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材料作文:《乡土中国》材料(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材料作文:《乡土中国》材料(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材料作文:《乡土中国》材料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说文解字》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触摸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2)电影《流浪地球》中,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刘培强,希望启动亲人通话功能让儿子刘启回到保护人类的地下城。

刘启说:“跟他有什么好说的!”“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3)在面临选科的时候,一学生与父母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

父母希望他能选择物理,而他坚持选择了历史。

为此父母非常生气,说他不听劝告;该生则委屈地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你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用“土”来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当某些“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帐然若失。

《乡土中国》说,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落,还有习俗、文化……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费孝通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入选2020秋季部编版教材,乡土文化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

90后女孩李子柒制作的乡土美食、传统工艺视频,引发了网民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令人忧虑,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我国的很多传统村落,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认真翻阅,就已经消亡了。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 乡土文化”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主题作文练习(共6个主题,附写作指导)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主题作文练习(共6个主题,附写作指导)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良知与道德)(2023年湖北省高三三月八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砚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

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奸险小人。

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砚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

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但是,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

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民族复兴,时代冲浪者)(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格局与突破)【2023届泉州市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材料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言有所戒,行有所止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所畏。

——《增广贤文》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等的深刻思考,阅读这些经典,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针对上述两句经典中的句子,有同学就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如果说勇者无惧,那么心有所畏的人是不是就不能称为勇者?”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疑惑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想法,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勇者是否无所畏惧”的班级讨论。

如果你是班级中的一员,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通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

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

他造了整整44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

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

130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

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10个高频主题的满分作文之开头、结尾、分论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10个高频主题的满分作文之开头、结尾、分论点+

1.作文题目:以奋斗之青春,召奋斗之年华(适用主题:奋斗)开头:观望古今,古有儒雅书生挑灯夜读,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看今朝,吾辈青年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

以奋斗之青春,召奋斗之年华。

乃曰:人生唯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

分论点:奋斗自强,初心不改,斩浊浪,击长空。

奋斗自强,逆境成长,踏南天,碎凌霄。

奋斗自强,医者大仁,披惊雷,傲骄阳。

结尾:吾辈少年,奋斗正当时。

唯有奋斗,才能满腹经纶,书写华章;唯有奋斗,才能大鹏一跃,扶摇万里;唯有奋斗,才能踔厉奋发,鸿篇出世。

奋斗自强天地广,吾辈青年青春正当时,韶华依旧在,当奋起直追,点亮梦想之星。

2.作文题目:挽弓饱满,落箭精彩(适用主题:理想)开头:回望历史之硝烟弥漫,纵览山河之锦绣蓬勃。

百年前的风雨如晦,到如今的海晏河清,岁月厚重石碑上印刻着的灿若星辰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血脉中亘古不灭的理想之光。

分论点:修身为弓,正心为箭,博取而知止。

左手繁弱弓,右手忘归箭,知止而后有定。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砥砺笃行天地清。

结尾:追求理想,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要有“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的坚韧,还要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

生逢灿烂盛世,就应勇敢扬帆,借时代的风浪,云霄奋翼,直抵九万里远方。

正青春的我们,纵卑微如尘,亦当和着时代脉搏,朝着理想,弯弓射箭,不抛青云之志,不做时代过客。

愿青春你我,挽弓饱满,落箭精彩!3.作文题目:拒绝躺平,比肩奋斗(适用主题:躺平与奋斗)开头:“奋斗的青春才美丽,奋斗的青春才更有意义。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躺平”是最好的生活状态,他们摆出无所谓的态度,不奋斗、不努力,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

在我看来,这实属浪费青春。

因此,我们应该要“拒绝躺平,比肩奋斗。

”分论点:拒绝躺平,比肩奋斗,应该怀有刻苦精神。

拒绝躺平,比肩奋斗,应该怀有奉献精神。

拒绝躺平,比肩奋斗,应该怀有爱国之心。

结尾:青年兴,国则兴。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作文讲评+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作文讲评+

社会的花圃需要有万紫千红方成春色。人们的认识需要统一,正
如园圃需要齐整的规划,否则便算不上是景致。“不以规矩,无以成
方圆”。认识的统一是社会运行平稳有序的保障。商鞅变法初期立木
为信,在秦确立了诚信的认识,遵法守信随其政策的不断演进成为秦
国社会的统一认识,并带动了秦统一天下的马车,扫平六合。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以统一认识为乐,招致思维混乱,最终身死国灭,为天
一致的认识铺广度,独到的见解成高度,两者结合,方成丰 盈之生命。(呼应标题,阐明二者关系)若没有一致的认识打地 基,思想的高楼大厦怎能站得住脚?这便成了一意孤行的孤僻者, 终撞南墙,头破血流。若没有独到的见解占高度,在汹涌人潮中 终会被挟裹、湮灭,这便成了人云亦云的无主见者,终迷失于时 代洪流,席卷入无人之地。(运用比喻论证,分析二者关系)一 言以蔽之,一致认识与独到见解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思维推 进,对“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点明 两者之间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
• 但独到与标新立异并不等价,正如不会有人将园圃中 色彩绚丽的毛毛虫说成是奇花异草一样。异想天开并非 就是肯綮之理,更有可能是不测之渊。
• 认识统一一致诚如花圃中整齐划一的规划,给人以 美的享受与和谐的体验,而这园圃中不仅仅是各种思想 的和谐统一,更间植有独到见解开出的理性之花,为其 增色不少。而社会这个大园圃正是有了一致与独特的和 谐,方能集万花争妍,成春色万顷。
优秀标题
范文1:一致筑基石,独到拓前路 无数条道路通向罗马,凭着一致的认识——向罗马徐徐展开;而其 途经之处、长度等等不同,即为见解独到之处。诚如罗马之道,在生 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一致与独到并不矛盾, 而是相互融合。须知:一致筑基石,独到拓前路。 一致是在全局意识下在思想上对集体的认同,是对集体充分理解 下的思考与合作。认识一致在社会稳定、生活发展、规律探寻方面起 不可磨灭的基石作用。冬日北国万里雪飘,哈尔滨城内却人声鼎沸, 何也?因哈尔滨人皆抱着对欢迎外来游客的一致认识,举全城之力在 旅游业上下足了功夫,下足了热情。若无一致认同基础下的合作,哈 尔滨不会燃烧起全国民众的热情。由此观之,意识形态上的认识一致 是发展的前提与底线。而于吾辈青年我们而言,一致便是拼搏与努力, 是共发展之志,朝一致的伟大复兴梦而前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的一致,“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致广大,尽精微(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致广大,尽精微(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致广大,尽精微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也曾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

可见,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做大事,这是我们的追求;但是想要成就大事,也不能忽视细微,忽视根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致广大而尽精微”语出《礼记·中庸》,意指通达广大之境而又极尽精微之处。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之江新语》中,有一段文字对此作出形象的诠释;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

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

以上论述对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在2021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

材料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们在一棵荷树下歇脚,他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能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

毛泽东同志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材料三:古人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至今已实现400余次发射,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99%。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大作文微写作》真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大作文微写作》真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大作文微写作》真题一、微写作1.(2022·北京卷·高考真题)微写作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

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答案】示例:唯阅读才不会让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牢笼,才会让我们走近一个又一个有“意思”的灵魂,感知世界的美好,过上优雅快乐有滋有味的生活。

人生天地间,而浮生如梦,古人秉烛夜游,今人读以忘忧。

“茶清心,书筑魂”,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可终不如阅读来得直接和痛快。

加入悦读会吧,让愉悦相伴。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要求给招新启事写一段话,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写作对象为点评或者引出启事的文字,话题与启事一致,也是关于提倡阅读,呼吁同学加入校学生会成立的新社团“悦读会”,中心思想简而言之自然为“悦读”,旨在通过文字说明辅助启事,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悦读会”,注意语言要简练,富有吸引力和感召性,符合“不超150”这个字数要求。

写作时需要把阅读行为和愉悦感巧妙结合,提出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行文过程中“愉悦”可以用近义词来替换,比如“美好”“快乐”“幸福”“满足”“充实”“兴奋”“激动”“自豪”“欣慰”等等。

这里的“悦”除了字面含义,还包含精神层面,即悦读可赏心悦目,提升素养和人格魅力。

读书,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读书,是一场精神的盛宴,影响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灵魂。

爱上读书,才能爱上那个不断改变的自己,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喜欢阅读,它可以让我们走进一个个更广阔的世界,和一个个具有喜怒哀乐的人们交谈,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丰富,情感的灵动,生活的美妙,日子的新奇。

具体写作时,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生动形象性,也可以借助对偶(对仗)、排比、互文、回环或顶针、反复等构成整句的修辞手法提升大气流畅感,增强气势和说服力,更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列举名人事例突出阅读的重要性,让“悦读”更可信,让内容更充实典型。

2023高考语文三轮复习:10个主题作文(主题阐说+经典事例+严谨论证段)

2023高考语文三轮复习:10个主题作文(主题阐说+经典事例+严谨论证段)

1.300万辽沈人民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重塑环境、重振雄风”的胆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奋力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适用主题:实干笃行)2.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适用主题:牢记历史,创造辉煌)3.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红绿灯”适用于道路上行驶的所有交通工具,对待资本也一样,各类资本都不能横冲直撞。

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

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

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

(适用主题:强化市场监管)4.“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

(适用主题:全面节约战略)5.“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我们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

(适用主题:防微杜渐)6.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适用主题:青春奋斗)7.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适用主题:乡村振兴,农业发展)8.“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适用主题:乡村振兴,农业发展)9.“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

(适用主题:乡村振兴,农业发展)10.“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适用主题:乡村振兴,农业发展)11.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