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整理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重点

第一章语法概说详一、语法的两种定义1)语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2)语法(学):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二、普遍语法的特点1.抽象性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从成千上万的个别的句法结构中可以归纳出一些语法规则来。

(联合关系/动宾关系)各种语法规则的聚合就形成了语法。

语法最基本的特征是抽象性。

弟弟妹妹/北京上海/吃饭/上课/打球/看戏2.生成性语法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的合法的句子,这就表现为语法无限的生成性。

其生成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词语跟词语发生横向的结构关系,这就叫做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如公式归纳:囡囡/吃//饭了。

主谓(述宾)聚合关系:可以互相替换的词语语法功能如果相同,他们就形成了某种类聚,这就叫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

如汉语的词类划分。

囡囡/吃//饭了。

主谓(述宾)3.递归性各种语法结构的关系是有限的,但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可以反复无限的使用这些有限的规则,从而使句法结构复杂化。

如偏正结构套偏正结构,述宾结构套述宾结构。

递归性保证了句法结构的变化无穷,保证了有限的句法结构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思想。

递归性保证了句法结构的变化无穷,保证了有限的句法结构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思想。

叔叔来了——叔叔的叔叔来了——4.系统性语法是一个严密的立体的开放的系统网络。

所谓严密,是指系统内部互相制约,要受到一定规则的支配,不可以随心所欲;所谓立体,是指于法系统包括了句法结构、语法意义、语言运用这三个交叉的不同平面。

所谓开放,是指语法系统是发展变化的,一直在不断的自我完善,旧的成分逐渐被淘汰,新的因素在不断产生。

(尔何知?——你知道什么?)语法系统内部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有孙系统,形成一个网络。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Hànyǔ)语法基础知识词类(cílèi)和词性(一)知识(zhī shi)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suǒyǒu)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shící)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
02
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
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
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如例②。
05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
01
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
03
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
05
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
02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04
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
06
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
2、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
2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3
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4
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5
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
6
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
7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
8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
9
01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尤其是研究汉语,掌握好语法就能更好的掌握汉语的表达。

汉语语法知识点包括:
一、句子结构汉语句子可以分为主谓宾三部分,主语是句子的主体,谓语是表达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受到谓语动作的对象。

二、动词的变形汉语动词有五种变形:“一般式”、“过去式”、“完成式”、“被动式”和“可能式”。

动词变形也可以按照
变形形式分为词缀法和变调法。

三、形容词的变形形容词变形可以按照变化形式分为词缀法和变调法。

四、介词的使用介词是表达语义的一种重要方式,用来表达人、物的位置、方向、时间、关系、状态等语义。

五、助动词的使用助动词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动词结合使用,它们经常用来表达句子的语气。

六、连接词的使用连接词是汉语中句子中主要的表达逻辑关系的词,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句子和另一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如:“而且”、“因为”等。

七、句子的标点符号句子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它们分别用来表达句子的不同性质。

句子的标点符号使句子的表达更加明确。

以上就是汉语语法的七个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清楚。

语法是语言研究的基础,掌握了这些语法知识点,你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汉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 休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 发生、出现;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 欢、想念、重视、佩服;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 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 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 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
二、句子的主干
(一)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结构图(六大成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大体):
• [句首状语],(定语)主语中心语‖ [状语]谓语中 心语<补语>(定语)宾语中心语。 如:
1、[今天下午] ,(我们的)班主任‖[又]表扬了<一番>(做
好事的)同学。
2、我们‖ [必须在天亮以前] 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
爱好文学
写文章
庆祝回归
修铁路
安排工作
盖房子
说明:动宾短语可以回答 “干什么”等问题。
(4)后补短语
• 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 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 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如:
盛<满>
好<极>了
吓<跑>
热<死>了
牵<回去>
大得<多>
•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 •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
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 吃得好。
十一.叹词
•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是以汉语的典型语言文字的现代表达形式为基础的语言学研究。

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的语言学研究,是汉语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基础。

在大部分的中国,汉语的学习通常只会涉及对汉语词汇和文法的熟悉,但并没有涉及语言学知识。

1、关于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子由一个主谓部分及其他各种构成成分(如状语、宾语和补语等)构成。

句子中的主谓部分由一个词或词组构成,这种也就是所谓的主语语素,定语等都可以表示主语的语义,而谓语词组则表示谓语的语义。

另外还有补语、宾语、状语等语素,这些都是与主谓联系在一起的一部分,它们都可用于表达句子的语义。

2、关于短语以及成语
现代汉语中的短语是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由几个成分词组成的词组。

常见的短语有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副词短语等。

成语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连接而成,它们具有自身的意义与语义,具有独立的使用历史,常组成句子的有话筒结构。

3、关于变体形式
现代汉语中的变体词形有很多,这些变体包括字形变体、语气变体和
用法变体等。

字形变体是指对同一个词汇的一种外形变化,其次是用
法变体,它指的是指凡是因语境不同而在用法上产生变化的词形变化。

最后是语气变体,它是指句子中词汇的语气变化,也就是根据语境的
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语气变体。

综上,现代汉语语法是一门汉语词汇及其文法的研究,是汉语教学和
应用的重要基础。

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精髓所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掌握汉语的用法,在许多涉及汉语的语言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等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等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珊瑚、疙瘩、蚯蚓、铃铛、牡丹、磅礴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法兰克福、奥林匹克、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②不自由语素--只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如第--第一、第二、第三,子--桌子、椅子、盆子、李子、中子等。

③ 半自由语素--——可以在前后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但不能单独成词。

如民--人民、民众、草民、民意,食--食物、饮食、粮食、食品等。

词词是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

(一)词的结构分类:1、单纯词:有一个词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单音词: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如:山、水、羊。

(2)复音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坎坷、崎岖、逶迤、磅礴、奥林匹克、阿斯匹林2、合成词:两个以上词素组合成的词。

斗争、买卖、迟早、忘记、冰凉、雪白、出席、放心、改善、建成、民主、军用(6)重叠式:妈妈、奶奶、星星、本本、哥哥、妹妹(二)词的功能类别1、实词(词汇表实在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词+名词
3. 句类:句子的语气类,是根据全句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语法部分 一. 语法概说 1. 语法: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之一。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的两层含义: ·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客观性) ·语法学(知识或理论),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主观性) 2. 语法的性质:抽象性 稳固性 民族性 3. 语法单位: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③“被”字句
④连谓句:如:摸着石头过河、她低着头沉思、他看书看累了
⑤兼语句:如: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没有人找你、轮
到你值班了、路上有人在走
⑥双宾句:如:你给了我很多帮助、我问他哪个办法好、我叫他叔叔
⑦存现句: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式,其基本结构是:处所词(或时间词)+
(6)介词短语:如:用大碗、比去年、为健康、对谈恋爱、向他、于 1999 年、(来)自边疆、朝东
(7)助词短语:①“的”字短语:大的、该来的、他听到的 ②比况短语:死一般的、木头似的、触电一样、好像要下雨似

3 “所”字短语:所想、各尽所能
四. 单句 1. 定义: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2. 句型:句子的结构类,是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前面的修饰语。 (5) 中心语是与修饰语相对应,被描写、限制的对象 (6)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二. 词类 1. 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就汉语来说,语法功能是主要依据,
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2. 词的语法功能:
(1)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2) 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虚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3. 词的形态:构形形态(如重叠) 构词形态(如加词缀) 4. 词的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5.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包括名 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拟声词、叹词; 6.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7. 区别实词和虚词的标准 答: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虚词没有实在意 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和实词组合搭配实现造句功能。 区别实词和虚词的主要依据是语法功能,语法功能包括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和组合能力, 实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上,而虚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体现在组合 能力上。

补充递进等关系
联合短语
你和他 继承并发展
和、或 并(且)
(2)
其他短语 (1)连谓短语:如:上山采药、听了很高兴、怀着希望去找朋友打听消 息
(2)兼语短语:如:请他进来、有人不赞同、选他当班长、使你快乐 (3)同位短语:如:首都北京、我们大家、你们几位、“美丽”这个词 (4)方位短语:大门外、三天内、喝酒以后、组织上、在我眼里 (5)量词短语:①数量短语:两个、一拳、三岁②指量短语:这件、哪 件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短语: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句子:具有一个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4. 句法成分 (1) 定义: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2)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成分。两者间是陈述关系。 (3)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4)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
三. 短语
1. 定义: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2. 短语的结构类型:
(1) 五种基本短语表
语法关系
短语类型 例子
中间常插入的词
梅花开
副词“不”
陈述关系
主谓短语 你好
今天国庆节
支配关系
动宾短语 做作业
了、着
修饰关系
偏正 短语
定中 状中
我的人、新书、 的
语法作业
慢慢做
(1)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2) 非主谓句:①动词性非主谓句:集合!上课了!反对霸权主义!
②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对!好!糟糕!太妙了! ③名词性非主谓句:1949 年春天。好球!蛇!小王!多棒的天气!
4 叹词句:啊!嗯!喂! 5 拟声词句:轰!哗啦! 3. 几种常用句式: ①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一口水他都不喝、她什么书都看、她工作很好、这孩子我也疼 她、对虾一对(要)多少钱?大家一人(得)一包 ②“把”字句:在谓语中心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一种主谓 句。 “把”字句特点: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前面常带上“这、那”;动词对受事对象有积极 影响,即能愿动词、判断动词、“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把”字短语和动词 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