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作文篇之语言锤炼
精选作文语言的锤炼技巧【通用8篇】

作文语言的锤炼技巧【通用8篇】选好材前人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形容作文的选材范围之广泛。
选材,可以说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有极大的自由度,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只要你的立意好,都应该说可以写成好文章。
可是,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往往正是因为选材的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才能获得高分。
更何况现在是千人万人地同作一个作文题,所选的材料没有吸引力,在阅卷教师面前那可是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选材,在考场作文中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一、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
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
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荔枝蜜》、《斑羚飞渡》、《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二、抓住事理的感悟点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
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
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
三、抓住生活的情趣点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
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
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中考作文之语言雕琢

招式三:句式长短变化,整散结合
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抽动 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 沉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
把下面的散句改为整句
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 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招式二:打造语言的修辞美
方法三:引用诗句名言
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宁死不降;在混浊 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洁身自好而怀沙投江;在一时 的挫折面前说“不”,如李白在不得志时依然对未来充满 信心。
招式二:打造语言的修辞美
方法三:引用诗句名言
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 前说“不”,如屈原高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吾 独醒”而怀沙投江;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李白碰 壁于长安时,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 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 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谢谢!
新浪微薄:PSP潘水平 邮箱:psp20001218@
五官写作法
• 眼睛——颜色、形状、动态 • 耳朵——声音 • 鼻子——气味 • 舌头——味道 • 触摸——感觉
视觉
• 颜色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 形状
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儿……(老舍《济南的冬天》)
• 动态
•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里蹿。 (鲁迅《社戏》
视觉描写法——示例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 奶吗?”我头也不抬,心里像长满草一样毛躁。
谈作文语言的锤炼

谈作文语言的锤炼作文语言的锤炼是每个高中生需要重视的事情。
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越好,就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强化的。
一、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作文的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也是读者理解主旨要点的关键。
我们需要选取一个恰当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思路清晰,句子连贯,达到有条理和层次感。
二、适当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在写作时,我们需要给文章注入足够的实例和事实,通过丰富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中心思想。
丰富的例子和事实不仅能够充实文章内容,还能让读者更有说服力,并展现出我们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三、流畅的语言表达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媒介,对于高中生而言,流畅的语言表达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我们应该在语文课上多学习语言规范和语法知识,不断练习,磨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渐渐地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和技能,以及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使文章更生动、有感染力。
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句句有思想,字字透蕴。
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对于问题能够深入地思考,给出自己的独特思路。
尤其需要注重阅读和思考,不断地积累知识,拓宽思路,提高见识,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性,让读者感受到我们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五、合理的篇章结构篇章结构是作文的骨干,它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我们需要通过深入思考,结合所掌握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技能,合理安排篇章结构,分段写作,使整篇文章结构清晰明朗,层次分明,避免出现没有章法,没有重点的问题。
六、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写作不仅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还包含情感与思考。
一篇文章的感染力与作者情感表达的力度成正比。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通过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产生共鸣的效应,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作文语言的锤炼是我们高中生接下来需要进行努力的方向之一。
希望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我们能写出更加优秀、有思想,感人至深的作品,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在语文的世界里散发出自己的闪光点。
语言的锤炼作文高二

语言的锤炼作文高二
语言的锤炼作文高二,那可不是件小事儿!在这个年纪,我们都深知语言的重要性。
它不单单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表达自我、体现个性的利器。
作为高二狗,我们早已不是小朋友了,对于语文功底自是了然于心。
但是啊,语言这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需要不断地打磨、锤炼,才能切分事物的精髓。
我们年轻人往往热情洋溢,想说的太多太杂,常常语无伦次。
所以要学会梳理思路,用恰当的词语精准表达。
切记,语言可不是为了矫饰和迎合别人而存在的。
我们应该诚实地表达自己,不做"伪君子"。
用最质朴的语言道出心里话,这才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你内心深处的那扇门,让他人窥见你灵魂的闪光。
写作是锤炼语言的绝佳途径。
多写多练,才能把语言玩转于股掌之间。
不过,也得留有余地,给语言以生长空间。
就像雕刻家为大理石留有"棱角",那是艺术品独特的灵气所在。
语言亦如是,稍纵即逝的生命力,才是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所以伙计们,别把语言当成死的教科书,而是把它当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去感受它、体会它、亲吻它。
只有如此,语言才能在你手中绽放出最灿烂的芳华!。
浅谈初中生习作中语言的锤炼

教学篇•经验交流一、习作中让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说到语言的简洁凝练,我先罗列一篇习作片段作个论述。
如《水漫宿舍》:“怎么办,水堵不住。
”舍友喊。
“快,搬起袋子,衣服要淹湿了。
”李然大声道。
“糟了,水往我的床位涌来了。
”我边慌张地打扫边惊呼。
楼下也热闹了。
“通了吗?”在楼下通水管的刘虹对着楼上高声问道。
“没有!”楼上的异口同声。
这篇习作妙在用最少的字表达了紧张的氛围。
“快,糟了”“通了吗,没有”简简单单八个字,就把事情说得生动形象且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习作中让表达的语言有对称性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美叫做对称美。
如楼房建造的左右对称,教室门窗、灯光、课桌的对称;出操队列也讲究对称,它的效果会给人一种自然舒服的感受,达到一种美的效果。
而写文章我认为也是如此。
如有一位学生在《成绩出来之后》的作文里这样表达:“风依然轻轻地吹,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失落而失去它的妩媚,仰望夜空,星光依然灿烂,猛然醒悟,我要重新振作!”粗略看这段文字,它的确不失美感。
但当我们细品之后总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
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语言的对称性。
如果改动一下:“风依然轻轻地吹,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失落而失去它的妩媚;夜空依然星光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消沉而黯然神伤。
猛然醒悟,我要重新振作!”这样再读,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对称了,节奏感也强了。
三、习作中让表达的语言有参差美语言的参差是在文章中语言尽量富于变化,长短句、骈散句交错使用,使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学生的习作《彩虹》:“哇,大家快来看哦!”“好漂亮哦!”……惊叫声,欢呼声,把我从楼房里引了出来!彩虹!是彩虹!!是两道彩虹!!!不,站在阳台,只可以看到彩虹的一端!快,上楼顶去!我一口气跑上楼顶。
一道,不,两道相隔不远而且平衡的彩虹,顿时完完整整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就像两道七彩桥横架在天空,从南面的小河,一直延伸到北面的山峰。
“谁拿彩练当空舞”,是仙女?是嫦娥?不,都不是,让彩虹现美的是雨后的太阳,伴彩虹舞动的是蒙蒙的雨丝。
语言的锤炼作文高中

语言的锤炼作文高中
《语言,且琢磨琢磨》
高中的学习生活那叫一个紧张刺激呀,但咱今天不说别的,就说说语言这玩意儿。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我们描述一个场景,我就举手发言了。
我眉飞色舞地开始讲:“嘿呀,那天我去公园玩,就看到一群鸭子在那呱呱叫,然后它们就摇摇摆摆地走进了湖里,那屁股扭得哟,可逗了!”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我得意洋洋地坐下了。
结果老师说:“描述得挺生动,但是语言能不能再锤炼一下呀,比如不要总是用‘呱呱叫’‘摇摇摆摆’这么直接的词儿。
”哎呀,我当时就傻眼了,原来这语言还得这么讲究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起自己说的话和写的东西。
我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那感觉还真是不一样。
就像描述那鸭子,如果说“一群鸭子发出清脆的叫声,而后悠然地迈着步伐走进了湖中,它们那憨态可掬的模样真是可爱极了”,哇塞,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就文雅多啦。
慢慢的,我越来越意识到语言锤炼的重要性啦。
咱说话可不能总是随随便便的,得好好打磨打磨,让它变得更有意思、更有魅力呀。
高中生活还长
着呢,我可得把这语言好好锤炼锤炼,让自己说话写文章都更上一层楼呀!哈哈!
这不就是语言的魅力嘛,咱可得在这上面多下点功夫呀,让咱说的话写的文都闪闪发亮!。
语言的锤炼单元作文

语言的锤炼单元作文
今天,老师说要我们自学“语言的锤炼”。
我听到“锤炼”这两个字不由得悄悄地笑了一下,脑海里闪烁不停地浮现出爸爸在铁匠铺里手中的长刀大锤的画面。
老师说,语言就像铁块,必须用词语的锤子,反复锤敲,才能变得闪着光芒,铿锵有力。
我多少有点不太明白了,语言怎么像铁块?但,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这样的比喻就很使力,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蓝宝石的晶莹剔透和天空的广阔无垠。
我又开始诚恳地沉思,我的语言也需要“锤炼”吗?我平时开口说话,都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感觉起来像一个小溪,东流西流,没有方向。
怎样才能像蓝宝石一样耀眼呢?
我翻看第一页语文书,见到一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爷爷,他用简洁的语言,详细地描绘了乡村的安谧美好和幸福。
我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上,感觉得到轻风拂过脸庞,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小鸟的歌唱。
我还突然发现,有些词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
比如,我可以说“太阳出来了”,也可以说“太阳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还可以说“太阳像一个火红的球,冉冉升腾”。
“语言的锤炼”就像一种魔法,它可以将如此平凡的文字,都变得生动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语言的力量。
我想,我以后要更加郑重认真地学习和运用语言,让我的语言也像蓝宝石一样光芒闪耀,让我的表达也像小溪一样,奔向远方。
语言的锤炼作文600字

《语言的锤炼》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语言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好好锤炼它。
比如说,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用准确、生动的词语,这样别人才能明白我们的意思。
有一次,我写“太阳落山了”,老师说可以写成“太阳慢慢地落下了山”,这样就更具体了。
还有,多读书也能让我们学会更好的语言。
书里有好多优美的句子,我们可以学一学。
只要我们认真锤炼语言,就能说得更好、写得更好。
《语言的锤炼》
小伙伴们,语言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把它变得更棒。
比如,形容一个人跑得快,不能只说“他跑得很快”,可以说“他像一阵风一样跑过去了”。
我以前讲故事,总是干巴巴的。
后来妈妈告诉我,要多想想怎么说更有趣。
现在,我会用好多好听的词,大家都喜欢听我讲故事啦。
所以,我们要努力锤炼语言,让它变得更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1.分析下面句子,看哪些可以删除,使语言简洁。
(1)国庆节的夜晚特别热闹,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2)同学们都聚精会神、集中思想、全神贯注的倾听着张老师的讲课。
(3)街道的南头有商店和医院,商店的后面就是我的家。
(4)好几年没见张大爷,他人老了,胡子都花白了,嘴里的牙也掉的差不多了,腿脚更是不利索了。
(5)每到节假日,星期天,他就更忙了。
2.下面几段话不够流畅,请加以改正。
人人都知道粮食是宝中之宝,连三岁不懂事的小娃娃都能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古代诗句。
有的学校,班级打扫卫生时,从课桌里清除的剩面包,就一堆又一堆的;有的大学生食堂,每天的剩饭剩菜就有好几缸;至于餐馆、饭店的浪费现象就更不用我多说了。
这简直就是在公开犯罪啊!
3.下面是某中学生写给王力先生信的正文,有三处不得体,请改正。
您好,我能给您写信,很为您感到荣幸。
您是大语言学家,知识渊博,写了那么多书,给我们这些初生牛犊以很深的影响。
我喜欢您的书,可当地偏僻,很难买到。
请您代劳为我邮寄一本您写的《古汉语常识》,并恳请您复信教诲。
切切!
教学过程
语言平庸是作文的大敌,许多学生的作文都败在这里,从而无缘一类文。
其实读一篇文章就如观一处景物,具有特色的景物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就如阅一则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才能抓住读者的脉搏。
同样,具有特色的语言才能点亮阅卷者的眼睛。
中考作文语言方面要求:
(1)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2)准确:反映客观的实际情况正确、清楚
一、锤炼词语
1.精选动词
①低垂的天幕压迫
..着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
..着我的心。
②我点击
..整个春天,寻找你美丽的踪影。
③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用“扶”字,更显得风之温柔,用“失”字,才有天地溶为一色,扑朔迷离的诗画意。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轻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浸)过一样;又像笼(罩)着轻纱的梦。
【改一改】
原稿: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衫,穿上鞋子,几步跑进洗手间,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下,穿上外套,跑出寝室。
修改稿:天啦,要迟到了,我踹开被子,从床上跳起来,拉过衬衫,套上鞋子,几步冲进洗手间,抽出牙刷,涂上牙膏,胡乱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下,抓起外套,飞出寝室。
原稿:开始讲课了,他把每一道题,都讲得像一个故事似的。
讲到扣人心弦时,还会手舞足蹈一番。
每当指导我们做练习题时,他更兴奋,总是和我们一起讨论,课堂气氛轻松而融洽。
修改稿:开始讲课了,他把每一道题,都讲得像一个故事似的吸引着学生。
讲到扣人心弦的地方,还会手舞足蹈地比划一番。
每当指导我们做练习题时,他更兴奋,总是和我们一起讨论解题的思路,师
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要对动作细细分解,慢镜头似的展示。
这源于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贵在“真”。
反例:韩林禁不住蹲下身去,在地上一张一张地捡起来。
许多张洁白的纸上,都被闹哄哄的应聘者踩上了大小不一的鞋印。
正例:韩林将踩脏的一张张纸拍打吹拂干净,将踩皱的一张张纸仔细拉展,在人群的脚下捡来捡去,一会儿的工夫,就捡到厚厚的一沓白纸。
总之,有文采的文章,一般都会达到以下几点:
1、善于引用名言、警句、谚语等,给你的语言涂抹灵动的色彩,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语言洗练,纯熟,自然而流畅,幽默而含蓄。
3、借助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或比喻,或联想,或拟人,善于由此及彼,以物喻人。
4、句式富有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反复,或反问。
5、层次分明,段意呈递进关系。
6、构思有意蕴,表达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精选词语为下面这段话润色: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在风中摇摆,门前的那只大白兔倚卧在草丛里,呆望着天空。
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作文。
“等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意蕴悠远的境界,也是现实生活中让人纠结的人生命题。
你能联想到哪些动人的“等待”?你是否有过难忘的“等待”经历?“等”,还是“不等”,你如何抉择?
[点评]本文写的是考试过后等成绩出来时的惶恐与不安,取材立意很是平常,但读后却令人忍俊不禁。
这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夸张笔法,夸大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取得了写实手法难以取得的效果。
虽用夸张,然而读者一点也不觉得虚假,完全在情理之中。
这种分寸不易把握,但小作者却处理得很好。
另外,文中的心理活动符合人物的身份,完完全全是学生所特有的。
语言幽默俏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个性——想必是个机灵鬼。
实战练习二
展开联想,巧用比喻,排比,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组句子。
母亲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母亲是停船的港湾,给予我们温暖;母亲是一根蜡烛,牺牲自己来照亮我们前进的路;母亲是天使,伴我们成长,带来无尽的爱与希望.
以“亲情”为话题采用铺排的方式写一段话.
示例:
1.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2.简简单单,亲情只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的小巢。
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轻快地钻进去,里面有一碗水,凉凉的,甜甜的,滋润我干渴的灵魂;里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里面有一张床,软软的,暖暖的,抚慰我莫名的忧伤;里面还有一盆花,一幅画,一首诗,缀着些叮咛,嵌着些嘱托……这就是亲情,一个小小的巢,使我不断地长大。
3.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
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4.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实战练习三
“她骂他懦夫。
”请运用想象,恰当地逐一添加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使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