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择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doc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利川一中高三物理备课组 2008.11搞好高考真题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分析试题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历年试题抽样分析——找共性;(2)近期试题重点分析——找趋势;(3)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分析——找变化;(4)不同模式的试题分析——找差别。
下面对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以下简称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09年高考提供一些预测依据。
一、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知识点的分布,预测09年物理高考湖北省近五年高考,理综卷用的都是全国Ⅰ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但物理核心内容重点考查,力学和电学两大块所占比例约为48.3%和36.7%,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三块所占比例均为5%,即各占一道选择题。
下面按题型具体分析。
1.选择题近五年在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全国卷Ⅰ)中,选择题数量均为8个,分值共48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0%。
选择题的考查内容较为稳定,题目数量为力学3个(08年力学4个,其中1个内容为振动和波),电学2个(08年电学1个),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各1个。
选择题具体知识点分布见附表一。
五年中,最近四年都考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考查有三年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单独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有三次(04、05、08);热、光、原、波几乎每年都以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可以预测,在09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相结合,万有引力与航天,原子物理中的核反应方程和原子能级及跃迁等问题仍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电荷在电场中的动力学及功能关系问题,动量和能量问题,一些科普知识和物理学史等问题也有可能出现,以体现对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考查。
2.实验题从近五年高考实验题来看,已从考查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2024年山西高考新课标二卷物理试卷分析

2024年山西高考新课标二卷物理试卷分析01.总体评价:2024年新课标Ⅱ理综卷的物理试题依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体难度适中,知识考查全面,情境创设丰富,试题设计新颖,坚持素养立意,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强化物理观念考查;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实验考查;促进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科学思维考查,提升人才选拔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育评价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今年的全国新课标卷Ⅱ理综共13道物理试题,其中7道试题属于力学模块(4道选择题,1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4道试题属于电磁学模块(2道选择题,1道实验题,1道计算题),1道热学试题(选择题),1道近代物理和光学试题(选择题)。
属于必修一、二、三的共8题。
02.试题特点:2024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卷Ⅱ注重物理观念的考查,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试卷注重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第15题以福建舰为命题情境,引导大家关注新时代我国重大科技进展,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强调物理学基本规律在前沿科研中的重要应用,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物理知识的学习;估算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和能力,第16题以红矮星行星的观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第17题以三位科学家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第20题以电动汽车的动力回收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物理模型理解生产实践中的高新技术;第21题介绍四冲程柴油机的循环过程,考查学生对能量守恒和转换的理解;第24题通过高层建筑运送重物,考查学生对力的平衡和机械能守恒的理解,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7-2021年全国Ⅱ卷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特征分析

2017-2021年全国II卷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特征分析1.以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以物理学科的基础内容为基础。
2017-2021年全国II卷高考物理选择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1)加强物理观念的考查高考物理选择题注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突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
2017-2021年全国II卷高考物理选择题均设有考查物理基本概念或对基本规律进行定性理解的试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2017年全国II卷第14题以小环在大圆环上下落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做功概念和相互作用力的理解;2018年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拉动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木箱,考查学生对动能定理和功的定义的理解;2019年全国II卷第15题以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质子-质子循环”过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核反应方程和质能方程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2020年第14题以钢板焊接为情境,考查磁生电的物理学史;2021年第14题以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以上试题的解答需要学生从物理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整体视角进行思考,落实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2)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通过试题引导教学回归教材,贴近教学实际,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
比如,2017年全国II卷第19题对开普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考查;2018年全国II卷第17题对光电效应的考查;2020年全国II卷第15题利用星体密度计算卫星周期,第19题高压输电等试题。
这些试题均是对教材内容或课后练习题的改编,贴近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在突出基础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教材,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近五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考卷分析与反思分析

近五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考卷分析与反思一.近五年宁夏新课程物理试题知识点、试题意景、物理模型等情况分析2013年的试题考点内容等分布情况2014年的试题考点内容等分布情况二.启发、思考和对策备战高考,除了用好课本,<考试说明>,还要研究高考试题。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总能得到一些启发,对我们今后的高考复习一定会大有益处。
1.通过研究高考试题,不难发现一些模型变换一下重复考。
如08年和12年选考3-5的计算题,都是两摆球碰撞模型,11年和13年选考3-5的计算题都是三滑块和弹簧组合模型。
10年的选考3-5的计算题和13年的25题都是长木板上小物块的相对运动模型。
对于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一些典型模型讲透了,还要能变换着讲,变换着练,变换着考。
2.重点考点年年考。
如力与运动,功能问题,电场和电磁感应等。
这些内容只能是反复练,练反复。
3.有些考点连续或隔着考。
如有关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史,09年是力学部分的,10年是电磁学部分的,13年又是电磁学部分的,14年是原子物理部分的。
10年、13年、14年中斯特、法拉第、楞次、密立根各出现了两次。
再如圆形有界磁场中的磁偏转02年、04年、07年(半圆)、12年、13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卡尺和千分尺,03年、06年、09年、12年,规律性很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多分析多研究,年年得防,不能遗漏,但要有所重点地对待。
4.有些题源于竞赛题。
如12年的21题求矿井底部g、24题的自锁现象;14年的17题、18题、25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竞赛的部分习题改编来加以练习或方法渗透到一些题目中来。
5.从有些题目或题型上可以看出高考出题的一些变化来。
如14年的21题,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好多宁夏考纲上就没有提到,而且有十几年就没出现过,14年就考上了,这是否说明考点有所增加了,或是宁夏考纲正向全国靠拢可能呢,这一点提出来,大家可以商讨一下。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考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选考试题分析江西省全南中学李红伟一、近五年理综试卷物理选考试题知识点考查情况分析:年份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1)(2)(1)(2)(1)(2)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分值知识点08 6 压强微观本质9 热力学气态方程6 振动和波9 光的折射 6 衰变9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09 5 气体状态参量、热力学定律10 热力学气态方程5 受迫振动、共振10 光的折射 5 光电效应10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10 5 晶体与非晶体10 热力学气态方程5 折射率计算10 振动和波、波的干涉现象5 氢原子光谱、频率计算10 动量定理、动力学11 6 气体状态参量、热力学定律9 热力学气态方程6 机械波9分光的折射 6 光电效应9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12 6 热力学定律9 热力学气态方程6 振动和波10 光的折射 6 聚变、核能9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二、近五年理综试卷物理选考试题特点:1.选考试题从三个模块进行命题,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模块答题,不得跨模块选做或多选多做,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选考模块可涉及必考内容,三个选考模块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2.难度进一步降低,努力均衡选考模块难度,不出难题。
为了使考查的模块知识覆盖面增大,选考题采用每个模块两题并列的方式,一大一小,大题为计算题,9-10分,小的为选择题、填空题,5-6分,选考内容约占总分的13.6%。
3.突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每个模块的核心知识不会改变。
选修 3-3选择题多在分子动理论、内能、晶体与非晶体等基础知识上设问,以加大知识的覆盖面。
计算题都是考气体实验定律,常与热力学定律、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等多个知识点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考题设置的情景多为气缸模型,其中压强的力学分析是计算题解题的关键。
选修 3-4考查重点之一为机械振动和波的知识;其二为几何光学的知识,如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全反射等,画光路图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考查对物理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2003年新课标卷试题分析(考查省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难度值一览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模型考频与考点考频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知识点分值分布图对于电磁感应考查频次和考查总分值较高,试题常以线框切割、杆切割模型为载体,考查金属框/棒在进入磁场之后的运动与能量问题。
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等知识点常融合在相关试题中考查,不单独设题,试卷的综合性较强,试题的难度略大,对知识点的融合考查要求较高。
实验题不再是单纯的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和光学实验也是考查的对象。
二、题型风向三、试题评述1.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体现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试题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同时,引导课堂教学加强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
试题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试题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
3.案例分析。
依据考试蓝皮书2020年1月版《中国高考报告》: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评价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考查内容。
在“四层”的构建中,“核心价值”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
近五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中
分析综合能力
20
单选
6
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中偏难 推理能力、应用数学能力
21
单选
6
电磁感应(电势高低的判定)
难
分析综合能力
22 实验填空
4
力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选择器材,误差分析)
理解能力,实验能力
23 实验设计 11 电学实验:电路连接、电表的读数、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
24
计算题
14
运动学(直线运动 )
0.22
分析综合能力
25
计算题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以受力分析为基
18
础,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左手定则、洛伦兹力提供 0.18
向心力、临界条件等物理知识)
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 能力
3-3 (1)选择
5
(2)计算 10
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中等
5
螺旋测微器读数,校零问题
偏易
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 理解推理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分析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理解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实验能力
23 实验设计 10
测磁感应强度,电路连接,安培力与力的平衡
偏难
24 计算题
14
物体的平衡,极限问题分析
偏难
25 计算题
18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 的磁通量的变化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物理试题分析近五年来,做好了高考真题分析工作,有效提高了高考复习效率。
以下方法可用于分析试题:(1)对历年试题进行抽样分析,找出共性;(2)分析近期试题-寻找趋势;(3)对同一个考点的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变化;(4)不同模型中试题的分析——发现差异从不同角度对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以下简称理科综合试卷)第一卷中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为2009年高考提供一些预测依据1。
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的分析,预测2009年湖北省近五年高考物理试题为199。
综合试卷均为国家一级试卷,内容广泛,但物理的核心内容主要是考试。
力学和电学的比例分别是48.3%和36.7%,热力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比例都是5%,即每一个都是选择题以下是按主题类型进行的详细分析1。
多项选择题199近五年来,高考综合物理试题(全国统考一级)中的多项选择题数量为8个,总分48分,占物理试题总分的40%选择题的内容相对稳定。
力学试题数量为3道(2008年力学试题4道,包括振动和波动试题1道),电学试题2道(2008年电学试题1道),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学试题各1道。
多选题的分布见表1在的五年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Lenz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过去的四年中得到检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三年中以图像的形式得到检验。
有三次(04,05,08)分别检查牛顿运动定律。
热、光、原始和波动几乎每年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可以预见,在2009年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Lenz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将会结合,万有引力和空间飞行、原子物理学中的核反应方程以及原子能级和跃迁问题仍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电场中电荷的动力学和功能关系、动量和能量、一些流行的科学知识和物理学史等问题也可能反映出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考查。
2。
试题从近五年高考试题中,改变了考试原则、步骤、数据处理和错误分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考试原则和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考试问题,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的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力与运动关系
问题)
曲线 运 动 条 件、电 场 安培 定 则、楞 次 定
万有引力、天体运动
力
律、i-t 图像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
21
物体平衡、功率
容 、物 体 平 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力与 运 动 关 系、摩 擦
律、安 培 定 则、右 手 定
万有引力定律
力
则
2 近五年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
(1)四个必考模 块 大 致 按 内 容 比 例 命 题,个 别 题 出 现 了 跨 模 块 的 知 识 综 合 .8道 选 择 题 一 般 为4道 力 学 和 4 道 电 学 试 题 ,多 选 题 2 ~ 4 道 .
(2)物理主干知 识 成 为 选 择 题 的 命 题 重 点,例 如,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力的平衡、v-t 图像的 理解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包括平衡)和 运 动 学 公 式的应用、功能关系 和 机 械 能 守 恒 定 律 的 理 解 和 应 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天 体 运 动 规 律、电 场 的 性 质、带 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 中 的 运 动、楞 次 定 律 和 电 磁 感 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变 压 器 与 交 流 电 的 性 质 和 远
答案为选项 B,D. 点 评 :这 是 一 道 定 性 考 查 平 抛 运 动 规 律 的 试 题 ,
电 势 、等 势 面
安培力、动能定理
带电粒子在复合 场 中 运 动 、功 能 关 系
正 弦 交 流 电 产 生、 法 拉 第 电 磁 感 应 定 电 路U-I 图 像、电 源
19
万有引力、人造卫星 电磁感应
i- ωt 图
律、楞次定律、i-ωt 图 效率
力与运动关 系 (临 界
题号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安培力方向 (左 手 定
14
力学物理学史
则)
电磁学物理学史
安培定则、地磁场 惯性说法
15 电路的串并联知识 万有引力、天体运动 胡克定律
力与运动关系、动能 平抛运动
带 电 粒 子 在 电 磁 场 v-t 图 像、功 率、动 能 功能 关 系、机 械 能 守 受力 分 析、受 力 平
图1
【例1】(2012年)如 图 1,x 轴 在 水 平 地 面 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 上 沿x 轴 正 向 抛 出的三个小球a,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 同 一 点 抛 出 的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则
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 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 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 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
3 高考物理选择题考查常见方式
3.1 定性分析题 定性分析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
力 ,不 用 通 过 计 算 ,只 通 过 理 解 、分 析 、推 理 就 能 选 出 正确答案,多以鉴别 关 于 物 理 概 念 和 物 理 规 律 似 是 而 非 的 说 法 的 形 式 出 题 ,考 查 对 物 理 概 念 、物 理 规 律 含意的确切理解.
2013年第2期 物理通报 竞赛 考试与评价研究
复合场中运动中渗透功能关系观点的应用等. (5)设置情境,将物理与 生 活 实 际、科 技、医 疗、
体育等联系,考查学生 提 取 信 息,加 工 信 息,应 用 物 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 能 力.例 如,2009 年 第 16 题 电 磁血流计,2010年第17题静电除尘,2011年第16 题 蹦 极 ,第 18 题 电 磁 炮 等 .
16 电磁感应、右手定则
中 运 动 、右 手 定 则
定理
恒
衡
v-t 图 像、追 及 与 相 牛 顿 运 动 定 律、功 电场 线、带 电 粒 子 在
17
理想变压器
遇问题
率、匀变速运动规律 电场中运动
理想变压器
18 F-t 图、v-t 图、功
电 场 强 度、电 场 线、 摩擦力、物体平衡
(6)突出考查新课标所要 求 的 探 究 能 力 和 推 理 能力,在数 学 应 用 (如 三 角 函 数,对 数 函 数,三 维 坐 标,极值 问 题 )上 保 持 一 定 的 考 查 强 度.例 如,2009 年 第18题 应 用 空 间 三 维 坐 标 考 查 电 场 知 识 ,2010年 第 20 题 应 用 对 数 函 数 考 查 行 星 运 动 择题分析
李红伟
(赣州市全南中学 江西 赣州 341800) (收 稿 日 期 :2012-09-12)
1 近五年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选择题知识点考查情况分析
(7)注重对学生了解和掌 握 物 理 学 发 展 史 实 情 况 的 考 查 .例 如 ,2009 年 、2010 年 分 别 对 力 学 物 理 学 史、电磁学物 理 学 史 进 行 考 查,2011 年 对 安 培 假 设 进行考查,2012年对早期物理 学 家 对 惯 性 认 识 进 行 考查等
— 86 —
距离输电等. (3)突出对图像的考查,试 题 配 图 较 多,意 在 考
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能力.分 析 的 5 套 试 卷 40 道选择题有28道题 配 有 图 像,其 中 10 道 题 直 接 对 物理图像进行考查.
(4)突出物理模型和建模 能 力(如 对 象 模 型、过 程模型、运 动 模 型、状 态 模 型 等 ),物 理 学 方 法 使 用 (如 极 限 分 析 法 、等 效 替 换 法 、图 像 分 析 法 、对 称 分 析 法 等 ),物 理 学 基 本 观 点 应 用 (如 力 与 运 动 的 观 点 ,能 量 观 点 ,功 能 关 系 等 )的 考 查 .例 如 ,2010 年 第 17 题 静 电 除 尘 器 电 场 模 型 建 立 ,2012年 第19题 利 用 等 效 替 换 方 法 考 查 电 磁 感 应 ,2012年 第18题 带 电 粒 子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