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处理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PPT幻灯片PPT文档共32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废气处理技术ppt课件

4
二、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2.2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吸收法
VOCs 污 染 控 制 技 术
回收技术 销毁技术
吸附法 冷凝法 膜技术
燃烧法 光催化技术Leabharlann 生物技术催化燃烧 直接燃烧
等离子体技术 5
2.2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2.2 .1回收技术 吸收法
对浓度和压力较高,温度较低的VOCs,常采用低挥发性或不 挥发的溶剂对其进行吸收。然后再利用VOCs与吸收剂(水或化学 药剂)物理性质的差异将二者分离。 吸附法
有机废气
1
二、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1、无机气体处理技术 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HCl、H2SO4、Cl2、NOx、HF、 H2S、SiH4、NH3、Pb等。其中HCl、H2SO4、Cl2、HF、NH3常采 用各类酸碱废气吸收塔。NOx浓度较高时净化难度较高,湿法净化 效率主要取决于NO2与NO之间的比例,干法处理技术包括催化还 原和非催化还原;SiH4目前在太阳能行业应用较多,由于易燃易爆 需采用专门硅烷燃烧塔。
化废气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物、运行维护
费用低等优点越。
生物层
液膜
废气
载 体
有机物 CO2
10
2.2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2.2 .2销毁技术 低温等离子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作用机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产生等离 子体的过程中,高频放电所产生的瞬间高能足够打开一些有害气体分 子的化学能,使之分解为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二是等离子体中包含 大量的高能电子和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和部分臭气 分子碰撞结合,使得臭气分子的化学键断裂,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 由单一原子构成得无害气体分子。同时产生的大量·OH、·HO2、·O等 活性自由基和氧化性极强的O3,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最终 生成无害产物。相关过程如下:
二、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2.2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吸收法
VOCs 污 染 控 制 技 术
回收技术 销毁技术
吸附法 冷凝法 膜技术
燃烧法 光催化技术Leabharlann 生物技术催化燃烧 直接燃烧
等离子体技术 5
2.2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2.2 .1回收技术 吸收法
对浓度和压力较高,温度较低的VOCs,常采用低挥发性或不 挥发的溶剂对其进行吸收。然后再利用VOCs与吸收剂(水或化学 药剂)物理性质的差异将二者分离。 吸附法
有机废气
1
二、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1、无机气体处理技术 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HCl、H2SO4、Cl2、NOx、HF、 H2S、SiH4、NH3、Pb等。其中HCl、H2SO4、Cl2、HF、NH3常采 用各类酸碱废气吸收塔。NOx浓度较高时净化难度较高,湿法净化 效率主要取决于NO2与NO之间的比例,干法处理技术包括催化还 原和非催化还原;SiH4目前在太阳能行业应用较多,由于易燃易爆 需采用专门硅烷燃烧塔。
化废气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物、运行维护
费用低等优点越。
生物层
液膜
废气
载 体
有机物 CO2
10
2.2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介绍
2.2 .2销毁技术 低温等离子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作用机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产生等离 子体的过程中,高频放电所产生的瞬间高能足够打开一些有害气体分 子的化学能,使之分解为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二是等离子体中包含 大量的高能电子和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和部分臭气 分子碰撞结合,使得臭气分子的化学键断裂,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 由单一原子构成得无害气体分子。同时产生的大量·OH、·HO2、·O等 活性自由基和氧化性极强的O3,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最终 生成无害产物。相关过程如下: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PPT演示课件

1990-2010年VOCs排放量
乌鲁木齐
辽中
甘肃 兰白
京津冀 晋北
关中
成渝
武汉
山东 半岛
长三角
长株潭
海西
珠三角 6
(二)常用VOCs治理技术
VOCs治理技术
回收利用技术
销毁技术
冷凝法 吸收法 吸附法 膜分离法
热力焚烧法 催化燃烧法 生物降解法 光催化降解法 等离子体技术
组合技术
沸石转轮+热力焚烧燃 沸烧石浓缩转轮+蓄热式燃烧
“三致”作用
➢致癌、致畸、致突变 苯系物最为突出,烯,含氯 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 物等
5
VOCs污染排放负荷大
2012年我国VOCs排放总量惊人,工业 源排放量约为2088.7万吨
1990-2012年,我国VOCs排放量逐年增长 ,工业源VOCs排放量增幅大。
重点区域VOCs污染排放高度集中
– 条件温和,常温常压
优点 – 设备简单、维护方便
– 减少甚至无二次污染
缺点
– 占地面积大 – 气候影响大 – 工况变化影响大
14
组合技术(一)
➢ 组合一 沸石转轮+热力焚烧技术
➢ 组合二 沸石转轮+蓄热式燃烧
15
➢ 组合三:
组合技术(二)
冷凝+吸附技术
达标排放
废气
➢ 组合四: 吸附+蓄热催化燃烧技术
進氣 進 氣
1 .0 m
0.85
m
0 .0 m
吸收塔
以微生物可分解物质为主,污染物为微生物的食物来源, 可以生物处理的污染物包括:碳氢氧组成的各类有机物、简 单有机硫化物、有机氮化物、硫化氢及氨气等无机类等
第六章废气生物处理ppt课件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 度是饱和的。雾霾天气是一种 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 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 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 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 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 用程度各有差异。
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
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首先要经历由气相转移到 液相(或固体表面液膜)中的传质过程,然 后在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被微生物吸 附降解。
微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模式图
认 识 到 了 贫 困户贫 困的根 本原因 ,才能 开始对 症下药 ,然后 药到病 除。近 年来国 家对扶 贫工作 高度重 视,已 经展开 了“精 准扶贫 ”项目
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
固定二氧化碳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和微 生物。 固定二氧化碳的微生物一般有两类 光能自养微生物:藻类和光合细菌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认 识 到 了 贫 困户贫 困的根 本原因 ,才能 开始对 症下药 ,然后 药到病 除。近 年来国 家对扶 贫工作 高度重 视,已 经展开 了“精 准扶贫 ”项目
认 识 到 了 贫 困户贫 困的根 本原因 ,才能 开始对 症下药 ,然后 药到病 除。近 年来国 家对扶 贫工作 高度重 视,已 经展开 了“精 准扶贫 ”项目
雾、霭、霾
PM2.5指空气中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雾霾的 “元凶”
PM10则是指空气中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10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其中 包含着PM2.5。雾霭的主要污染物。
霾的危害
灰霾天气不仅影响空气的能见度,使人们看不到蓝天,心情变 得压抑,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灰霾中的细小颗粒会 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继而沉积于上、 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将 可能诱发肺癌。此外,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 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易使 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由于太阳中的 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直 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 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 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 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 用程度各有差异。
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
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首先要经历由气相转移到 液相(或固体表面液膜)中的传质过程,然 后在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被微生物吸 附降解。
微生物净化有机废气模式图
认 识 到 了 贫 困户贫 困的根 本原因 ,才能 开始对 症下药 ,然后 药到病 除。近 年来国 家对扶 贫工作 高度重 视,已 经展开 了“精 准扶贫 ”项目
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
固定二氧化碳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和微 生物。 固定二氧化碳的微生物一般有两类 光能自养微生物:藻类和光合细菌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认 识 到 了 贫 困户贫 困的根 本原因 ,才能 开始对 症下药 ,然后 药到病 除。近 年来国 家对扶 贫工作 高度重 视,已 经展开 了“精 准扶贫 ”项目
认 识 到 了 贫 困户贫 困的根 本原因 ,才能 开始对 症下药 ,然后 药到病 除。近 年来国 家对扶 贫工作 高度重 视,已 经展开 了“精 准扶贫 ”项目
雾、霭、霾
PM2.5指空气中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雾霾的 “元凶”
PM10则是指空气中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10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其中 包含着PM2.5。雾霭的主要污染物。
霾的危害
灰霾天气不仅影响空气的能见度,使人们看不到蓝天,心情变 得压抑,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灰霾中的细小颗粒会 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继而沉积于上、 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将 可能诱发肺癌。此外,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 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易使 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由于太阳中的 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直 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
有机废气的处理工艺ppt课件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
Page 1
主要内容
•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 • 有机废气的综合防治措施 • 治理技术 • 工艺流程 • 发展前景
2
1、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主要包括 苯类、各种烃类、醇类、醛类、胺类、酮类和 酸类等。挥发性有机废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 入人体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 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尤其是苯并 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
次固体或液体污染物。
Page 27
吸附法吸附工艺
常用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
*预处理部分:预先除去进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及液滴,并
降低进气温度
*吸附部分:一般用吸附器并联或串联 *吸附剂再生部分:常用水蒸气脱附法使活性炭再生 *溶剂回收部分:不溶水的溶剂可与水分层,易于回收,
水溶性溶剂需采用精馏法回收,对处理量小的水溶性溶 剂也可与水一起掺入煤炭中送入锅炉烧掉。
Page 23
活性炭吸附特殊情况:
Page 24
活性炭吸附系统流程:
Page 25
Page 26
活性炭吸附法的优缺点:
*优点:易于回收有机
*缺点:不耐高温,在
溶剂,因此被广泛地 应用于化工、喷漆、 印刷、轻工等行业的 有执废气如苯类、酮 类的治理。
湿润的条件下不能保 持很好的吸附能力; 易燃,较快达到饱和 吸附而失去效用,吸 跗刺需定期更换;其 次,吸附法会产生二
Page 3
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
苯类有机物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造成神经 系统障碍,当苯蒸气浓度过高时(空气中含量 达2%),可以引起致死性的急性中毒;
多环芳烃有机物有强烈的致癌性; 戊醇引起头痛、呕吐、腹泻等; 丙烯醛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 二苯胺、联苯胺等进入人体可以造成缺氧症。
Page 1
主要内容
•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 • 有机废气的综合防治措施 • 治理技术 • 工艺流程 • 发展前景
2
1、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主要包括 苯类、各种烃类、醇类、醛类、胺类、酮类和 酸类等。挥发性有机废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 入人体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 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尤其是苯并 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
次固体或液体污染物。
Page 27
吸附法吸附工艺
常用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
*预处理部分:预先除去进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及液滴,并
降低进气温度
*吸附部分:一般用吸附器并联或串联 *吸附剂再生部分:常用水蒸气脱附法使活性炭再生 *溶剂回收部分:不溶水的溶剂可与水分层,易于回收,
水溶性溶剂需采用精馏法回收,对处理量小的水溶性溶 剂也可与水一起掺入煤炭中送入锅炉烧掉。
Page 23
活性炭吸附特殊情况:
Page 24
活性炭吸附系统流程:
Page 25
Page 26
活性炭吸附法的优缺点:
*优点:易于回收有机
*缺点:不耐高温,在
溶剂,因此被广泛地 应用于化工、喷漆、 印刷、轻工等行业的 有执废气如苯类、酮 类的治理。
湿润的条件下不能保 持很好的吸附能力; 易燃,较快达到饱和 吸附而失去效用,吸 跗刺需定期更换;其 次,吸附法会产生二
Page 3
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
苯类有机物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造成神经 系统障碍,当苯蒸气浓度过高时(空气中含量 达2%),可以引起致死性的急性中毒;
多环芳烃有机物有强烈的致癌性; 戊醇引起头痛、呕吐、腹泻等; 丙烯醛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 二苯胺、联苯胺等进入人体可以造成缺氧症。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PPT课件

11
生物降解技术
原理
利用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消化代谢, 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及其它无机盐 类
5 7
排排氣 氣
5 .0 m
4
1
6
2
3
1 廢氣 2 低壓送風機
(200 m m A q) 3 調濕塔
4 生 物 濾 床 (濾 料 厚 < 1m ) 5 排氣 6 排水
7 調濕水霧
生物濾床排氣處理系統
呼吸系统
➢嗅觉、呼吸道、肺部
几乎全部VOCs;恶臭类,有机 硫化物,含氯有机化合物,含 氮有机化合物等
血液、神经系统、 肝肾脏
VOCs
➢白血病,肝、肾功能衰竭
➢杀虫剂、除草剂
醛类,烯,烷烃,苯系物,含氯 有机化合物,有机卤化物等
皮肤、眼睛
➢刺激性 醛类最为突出;有机硫化 物,含氯有机化合物,含 氮有机化合物等
CO2
活性物种和臭氧,触 发催化剂,降低活化能。 催化剂选择性地与等离 子体 产生的产物再 反应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浓度VOCs,室内空气净化
✓ 实现VOCs低温去除
特点 ✓ 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
✓ 处理效率高,能耗低
✓ 净化并清新空气
13
光催化技术
原理
光催化剂纳米粒子在一定波长的光线照 射下受激生产电子空穴对,空穴分解催化 剂表面吸附的水产生氢氧自由基,电子使 其周围的氧还原成活性离子氧,从而具备 极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将光催化剂表面的 各种污染物摧毁
缺点:不适用于高浓度、高温的有机废气,
且吸附材料需定期更换
8
吸收技术
原理
由废气和洗涤液接触将VOCs从废气中移走,之后 再用化学药剂将VOCs中和、氧化或其它化学反应破 坏。
第二章 化工废气处理ppt课件

化工环境保护技术— 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
1
第一节 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
一、化工废气的分类 第一类为含有无机污染物的化工废气,废气含有SO2、
H2S、CO等无机物,主要来自氮肥、磷肥、无机酸、 无机盐等制造业; 第二类为有机废气,废气中含有苯系物、酚、醛、 醇等,主要来自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农药、染料、 涂料等行业; 第三类为既含无机物与含有有机物的废气,大部分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排放的废气属于这一类。
6
1.粒子大小 粉尘的颗粒大小不同,不但对人体和环
境的危害不同,而且对粉尘的吸捕方法以及 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都有很大影响,所 以,粒径是粉尘的最基本特性之一
7
2.尘粒的密度 尘粒的密度对于重力除尘及离心除尘等装置的性能 有很大影响。 尘粒的密度有视密度和真密度之分。
8
3.尘粒的电阻率
包括各种喷雾洗涤器、旋风水膜除尘器和 文丘里洗涤器等。
30
31
32
33
(3)电除尘器:静电分离是利用静电力, 使粉尘从气体中分离而得到净化的方法, 可用于分离0.1~1.0μm之间的低速粒子。 通过三个阶段实现尘气分离:
① 粒子荷电 ② 粒子沉降 ③ 粒子清除
34
35
36
(4)过滤式除尘器:它是利用含尘气流体 通过多孔滤料层或网眼物体进行分离的装 置,包括颗粒层过滤器等、袋式过滤器。
41
四、除尘装置的选用
作为除尘器的性能指标,通常有下列六项
(1)含尘气体的处理量 (2)除尘效率 (3)压力损失 (4)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 (5)占地面积 (6)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42
根据含尘气体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除尘装置的 选择和组合。 (1)若尘粒粒径较小,几微米以下粒径占多数时,应选用湿 式、过滤式或电除尘式等;若粒径较大时,以10μm以上粒 径占多数时,可用机械除尘器。 (2)若气体含尘浓度较高时,可用机械除尘;若含尘浓度低 时,可采用文丘里洗涤器;若气体的进口含尘浓度较高, 而又要求气体出口的含尘浓度低时,则可采用多级除尘器 串联的组合方式除尘 (3)对于黏附性强的尘粒,最好采用湿式除尘器
1
第一节 化工废气及其处理原则
一、化工废气的分类 第一类为含有无机污染物的化工废气,废气含有SO2、
H2S、CO等无机物,主要来自氮肥、磷肥、无机酸、 无机盐等制造业; 第二类为有机废气,废气中含有苯系物、酚、醛、 醇等,主要来自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农药、染料、 涂料等行业; 第三类为既含无机物与含有有机物的废气,大部分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排放的废气属于这一类。
6
1.粒子大小 粉尘的颗粒大小不同,不但对人体和环
境的危害不同,而且对粉尘的吸捕方法以及 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都有很大影响,所 以,粒径是粉尘的最基本特性之一
7
2.尘粒的密度 尘粒的密度对于重力除尘及离心除尘等装置的性能 有很大影响。 尘粒的密度有视密度和真密度之分。
8
3.尘粒的电阻率
包括各种喷雾洗涤器、旋风水膜除尘器和 文丘里洗涤器等。
30
31
32
33
(3)电除尘器:静电分离是利用静电力, 使粉尘从气体中分离而得到净化的方法, 可用于分离0.1~1.0μm之间的低速粒子。 通过三个阶段实现尘气分离:
① 粒子荷电 ② 粒子沉降 ③ 粒子清除
34
35
36
(4)过滤式除尘器:它是利用含尘气流体 通过多孔滤料层或网眼物体进行分离的装 置,包括颗粒层过滤器等、袋式过滤器。
41
四、除尘装置的选用
作为除尘器的性能指标,通常有下列六项
(1)含尘气体的处理量 (2)除尘效率 (3)压力损失 (4)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 (5)占地面积 (6)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42
根据含尘气体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除尘装置的 选择和组合。 (1)若尘粒粒径较小,几微米以下粒径占多数时,应选用湿 式、过滤式或电除尘式等;若粒径较大时,以10μm以上粒 径占多数时,可用机械除尘器。 (2)若气体含尘浓度较高时,可用机械除尘;若含尘浓度低 时,可采用文丘里洗涤器;若气体的进口含尘浓度较高, 而又要求气体出口的含尘浓度低时,则可采用多级除尘器 串联的组合方式除尘 (3)对于黏附性强的尘粒,最好采用湿式除尘器
第九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解析ppt课件

类别
来源
危害
硫氧 矿物燃烧 化物 火山活动
酸雨
碳氧 化物
不完全燃烧 机动车排气
破坏血红蛋白ຫໍສະໝຸດ 迁移H2SO 4 或 硫 酸 盐,干、湿沉降
生物吸附 光合作用
氮氧 燃烧过程 化物 细菌作用
造成光化学烟雾 HNO3或硝酸盐,
温室效应
干、湿沉降
破坏臭氧层
在大气中光离解
碳氢 汽车尾气 化合物 有机物蒸发
卤素 化合物
一、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的原理
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是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 有机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养分, 经代谢降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及细胞组 成物质。
与废水生物处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废气中的 有机物质首先要经历由气相转移到液相(或 固体表面液膜)中的传质过程 ;然后在液相 或(固体表面生物层)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3. 没有毒性或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三、废气生物处理的基本条件
• 主要有水分、养分、温度、氧气以及酸碱度 等。
1.水 分 •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成分; • 吸收废气的溶剂。 ➢采用土壤或堆肥等固态处理系统时,适宜的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1.生物滤池
• 生物滤池内的固态介质是一些天然材 料,常用的固体颗粒有土壤和堆肥, 这些材料为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提供 表面,微生物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污染 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气去总管
丁醇回收方案
尾气排放 自来水进
吸收塔
废气进
冷却器
冷凝器 分层罐
解析塔
换热器
再沸器
再沸器
去产品罐
废水出
(异)丁醇回收工艺流程图
•
脱水塔
废气由下往上进入吸收塔,吸收液由上 往下在吸收塔内与废气做逆流接触。通过 吸收后的吸收液由循环泵打入解析塔。中 途先通过螺旋板换热器对吸收液进行加温 ,升温后的吸收液有利于解析。解析后的 吸收液中还含有丁醇,再经过再沸器进行 加温将水和丁醇的混合溶液通过共沸点蒸 馏出来。(吸收液可通过冷却塔冷却后循 环使用)解析气体和蒸馏出来的共沸物水 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凝回收下来。(不凝 气体通入废气管进行再吸收工作)冷凝后 产生水饱和的丁醇溶液和丁醇饱和的水溶 液。丁醇饱和的水溶液处于分层罐下层流 入解析塔再进行解析工作。水饱和的丁醇 溶液,其中含水量约在25%。流入脱水塔 进行蒸馏脱水工作。将溶液温度升至共沸 点,蒸馏出水分和部分丁醇后,留下部分 液体将是较高纯度的丁醇。蒸馏出去的共 沸物水蒸汽含水量在约40%。通过冷凝后 将析出部分水分得到25%的水饱和丁醇溶 液。混合解析出来的冷凝液后进入脱水塔 再次脱水。
VOCs 治理技术
VOCs常用处理工艺
活性炭吸附法
物质吸收法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再生(吸附脱附)
化学反应吸收法 吸收回收法
能量切割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低温等离子体法 光催化氧化法
VOCs常用处理工艺
燃烧法
蓄热式燃烧 催化燃烧 直接燃烧
生物法
生物过滤法 活性污泥法
通常使用的活性炭有:煤质型颗粒炭 果壳型颗粒炭 蜂窝型活性炭 丙烯腈系炭纤维 柱状活性炭 椰壳活性炭
低温等离子技术
低温等离子技术原理: 污染物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大量 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然后便 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 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或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 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
(5)磁化脱附。由于单分子水的性质比簇团中的水分子活泼得多,能充分显示它的偶极子 特性,从而使水的极性增强。预磁处理能增大水的极性,这就能充分解释经过预磁处理后活 性炭的吸附容量减小的现象。当磁场强度增大时,分离出的单个水分子越多,则阻碍作用就 越 大,从而吸附容量减小得也就越多。
活性炭吸附示意图
丁醇回收方案
• 废气由下往上进入吸收塔,吸收液由上往下在吸收塔内与废气做逆 流接触。通过吸收后的吸收液由循环泵打入解析塔。中途先通过螺旋 板换热器对吸收液进行加温,升温后的吸收液有利于解析。解析后的 吸收液中还含有丁醇,再经过再沸器进行加温将水和丁醇的混合溶液 通过共沸点蒸馏出来。(吸收液可通过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解析 气体和蒸馏出来的共沸物水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凝回收下来。(不凝 气体通入废气管进行再吸收工作)冷凝后产生水饱和的丁醇溶液和丁 醇饱和的水溶液。丁醇饱和的水溶液处于分层罐下层流入解析塔再进 行解析工作。水饱和的丁醇溶液,其中含水量约在25%。流入脱水塔 进行蒸馏脱水工作。将溶液温度升至共沸点,蒸馏出水分和部分丁醇 后,留下部分液体将是较高纯度的丁醇。蒸馏出去的共沸物水蒸汽含 水量在约40%。通过冷凝后将析出部分水分得到25%的水饱和丁醇溶 液。混合解析出来的冷凝液后进入脱水塔再次脱水。
(4)置换脱附。置换脱附的工作原理是用比被吸附组分的吸附力更强的物质将被吸组分置 换下来。其后果是吸附剂上又吸附了置换上去的物质,必须用别的方法使它们分离。例如, 活性炭对Ca2+、C1-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这些离子占据了吸附活性中心,可对活性炭吸附无 机单质或有机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用活性炭吸附待分离溶液中的物质后,选用CaCl2作 为脱附剂可降低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稳定性,从而达到降低脱附活化能的目的。
2、分子之间相互吸附的作用力 也叫“凡德瓦引力”。 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 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 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 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 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活性炭技术
活性炭吸附原理
1、依靠自身独特的孔隙结构 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 、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 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 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殊用途的更高。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 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 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 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
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简易流程图
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回收法
风量:3000Nm3 /h 成分:甲苯 温度:<20℃
9000Nm3/h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
化学反应吸收法
工作原理:
有机废气与吸收液(如柴油、煤油、 水,碱液等介质)采用错流式接触方 式,让VOCs气体与吸收剂充分接触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让VOCs气体 溶解在吸收液中或与吸收液发生化学 反应(酸碱中和反应),达到去除 VOCs的目的。
活性炭脱附方法与原理
(1)升温脱附。物质的吸附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将吸附剂的温度升高,可以使已 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这种方法也称为变温脱附,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是周期变化的。
(2)减压脱附。物质的吸附量是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在较高的压力下吸附,降低压力 或者抽真空,可以使吸附剂再生,这种方法也称为变压吸附。此法常常用于气体脱附。 (3)冲洗脱附。用不被吸附的气体(液体)冲洗吸附剂,使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采用这 种方法必然产生冲洗剂与被吸附组分混合的问题,需要用别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因此这种方 法存在多次分离的不便性。
低温等离子反应过程: (1) 电场+电子→高能电子 (2) 高能电子+分子(或原子)→(受激原子、受激基团、游离 基团) 活性基团 (3) 活性基团+分子(原子)→生成物+热 (4) 活性基团+活性基团→生成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