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一例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护理报告

一例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护理报告

咳嗽反射 减弱 减弱
反复唾液试验/喉上抬 1次/30秒 ,<2cm 3次/30秒 ,<2cm
洼田饮水试验 Ⅴ Ⅲ
患者住院30天能经口小口进食, 无误吸,能站立、扶着能短距离 步行
护理目标达成
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效果评价
பைடு நூலகம்9月30日患者在扶行下走10米
9月15日患者左下肢肢体肌力三级;
9月21日左下肢肌力 四级,练习站立
9月30日行出院指导,10月2日出院
饮食指导
言语训练
吞咽自我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药物指导
10月6日电话随访患者的女儿:老年人家回到家里 均有每天进行吞咽、运动、言语的锻炼,进食良好, 无呛咳。
24/8患者咽反 射正常
01
02
03
04
9月8日经口进食 ,无呛咳
9/22患者能 自行漱口
05
体重由入院的 50KG增加至 51.5KG
5.护理措施
坚持到运动室运动治疗
观察
指导家属按运动治疗师设定 的计划按时到治疗室治疗;
每日观察患者的肌力、肌张力、 活动耐力情况
01
制定病房运动计划
05 问题2:
专科评估
日期 ADL
9月3 20分 日 重度 依赖
Brden 压疮风 险评估
14分 中度危 险
Morse 跌倒评 估
60分 高危
NRS200 2营养风 险筛查
2分 建议每周 筛查
MMSE 左侧上肢 简易认知 肌力/下 功能筛查 肢肌力
22分
1级/2级
轻度认知
障碍
坐位平 衡/立位 平衡
0级/0级
日期 9月3日
神志清楚,精神稍差,T 36.6℃,P 83次/分 ,R 20次/分,BP131/81 mmhg ,言语不能,定 向力、判断力、记忆力、计算力均正常,口角右 歪,鼓腮动作不能完成,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

一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个案护理个案简介本文介绍的是一位脑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伴营养不良的患者,女性,60岁。

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在脑梗死后,患者意识清晰,但出现了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

经过医生和护士的综合治疗,患者成功度过了这段难熬的时期。

护理过程一、多种方法帮助患者纠正吞咽障碍脑梗死后,患者出现吞咽障碍是很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治疗,吞咽困难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进食,还可能引起误吸,导致呼吸道感染。

因此,治疗吞咽障碍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帮助患者纠正吞咽障碍。

首先,我们加强了口腔和喉部的护理,确保口腔和喉部通畅。

其次,我们采用了口服和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同时,我们还请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最后,我们还采用了电子喉镜检查,确保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二、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患者营养充足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后,正常饮食已经不可能,为了让患者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我们采用了口服和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

为了确保营养充足,我们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因素,制定了合理的饮食计划。

我们将饮食分成五到六餐,每餐小份,细嚼慢咽,每餐之间要间隔三到四小时。

饮食的种类包括流质、半流质和软食等,保证易于咽下。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患者的营养监测,随时掌握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营养充足。

三、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脑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是一个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我们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营养状况、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口腔和喉部的情况等。

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情况不会出现恶化。

结语脑梗死后出现吞咽障碍伴营养不良,对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挑战性,需要医生和护士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帮助患者纠正吞咽障碍,合理安排饮食,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的状况,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我们的综合护理,患者恢复了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为患者顺利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

脑梗死护理诊断和措施概述脑梗死是指大脑血管发生阻塞或栓塞,导致局部缺血和坏死的一种疾病。

它是中风的常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脑梗死护理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

本文将介绍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脑梗死常见的护理诊断:1.神经功能损害:脑梗死会导致神经功能不完全或完全丧失,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昏迷程度、肢体瘫痪程度、感觉障碍等,以及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能力等进行观察。

2.感知障碍: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知障碍,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感知能力,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如压疮、营养不良等。

3.吞咽障碍:脑梗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辅助喂食、调整饮食质量等。

4.精神状态改变: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情绪波动等精神状态改变,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心和安抚患者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5.疼痛和不适:脑梗死可能引起头痛、肌肉酸痛等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护理措施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诊断,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神经功能损害护理•高强度控制高血压,控制脑出血风险;•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畅通,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感知障碍护理•提供适宜的光线和音量环境,改善患者的感知能力;•帮助患者进行规律眼部和听觉训练,促进感知能力恢复;•定期进行感觉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吞咽障碍护理•了解患者的吞咽习惯和饮食偏好,提供适宜的饮食;•监测患者的饮食状况,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如有需要,采取辅助喂食、调整饮食质量等措施,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综述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综述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综述脑卒中是脑血管的常见病,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可达20%-40%。

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脱水,腹泻,电解质紊乱,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生命危险,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致使患者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疾病整个治疗过程[2]。

本文通过近年来相关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吞咽困难程度评价及康复评估的方法,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摄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予以总结。

1 吞咽困难程度评价及康复评估的方法1.1 床旁筛查及评价量表主要包括洼田氏饮水试验,反复唾液吞咽实验,医疗床旁评估量表,Burke吞咽困难筛查实验,Smithard床旁吞咽功能评价,标准吞咽功能评分,logemann制定的28条筛查实验Daniels制定的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筛查系统,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等[3]。

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

让患者自己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呛咳情况;血氧变化,一级:5秒内顺利将30毫升温开水1次咽下;二级:5-10秒内分两次以上咽下,不呛咳;三级:5-10秒内能1次咽下,有呛咳;四级:5-10秒内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五级:频繁呛咳,10秒内全量不能咽下[4]。

饮水后血氧饱和度下降2%以上为阳性标准。

1-2级为轻度,3-4级为中度,5级为重度。

1.2 仪器评估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为脉冲血氧定量法,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纤维内镜吞咽检查,视频测压技术,其他有超声检查,咽下压检查,视频测压技术,吞咽动作仪评估[3]。

2 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2.1 时间护理模式脑卒中病人吞咽困难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效药的治疗,主要依赖功能训练促进康复专业医护人员及早进行行之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可降低并发症[5]。

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有好处,便于脑组织内残余细胞发挥代偿作用,促进损伤区域组织重构和细胞的再生,有效的预防脑神经的萎缩,从而病人各种功能尽早恢复和改善[6]。

脑梗死护理总结与反思范文

脑梗死护理总结与反思范文

脑梗死护理总结与反思范文一、护理总结。

# (一)基础护理。

1. 生活照顾。

在照顾脑梗死患者时,就像照顾一个啥都需要帮忙的小婴儿一样。

吃饭得喂,而且要注意食物的性状,不能太硬,防止呛噎。

有个大爷刚入院的时候,吞咽功能有点障碍,我们就把食物打成糊糊,一小口一小口地喂他,就像在喂小娃娃吃米糊似的。

翻身也是个大工程。

脑梗死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一侧无力,自己翻不了身,这就容易长褥疮。

我们得定时去给他们翻身,每两小时一次,可不敢偷懒。

就像给一个大宝贝调整睡姿,让他全身都舒舒服服的。

还有个人卫生,洗脸、擦身、协助上厕所,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在护理脑梗死患者时都得小心翼翼的。

比如说协助女患者上厕所,要尊重人家的隐私,同时又得保证安全,感觉自己像个超级细心的管家婆。

2. 环境管理。

病房环境得保持安静、整洁、舒适。

这就好比是给患者打造一个温馨的小窝。

温度和湿度都要合适,温度大概在22 24摄氏度,湿度在50% 60%。

不能太吵,因为患者需要好好休息来恢复身体。

有一次,隔壁病房有人大声喧哗,我们的患者都皱起了眉头,我们赶紧去协调,让病房又恢复了安静。

# (二)病情观察。

1. 生命体征监测。

这个就像看紧患者身体的仪表盘一样。

每天定时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血压要是高了或者低了,那可都是危险信号。

有个患者本来血压控制得还可以,突然有一天血压升高了不少,我们赶紧报告医生,调整了用药,这才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也很重要。

有的患者刚发病的时候意识不清,我们就时刻守着,看他有没有清醒的迹象。

就像等待一朵花慢慢绽放一样,期待他的意识一点点恢复。

2. 神经功能观察。

要注意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

看看原本不能动的肢体有没有开始有一点点反应,哪怕是小脚趾动了一下,那都是好消息。

我们还会给患者做简单的肌力评估,就像给他们的肌肉力量打分一样。

有个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我们发现他的手臂肌力从原来的1级慢慢提升到了3级,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种的小树苗在茁壮成长,可高兴了。

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现状

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现状

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现状摘要: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在中医领域中,也被称为卒中或中风,该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病率也在逐渐提升,不仅发病率提升,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在随之不断的上升。

且患者治疗期间会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根据患者不同的梗死部位,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其中吞咽障碍就是常见症状类型。

该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改变就可能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饮食和用药,甚至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本文就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护理引言:在神经内科治疗中,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在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饮食结构和作息也在发生变化,提升了脑梗死的发病率。

而在脑梗死患者发病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也在随之上升,而吞咽功能障碍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类型,患者一旦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其正常进食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通常还会出现呛咳或误吸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患者窒息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需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才可以改善其预后。

1.治疗1.西药治疗在西药治疗期间,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各种因素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后才可以实施治疗干预。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吞咽障碍,通常是由于脑缺血后皮质核束损害所引起的,该情况会随着患者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症状。

而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取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更好的保护其神经元;如患者处于晚期,即可使用胶质细胞适度增生和纤维细胞生长来促进患者病灶周围神经功能更快的恢复;如患者处于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措施,同时搭配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降颅压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1]。

2.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中,汤药和针刺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治疗方式,脑卒中在中医领域中属于“中风”病范畴,主要的治疗理念是痰瘀二者并治。

想要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让患者服用涤痰汤,该汤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偏瘫、口舌歪斜等症状,联合地黄饮子进行共同使用,也可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

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

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

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我院随机选择50名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范围内。

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25名患者。

依照组别对两个小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在完成护理工作后,统计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明确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能够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应对该种护理模式形成正确认知,并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吞咽功能脑梗死在老年群体中属于常见疾病,其能够导致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吞咽障碍等现象,在情况严重时甚至将危害病人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临床上能够通过一系列手段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但在实际治疗中,由于病人存在吞咽障碍,可能对饮食方面产生抗拒心理,且可能出现负面情绪,故而治疗效果将受到严重影响,致使病人身心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为此有学者指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同时展开护理工作,以此对病人具有的吞咽障碍进行控制,消除病人具有的负面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为提升老年脑梗死的护理水平,本文将早期康复护理作为切入点,围绕该种护理方法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在我院随机选择50名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并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25名患者。

其中对照组包括的男性病人有14例,女性病人有11例,年龄最大的是77岁,最小的是61岁,平均(62.19±2.78)岁;观察组包括的男性病人有15例,女性病人有10例,年龄最大的是76岁,最小的是61岁,平均(62.21±2.75)岁。

脑梗塞合并咽期吞咽障碍护理查房

脑梗塞合并咽期吞咽障碍护理查房

诊断
1.肢体偏瘫 2.脑梗死 4.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6.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8.吸入性肺炎
3.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5.椎动脉中-重度狭窄 7.Ⅱ型糖尿病 9.双下肢动脉斑块。
入院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体温36.5℃ 脉搏:77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53/ 102mmHg, 随机血糖:5.7mmol/L。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 )
吞咽障碍分期

口腔前期

口腔准备期期

口腔期
分辨食物
咀嚼
食团块形成
任何一期出现问题
食团从口腔 进入咽


咽期
食管期
食团从咽进 食管入口沿
入食管入口 食管下行入胃
吞咽障碍
使其变得柔软易嚼碎 使其易于 聚合成块
使其易于吞咽
吞咽障碍病因
脑血管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双侧股动脉、股浅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1、腰椎退行性变。 2、腰4/5椎间盘突出,腰5/骶1椎间盘膨出。 3、腰背部局部软组织肿胀。
时间
11.22~11.26
11.26~11.28
11.29
治疗经过 治疗经过及用药情况
1.老年病科护理常规,一级病重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经口间歇性至食 管管饲3-4次/日,q8h监测血压(血压波动:收缩压111-153mmHg,舒张压69102mmHg),三餐前后监测血糖; 2.静脉用药头孢美唑钠、舒血宁、尼麦角林、胞磷胆碱钠予以抗感染、扩张血 管、增强脑细胞代谢、改善脑部微循环等; 3.口服用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凝、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 汀钙稳定斑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降糖、缬沙坦氢氯噻嗪降压、利尿,盐酸 氨溴索片止咳化痰; 4.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6u; 5.物理治疗:电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 喉抬高训练:患者把手指放于训练者的甲状
软骨的上缘,在训练者吞咽时,感觉它向上 运动。然后让患者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 甲状软骨上,模仿上述动作做20次,每日23次。
精品课件
• 进食的分配方法:以早吃好、中吃饱、晚
吃少为原则,如果面瘫患者食物从患侧口角 掉出来潴留在患者颊部,应让患者用健侧手 持食匙,把食团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部颊 部,或让患者自己用手托下颌,使口唇合拢 ,舌稍缩回附着上腭,然后才能进咽下运动 。对舌肌麻痹致搅拌失灵者,可将食团送至 患者舌根部,随之用匙轻压舌根部,引起吞 咽反射后将食物吞下
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背,用吸引器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内容物,痰液黏 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精品课件
• 心理护理: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
家属都很难接受现实,常常表现为失眠、便 秘、急躁、悲观等。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 心理状态,安慰家属及患者,让其认识到不 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努力消除患者的不良 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营造 安静、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患者的良好 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
精品课件
• 食物形态:应根据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本
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先择,宜选择柔软、易 变形、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及不易滞留于 黏膜的食物。食物的温度以偏凉为宜,因为 冷能刺激吞咽反射。除此之外,还要兼顾食 物的色、香、味等方面。
精品课件
• 摄食入口量:一般开始时以3-5ml较为适宜
,然后酌情增加。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缓慢地喂入, 避免发生误吸
精品课件
• 舌肌、咀嚼肌运动功能训练:在患者出
现吞咽反射不健全时,先行舌肌和咀嚼肌的 自我按摩,然后做伸舌运动,舌尽量向外伸 ,训练8-10次/(min.次),分别于早、中、 晚饭前进行
精品课件
• 颊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嘱患者鼓
腮、磕牙,做深呼吸、咳嗽训练,随后行吸 吮动作,以收缩颊部口轮匝肌肌肉运动,3 次/天,5分钟/次。
精品课件
• 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 及脑干下部病变引起的软腭、舌、咽喉、颜 面表情肌及颏肌麻痹所致,因随意性舌运动 开始动作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功 能低下,表现为患者主动运送液体和固体通 过口到胃的能力降低,在饮食时出现呛咳、 食物滞留在口腔中或有误吸等。若不及时处 理,不仅会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调,还会因 进食不当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患 者生命,甚至窒息死亡。
精品课件
• 吞咽动作训练:协助患者每日晨晚漱口,
呛咳不明显时逐渐增多漱口水量。改善咽反 射训练,用咽部冷刺激法,用小冰块浸湿的 棉签轻轻触及患者软腭及咽后壁、舌后根等 部位,每次停留3-5秒,刺激患者做空吞咽 动作,通过寒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 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吞咽反射而且吞咽 有力,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可在餐前 30分或餐后2小时进行,2周为1疗程
精品课件
•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 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 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 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 小时甚至1~3 天病情达到高峰
精品课件
•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常由 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 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出现水、电解质、 营养的摄取不足。合并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常 因禁食或进食不当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及吸 入性肺炎,对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是 直接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吞咽能力分级标准 3 吞咽功能障碍评定 4 护理 5 总结
精品课件
概述
•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 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 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患 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疾病。
精品课件
•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 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 者
精品课件
基础训练
• 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应在患者接受治疗,意 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进 展48小时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 间接和直接训练方法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
• 具体方法如下
精品课件
发音训练:让患者发“ 啊”、“ 呀”、
“ 我”等字,利用单音字进行训练,通过 张口、闭口动作,使声门开闭,促进口唇肌 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每日3次,每次选择 餐后1-2小时进行,教会家属共同配合,通 过训练,逐渐恢复患者语言肌群力量与运动 协调性。
精品课件
摄食训练
• 严密监护下喂食或指导其自主摄食, 进食时环镜要安静,使患者注意力集 中,不要讲话,以免呛咳,开始采用 薄而小的匙子为宜,训练时根据病情 选择好进食体位、食物形态及进食的 一口量,进食前后认真清洁患者口腔
精品课件
• 体位:采取合适体位,使食物易进入胃内,
预防食物反流、误吸。(1)仰卧位。一般 让患者保持30°仰卧位,头前倾,这样不仅 能促进吞咽过程,同时还能减少误吸的发生。 (2)侧卧位。通常采用健侧卧位,利用重 力的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 少食物在瘫痪侧的残留,使吞咽较顺利地完 成。(3)坐位。患者端坐于桌前,头颈部 处于竖直位,将患侧手放在桌子上。
精品课件
吞咽能力分级标准
• 重度:完全不能经口摄食 • 中度:一部分食物能经口摄食,但不
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 • 轻度:完全能经口摄食 • 正常:具有正常摄食吞咽能力。
精品课件
吞咽功能障碍评定
• 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障碍的程度 。
• 具体操作:患者取半卧位,将30ImL温开水 以常速喝完
• 判断结果: Ⅰ级:1 次喝完无呛咳 Ⅱ级:分2 次喝完无呛咳 Ⅲ级:1 次喝完但有咳嗽 Ⅳ级:分2 次喝完且呛咳 Ⅴ级:不能全部精喝品课完件 ,呛咳明显
康复护理
• 口腔护理:保持口清洁,口腔护理2-3次
⁄天,有口腔溃疡者以碘甘油涂抹患处,唇部 干燥者涂抹石蜡油。
•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头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