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提高意外怀孕人群避孕依从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生殖健康、避孕知识、性行为态度调查报告分析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生殖健康、避孕知识、性行为态度调查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1 9 5 文献标识码 : A
近年来 , 我国未婚意外妊娠发生率以每年 6 . 8 6 % 的速度递增 , 约占人工流产总数的 1 5 %~ 2 5 % m 。 尤其 是 近 年来无 痛 人 流技 术 的开 展 , 我 院 门诊行 无 痛 人 流 的人数 居 高不下 。人 流术 后远 期并 发症之 一是 输 卵 管炎 。而 输卵管 阻塞 或输 卵管 通而 不畅 约 占女 性 不孕因素的 5 0 %t z  ̄ ,值得引起社会及医务工作者 的 高 度重视 。
妊娠 的原 因 5 9 . 0 % 是 因为未避孕 。 结论 :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欠缺 。 避孕意识差 , 避孕效果低。 预 防性传播疾病方面知识不足 , 意识欠缺 。石河子妇幼保健院应采 取积极措 施 , 有针对性 的进行 健康 宣教 , 提 高妇 女
生殖保健水平 。
【 关键词 】 未婚女性 ; 意外妊娠 ; 生殖健康 ; 避孕方法
1 6 8
2 0 1 4年 4月 第3 6 卷 第 2 期 2 . 3 避 孕 态度
农 垦 医 学
J o u r n a l o f No ng k e n Me  ̄c i n e
Ap r . 201 4
VO l - 3 6 No. 2
3 . 2避 孕态 度较 随 意 , 避孕 意识 欠缺
问卷调查分析 。方 法: 对石 河子市妇幼保健 院妇科 门诊 2 0 1 4年 5月 一 6月就诊 的未婚意外妊娠 女性 1 7 0 人 进行问 卷调查 ,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 3 6 . 1 %的患者对 自己生殖 系统结构不 了解 , 6 2 . 7 %的患者对异性生殖 系统结 构不了解 。仅 4 9 . 4 %的患者愿意采用避孕套作为 主要避孕措施 , 7 . 2 %的采 用避孕药避孕 , 2 7 . 7 %的患者采用体外 排 精避 孕 , 3 . 6 %的患者采用安全期避孕 。 3 2 . 5 %的女性避孕态度为无所谓 , 5 6 . 6 %的男方避孕态度为无所谓。此次意外

健康教育对叶酸服用依从率的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对叶酸服用依从率的效果分析

( 上接第 1 1 5 页)
费领取 叶酸的妇女 与 2 0 1 2 年1 月至2 0 1 2 年 1 2月 1 2 0例免费领取 叶酸的妇女进行对 比,观察健康教 育前后叶酸服用依 从率的变化。 结果 叶酸服用依从率 由原来 的 5 3 . 3 3 % 提高到 7 1 . 1 8 %。讨 论 对待孕妇女进行健康教育 ,可提 高叶 酸服用依从率 。 关键 词 :健康教育 ;叶酸 ;依从率 中图分类号 :Q5 6 3 + . 8 文献标识码 :B
骨正 常 发 育 。当 神经 管 闭 合 发生 异 常 或 尚未 关 闭 ,就 会 产 生 神经 管缺 陷 , 是大脑 或脊髓 的 主要 出生 缺 陷 , 包 括脊柱 裂 、 无 脑 畸形 、脑 膨 出 。神 经 管 缺 陷发 生 在受 精 后 的 1 6 一 一 3 0天 左右 , 如果 这个 时间受 到不 良因素影 响 , 将发 生神 经管缺 陷 。 神 经 管 缺 陷发 生 的原 因很 多 ,叶酸 缺 乏是 其 中最 明确 、最 主要 的原 因 。叶 酸是 一 种不 耐 热 、低 密 度 的水 溶 性 B族维 生 索 ,是 新 细胞 产生 和 维 持所 必 需 的 物质 ,参 与人 体 的核 苷 酸 代 谢 和氨 基 酸代 谢 ,无 论 何 种 原 因造 成体 内 叶酸 缺乏 时, 其 直接 后果就 是细胞 的增 殖和分 裂受 到影 响 。 研 究显示 , 在 怀孕前 3月 到怀孕 后头 3月 ,通 过服 用含有 0 . 4 mg叶酸 , 可 降低神 经管 缺陷发 生风 险至 少 7 0 % 以上 。… 3 . 2 由于大 多 数妇 女 的妊 娠 是无 计 划 的 ,现 针 对 目标 人群 进 行 健 康 教育 ,通 过 入 户 、电话 联 系一 对 一 的方 式 ,促 使 其 了解 叶 酸及 相 关 知识 ,叶 酸不 仅 可 以预 防 神 经管 缺 陷 , 还 可 以预 防部 分 唇腭 裂 、先 天 性 心 脏缺 陷 、肢 体 缺 陷 和泌 尿 道缺 陷 】 。这样 能够在 短时 间 内提 高 目标 人群对 叶酸 认知 度 ,掌握 正 确服 用 叶酸 方法 和最 佳 增补 时 段 ,提 高增 补 叶 酸 知识 的知 晓率 ,从 而提 高叶酸 服用依 从率 。 3 . 3 加 大健 康 教育 范 围 ,与村 级计 生 干 部密 切 联 系 ,通 过 村 级 发放 宣传 材 料 ,宣 传 画 ,板报 ,广播 以及 健 康大 课 堂 等 健 康教 育 形 式 ,普 及 叶酸 的知识 ,使 叶 酸预 防 神经 管 缺 陷的 知识 深 入 千 家万 户 ,家 人及 朋 友 能 够更 好 的督促 目标 人 群领取 服用 叶酸 。 综 上所述 , 健康教育 能让 目标 人群充分认识 到孕 前服用叶 酸 的重要 性 , 从 而有 利于 叶酸服用 依从率 的提 高 , 达 到预 防神 经管缺 陷的 目的, 提高出生人 口素质 。

避孕调研报告总结

避孕调研报告总结

避孕调研报告总结一、调研背景随着人们对性教育的重视和意识的提高,避孕问题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避孕意识和措施的普及情况,本次调研特别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了解避孕意识的普及程度;2.探究各类避孕方法的应用情况;3.分析不同群体对避孕方法的接受程度;4.发现避孕知识缺口和问题。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

调查对象包括男性、女性、夫妻、青少年等各类人群,覆盖城乡地区。

四、调研结果根据本次调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避孕意识普及情况•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避孕意识的重要性具有较高的认识;•仍然有一部分受访者对避孕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避孕方法了解不多。

2. 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常见的避孕方法中,避孕药和避孕套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部分受访者使用非正规的避孕方法,或未采取任何一种避孕措施。

3. 不同群体对避孕方法的接受程度•青少年群体对避孕意识的重视程度较低,避孕方法的使用率也相对较低;•城市居民普遍比农村居民对避孕意识的认识更强,接受避孕方法的程度也更高。

4. 避孕知识缺口和问题•部分受访者对于避孕知识了解不足,存在一定的知识缺口;•避孕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仍有待加强,相关问题解答的需求相对较大。

五、调研结论根据上述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避孕意识的普及程度需要加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2.避孕方法的多样化推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3.需要提高农村地区避孕意识的普及程度;4.加大对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解答群众关于避孕的常见问题。

六、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对避孕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2.组织开展众多避孕宣传活动,加强避孕知识的普及;3.提高农村地区避孕知识和措施的普及程度,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4.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增强其避孕意识。

女性避孕调研报告

女性避孕调研报告

女性避孕调研报告女性避孕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女性对不同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情况,以及对现有避孕方法的满意程度和需求。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84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分析1. 避孕方法的选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使用避孕药是最常见的避孕方法,占比为55%,其次是使用避孕套,占比为30%。

其他避孕方法,如避孕环、避孕贴等的使用比例较低。

这一结果与女性选择避孕方式时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关,综合考虑避孕效果、便捷性和安全性,避孕药和避孕套成为首选。

2. 避孕方法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避孕药的满意度最高,达到80%。

其次是避孕套,满意度为70%。

这说明大部分女性对避孕药和避孕套的使用效果比较满意。

然而,也有一些女性对避孕药和避孕套的副作用和使用感受表达了一些不满意。

此外,对于避孕环、避孕贴等较少使用的避孕方法,女性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3. 对新型避孕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新型避孕方法的需求度相对较高。

其中,女性最希望使用的新型避孕方法是避孕注射,占比为35%。

其次是避孕皮肤贴片,占比为25%。

另外,一些女性表示希望研发出更好的避孕药和避孕套。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避孕药和避孕套是目前女性最常用的避孕方法,效果和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宣传和推广避孕方法时,可以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并提供相关的使用指导和解答常见问题的服务。

2. 对于新型避孕方法的需求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的避孕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不便或副作用所致。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新型避孕方法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并尽快满足女性的需求。

3. 在使用避孕药和避孕套时,应注意提醒女性关注产品副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做到科学用药和正确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和避孕失败的情况发生。

4. 提供更全面的避孕知识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女性的避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减少意外怀孕的发生。

健康教育提高体外授精一胚胎移植术患者依从性的研究

健康教育提高体外授精一胚胎移植术患者依从性的研究
4 参 考 文 献
表 1 两组 患者肠道功能训练 3 周后效果 比较 [ 例( %) ]
型 墼 星墼
查墼
垫 篁 查塾
笪 笪
[ 1 ] 徐 青, 高 飞, 王 磊, 等. 脊髓 损伤后肠 道功能 障碍 : 美国临床实 践指 南解 读 [ J ] . 中 国康 复理 论与 实践 , 2 0 1 0 , 1 6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①P< 0 . 0 5
3 讨 论
3 . 1 指力直肠刺 激 : 指力直肠刺 激的感觉神经输 出途径 是通 过 S ~s 节段实现 的, 依次还有 同节段 的副交感神经 的输 出 以 增 加 左 结 肠 的运 动 能 力 , 这 种 脊 髓 反 射 可 以增 加 结 肠 的 蠕 动 和 促 进 排 便 … 。每 天 定 时 地 给 予 直 肠 壁 黏 膜 感 受 器 刺 激 , 类
起饮 l 杯淡盐水 , 水 的摄人 量约为 5 0 0 m l / d 。忌 食辛辣 、 干 固 燥烈食物 。
两 组 便 秘 患 者 训 练 有 效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治疗组有效率较高 , 详 见表 1 。
总之 , 规 律性肠道功 能训练 可 以促 进肠道 排便 功能 的恢 复, 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 1 ) : 8 3
对 照组 3 l 6 ( 1 9 . 3 )1 0 ( 3 2 . 3 )1 5 ( 4 8 . 4 )1 6 ( 5 1 . 6)5 . 8 3 3 0 . 0 1 3)1 5 ( 4 8 . 4 )6( 1 9 . 3 ) 2 5 ( 8 0 . 7) ①
[ 关键词 ] 健康 教育 ; 体外授精 一 胚胎移植术 ; 依从 性 ; 满意度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与健康教育分析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与健康教育分析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与健康教育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在我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这些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常态性流动,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知识,使得他们在一些性健康问题上存在较大的风险。

因此,广泛开展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他们的性健康风险,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健康。

首先,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缺乏是其性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不固定性和多变性,缺乏了解和掌握避孕节育知识成为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流动人口的性健康问题如此普遍,尤其是一些生殖健康问题,例如性传播疾病和不良妊娠率等问题。

其次,针对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措施的缺乏问题,需要制定更加实际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要的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知识宣传。

如广泛普及有关性健康知识,提供性传播疾病的相关信息以及推动流动人口接受避孕节育服务。

其次,可在流动人口密集或高风险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健康知识站”,定期举办有关“避孕、计划生育、宫颈癌筛查”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这样的方式可不断增强流动人口关于性健康、生育健康的重要性感知和认识。

再次,完善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措施是保障流动人口的性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情况下,不少流动人口因为种种原因(例如经济和时间限制等)不能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和筛查,而这些理应是常规的、重要的关于流动人口性健康管理的内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采用针对性的计划生育服务,例如开展“流动人口免费计划生育服务”和“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程”等宣传活动,充分让流动人口了解有关激素避孕、植入式避孕、避孕环、避孕药、安全期避孕等避孕措施的信息,并实行全方位即时避孕服务,以提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率和性保健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措施与健康教育在保障流动人口性健康、防止性健康风险与传染性疾病方面至关重要。

必须采取针对性全面的措施,广泛开展有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服务,以提高流动人口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水平。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避孕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避孕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意外妊娠未婚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掌握及对性行为的态度,分析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探讨降低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发生率的主要方法。

方法对4893例未婚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主要避孕方法及对性行为态度等。

结果未婚意外妊娠患者中34.19%对自己生殖系统结构不了解,49.19%对异性生殖系统结构不了解。

96.35%者知晓避孕套是有效的避孕措施,仅61.29%愿意采用避孕套作为主要避孕措施。

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或可以理解者占92.90%,其重复人流发生率为44.57%,远高于持反对态度人群重复人流发生率的17.86%(P <0.01)。

在对有效避孕措施持积极态度方面,37.69%的女性在每次性生活时愿意采用有效避孕措施,其重复人流发生率为30.21%,显著低于持无所谓态度的未婚意外妊娠女性50.26%(P <0.01)。

男方仅21.09%愿意采用有效避孕措施,其重复人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所谓避孕态度的46.96%(P <0.01)。

结论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贫乏是未婚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

正确的性行为态度和提高避孕措施是降低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提高男方的性知识水平也是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意外妊娠;未婚;生殖健康;避孕方法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194(2012)12-0131-02未婚意外妊娠女性避孕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李晓萍,马艳,丁香平,张倩平(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南昌330006)收稿日期:2012-09-12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20111BBG70023-6)未婚妊娠、未婚人工流产,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已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意外妊娠发生率以每年6.86%的速度递增,约占人工流产总数的15%~25%[1-2]。

未婚女性避孕措施使用率低以及使用低效的避孕措施是导致意外妊娠发生的主要原因;盲目的性行为是导致意外妊娠重要主观原因。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次保 守治疗 期间的配合 问题 , 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8. 有4 1 %的患者非常需要 了解化疗药物名称及用法 , 明大多数 患 说 者对 甲氨喋呤注射治疗异位妊娠不 了解, 甲氨喋呤为一种滋养 细胞肿瘤高度敏感 的化疗药物 , 可抑制滋养细胞增殖 并致死 3 讨 论 杀胚作用明显。 应做好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化疗期间注意事 31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患者住院期 间对健康教育的总体情况 亡 , . 项及可能 出现的不 良反应, 指导用药 后复查方法及 时间 , 使之 本研究显示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 得自 我保健和疾病转归信息, 从而增 强战 生V gl g) 局(  ̄ S - 4 非常需求排前2 位的是治疗 方案与效果及 目前病情 , 明住院 获 说
23 异位妊娠 保 守治疗患者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见表3 . 表3 显示,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形式医护 口头宣教 占首位。 表 3 异 位 妊娠 保 守 治 疗 患者 对 健 康 教 育 形式 的需 求
教 育形 式 医护 口头教育 书面教育 病友 现 身说法 例数 % 3(3 5 36 .) 1(3 1 22 .) 71 .) (3 4
全部原始数据用S S 1 0 p S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l 采 用 X2 检验。 < .5 P 0 0 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势 , 于 未生 育 和 要 求 保 留 输 卵 管 功 能 的 年 轻 女 性 来 说 , 对 保 2 结 果 守 治疗 异 位 妊 娠 已显 得 日趋 重 要 。 文 的 宗 旨在 于 , 过 21 异 住妊 娠保 守治 疗患 者对 健康 教 育的 总体 需求位 于前4 1 本 通 . 隹 问卷调 查 了解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患者对保 守治疗相关知识 的需求情况见表1 的知晓程度 , 掌握患者 知识 缺陷 的情 况 , 有针对性地教 会患 表1 2 5 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总体需求程度 者 相应 的健 康知 识 , 为个 体化 和人性 化的整 体护理 服务提 供 依据 。 1 资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从 2 1 ̄ 9 00 月至2 1年3 , 我 院进 行住 院治疗 的异 位妊 0 月 在 1 娠保守治疗患者共计5例 , 2 年龄2 ~3 岁 , O 8 平均年龄 (8 / ~ 2+ 5岁 , ) 文化程度 :例文盲 ,9 l 2 例初 中以下,9 l例高中或 中专,例 3 大专及本科 以上 。 婚姻状况 :例未婚 , 4 已婚 。 8 4例 生育子女情 况 :9 已生 育有 子 女 ,3 未 有 生 育子 女 。 1例 3例 2 2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患者年龄 、 . 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 12 调 查 方法 . 无统计学意义( >O 0 )是否 已生育有子女有统计学意义( p .5 ; p 采用 自设 问 卷 的方法 及 不记 名 填 写 问卷 形 式 , 患者入 院 在 <O 0 )见表2 .5 , 。 后2 4 时内, 4, 由专人在讲清调查 目的、 内容及要求后 , 由患者填 表2 是 否 已生 育子 女 的 异 位妊 娠 保 守 治 疗 患者 对 健 康 教 育 的 需 求程 度 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对提高意外怀孕人群避孕依从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31T09:47:55.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盛莉
[导读] 江苏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个体化的避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避孕知识水平,为减少育龄妇女意外怀孕,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

江苏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21532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昆山市张浦镇人工流产患者避孕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取2011年09月来我院人工流产且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1月来我院人工流产且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分别施以出院宣教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并电话随访,比较患者1个月、3个月时避孕知识、行为的状况。

结果:人工流产1个月、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避孕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个体化的避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避孕知识水平,为减少育龄妇女意外怀孕,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应加大力度开展避孕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意外妊娠;健康教育;避孕知识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对妇女心理健康造成危害[1],据文献报道,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较低[2]。

为了探讨提高人工流产患者避孕知识和避孕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我们对2011年9~11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汇报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取2011年9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且知情同意的患者50人为对照组,同年11月行人工流产手术且知情同意的患者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1.2.1制作避孕知识宣传手册
通过文献查新近几年来有关开展防治意外妊娠的手段相关文献及综述共5篇。

并进行了专家访谈,多数是探讨意外怀孕的现状及原因,未曾有人对意外怀人数孕阶段性增长进行分析,更不曾有人对这现象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我们通过专家组讨论,决定由早期妊娠的诊断、意外怀孕的危害、生理周期、避孕措施、小长假的避孕措施、各种避孕的注意要点、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七方面去查找相关文献制作宣传手册。

1.2.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流产术后护理,予口头告知并将避孕知识宣传手册发给个人自学;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流产术后护理外,还接受避孕指导小组成员给予的个体化避孕知识指导,即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讨论,使患者了解避孕知识宣传手册中列举的各种避孕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并帮助患者拟定出1~2种最合适其自身情况的避孕方法,再重点讲授其操作方法和注意要点。

使用数字评分法补充了解患者避孕的依从性,0代表从不避孕,10代表100%避孕,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1.2.3“避孕知识调查问卷”由20道关于避孕方法的选择题构成,该问卷由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卷条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满分20分,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或不会计0分,总分乘以5换算成百分制。

通过对5位妇产科学、护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专家调查其结构效度,CVI为0.92,难度适中。

1.2.4所有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进行录入、分析。

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一般资料、避孕知识水平和避孕依从性的差异。

2、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年龄为19~47岁,平均年龄26.09±6.9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详见表1。

3、讨论
3.1 避孕知识知晓率低
干预前人工流产患者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在10~65之间,平均29.65±11.20分。

这一点与国内芮平、瞿真、王素华等人的研究相似,3.2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提高避孕知识水平
避孕指导小组成员通过给予的个体化避孕知识指导,即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讨论,使患者了解避孕知识宣传手册中列举的各种避孕方法的
适用条件和操作方法,并帮助患者拟定出1~2种最合适其自身情况的避孕方法,干预后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她们进行避孕相关知识问卷的调查,并在第3个月了解患者目前的避孕依从性,得出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2。

4、结论
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

生殖健康服务部门应大力普及避孕知识和提供足够可供选择的避孕方法,使广大未婚青年能结合自身的情况,科学地选择避孕措施,为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应加大力度开展避孕知识的宣传。

参考文献:
[1]王娟.意外怀孕对孕妇的心理影响研究.吉林医学,2009,30(23):3036—3037
[2]芮平.县域妇女意外怀孕的调查与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3):241—241
[3]瞿真.意外怀孕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876—877
[4]王素华.从人工流产原因分析讨论如何避免意外怀孕.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43
[5]陈冬梅,黄丽,刘富荣.意外妊娠原因的分析与对策探讨.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4(3):1788—17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