有 较快发展。60年代初,我国开始有组织地仿 制女性甾体口服避孕药。1963年-1967年, 共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适合我国的甾体口服避 孕药合成路线的研究。由于周恩来总理亲自抓 这项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未停顿。
C、妈富隆避孕片,在来月经的第一天起,每日服1片,连 服21天,停药7天,从第8天开始服用下一个周期的避 孕药。停药期间会有月经来潮。
d、复方左炔诺孕酮片(21+7):在月经来潮的第一天, 服用标有黄色药片。如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为星期三,则 服用周三日期下的淡黄色药片,以后安箭头方向每天服 用一片,服完所有的21篇淡黄色药片后,再服用淡粉色 药片,服完所有的药片(28片),不管是否还在出血, 第二天应开始服用新的一盒标有相应日期的淡黄色
自1988年开始、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都实行了" 经费包干计价调拨"的管理办法,并作出了在流通领 域中实行"双轨制"重要决策,即免费发放与市场零售 相结合,充分满足各类人群对避孕药具的需求,尤其 是流动人口的需求。 1981年国务院负责人召集各有关部门同志开会, 专门研究了避孕药具生产和供应问题。会议强调指出, 避孕药具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物质保证,控制人口要以 避孕为主,必须把药具供应工作做好,会议明确了由 国家计生委负责编制全国避孕药具供应计划,以及组 织基层单位的药具发放和技术指导。据此,地方各级 计划生育部门设置了专门机构--药具站,配备了专职 人员负责药具供应、发放工作,形成了一套药具管理 体系。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府管理措施,旨在调控人口数量和结构,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追溯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前现代时期在19世纪以前,大部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明确,人口数量主要由自然因素决定。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二、19世纪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一些措施限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例如,英国实行了“人口法”,鼓励户籍人口限制。

三、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20世纪初,许多国家在政府层面开始探索人口管理的方法。

瑞典是最早采取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之一,他们鼓励人们晚婚、晚育并提供相关的福利和医疗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避孕工具的研发和推广也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避孕药物、避孕套等逐渐普及,降低了意外怀孕的风险。

四、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20世纪中叶,随着人口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于1979年开始实施,标志着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推行。

这一政策限制了大多数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约束社会的生育行为。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一方面,该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缓解了资源紧张和环境压力。

另一方面,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

五、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一些国家逐渐放宽生育限制,鼓励家庭生育更多的孩子,以抵消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此外,其他一些国家则面临着人口减少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措施,如提供生育福利、降低教育和医疗费用等。

六、结语计划生育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演变和调整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

在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将继续调整和适应新的挑战。

六十年计划生育史

六十年计划生育史

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4-12
1974年计划生育证、节育证
1974年计划生育卡
1974年准生证
计划生育宣传形式多种多样, 出版物很多,
不能一一列举,
7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 已经日趋严格, 票证成为
控制计划生育的手段。
1975年年历
《计划生育》写作组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5
计划生育邮票
陕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扑克
荆门计划生育医疗基金卡
结婚纪念章(年代不详)
湖北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
谢谢您一直看到这里! 关注中国的计生 历史!
2014年1月4日
1978年计划生育年历
广州军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出版时间:1978-01
朝阳日报1978年7月9日
1978年宪法五十三条: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1978年计划生育宣传画
1978年婴儿出生卡
1978年准生证
70年代末贵州省计划生育证
1979年计划生育年历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时间:1973-04
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时间:1973-06
韩向阳、李长春、孙庭立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3-10
1974年计划生育年历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4-07
山东省妇联筹备小组 山东省革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版时间:1974-11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2009年明信片
2010年生育文明示范户
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
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国 家计划生育大事记

国 家计划生育大事记

国家计划生育大事记计划生育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推行的一项基本国策。

以下是国家计划生育的大事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人口增长较快。

当时,政府已经开始关注人口问题,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节制生育的宣传和试点工作。

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强调“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

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73年,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立,各地也相应建立了计划生育工作机构。

同年,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即鼓励晚婚、拉长生育间隔、少生子女。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这一公开信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强化和明确。

1981年,成立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作为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专门机构。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

各级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供避孕节育服务、实施奖励和惩罚措施等手段,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变化。

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第三讲-避孕与节育(人大-生殖健康科学-全校选修课)

第三讲-避孕与节育(人大-生殖健康科学-全校选修课)

避孕与节育和红/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研究所一、生殖调节发展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预防妊娠的概念⏹但是,天主教谴责避孕方法,认为是违反自然的不道德行为,对生殖调节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我国,几千年封建色彩的错误生育观一直阻碍着我国生育调节的进展⏹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的第一次避孕革命浪潮⏹20世纪60年代,我国终于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被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节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提高人口质量二、生育的条件(一)、女方:⏹正常的卵巢功能⏹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生殖管道⏹对卵巢激素产生良好反应的子宫内膜(二)、男方:⏹正常的生精和输精功能(三)、排卵与月经周期⏹排卵和月经是妇女的生理现象,女性在性成熟后,受到下丘脑、垂体的调节,卵巢开始发育,每个月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

排卵的时间是在下次月经的前14天左右。

⏹卵巢排出的卵子被拾取到输卵管内,靠输卵管的蠕动向宫腔方向移动。

排卵后子宫内膜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下增厚并富于血运和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着床。

⏹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结合,子宫内膜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大约在排卵后14天脱落,伴有出血,从子宫口和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

⏹从这次月经开始第一天至下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

每次月经持续3-7天,出血量约为50毫升。

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50岁左右的妇女月经不再来潮,叫做绝经。

(四)、受精与着床⏹性交时每次射精约有数亿个精子进入阴道,只有几百个精子能穿过子宫颈进入子宫腔到达输卵管的受精部位,精子的受精能力大约可保持3天。

⏹卵子从卵巢排出后,一般约需8-10分钟即可被拾取到输卵管,即而被运输到输卵管的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卵子在此处停留约2-3天,如果卵子在排出24小时内遇到精子,就可能在此处受精。

⏹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的壶腹部相遇,多个精子的“顶体酶”瓦解了卵子表面的透明带,其中,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子,瞬间结合成为受精卵,称受精。

六十年计划生育史

六十年计划生育史

1968年生育证
天津市计划生育科研协作组 出版时间:1969-06
1969年结婚证:勤俭持家、计划生育
杭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时间:1970-01
安阳县人民卫生防治站革委会 出版时间:1970-02
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 出版时间:1970
苏州市文化局 出版时间:1970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出版时间:1970
• 1956年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的《1956年到1967年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 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
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北京卫生教育所 出版时间:1956年
节育安全期参考指示表 上海卫生出版社
宋鸿钊 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7-12
1982年已婚无生育计划公约(山东)
1982年计划生育卡
1983-84年计划生育画库
1983年内蒙古《计划生育展览》
1983年计划生育首日封
1983年一胎准生证(蚌埠)
1984年计划生育年历
柏华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4-6
1984年计划生育证
1985年计划生育年历
1985年独生子女优待证(广东)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防疫局 出版时间:1975
1975年结扎输精管证明书
1976年计划生育年历
《计划生育一百问》编写组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6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6
北海舰队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出版时间:1976
1976年计划生育画册
湖北省革命委员会 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版时间:1976-10
2003年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浙江省计划生育志编纂委员会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4-10

千奇百怪性生活吉尼斯记录

千奇百怪性生活吉尼斯记录
620:1999年,一位姓休斯顿的女子在纵欲狂欢时,10小时之内先后与620名男子同床共枕。
15小时:弗农·科尔曼医生记载了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性行为——15小时!该记录的创造者是美国电影明星梅·韦斯和她的男友特德。
7000人:据历史记录,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性狂欢发生公元200年的罗马城,那时共有7000人肆意享受鱼水之欢。
而伯列海尔则例举出在马斯特斯之前的一大批性学家,他们都对人类性交进行了直接的观察。并有资料说,在美国早在1872年就有倍克博士对人的性高潮进行了观察,他来自美国的印地安那州,是一个对性研究极其有兴趣的人。
数字性交之最:
55:据称色情明星约翰·多斯一天内可以满足55位女子的性需求。
从未做过的观察研究:“…当我用右手的食指沿着从阴道至阴阜的部位来回刺激了三、四次,她的性高潮竟然很快来临…”倍克在观察报告中写道。倍克博士将自已的研究报告发表在1872年9月号的医学与外科杂志上。论文的其他版本亦见于1874年美国医学联合会的文献及同年美国产科、女性和儿童疾病杂志上。
相关之最:
八、最早的性调查
在19世纪曾经进行过一些涉及人的性行为的一些小范围的调查,但是由阿希连斯在1923年完成的工作应该算是第一个有意义的性调查。作为心理学家,阿希连斯曾编制和完成了对居住在纽约及其周边地区1449名男性和483名女性的集体查询。此项调查主要是关于社会卫生其中包括性病防治的有效性问题,这样,调查的问题就涉及到被查询者的性机能活动性,因此也是一次性学调查。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当时这项最早的性调查在可比性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而上个世纪初,美国生物学教授、性学家金赛的性学调查和报告最有影响,他对1.7万人进行查询,对每个被查询者提出了350个问题,因此也就获得了涉及人的性生活各个方面的资料,并至今仍然经常被各国性学家引用。金赛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人类男性的性行为》和《人类女性的性行为》两部著作,这才是人类最有影响的性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孕的历史发展非常奇特,在古代,妇女通过某些剧烈运动使精子能够排出。

Soranus*,一位2世纪希腊医生,建议希腊妇女同房后反复跳跃七次以避孕。

欧洲的妇女则采用“更可靠的方法”,医生鼓励她们半夜里来回推四次磨。

* = Soranus,公元2世纪古希腊医师,他的工作在妇产科学界有着巨大影响直至17 世纪。

他对避孕、流产、产时过程进行了描述,同时也在骨折和其他疾病提出见解。

过去,屏障避孕是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目的是阻止精子与卵子“碰面”。

二世纪时出现了阴道栓Pessaries,许多材质被用来做阴道栓,如石榴浆,象或鳄鱼粪与蜂蜜或树胶的混合物。

很难想象的是,放置一种所谓阴栓的困难程度,这种方形的木质屏蔽物被雕成凹形,形状类似门栓;一些数据表明,维多利亚时代(结束于19世纪),这种方式比较受欢迎。

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种装置才由于对妇女的折磨而受到斥责。

避孕套,古代采用动物组织,如羊肠、蛇皮等。

有时妇女使用天然海绵避孕,塞入前先将它浸入姜汁、柠檬或烟草汁内。

口服避孕药在古埃及时代就已存在,妇女服用油、谷物、水果、及其他蔬菜的混合物,有时甚至是尿和其他动物器官。

Soranus*建议饮用铁匠用来冷却金属的水。

4000多年前,中国妇女饮用汞、砒霜、或马钱子碱来避孕。

IUDs的历史可以回溯到阿拉伯时代,牧民将小鹅卵石塞入骆驼的子宫内,以避免它们在穿越沙漠的长途旅行中怀孕。

19世纪末,控制生育的需求增加了,避孕方式发生了很大变革,首先是“现代”宫内节育器的发展,这副图显示的是那个时代使用过的不同形状及尺寸的IUD。

现在,已产生许多不同避孕方式,从传统的如安全期避孕、性交中断,到这里所示的更现代更可信的方式。

正如我们看到的,口服避孕药占现代避孕方式的14%。

绝育是全球范围最常用的避孕方式。

(资料来源于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Contraceptive Use 2001)需要指出的是,这是现代避孕方式一个总的概括,而各个国家之间、各个年龄阶段会有所不同(随年龄增长避孕药使用率会下降)。

如今,世界上许多妇女认为避孕药是最有效的、可逆的、使用方便的避孕方式。

当然,科学家仍在继续寻找新的更好的方法。

何避孕方式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珍珠指数来衡量。

它是指100名妇女一年内所可能发生的妊娠率。

珍珠指数越低,可靠性越强。

若PI为1,指的是,如果100名妇女使用一种避孕方式一年,有1位发生意外妊娠。

此表显示了不同避孕方式的珍珠指数。

Implanon 珍珠指数< 1,与绝育相比,是目前最可靠的、可逆的避孕方式。

许多人认为避孕药的历史始于这位先生,Russel Marker。

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美国药剂师,他认为从动物身上获得黄体酮很不合算,因为要得到1 mg 孕酮,需要2500头孕猪的卵巢。

那时已知道,在某一处吃草的澳大利亚绵羊不容易怀孕,究其因是与一种植物苜蓿clover有关,另外,二战中吃郁金香茎的荷兰妇女也不容易怀孕。

根据以上经验,Russel Marker开始致力于寻找一种可以从植物提取的甾体激素。

20世纪30年代,他终于发现,一种被妇女用来减轻痛经的墨西哥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含有高浓度的甾体皂甙(steroid sapogenins)。

当他在墨西哥从这些甾体激素中提取出孕酮时,即成为避孕药的一个里程碑。

直到今天,它仍被用作生产孕激素去氧孕烯(desogestrel)的原料。

也有很多人不认为Russel Marker是避孕药之父,但肯定的是,他的工作对避孕药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20世纪30年代,他终于发现,一种被妇女用来减轻痛经的墨西哥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含有高浓度的甾体皂甙(steroid sapogenins)。

当他在墨西哥从这些甾体激素中提取出孕酮时,即成为避孕药的一个里程碑。

直到今天,它仍被用作生产孕激素去氧孕烯(desogestrel)的原料。

也有很多人不认为Russel Marker是避孕药之父,但肯定的是,他的工作对避孕药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英国的处方数据(1999)表明年龄19-25岁妇女是口服避孕药丸的最大使用人群,25岁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出现下降,比如希望妊娠、使用更长久的避孕方式。

Gregory Pincus是研究口服避孕药的先驱。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真正的“避孕药之父”。

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Puerto Rico做了一项研究,由于他知道他的实验不能有妊娠的风险,他采用的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剂量很高。

事实上他完成了他的研究并且未发生一例妊娠。

1960年,第一粒口服避孕药丸-Enovid,被介绍到美国,不久,1961年到欧洲。

虽然他的第一粒高剂量的甾体激素(含150 μg雌激素)药丸有很高的避孕效果,但当时他的研究没有发现副反应。

20世纪30年代,他终于发现,一种被妇女用来减轻痛经的墨西哥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含有高浓度的甾体皂甙(steroid sapogenins)。

当他在墨西哥从这些甾体激素中提取出孕酮时,即成为避孕药的一个里程碑。

直到今天,它仍被用作生产孕激素去氧孕烯(desogestrel)的原料。

也有很多人不认为Russel Marker是避孕药之父,但肯定的是,他的工作对避孕药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20世纪30年代,他终于发现,一种被妇女用来减轻痛经的墨西哥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含有高浓度的甾体皂甙(steroid sapogenins)。

当他在墨西哥从这些甾体激素中提取出孕酮时,即成为避孕药的一个里程碑。

直到今天,它仍被用作生产孕激素去氧孕烯(desogestrel)的原料。

也有很多人不认为Russel Marker是避孕药之父,但肯定的是,他的工作对避孕药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英国的处方数据(1999)表明年龄19-25岁妇女是口服避孕药丸的最大使用人群,25岁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出现下降,比如希望妊娠、使用更长久的避孕方式。

Gregory Pincus是研究口服避孕药的先驱。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真正的“避孕药之父”。

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Puerto Rico做了一项研究,由于他知道他的实验不能有妊娠的风险,他采用的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剂量很高。

事实上他完成了他的研究并且未发生一例妊娠。

1960年,第一粒口服避孕药丸-Enovid,被介绍到美国,不久,1961年到欧洲。

虽然他的第一粒高剂量的甾体激素(含150 μg雌激素)药丸有很高的避孕效果,但当时他的研究没有发现副反应。

避孕药的历史分两个主要趋势,一方面使雌激素剂量降低,另一方面开发选择性更高的孕激素制剂以使孕激素剂量降低,同时保持其高效性,良好的周期调控,而副反应发生率低。

1)雌激素剂量减低。

为了降低副反应,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剂量从最初的每片150 μg逐渐减至20-35 μg,称为低剂量避孕药,最新的甚至只有15 μg。

原因如下:•有提示雌激素剂量与血栓发生有关•已显示雌激素剂量与凝血机制的改变程度相关•许多不严重但却给使用者带来不方便的副反应,如恶心、乳房胀痛、呕吐,主要由雌激素引起。

2) 开发选择性更高的孕激素。

雌激素剂量减少的同时,孕激素的剂量也在减少,高效孕激素的产生使之成为可能。

研究发现孕激素剂量与动脉疾病发生率相关,即使是低剂量,这些老一代的孕激素仍对胆固醇LDL、HDL的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原因导致更多的研究去开发新的孕激素,从而改善OC对脂代谢的影响。

已证实孕激素的雄激素作用越强,对脂代谢的不良影响越大。

所以,避孕药最初40年的发展主要是在提高安全性方面。

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量以减少副反应,同时发展新的孕激素制剂以使总的孕激素量减低。

减少雌激素剂量的原因:较高剂量的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凝血系统的改变、及其他的副作用如恶心、乳房胀痛、呕吐等。

开发强孕激素活性及低雄激素活性的孕激素原因:雄激素活性高的避孕药容易引发动脉疾病。

60年代口服避孕药问世以来,雌激素剂量逐渐被降低,从150 μg到低于50 μg,甚至到15 μg。

已证明,与老一代孕激素配伍,雌激素成分低于30 μg 则不能达到安全避孕的目的,与高选择性孕激素去氧孕烯配伍,使减少雌激素剂量成为可能。

欧加农是最早推出20 μg EE(Mercilon)的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公司,Mercilon提供了非常可靠的避孕效果、良好的调经能力及极低的副反应。

资料来自于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对象不包括孕妇,妊娠妇女患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是低剂量口服避孕药的2倍。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口服避孕药血栓疾病的风险:·雌激素剂量越高,风险越高;·与不同类型孕激素配伍,雌激素剂量相似的避孕药血栓性疾病的风险类似;·服用Mercilon组的风险最低,但不再有统计学意义。

以上资料极大支持了过去30年来为减少雌激素剂量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反应地发生。

现代口服避孕药的使用者得到更多的关于药物的信息(好处、副反应、额外的好处),并更关注她的自身需求。

这些导致了避孕药的更多需求。

避孕药的发展已经转入如何适合妇女个体需求,如改善出血模式、改善皮肤状况、给不能或不愿意使用雌激素的妇女提供可靠的避孕方式(如哺乳期妇女),改善或促进依从性,以及如何满足女性对非口服避孕方式的需求。

紧急避孕方法进展摘要:【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临床近年来紧急避孕法的进展,叙述了紧急避孕两大类方法:激素类法(高剂量雌激素法、雌孕激素复合法、单用孕激素法、丹那唑、米非司酮)和带铜宫内节育器法(IUD)及其作用机制、应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关键词紧急避孕激素类带铜宫内节育器米非司酮丹那唑性交后采取各种避孕方法......以避免非意愿妊娠,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使用各种方法或制剂的记载。

阴道灌洗是采用最多的方法并且沿用至今。

现代紧急避孕的激素方法最早源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首次发现具有雌激素作用的卵巢提取物在很多低等哺乳动物中有抗生育作用。

直到60年代才首次在人类中进行了性交后应用大剂量雌激素防止妊娠的临床报告。

70年代单用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以及宫内节育器的放置等在紧急避孕上均获得一定临床成效。

近年来孕激素左旋诺孕酮(LNG)、丹那唑等新的应用获得良好的紧急避孕效果,尤其是最新的抗孕激素———米非司酮的发展,紧急避孕将在计划生育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近年来紧急避孕法的进展作简单归纳和简述。

1 药物1.1 高剂量雌激素[1~3] 1963年开始有性交后应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的报道,当时主要是针对遭遇强奸的妇女防止妊娠,给予乙烯雌酚(DES)50mg/d,共4~6天。

以后改为25~50mg/d或炔雌醇(EE)0.5~2.0mg/d,共5天。

在100多周期中用药者中无一例妊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