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语言亮点
中考命题作文《亮点》

(60分)请以“亮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相关信息。
【分析】“亮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
这个命题适合做成写人或写景的文章。
无论写人还是写景,都要把写作对象作为亮点,并紧紧扣住写作对象行文。
写此文可用以下方法来构思:1.追根究源法:谁都渴望有亮点,但“亮点”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努力付出。
2.反弹琵琶法:亮点也许是一个陷阱,时下有些所谓的“亮点工程”说不定就是豆腐渣工程。
做到深入思考,写出一点反思文字。
3.比喻引申法:精神也可以成为“亮点”,譬如奉献、诚信、团结、和谐等等,这些话题往往更具有夺目的光彩,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
4.化大为小法:好节目是亮点,好产品是亮点,好书籍是亮点,示范学校是亮点,文明班级是亮点……【解答】亮点天空包容了每一朵白云,无论美丑,因此蓝天广阔无垠;沙漠收留了每一颗沙粒,无论大小,因此沙漠浩瀚无边;草原接纳了每一株小草,无论茂盛和微小,因此草原碧绿辽阔。
我们只有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亮点,才能成就大亮点。
自己的亮点是靠积极争取而来的。
如果中国没有申奥,怎么会有“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怎么会有标志性建筑“鸟巢”的诞生,怎么会吸引全球人的目光呢?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快速发展,就要有勇气去争取展现自己亮点的机会,更要有勇气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只有积极争取机会,并能为之不懈奋斗,才能靠近亮点。
寻找亮点的过程实际就是促进事物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激发人的创新精神的过程。
北京申奥成功就说明了这点。
所以,我们平常人不是缺少亮点,而是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
别人的亮点你需要有勇气去承认,去接受。
在不少人的眼里,只有自己是最棒的,他们看不清或者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亮点。
这不是自信,而是自大。
俗话说得好,“吸取精华,剔去糟粕”,向高山低头,你才能成为大海。
创设亮点,稳拿中考作文高分

创设亮点,稳拿中考作文高分中考作文是评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的重要环节。
想要在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就需要在思路、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展现出突出的亮点。
下面将从内容选择、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稳拿高分。
一、内容选择内容选择是中考作文成功的关键之一。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亮点:1. 深入热点话题:选择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作为材料,如环境保护、青少年问题、科技发展等,可以更具时代性和社会关注度。
2. 细致观察生活: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的人、事、物中寻找灵感,展现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可以为文章增添真实感和鲜活性。
3. 主题鲜明:文章主题需要明确,要有观点和立意,表达出作者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以上几点能够为中考作文的内容提供更多元的素材和亮点,同时让文章更接地气,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文章结构1. 开头出彩:文章开头需要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眼球。
可以用引语、引故事、引名言等方式拉开序幕,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2. 结构清晰:文章主体内容需要有分有合,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或者对比分析、因果递进等结构,使文章整体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
3. 结尾精辟:结尾要避免平淡无力,可以在结尾处点题重要观点,或者以问句、议论等方式增加文章的紧张感和冲击力。
以上几点在文章结构上的运用,可以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更有条理、更具吸引力,对读者的吸引力也更大。
三、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中考作文亮点的另一个方面。
在语言运用上创设亮点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词语精准:选择恰到好处的词语,避免词不达意和重复使用。
可以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词语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2. 句式丰满:变化丰富的句式会给文章带来更多亮点。
可以运用倒装句、比喻句、排比句等句式,使文章更富有韵律感。
3. 修辞生动: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以上几点在语言运用上的注意,可以为文章增添更多的亮点和趣味性,使文章呈现出更加鲜活和生动的形象。
中考作文语言亮点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 性。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 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哈,100分,万岁!我想叫想 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 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 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 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 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 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 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 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 成凤凰!
中考作文训练之
语言亮点篇
授课者:黄昌梅
语言平庸是作文的大敌,许多学生的作文 都败在这里,从而无缘一类文。这个结果不 难理解——读一篇文章就如观一处景物,具 有特色的景物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同样, 具有特色的语言才能点亮阅卷者的眼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真正精美的语 言必定是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的,也必然 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能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 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年幼的儿子觉得好玩,一下了提起了兴致,上课再不交头接耳, 搞小动作,眼睛瞪得老虎似的,巴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住, 以便晚上好教父亲。
晚上,儿子老师样地讲,父亲学生样地听。讲完后,儿子还 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转手给父亲,然后父子俩各做各的。父亲有不懂 的,就问儿子,儿子有的会,有的也不会,但儿子从不说不会,却 反过来熊他,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父亲就羞愧而无奈地点点头。 儿子还会说,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诉你。父亲心里笑笑,并不
中考英语作文亮点句式+万能句型

【作文亮点句型】一、the + est + 名词 +(that)+ 主词 + have ever + seen (known/heard/had/read, etc)~~~ the most + 形容词+ 名词+(that)+ 主词+ have ever + seen(known/heard/had/read, etc)例句:Helen i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that I have ever seen。
海伦是我所看过最美丽的女孩。
二、Nothing is + er than to + VNothing is + more + 形容词 + than to + V例句: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receive education。
没有比接受教育更重要的事。
三、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 too much(再怎么强调.。
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例句:We 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our eyes too much。
我们再怎么强调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四、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 S + V .。
(不可否认的……)例句: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qualities of our living have gone from bad to worse。
不可否认的,我们的生活品质已经每况愈下。
五、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 句子~~ (全世界都知道……)例句: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rees are indispensable to us。
全世界都知道树木对我们是不可或缺的。
中考作文写出语言情味,打造语言亮点ppt

实战演练 以生动的词语描写起床晚快要迟到的情景
天哪!要迟到了。我(踢开 )被子,从床上 ( 跳)下来,(慌慌张张地拽过 )衣服,(套 ) 上鞋子,几步( 蹿进)卫生间,(急急忙忙 )抽 出牙刷,( 涂)上牙膏,在嘴(胡乱地戳了 )几 下,然后(扯下 )毛巾,在脸上(抹了 )两把, ( 飞快地钻出)屋子,(跳上 )自行车,向校 (飞奔 )。
“现在是人流高峰,请乘客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公交车刚停靠一站台, “哗啦”一下挤上了许多乘客。乘 客们纷纷涌向空座位。一位老奶奶刚颤巍巍地移到靠窗户 的一个空位旁,一位染着黄发、嘴里叼着香烟年青人, “腾”的一声抢先坐了下来,翘起了二郎腿,得意地向老 奶奶瞟了一眼。老奶奶无奈地站在他旁边,抓着扶手,瘦 瘦的身子在车内摇晃不停。
升格技巧:场景描写注意点面结合, 用系列 动词、形容词叠词展现特定场合。
美文欣赏
技法探究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 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 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技法点津]
精描细绘现场景
形象描绘,准确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美文欣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技法探究
《海滨仲夏夜》: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 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 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 又凉爽。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喜 悦。
技法点津 作者用形容词动词、名词、拟 声词等词语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进 行描写,读者也从中感受到夏夜沙滩的凉爽与柔 美。
中考作文得分五个亮点

中考作文得分五个亮点话题的拟题法有以下几种。
1、扩充法。
就是扩充话题,加上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将话题扩充为一个短语。
如以"礼物"为话题作文,文章题目可拟成《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妈妈的礼物》《礼物,增进了我们的友谊》等。
2、引用法。
引用与材料相吻合的名言、、歌词、电视栏目名等。
如《想说坚强不容易》(以"坚强"为话题)《沟通无限》(以"理解"为话题)《因为有了你》(以"假日"为话题)《给我阳光就灿烂》(以"阳光"为话题)。
3、替换法。
就是把话题替换成与它意思相当或同类的词语--这一词语可以是话题词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如,以"为别人喝彩"为话题作文,话题中的"喝彩"就是"称赞夸奖"的意思,可直接拟题为《××,好样的!》。
4、巧用修饰。
巧妙灵活地运用修辞格润色标题,使之生动隽永。
如《做一匹靠自己的"黑马"》(比喻)《绿色,我的梦》(借代)《战胜脆弱,从心做起》(仿词)。
二、立意亮点立意"求新,求真,求深"。
1."求新"是立意的灵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境界。
可采用"反弹琵琶"的方法。
如以"欣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了《欣赏自己》,在别的同学大谈特谈欣赏别人的优点时,鲜明地提出独特的观点,获得总分值。
2."求真"就是要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求深"就是立意要有深度。
如河南半命题作文《幸福原来》,不少同学只写父母、老师的一次关爱,同学的一次鼓舞,缺少应有的感悟,给人公式化的印象;而有位考生写的《幸福原来蕴藏在乐观中》写出了幸福存在的根底,立意较深。
中考作文四亮点

中考作文四亮点作文是历年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每次语文考完,人们往往先问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啥,而不问其他题如何。
因为作文的含金量最高,占分比例最大,其得分也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
那幺中考中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能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答案是文章必须要有亮点。
一、独特的视角 庸俗、陈旧、平淡是考场作文之大忌。
有的同学一写老师,就是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
再不就是有同学病了,老师下班后还义务给他补课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伤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
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文章。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独特个性的,要善于从生活素材中,看见别人见不到的东西,挑选、提炼出那些新鲜、感人的材料,把有独特感受的材料写出来,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有一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这篇文章很容易把视觉定格在亲情之间,最多不过是陌生人的关爱。
但也有的考生能联想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能以丰富的知识展现我们人类家园的现状,给读者送去了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可能有的同学要说,我们的生活太单调,只能唱唱老调。
其实老调可以新唱,关键是怎幺个唱法。
如果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看寻常材料,也可以化旧为新。
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的爱子之心是老题材,但作者选取新的表现角度,采用特写的方法,突出表现父亲的几次背影,获得成功。
二、新颖别致的手法 一般性材料用新颖别致的手法来表现,可以达到化平淡为新奇的效果。
如采用欲扬先抑、明贬暗褒的手法,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增强吸引力。
《荔枝蜜》。
中考语文考场作文必备八个亮点

中考考场作文必备八个亮点一篇优秀作文无疑有使其成为优秀的众多因素,但是作为考场作文,我们还是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寻找出使它获得优秀的最直观的规律,这就是优秀作文要具备八个亮点:亮点一:亮出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题好一半文,一个亮丽的题目给人以悦目之感,给人以击节之叹,给人以回味之思。
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
谈生命的价值,题为《把握生命的脉搏》、《与生命同行》;谈社会的公德,题为《归来吧,良心》、《同心灵一个共振》;谈审美取向,题为《美,在于发现》、《美是一种透明的情怀》;谈读图与读文,题为《各得其所,各取所需》、《读图,大众文化的需要》,如此等等。
总之,题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你必须为之推敲再推敲的重要领域。
亮点二:亮出开头开头是文章的脸面。
万事开头难,也许正因为难,它才有价值值得我们去为之琢磨。
简洁地引述材料,准确地提出观点,用题记点睛,用名言开门见山……例如2020年作文:《忘忧草———人类的悲哀》的开头:若世上真的有忘忧草,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在辉煌世界文坛上,有多少璀璨的明珠都放在了“忧愁”这座伟岸的丰碑上,然而,仅仅一棵忘忧草就会令整座丰碑瞬间化为灰烬。
没有了仇恨,就不存在哈姆雷特的复仇之剑;没有了猜忌,也不会有奥赛罗可悲的命运;没有烦恼,何来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没有了痛苦,又怎能听见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呻吟?……亮点三:亮出语言语言是文章的材料。
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才能构建起漂亮的“高楼大厦”。
同义词、反义词、俗语、成语的合理应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都是亮语言的好方法。
例如作文《月远,月近》的精彩语言:月光是月亮的长发,它长长地垂下,直垂到离人的窗台,拉近了千山万水的距离。
月亦洒下冰冷的寒霜,薄薄地覆在汉节上,苏武轻轻拂去它,仰见明月,想像既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故乡。
亮点四:亮出层次层次是文章的眉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语言亮点之打造-文采篇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其意是说,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
那什么是文采?又怎样使文章富有文采呢?下面就结合实例,介绍几种语言创新的技法。
一、化叙述语言为描写语言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
2、太阳从东方升起。
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3、小弟弟哭了。
小弟弟眨巴眨巴眼睛,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突然,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双手使劲地揉眼睛,两只小脚乱蹬着,一边哭,一边喊:“哥哥坏,哥哥是个大坏蛋。
”二、修辞并用,追求音韵美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艳朵奇葩,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的插是几枝,那就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大胆夸张,以显灵气飞扬;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尤其在排比句运用方面,十分地丰富,十分地耐人寻味。
㈠陈述式排比句排比句采用陈述的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陈述一个内容。
例如:作文《拷问灵魂》就是这样运的。
作者一开篇就运用陈述式排式句,一下子扣住了话题:“童真无邪的孩子说:‘心灵的选择是把售货员阿姨找错的零钱送回去一样简单的事。
’初涉人世的青年说:‘心灵的选择是对高官厚禄毫不动心,有铁一般的意志。
’垂暮之年的老者说:‘心灵的选择是昔日的竞争对手落魄不堪时尽力拉他一把的宽容。
’”作者从不同年龄段来运用排比句,显得极有层次感,也很形象。
㈡比喻式排比句比喻与排比都是修辞方法,几个相似的比喻句连用就构成了排比句。
作文《尝试》,一位考生开篇用了比喻:“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
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
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㈢事例式排比句在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中,运用事例构成排比句,是很普遍的一种方法。
但是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确也是有讲究的。
一位考生在《生命的高度》中这样演绎排比:“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
”㈣引言式排比句1、方法一: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组句子: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这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亲情”为话题,引用古诗,写一组句子。
【示例】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2、方法二:另一种方式就是不直接引用,而是化用,这就有了自己的“创造”成分在里面了。
如以“乐观”为话题: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㈤假设式排比句假设排比句常用“假如”“如果”等形式构成排比,用退一步的形式,实际上达到进一步的效果。
如果说成功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诚信必是时刻浇灌它的甘露;如果说成功是一朵绽放的花朵,那诚信必是那开花的激素;如果说成功是美丽的天使,那诚信必是那天使的翅膀。
(《诚信与成功》)有些文章运用“如果”,从全篇着眼也得了高分。
例如有位考生写了诗歌,就是用“如果”构架的,一个句式带动一个自然段,作者是这样运用假设式排比句的,段首句是:“如果我是一片云……如果我是一条河……如果我是一株灵芝……如果我是一块矿石……如果我是一只白鸽……”还有一位考生也是用“如果”构架全文的,也得了高分。
他写了五个自然段,前四个自然段的段首语就用了“如果”句式。
此文是这样设计的:“如果可以,我将选择成为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如果可以,我将选择成为一颗彗星……如果可以,我将选择成为非洲难民粮袋中的一粒米……如果可以,我将选择成为飞去阿富汗的一声问候。
由此可见,假设式排比句可以用于局部,也可用于全篇,关键看你如何组织了。
(六)拟人排比:蜡烛有心,于是它能垂泪,能给人间注入粼粼的光波;杨柳有心,于是它能低首沉思,能给困倦的大地带来清醒的嫩绿;百花有心,于是它们能在阳光里飘出青春的芳馨。
三、生动形象的词语要使文章生动形象,可以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
1、精心选用动词。
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运用得妙,能使文章的表述精确、鲜明、生动,令人耳目一新;运用得有灵气,能增强文章的气韵,给人以美的享受。
2、精心选用叠音词。
叠音词能增强文章的意境美、音乐美。
3、精心选用表色彩的词。
表色彩的词能增强文章的意境美、绘画美。
4、精心选用成语及四字短语。
成语及四字短语能形成一种和谐美。
成语的特点是形式简洁,意蕴丰厚,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连用还可以增强语势,读来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如:①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雪》)②夕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缘走在青岩上。
绿树丛颠的嫩黄叶子,也衬在红墙边。
——这时节,万物都笼盖在寂寞里,可曾想到北京城里的新闻纸上,花花绿绿的都载的是什么事?只有早晨的深谷中,可以和自然对语。
计划定了,岩石点头,草花欢笑。
造物者呵!我们星驰的前途,路站上,请你再遥遥的安置下几个早晨的深谷!(《山中杂感》)前面说到的是描摹自然,那刻画人物又如何具有文采呢?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
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
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
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江岸《亲吻爹娘》)四、句式灵活何为“句式灵活”呢?“句式灵活”就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根据抒发的感情和表达内容的不同,在不改变原意而又通顺的前提下,灵活的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变式句、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等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和修辞效果。
灵活运用,会使文章灵动而有意蕴。
读起来又会琅琅上口,具有音律美。
具体方法如下:(一).巧妙运用整句散句。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它主要指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散句比较灵活,富变化,生动感人。
整句散句交错运用,在整齐中求变化,于对称中显错落,能使语言具有流动感,如行云流水。
例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这样写到: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灵活运用长句短句。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说,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干净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
长短结合,参差错落,各尽其妙。
例如:满分作文《读书是一种味道》中这样写到:静坐书屋,盘膝而坐。
握一本古书,捧一杯新茶,茶香,书香,满目满嘴,不亦乐乎?……读书也是一种味道,一种真真切切的味道,纯净得让你不会有一丝杂念。
……读《三国演义》,读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激烈处,拳头紧握;和平处,心尤澎湃;苍凉处,潸然泪下。
不是丝丝缕缕的儿女情长,而是战鼓紧响的壮怀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战前洒血的壮举,是会让你心灵落泪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种淡淡的,苍凉的味道。
读书,品味,犹如品人生,品世界,品心灵,品自己,不会如网络一般迷失,只会让你找回更真实的自我,不会让你在屏风前悸动不安,只会让你心境平和,如一池静水。
(三).要发挥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不同句式的作用。
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精心设计疑问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把问题引向深入。
特别是反问句,还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而感叹句能强化感情,使文章充满激情。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五、幽默诙谐,追求情趣美【鲜活片断】我时常托着双重下巴无奈忧伤地唱:“妹妹为什么这样胖?”“为什么?长胖的总是我?小时侯,我满以为长大后会“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再穿上洁白的连衣裙,让所有的男同胞都为我行注目礼,为我献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可事实却令人惨不忍睹:三等残废的个子,体重却令人生畏。
再瞧我茁壮成长的大腿,横向发展的腰肢,还有那过于丰满的臀部……我所梦寐以求的“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变成了“闲静时如相扑队员,行动处似肥肉一团”。
为了实现我窈窕淑女的形象工程,我天天坚持晨练。
一天早晨,我正在操场上跑步,一边跑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唱:“妹妹……你……为什么……这样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从我身边跑过,风趣地说:“因为你赶上了好时光!”——《妹妹你为什么这样胖》幽默的语言,清新的格调,巧妙的翻唱,轻松的气氛,共同塑造了一个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阳光女孩,营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是啊,幽默、诙谐、调侃,往往是智慧的体现。
如果能在文中适时的“幽他一默”,确能增强其表达效果,使文章陡增亮色。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作文。
“等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意蕴悠远的境界,也是现实生活中让人纠结的人生命题。
你能联想到哪些动人的“等待”?你是否有过难忘的“等待”经历?“等”,还是“不等”,你如何抉择?“等待”带给你怎样的感悟和体会?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审题立意1.审题目类型以“等待”为话题字典词训:等待所期望的人,机会,事物或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