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语法与修辞
大一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

大一大学语文知识点归纳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本文将对大一大学语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修辞与修辞手法修辞是指运用特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在修辞方面,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学习格律、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通过对这些修辞手法的学习和理解,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古代文学与文学常识大一大学语文课程中,还会涉及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如《诗经》、《楚辞》、《史记》等经典名著。
同时也会了解到一些文学常识,如文学史、文学流派等。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和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三、现代文学与鉴赏能力除了古代文学,大学语文课程还会涉及到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
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在学习现代文学时,我们需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中领悟作家的深意和思想内涵。
同时,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动态,可以触摸到当代社会的脉动和话题。
四、文言文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无疑是重中之重。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正式书面语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拓宽词汇量,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五、阅读和写作能力大学语文课程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专业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大学语文还将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通过作文训练、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六、修辞修炼与语言规范大一大学语文课程也会重视学生对语言规范的修炼。
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和规范,避免使用错误的语法和词汇。
语法 修辞 逻辑

⑤
趋 向 动 词 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趋向的动词。 上 下 进 出 过 开 起 回 来 上来 进来 出来 过来 回来 起来 趋向动词既可以单独作谓语(谓语中心), 也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动作的趋向 你 ‖ 出 去 ! 眼里的泪水眼看要掉<下来>了。 周围的人都“哄”地大笑了<起来>。 他显然不愿意再这样谈<下去>了。
sofa
(句子) (语素)
二、语素的种类
单音节 语素
天、地、人日、 月、金木、水、 (基本事物的概念) 火 声母相同 (双声) 琵琶 乒乓 澎湃 慷慨 联绵字 韵母相同 (叠韵) 从容 葫芦 匍匐 蜻蜓
双音节 1、根据音 语素
非双声叠韵
蜈蚣 珊瑚 窟窿 狡猾
节的多寡
(分开来 外来词(音译)干部 涤纶 夹克 的士 没有与 该语素 专用名词 (地名 北京 李白 萝卜 有关的 人和事物名称) 意义) 拟声词 噼里啪啦 淅淅沥沥
(一) 实词
实词是具有比较具体实在的意义、能 够在句法结构中充当成分的词。现代汉语 的实词有以下十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 量词、拟声词和叹词。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 等名称的词,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而一般 不用否定副词“不”、“没”修饰。
1、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例如: 人都来全了。 文章不是这样写出来的。 ②名词一般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例如: (一桶)水 (一道)闪电 (两件)衣服 (两个)孩子 (三瓶)啤酒 ③名词前一般不能加副词。但少数几个副词 可以加在名词前面。例如: 商店里光人。 书店里净新书。 ④名词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共同组成介词短 语,例如:[用毛笔]写字 [向朋友]致意 [从那天]开始
简述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简述修辞同语法的关系:修辞和语法是语言运用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修辞和语法是相通的。
修辞主要关注语言的表达效果,而语法则关注语言的结构形式。
两者都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修辞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看作是语法的一个延伸,因为它们都涉及到语言的运用。
其次,修辞和语法有明显的区别。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研究如何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它主要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如词、短语、句子的组合方式等。
而修辞则更关注语言的使用目的和场合,研究如何恰当地选用语法形式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修辞的范围更广,包括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然而,虽然修辞和语法有区别,但它们在实际运用中是相互交织的。
语法结构形式的选用,关系到使用领域的问题,也即语体。
比如在演讲中,可能会使用更加正式和结构化的句子,而在口语中则可能使用更加随意的句子。
这不仅涉及到语法的选择,也涉及到修辞的运用。
同样,在写作中,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可能会使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等,而这些手法也需要符合语法规则。
总的来说,修辞和语法是相辅相成的。
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框架;而修辞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饰,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和有力。
两者共同作用,使得语言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八字要求:看熟理清记牢写对第六章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语法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与规则。
其基本研究对象是语言的结构要素。
汉语四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重点掌握后三者)修辞研究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基本研究对象是语言的表达方式。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炼词、炼句辞格第一节词汇一、词的构成(一)语素构词的类型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音译词合成词(词根、词缀)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复合式(两个词根,重点)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附加式、重叠式(一个词根)(二)现代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调整)(一)词形1.异形词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节)词2.同音词同形同音词(重点、难点)异形同音词3.异读词(三)词义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2)词的色彩义(色彩义是重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2.多义词3.同义词(同义词中的近义词是重点,七大区别)近义词的差别可以从理性义、色彩义、用法三大方面来把握。
理性意义不同(1)词义轻重不同(2)词义范围不同(3)词义性质不同(4)词义侧重点不同色彩意义不同(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用法不同(1)搭配对象不同4.反义词第二节词的分类词的语法分类(以语法功能为主要分类标准)实词和虚词一、实词实词(七类):名、动、形容、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各类实词及其特点(一)名词画鸟书刊物电脑先生和平公民法律积极性名词的语法特点:1.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如“五本书”“三台电脑”“一种法律”“一点积极性”。
2.不能用“不”修饰。
《最小说》《很漫画》3.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
如“在上海”“关于和平”。
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
如:“黄河水入龙门。
”比较特殊的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时间名词:“今天”“去年”“从前”。
处所名词:“北京”“郊区”“两侧”。
方位名词:“上、下、前、后、东、南、西、北、中、左、右、里、外、间、旁”。
(二)动词写说想考虑播放完成制造有是动词的语法特点:1.能用副词“不”或“没有(没)”修饰,如“不说话”“没有想”。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文档物超所值)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一课天之道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背诵、默写全文5.主题思想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学常识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二、论证方法: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三、修辞手法: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大动干戈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 3.止: 例句出处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 4.见: 例句出处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见解、见识 5.过: 例句出处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 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一、文学常识1.孟子的主张、地位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子散文的特点二、论证方法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修辞手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第一节 词汇(思维导图)

词汇一、词的构成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语素词是语言里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以音节的多少为标准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三音词复音词(一)语素构词的类型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按照音节划分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语素举例:人、书、字双音节语素踌躇、吩咐、霹雳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因特网、巧克力、维也纳按照词语内部语素的数量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2单音节3复音节134合成词构成词根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词缀(加在词根上面)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三大类5复合式合成词由词根的相互关系看6联合型(并列式)7偏正型8补充型9动宾型(支配式)10主谓型(陈述式)11附加式合成词根据词根与词缀的位置12词缀+词根13词根+词缀14词根+叠音词缀15重叠式合成词按照语素是否能单用成词语素(单用)人、手、跑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用)们、阿16(二)汉语词汇组成基本词汇17重要意义三个特点历史悠久,具有稳固性;社会普遍使用,具有全民常用性;成为构造新词语的基本,具有能产性。
一般词汇18特点包括古语词历史词文言词方言词19概念标准语吸取方言有用成分外来词20音译词21音意兼译词22字母词行业语23隐语熟语24概念25特点包括26成语惯用语27概念28结构29歇后语谚语30概念31结构32特点33例子俗语34概念和谚语有些交叉35比较36例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构成新词(基础)——扩充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某些词)——(转化)基本词汇二、词形、词音和词义(一)词形371.异形词分类不完全异形词(主流)38仅部分用字不同完全异形词39用字全部不同异形词的语音形式语音形式国家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40选取范围41选取内容42适用范围《现代汉语词典》43首选词主条副条44正条452.同形词(二)词音1.多音词2.同音词46概念47复音词同音词的要求按书写形式分同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a: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各项意义之间存在着联系b:同音词是异词同音,词的意义间没有必然联系影响积极意义混乱,影响信息传递与交流消极谐音双关,生动、风趣、耐人寻味3.异读词48概念49限制产生原因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50异读词与异音同形词的区别规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三)词义51概念分类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实词语法意义(关系意义)实词52虚词531.词义的构成(1)词的理性义54概念55作用(2)词的色彩义①感情色彩义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褒义色彩贬义色彩②语体色彩义(文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口语色彩③形象色彩义56概念57形象感58包括2.单义词和多义词(所表示意义的多少)单义词概念分类常见事物的名称专有名词科学术语多义词59概念各意义间有一定的联系60基本义61派生义62引申义63比喻义具体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义3.同义词64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对同一事物、现象、关系的不同称谓,其概念意义或逻辑内容相同65近义词(相对同义词)词义大同中有小异,在概念意义方面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66重要作用差别(1)意义的轻重不同(2)词义概括的范围大小不同(3)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不同(4)词义的侧重点不同(5)搭配对象不同(6)感情色彩不同(7)67语体色彩不同4.反义词68相对反义词69就词与词的关系同一范畴音节和结构要求分类70绝对反义词71相对反义词72重要意义三、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纠正(一)准确理解词义,注意辨析词义(二)尊重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不生造乱用词语73态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三)注意词义的范围大小和附加色彩词语备注:1. 从语音形式分析2. 单音节单纯词只有一个音节,如“字”、“看”、“亮”等3. 有两个或更多的音节,不能分开解释各个音节的意义4.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5.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6. 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例如:信息、开放、品味、反正7.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手机、电脑、特区8.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革新、盘活、理顺9.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前一词根所支配、关涉的事物例如:上网、涉外、下海10.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陈述前一词根例如:心疼、民主、自律11. 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12. 例如:第一、初一、老乡、阿姨13. 例如:稿子、花儿、木头14. 例如:胖乎乎、美滋滋、喜洋洋词缀:附加成分,不表示具体词汇意义,起语法作用构成名词的标志:阿、小、子、儿、头构成动词的标志:化15. 例如:爸爸、妈妈、星星、渐渐、恰恰16. 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7.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一般交际中必须,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如天、地、头、心。
大学语文课件-写作中的经典修辞技巧

陈涉
陈涉在古代中国黄巾起义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他的演讲中大量应用了修辞技巧,用 了夸张、反复强调的手法,使其整篇演讲 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主题重复的修辞手法:让文章的主题在读 者心中回响
定义
主题重复是一种在文章中对某一 主题进行反复强调的修辞手法, 使其在读者心中牢牢回响。
应用
示例
在文章中主题重复千万不可过分, 但合理安排则可达到非常好的表 达效果。在重复主题时,可以运 用比喻、双关语等手法,让文章 更生动。
修辞手法的不同类别及其区别
定义
修辞技巧是一种将普通的语言转 化为充满诗意和艺术性的语言的 手法,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加深刻 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应用
同一种类型的修辞技巧常常可以 互相嵌套、混杂使用,创造出更 美妙和独特的效果。
示例
不同类型的修辞技巧之间是可以 互相混杂、创造出独特效果的, 如: Irony(反讽)+Sarcas m(讽刺) Allusion(暗讽)+Alleg ory(寓 言)
"智慧的男人正在谋划,愚蠢的男 人正在大笑。"——莎士比亚
对偶:两句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话通过对 称的结构表达
1
定义
对偶是一种在两个或多个短当的对比效果。
2
应用
对偶可以强调押韵或重音,从而创造出一种有趣的音响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对比也能 更好的引导读者理解。
总结:何时使用修辞技巧,如何运用修辞 技巧
1 何时使用
修辞技巧最好在表达更深层次或需要更好表 现的内容上使用,如情感、人物描写、故事 情节等等。
2 如何运用
为满足不同的表达需要,需要对不同的修辞 技巧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其中的几种用于不 同场合。此外,需要练习丰富词汇及句式, 加强语感和修辞意识的提升。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四)修辞

基础知识(四):修辞修辞方法的种类: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通感等。
一、比喻: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必须有恰似点。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揣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二)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毛主席是太阳。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1、拟人。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例如:前面走来一个红领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语法分类
• 成词语素 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 也能与其他语素组成词
双音节、三音节语素、虚词组词位置不固定
半自由语素
词根
• 不成词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必须跟别的语素
不自由语素
组合成词
词缀
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位置自由
定位不成词语素
汉语 语法与修辞
一、现代汉语的定义、性质及形式 1. 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它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广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北京话 上海话 长沙话 南昌话 梅县话 福州话 & 厦门话 广州话
与普通话 差别大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汉语的国际影响
全球汉语热
HSK考试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日本43个地区成功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网考
2012-9-12 中国新闻网
• 双音节语素 比较少
• 多音节语素 音译和象声
天 衣跑好 蝴蝶 葡萄 咖啡 从容 巧克力 奥林匹克 噼里啪啦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双声语素和叠韵语素
• 参差 仿佛 忐忑 玲珑 蜘蛛 枇杷
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伶俐 吩咐
崎岖 尴尬
• 彷徨 窈窕 烂漫 从容 逍遥 蟑螂 哆嗦 叮咛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2.简称和数词略语 简称 它是复杂名称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2.汉语的性质
结构形式
形
音
义
使用功能 交际工具
思维工具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3.汉语的形式
汉语包括
口语
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 风格随意
书面语
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风格严谨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和三音节。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练习:说明下列结构的汉字、音节和语素数
风浪
朝代
找活儿
画画儿
哈尔滨
乌鲁木齐
仿佛
匍匐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4.语素的分类 ※
语音分类
• 单音节语素 占优势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方面 1. 没有复辅音(两个辅音连接)
zhōng guó hàn yǔ 2. 元音占优势
汉语的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
3. 有声调
有强烈的音乐感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词汇方面
1. 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人民
巧克力
2.双音节词占优势
3.广泛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词根+词根 风浪
词根+词缀 桌子
前缀+词根 老虎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语法方面
1.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老师爱同学 同学爱老师
我吃饭了 我吃着饭呢 我吃了饭 我吃饭
练习:用替代法确定语素 蜡烛 蝴蝶 彩蝶 沙发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3.语素的音节数
语素 = 字 ?
语素是语言单位 字是书写单位
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通常,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例外,用后缀“儿”组成儿化词,两个汉字是一个
音节。如“花儿”(huār)是一个音节。
马虎
语素1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2. 确定语素的方法 —— 替代法
人民 马虎
人—— 人家、人口、人防、人头… 民—— 农民、牧民、烟民、彩民…
人+?
?+民
马—— 马车、马蹄、马尾、马鞭… 虎—— 老虎、东北虎、华南虎…
马+?
?+虎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位置不自由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语义分类 • 实语素:意义实在
自由语素
半自由语素
• 虚语素:意义虚化、不实在
自由语素 虚词
不自由语素 词缀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第二节 词 定义 简称和数词略语 词的构成 ※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1. 定义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不能扩展 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不能拆开
能单说 能单用
美好 = 美+好 词
春天 = 春+天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判断下列结构是词还是短语 冰箱、热心、冷血、子女、改进、指正、买卖 洗澡、理发、学习、游泳、出来、鞠躬 骑兵、骑马、跳绳、头绳
2. 词法和句法结构一致
语素构成词 词构成词组
主谓、动宾、补充、偏正、并列
3. 词的多功能性
我们在学习 学习是种乐趣 有一次学习机会 妈妈在工作 工作是份职业 单位是工作的场所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思考练习
你说的话属于哪一方言区? 请举例说明它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之处。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第一章 语素和词
第一节 语素
➢ 定义 ➢ 确定语素的方法 ➢ 语素的音节数 ➢ 语素的分类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1.定义
语素是构词成分,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 语言单位。
人民 马虎
人
民
语素1 语素2
二、普通话与方言
1.方言的定义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它是民族 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2.差异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3.汉语方言分区
方言区
北方方言 吴方言 湘方言 赣方言
客家方言 闽方言 粤方言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