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及其计算方法一、增值税税负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1 农副食品加工 3.502 食品饮料 4.503 纺织品(化纤) 2.25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6 建材产品 4.987 化工产品 3.358 医药制造业 8.509 卷烟加工 12.5010 塑料制品业 3.50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12 金属制品业 2.20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18 商业批发 0.9019 商业零售 2.5020 其他 3.50二、税负率具体计算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税负怎么算的计算方法

税负怎么算的计算⽅法企业在设⽴后就不得不⾯对税务⽅⾯的问题,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的义务,然⽽过重的税务负担会影响企业的⽣存与发展,⽽企业税务负担重不重要依据税负来计算,那么税负怎么算的计算⽅法?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税负怎么算的计算⽅法1、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100%即,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不含税)×100%。
税负⾼说明企业效益好,利润⾼,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强。
税负即税收负担。
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净额的百分⽐。
2、对⼩规模纳税⼈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对⼀般纳税⼈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是远远低于该⽐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100%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3、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的⽐例,但如果是出⼝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收⼊和免税收⼊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有进料加⼯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适⽤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
4、另外对于免税及出⼝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例为6%,应计⼊公式中。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1.民族⾃治地⽅的企业,需要照顾和⿎励的,经省政府批准,可以给予定期减税或者免税。
2.现⾏的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个⽅⾯:(1)国务院批准的⾼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的⾼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新技术企业⾃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
增值税税负率分析表

增值税税负率分析表增值税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于企业和税务部门来说,增值税税负率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税务风险以及税收政策的执行效果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增值税税负率分析表的相关内容。
一、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为: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 ÷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 100%其中,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 ×适用税率当期进项税额是指企业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增值税税负率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特别是销售额和进项税额的核算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
二、增值税税负率分析表的构成要素1、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所属行业、经营范围、纳税期限等。
2、销售收入数据详细列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的各类销售收入,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并注明对应的税率。
3、销项税额根据销售收入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的销项税额。
4、进项税额分别列出企业在同一时期内购进货物、劳务、服务等所取得的进项税额,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税额、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等。
5、应纳增值税额通过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计算得出。
6、增值税税负率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税负率。
7、同期对比数据与上一时期(如上年同期、上季度同期等)的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额和税负率进行对比,以便观察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变化趋势。
8、行业平均税负率列出所在行业的平均税负率,作为参考标准,以判断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是否合理。
9、税负率差异分析对企业的税负率与行业平均税负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如销售结构变化、采购渠道调整、税收政策变动等。
增值税税负率你都计算对了吗

增值税税负率你都计算对了吗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增值税税负率,你都计算对了吗中国会计视野2016-06-29 11:00说到增值税税负率,从事财务工作的同仁们一定不陌生,因为时常会接到税务部门的电话或通知,说公司增值税税负率低于行业平均税负率,要求预交税款,或是上门来进行税务稽查。
那么尤其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以后,公司增值税税负率的高低又会受那些影响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又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呢今天昌尧讲税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与比较,希望能对你了解增值税税负率有所帮助。
一、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二、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一)核算因素通过以上公式我们来分析一下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从公式中可知,当期进项税额越多,应纳税额就越少,进项税额是影响应纳税额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再看看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当期进项税额=当期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我国是实行购进扣税法计算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只要企业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不论是否实现销售,其进项税额全部从当期实现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全面营改增以后试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所以进项税额的抵扣与销售收入实现之间缺少配比性,排除季节性原因外,这是造成很多企业“零”税负率或低税负率的重要原因。
那么要想实现增值税税负的真实性与配比性,除非在进项税额的抵扣上与应税收入的实现相匹配,而现实操作中这一点几乎不可能。
生产型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型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三种计算公式:1.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00%;2.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年度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年度进项税额+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100%;注意:以上公式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起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的留抵数-下期(下年度)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3.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100%。
拓展资料:所谓增值税税负,一般指应上交的增值税/不含税销售收入,衡量的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收入下应该承担的增值税税金。
具体到生产型出口企业,有些特殊。
一种说法是有内销和外销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按国内销售口径应采用的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例如: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3%,退税率11%,计算如下:销项税金=内销5万*13%=6500元进项税金转出=外销95万*征退税率差(13%-11%)=19000元本月应交税金=内销销项税6500-(进项150000-进项转出19000)=-124500元(留抵)出口企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缴税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第19行“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免税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应免抵税额”本年累计栏)÷(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2行“应税货物销售额”、第3行“应税劳务销售额”的“一般货物及劳务”的累计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免抵退办法销售收入”本年累计栏)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是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时的一个主要评价指标。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的计算方法,税负率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在实务操作中,有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税负率=(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内销收入+外销收入),该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取数容易,直观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的实际税收负担情况(以下称该方法计算出来的税负率为实际税负率)。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材料成本都相同、发票开具和取票情况都正常的情况下,实际税负率也是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时高时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之间有高有低,相互之间不可比,降低了实际税负率指标的评估价值。
造成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因素:
1、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不论当期材料是否实际耗用,只要购进入库并认证通过便可抵扣,不体现会计核算中销售与成本的配比性原则,存货的变动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2、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企业单证收齐才计算免抵退,免抵税额的产生类似于政府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实现销售与收齐单证有一定的时间差,单证收齐的进度快慢也影响当期实际税负率。
为体现增值税税负率这个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克服实际税负率波动大、可比性差的缺点,就必须消除以上两个因素对实际税负率的影响。
我们根据增值税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计税原理和。
税负测算( 自带计算公式)

印花税税负率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 ÷计税收入)×100%
0.05%
所
得
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2017年度
4.10% 0.48% 0.32% 27.10% 0.09%
2018年度
2.58% 0.54% 0.23% 16.41% 0.06%
销售收入 1,000,000,000 1,000,000,000 1,000,000,000
单位:北京**建设有限公司
序号
事项
计算公式
2016.5-12
1
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应纳增 值税/当期应税营业收入
3.95%
增值税附加占比=当期应纳
2 增值税附加 占比 增值税附加/当期应税营业
-
收入
3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应纳所得税额/营业收入 *100%
-
4
所得税占比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
-
5
利润总额
252,634,086
252,634,086
2018年度
应纳增值税 增值税老项目 增值税(简易) 增值税附加 所得税费用
26,162,989
6,213,754
5,370,102 ############
印花税
13,778,787
############
252,634,086
720,536
制表: 年月日
27,483,253
13,542,830
所得税费用
4,820,429
11,957,689
3,332 3,240,332
印花税
销售收入 ############# ############# #############
税负率计算公式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算:
税务系统出的一个关于税收负担率的计算公式:
税收负担率=[(内销收入+外销收入)*适用税率-(上期留抵+本期进项-期末留抵-进项转出)]/全部销售收入*100%注:进项转出中不包括外销收入乘退税率差而转出的部分
或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税负率计算:
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免抵额+应纳税额)/全年销售收入。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
出)]/全部销售收入*100%
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
税负率就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就是17%或13%,而就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如何评价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合理性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就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与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就是否合理。
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数据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
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
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
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就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我们瞧一个例子:
如果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终销售价为1000元,产品可抵扣的成本就是600元。
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就是生产与销售在同一家公司,一种就是生产与销售分立。
如果选择方式一:交纳增值税(1000-600)×17%=68元,税负为6、8%
如果选择方式二:假设销售给销售公司850元,交纳增值税(850-600)×17%=42、5,对应的税负为5%。
企业虽然税负下降,但并没有异常,因为一部分税负转移到了销售公司。
除了把销售分离出来,企业还可以把研发设计、采购、人力资源等部分分离出来,一家企业的价值链越短,相应的税负越低。
可以瞧出,价值链分割将会导致各个部分的税负下降,但整个价值链的税负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比较不同企业的税负时,需要对两家公司的价值链进行比较,价
值链不同税负不同属于正常现象。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
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
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就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瞧一个假设的例子:
某公司年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加工费用占30%。
全部自己生产的税负为5%。
现在一半产品发外加工,新增进项1000×30%×50%×17%=25、5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5%-25、5=24、5万元,计算出的税负为24、5/1000=2、45%。
税负下降的原因在于接受委托加工一方承担了增值税。
3、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就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
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
一就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
一就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假设第一种方式产品售价1000元,第二种方式的售价就会加上运费,假设运费为100元。
如果第一种情况交纳增值税5%,即50元;第二种情况需要多缴
(100×17%-100×7%),即10元,第二种情况的税负就是(50+10)/(1000+100)=5、5%。
可以瞧出,对运输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企业税负也就会不一样。
4、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
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
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
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
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就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
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5、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
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就是推动式。
方式的特点就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
另一种就是拉动式。
方式特点就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与优惠。
假设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市场零售价就是1000元,可以抵扣进项的原材料与其她成本就是500元。
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销售模式的税负:
第一种推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7、5折批发给经销商。
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75%-500)×17%=42、5元,对应的税负为42、5/750=5、67%;
第二种拉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8、5折批发给经销商,另行投入100元的广告宣传费。
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85%-500)×17%=59、5元,对应的税负为59、5/850=7%。
6、分析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
企业与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个理想、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根据成本的经验曲线,产品刚开始生产的时候,产品的成本比较高,随着生产管理、设备运行、员工操作的熟练,产品的成本开始下降。
因此,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增值额比较低,增值税税负比较低,产品生产成熟以后,增值额上升,税负也会上升。
所以,判断税负的合理性要考虑企业目前生产的产品属于哪一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瞧到:企业增值税税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密切相关,分析企业税负,除了参考行业统计的结果,还必须了解、分析企业的经营特征,抛开企业的经营特征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纳税评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