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一、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开始,到近代以前,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诗歌传统。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二、先秦时期2.1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将各地的民间诗歌进行整理和编纂。

•诗经除了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社会风俗外,还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韵律的重要资料。

2.2 《楚辞》的创作•《楚辞》是中国古代辞章的代表作,它以楚国的民歌、祭文为基础,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楚辞》开创了辞章风格,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3.1 乐府诗的兴起•乐府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是宫廷文人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歌曲。

•乐府诗在形式上比较规范,以五言绝句为主,内容涉及爱情、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

3.2 士人诗人的活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社会地位提升,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诸多士人诗人活跃于此时期,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自然景物、哲理思考和个人情感。

3.3 文人墨客的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相互交往,形成了文学社团和文化团体。

•这种交往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也为后来文人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唐代的繁荣时期4.1 全盛时期的诗人•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

•这些诗人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4.2 唐诗的特点•唐诗一般采用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形式,重视平仄、押韵和意境的表达。

•唐诗注重写实,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也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

4.3 诗社和文人•唐代出现了一种诗社的形式,文人们互相切磋、交流,并举办吟诗会和文学讲座等活动。

•诗社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使得唐代诗人的创作更加丰富多样,也有助于诗歌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4.4 唐代后期的衰落•唐代后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文人诗歌的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元曲的特点与影响
1
元曲具有鲜明的市民性、通俗性和抒情性特点, 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 和审美趣味。
2
元曲在艺术上追求新奇、奇特的效果,语言生动 、形象、幽默,形式灵活多样,为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元曲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还扩展到了戏 剧、曲艺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元曲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
白朴
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 格多样,语言通俗易懂,被誉为“曲状元 ”。
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 家,他的作品多以描写爱情和人生为主题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郑光祖
马致远
他的作品以描绘社会现实为主,语言质朴 自然,思想深邃。
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 练明快,意境高远。
唐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03
宋词的兴盛
宋词的兴起
社会背景
宋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市民阶层 的兴起,为宋词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文学环境
宋代的文学环境相对宽松,文人的创作自由度较高,这为宋词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05
明清诗歌的演变
明清诗歌的演变过程
明代诗歌
明代诗歌在继承唐宋诗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初期以高启、杨慎 等为代表,强调清新自然;中期以李时中、辛幼安等为代表,追求豪放不羁;晚 期则以杨慎、杨维桢等为代表,注重个性表达。
清代诗歌
清代诗歌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为成熟的风格。初期以钱谦益、 吴伟业等为代表,强调情感表达;中期以王士禛、朱权等为代表,追求清新淡雅 ;晚期则以袁枚、赵翼等为代表,注重个性与创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1、诗歌的源头是。

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是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

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三部分。

其表现手法是、、。

在句式上以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

语言上的现象比较普遍。

3、《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

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4、屈原是《楚辞》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深远的。

主要作品有、、。

其中,《》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该做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

5、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中。

汉乐府,句式多样,以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6、《》被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诗品》)。

7、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三曹”和“建安七子”。

“三曹”,即、、。

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社会的丧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8、人们把建安诗歌那种建筑在基础上的的风貌,称之为“”,或者称之为“”。

9、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是他的独创,代表作有《》《》等,后人称之为“”或“田园诗人”。

10、谢灵运的山水诗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具有的特点,以著称,诗句含义深邃委曲,语言富艳精工。

他是中国诗歌大力描写的第一人,开创了。

11、南方民歌的内容几乎全是关于,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等,这些作品多为,喜用双关。

12、《》叙事与抒情想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13、杜甫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是变乱时代的伟大的“”。

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人。

14、盛唐诗坛的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为代表的,他们的诗多采用和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二是以、、为代表的,他们的诗以为主,大多采用和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本文将概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时期和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1. 古代诗歌的起源
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这是一部由多位古代诗人所作的诗歌集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曹操、曹丕、陶渊明和谢灵运等。

他们的诗歌风格多样,包括咏史、山水田园、抒怀等多个主题。

3. 唐代黄金时期
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一时期活跃,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唐代诗歌以五
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4. 宋代以后的发展
宋代(960年-1279年)和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后续发展阶段。

宋代的诗歌注重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明清时期则更加注重修辞和写作技巧。

5. 现代诗歌的兴起
中国现代诗歌起源于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许多新诗人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内容,对传统诗歌进行了颠覆和改革。

结语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丰富多样,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对世界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诗歌:早期诗歌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和祭祀歌曲,内容涉及宗教、政治、爱情、人生哲学等方面,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范本。

2.汉赋:汉赋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形式,以《乐府诗集》为代表。

汉赋是以音乐为基础的文学形式,既有诗歌的形式美,又有音乐的节奏美,内容多为赞颂功德、咏史抒情、祝福吉祥等。

3.魏晋南北朝诗: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的诗歌以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等人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咏物抒情、抒发人生哲理为主要特点,强调诗歌的真实性和感性表达。

4.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为代表。

唐诗以形式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特点,形式上注重韵律、格律、意象和意境的表现,内容上则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哲理等方面。

5.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为代表。

宋词以咏史抒情、抒发人生哲理为主要特点,形式上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内容上则涉及到爱情、家国情怀、人生哲理等方面。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瑰丽与博大,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和思想启迪。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诗歌的 发展概况
一、原始时代的歌谣
• 劳动人民创作,口头相传。如一 些劳动号子,他们是依照劳动节 奏的声音和语言的结合体。原始 时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有密切 关系,“音”重于“义”。节奏 短促鲜明,诗产生时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代表作是《诗经》,它开创了我 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七、正始诗歌
• 时间是从三国魏从公元223年到264年这段时 期。原是当时的玄学家王弼和何晏共同倡导 玄学清淡风气世称“正始之音”。这一时期 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 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 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 书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唱出的是这一时 代里“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的主旋律。 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 前者有82首《咏怀诗》留下来,绝大多数是 五言诗,在诗史中有一定的地位。
九、南北朝诗歌
• 时间为南北朝时期,主要有乐府 诗和文人诗两类。乐府诗又分为 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文人诗中 代表人物有鲍照、谢灵运,谢朓
(tiǎo);北朝代表人物是庾信。
• 以上为古体诗部分,自唐以后, 中国古代诗歌进入了近体诗的创 作和繁荣时期。
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总的来
说《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

是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
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 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
• 如《氓》《无衣》《静女》等等
三、骚体诗(楚辞体)
• 产生时间为战国时代,代表作是 《楚辞》。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 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楚辞》开 创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晚唐: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晚唐五代时,词已成为与“诗”并行的新诗 体。温庭筠、韦庄的词都有所成就。 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艺术上造诣颇高,降 宋以后的作品,脱去了游乐淫靡的宫廷生活气息, 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充盈其间。


李 商 隐
建安风骨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 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 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
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
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 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 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 健的风格。
《西洲曲》
-----南朝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 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西洲曲》
-----南朝民歌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汉末)《古诗十九首》
晋代后的“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 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当时五言诗创作的 最高成就。 这些古诗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与黑暗。《古诗十 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 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 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行行重行 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在徜徉山水中寻找自己的乐趣,是 唐代少有的布衣终老的一位诗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本诗笔墨清淡,饶有情趣,自然欢娱中流露 出与田家亲密无间的友谊。
时期 作家 建安 三曹.建安七子 正始 阮籍、嵇康 西晋 左思
田园诗.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陶渊明 东晋 (田园诗派) 咏怀诗.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刘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大力描写山水第一人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汉末):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人称“建安之 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 弃 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马篇》
(节选)
……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四、魏晋南北朝
2.正始文学: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或沉郁艰深,或风 调峻切,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 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 3.两晋文学: 西晋: 左思(其《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
陈子昂
盛唐: 作家 称号
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
文学成就
唐代五、七言绝句之最 律诗为唐律之最,中国诗歌史上 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诗人
流派 作家 诗歌内容 诗歌形式 山水 王.孟 隐逸情怀、自然 多采用五古和五 田园 常.储 幽静和生气美 律的形式
边塞战争题材, 高 .岑 多采用七言歌行 边塞 边塞风情、军中 李 .王 和七言绝句 苦乐、建功立业
中唐(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 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 韩孟 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
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 易直白 李贺 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LOREM IPSUM DOLOR
七、元明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六、宋代
宋诗重理趣: 北宋代表作家:苏轼、黄庭坚 南宋代表作家:杨万里(“诚斋体”)、陆游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句式:五言为主
三、汉代——汉乐府
《上邪》
《陌上桑》
《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和, 乃敢与君绝!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西北有高楼》
魏晋时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风格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五言咏怀组诗 咏史咏怀融为一体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
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五、隋唐五代——唐诗
思考:
• 唐代诗歌分为哪四个时期?
• 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流派、和主 要文学贡献是什么?
初唐:
代表作家 作品内容
初唐四杰
文学贡献
男女爱情、 江山之美、 风格由纤柔变为明快清新 边塞之情 关心社会 生活和政 治问题 使初唐诗歌建立起高峻雄 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LOREM IPSUM DOLOR LO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 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 读,比如当你看完这 句话后,才发现这里 的字全是打乱的。
学习目标:
1.明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逐步发展经历 了哪些主要时间段。 2.归纳总结每一时段诗歌的主要内容,如 代表作家、作品、主要风格流派、艺术 特征等。
•上古
中唐:
作家 作品特点 韩愈、 多为“不平之鸣”,喜押险韵窄韵, 孟郊 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 元稹、 诗风走向平易,用语质朴明白,音调 白居易 琅琅上口。
刘禹锡 李贺 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寓 意深远。 诉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构思 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意诡谲
五、隋唐五代
别 董 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汉代——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 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 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 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 “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汉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 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 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 国诗人——屈原
楚辞代表作:
《离骚》
《九歌》 《天问》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 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 屹立的坐标。 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 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