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高频传输性能介绍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技术第1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高频电子技术第1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fn f0
f
BW0.7
BW0.1
矩形系数越接近1,放大器在满足通频带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典型幅频曲线 的性况下选择性越好。
1.2谐振回路
谐振回路也称振荡回路,是最常用的选频网络,它由电感线圈和 电容组成。
简单的谐振回路分为3大类: 1、串联谐振回路 2、并联谐振回路 3、耦合谐振回路
+r
L
+
+
Ůg
+ Ůg
-
L
+
İ
C
Ůc
-
串联谐振回路 理想电路
+r
L
+
Ůg
İ
C
Ůc
-
-
串联谐振回路 等效电路
1.2.1串联谐振回路2
由等效电路可知,串联谐振回路的 阻抗为:
回路电流为:
+r
L
+
Ůg
İ
C
Ůc
-
-
串联谐振回路
上两式中,容抗ZC、感抗ZL为:
1.2.1串联谐振回路3
当信号源的感抗ωL和容抗1/ω C将随之
谐振放大器常由晶体管等放大器件与LC串、并联谐振回路构成。 集中选频放大器由集中宽带放大器与集中选频性滤波器构成,集中选频性滤 波器常用有,LC带通滤波器、晶体管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及声表面滤波器等。
集中选频放大器相对谐振放大器线路简单,性能可靠,调整方便。
1.1.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 谐振增益:放大器在谐振点处的电压
AUO
带比实曲线所示通频带要宽,此时的选择性S比
较大,选择性较差。
为使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幅频特性同时达到 理想的要求,应尽量使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接近理想矩形,如实曲线。

高频线传输性能基础知识

高频线传输性能基础知识

高频线传输性能基础知识目录1. 高频线传输概述 (2)1.1 高频线定义及应用 (3)1.2 高频线类型 (3)1.2.1 同轴电缆 (5)1.2.2 微带线 (6)1.3 高频线参数 (7)2. 高频线特性阻抗 (9)2.1 阻抗概念 (10)2.2 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11)2.3 阻抗匹配的重要性 (12)2.4 阻抗转换器 (13)3. 高频线损耗 (14)3.1 损耗来源 (15)3.1.1 阻抗不匹配 (17)3.1.2 导体电阻 (18)3.1.3 ید电损耗 (19)3.2 损耗计算 (19)3.3 损耗与频率的关系 (20)3.4 降低损耗的方法 (22)4. 高频线传输特性 (23)5. 高频线应用案例 (24)5.1 射频 (RF) 系统 (25)5.2 产测线 (26)5.3 通信系统 (28)5.4 数据传输系统 (29)1. 高频线传输概述高频线传输(HighFrequency Wire Transmission, HFWT)是一种利用导线传输高频信号的通信方法。

与传统的低频传输相比,高频线传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传输大量信息,适合于高速数据传输、无线电通信以及雷达系统等领域。

本章节将概述高频线传输的基础知识、原理及其应用。

频率:在物理学中,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形发生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高频信号意味着信号具有较高的频率分量。

波速: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称为波速,其值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例如光在真空中的波速接近光速c(300,000公里秒)。

带宽:带宽指的是信号频率范围的总和,通常以赫兹为单位表示。

频率从低到高,体现为一个特定的频段范围。

反射和折射:当高频信号波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可能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高频线传输的基本原理基于电磁场理论,当在导线上施加一个高频变化的电压时,会在导线上产生交变的电场,进而引发磁场的变化,从而在导线周围空间形成交变的电磁场。

高频电路 第一章 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

高频电路 第一章 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

geo
1 Reo
Cr L
r
(o L)2
(oC)2 r
图1.1.2 并联等效电路 Re0为L的损耗电阻 (并联等效)
1.1.1
定义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则Q0 回 路r0L的阻01抗Cr特 性R0eL0
0CRe0
1
0 Lge0
0C
ge0
=1 r
L C
Zp
1 Re0
1
j(C 1 ) L
1
Re0
j ( Re 0C
损耗的电感L和一个串联损耗电阻r 来
等效,也可以用一个理想无损耗的电 感L 和一个并联的电导ge0(或电阻Re0) 来等效。
品质因数定义:
无功功耗(储能) Q 有功功耗(耗能)
一个实际(有损)电感线圈可在 工作频率下通过Q表,测得电感线圈 的电感值L和空载品质因数Q0,其大小 就能反映电感损耗的大小。
且 I&L与I&C 相位相反
1.1.1
•④ 电压特性 谐振时回路两端的电压最大, V&o0 I&s Re0 ,与激励电流同相位。
•⑤ 相频特性曲线的斜率
z
arctan(Q0
2
)
0
arctan
d
2Q0
d 0
0
并联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呈负斜率,且 Q0 越高, 斜率越大,曲线越陡。
1.1.1
0
Z
的最大值,且为实数,是固有谐振电阻。
p
并联谐振回路 等效变换动画
1.1.1
或 回路的导纳:
Yp
1 Zp
Cr L
j(C 1 ) L
ge0
j(C 1 ) L
上式的物理含义?

高频特性

高频特性
电容的高频特性高频交易高频变压器高频电子线路高频机高频淬火高频电刀高频电路甚高频高频铃声
Quality

Innovation

Satisfaction
為何需要高頻(高速)連接器?
因為資訊傳輸速度(頻率)的 大幅提升而衍生電磁波問題
低頻波長 高頻波長 連接器
波長與連接器相對尺寸
Quality

Innovation
Z=
L C
Quality

Innovation•源自SatisfactionQuality

Innovation

Satisfaction
Simple Equivalent Circuit for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Driver
Transmission Line
Receiver

Innovation

Satisfaction
2L Design
G
G
S−
S+
G
G

Satisfaction
Quality

Innovation

Satisfaction
規格 MAX 103.5 Impedance(Ω) MIN 24M Hz 48M Hz Attenuation (dB) 96M Hz 200M Hz 400M Hz 1G M Hz Delay (ns) Skew (ps) 76.5 0.95 1.35 1.9 3.2 5.8 REF
理論模擬 (SPICELINK)
實測 MAX 102 MIN 88
0.34 0.5 0.836 1.31 2.1 4.3 25.59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第 1 章 绪 论

《高频电子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课程思政PPT 第 1 章    绪 论
第1章 绪论
通信与通信系统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与无线电波的传播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 思政目标: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本章小结
1.1通信与通信系统
主要要求: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了解调幅广播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 分的作用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 作用 理解通信系统中为何要采用调制技术
数字调制:用数字基带信号对高频正弦波进行的调制
用数字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的振幅,称为振幅键控 ASK 频率,称为频率键控 FSK 相位,称为相位键控 PSK
数字通信系统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易利用计算机进 行处理。
六、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电路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振荡电路、
调制电路、解调电路、混频器、倍频器、低频放大电路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广播通信系统 电视通信系统
接收者 如电话 接收者 如广播、电视 接收者 如对讲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道德理想,也称人格理想,指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 的目标。道德与信念密切相关,它是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 论来维系的,人的良心就是一种道德信念的形式。一个人认 为自己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 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这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理想追 求。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的魅力,成为一 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信: 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利用电信号或光信号实现信息传递的系统
信源
已调信号
调制 (高频信号) 解调
输入 发送 变换器 设备
信道
接收 设备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高频电子电路第一章(一) 填空题1、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图象信号的频率范围为,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答案:300~3400Hz;0~6MHz;20Hz~20kHz)2、无线电发送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答案:振荡器、调制电路、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3、无线电接收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答案:高频放大器、解调器、混频器;振荡器)4、通信系统的组成: 、、、、。

(答案: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终端)5、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

(答案:还原调制信号)6、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答案:电缆;自由空间)7、调制是用音频信号控制载波的、、。

(答案:振幅;频率;相位)8、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固定不变,频率越高,波长 ;频率;波长越长. (答案:越短;越低)(二)选择题1、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有效地辐射.B)低频信号必须转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从天线有效地辐射.C)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答案:B)2、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相比拟.A)辐射信号的波长。

B)辐射信号的频率。

C)辐射信号的振幅。

D)辐射信号的相位.(答案:A)3、电视、调频广播和移动通信均属通信。

A)超短波 B)短波 C)中波 D)微波(答案:A)(三)问答题1、画出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框图。

2、画出用正弦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3、画出用方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填空题1、LC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的频率的信号)2、LC选频网络的电路形式是。

(答案: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3、在接收机的输入回路中,靠改变进行选台。

(答案:可变电容器电容量)4、单位谐振曲线指。

(答案:任意频率下的回路电流I与谐振时回路电流I之比)5、LC串联谐振电路Q值下降,单位谐振曲线,回路选择性。

High Speed Cable 高频基本知识简介

High Speed Cable 高频基本知识简介

High Speed Cable 高频基础知识简介January 17, 2014Jet Shen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信息通讯产品愈加倚赖,信息电子产品之指令周期传输信息量皆大幅提升,电子零组件之高频特性愈发重要。

例如,PCB、线缆、连接器等过去被视为单纯桥接作用之组件,现有规格都增加了衰减(Insertion Loss)、回损(Return Loss)、特性阻抗(Impedance)、串音(Cross talk)、传输延迟(Propagation delay)、Propagation delay skew、隔离效果(Shielding effectiveness)、等高频特性要求。

内容目录高频的概念高频的参数高频的测试高频与制程的联系高频的概念多快才算高频?一般而言,当待测物长度>( 或=) 信号波长1/10. (有些数据定为波长1/20)我们经常见到的高频传输cable有USB3.0, SATA, SAS, Infiniband, PCIe, Mini-SAS, QSFP, SFP+….等.高频的概念----时域和频域时域和频域的关系•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观察角度“时域”用来观察信号随着时间轴变化的情形“频域”用来显示信号在不同频率点上的能量分布状况•频域和时域的信息可以藉由傅利叶变换(Foruier Transform)来转换•用于时域的仪器:示波器和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用于频域的仪器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Network Analyzer)高频的概念----时域和频域时域和频域的关系振幅(能量)时域测试方法频域测试方法高频的概念----dBdB值的观念与定义均由能量(Energy) 或功率(Power)的观点出发( Power等于Energy对时间的微分, 或单位时间输出的能量),dB值重要处在于:1. 对数值显示可以看更广的范围。

2. 仪器制造商以dB值来表示产品性能。

射频通信原理第1章

射频通信原理第1章

第三种是在空间直线传播,称为直线波或者空间波,如
图1.4(c)所示。对于频率在30 MHz 以上的超短波,由于其波长较小,不能绕过地面障碍物, 并且地面吸收损耗很大,因而不能用地波方式传播,而且超短波能穿透电离层,因而也不能以天波方式传播,它只能在空间以直线方式传播。因为地球表面是球形的,所以直线波的传播距离有限,并与发射和接收天线的高度有关。移动通信、电视和调频广播等均采用直线波传播方式。
1.2.3 接收系统
接收设备主要有三大任务: 选频、放大、解调。 接收设备将信道传送过来的已调信号从众多信号和噪声中选取出来,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恢复出与发送端一致的基带信号。图 1.3 所示是通信系统中调幅式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1.3 无线通信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第一级是高频放大器。发送设备发出的信号经过长距离传播会受到很大的衰减,能量损失较大,同时,信号还受到传输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噪声。当达到接收设备时,信号是很微弱的,需要经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并且,高频放大器的窄带特性可以同时滤除一部分带外的噪声和干扰。高频放大器的输出是载频为fs的已调信号,经过混频器与本地振荡器提供的频率为fL的信号混频,产生频率为fI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中频放大器放大,送到解调器,恢复原基带信号,再经低频放大器放大后输出。
1.2.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了解通信系统的构成,有利于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通信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不同的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组成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结构有相似之处。通信系统通常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我们常见的无线通信系统有广播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等。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信息技术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绞线 • 影响阻抗的因素﹕ • 介电常数﹔绝缘线径﹔导体线径﹔对绞节距﹔绕包松紧(对屏蔽)﹔ 成缆节距﹔成缆包带松紧﹔编织的松紧﹔外被的松紧。 • 1) 发泡度:发泡度增大—介电常数减小—阻抗增大﹔发泡度不均匀—介 电常数不均匀—阻抗不均匀。 • 2) 绝缘线径﹕绝缘线径增大—阻抗增大﹔绝缘线径不均匀—阻抗不均 匀。 • 3) 导体线径: 导体线径减小—阻抗增大。 • 4) 对绞节距﹕ • a)非屏蔽线对﹕对绞节距减小—阻抗减小﹔ • b)屏蔽线对﹕对绞节距增大—阻抗减小﹔ • 5) 绕包﹕绕包张力大—铝箔紧—阻抗小。 • 6) 成缆节距(非对屏蔽)﹕成缆节距减小—阻抗减小。 • 7) 成缆包带(非对屏蔽) ﹕成缆包带紧—阻抗减小。 • 8) 编织的松紧(非对屏蔽) ﹕编织紧—阻抗减小。 • 9) 外被的松紧(非对屏蔽) ﹕外被紧—阻抗小。
3. 回波损耗 (Return loss)
由于材料﹐结构尺寸与制造工艺(绝缘押出量不均﹐牵引轮 偏心﹐收放线转动不均匀) 等缺陷和分散性的影响﹐造 成阻抗沿长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电磁波在线路上传输 遇到不均匀点产生多次反射﹐奇次反射波回到发射端﹐ 会引起输入阻抗的变化﹐并引起主波信号功率变化﹐产 生衰减频率特性波动﹐引起信号失真。偶次反射波形成 伴流﹐滞后并迭加在主波上﹐造成干扰﹐尤其脉冲信号 传输时﹐会引起波形畸变﹐造成信号失真。
如果RL 数值越趋近于0 时,表示讯号反射的情况越严重。反之,RL 数 值越负(越小)时,表示讯号反射的情况越少。
4. VSWR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读值表示同轴传输线反射质量的另一种方式,入射讯号与反 射讯号合成后的最大电压和最小电压比值就是驻波比。
如果负载等于参考电压的话(Z0 = ZL)驻波比是 ” 1 ”。 如果负载是断路或短路的话,驻波比会趋近于 ” ∞ ” 。 数值越小越好,无反射时VSWR=1.0.
8.转移阻抗(TI Transfer Impedance)
转移阻抗:电缆屏蔽上测得的电流来表达的干扰 场与它在屏蔽与内导体体之间所产生的电压之 比. 目的在量测讯号线的导体与遮蔽层间所感应 的阻抗 ; 当仪器提供固定的讯号,电流流经 导体与遮蔽层间,计算两者间的电压降,便可 计算出其阻抗。 ZT的值越小越好 ( 因为感应的情况较小, ZT的值也就越小 )
h2
h1,h2:相互配合线对节距 v,w:大于0的任意整数

2w
工艺改善: 对绞时张力要稳定,节距要均匀,发泡要均匀.
6.延時 (Time delay)
延时:是指固定频率下讯号波,经过固定长度的待测物所需之时间, 单位“ns/m”。与绝缘材料介质有直接关系.
T 3.331

e
7.VOP(velocity of propagation)传播速率
5) 对屏蔽松紧 铝箔绕包过紧—衰减增大﹔ 铝箔绕包紧—高频衰减无跳动﹔ 铝箔绕包过紧—高频衰减跳动﹔ 铝箔绕包松—高频衰减有跳动。 铝箔绕包不平整—高频衰减跳动. 6) 对屏蔽厚度﹕ 铝箔厚度增加—衰减减小﹔ 铝箔厚,绕包时不容易绕紧﹐可导致高频衰减跳动。 7) 成缆节距: 成缆节距增大— 衰减减小﹔ 8) 总屏蔽: 屏蔽厚度及密度增加—衰减减小﹔ 9 )对内延时差大—衰减偏大。 设计改善:衰减偏大,加大导体线径,加大绝缘线径,加大发 泡度,更改绝缘材料.(降低介质损耗角正切) 工艺改善:芯线押出时尽量圆整,发泡度均匀,水中电容调小
Z
In

R jL G jC
阻抗可分为 1. 单端阻抗(Single Ended Impedance) 2. 差动阻抗(Differential Mode Impedance) 3. 共模阻抗(Common Mode Impedance)
Fitter Impedance
同轴线 影响阻抗的因素﹕ 介电常数﹔绝缘线径﹔导体线径。 1) 介电常数是材料本身固有的﹐不同的材料具有不 同的介电常数。 可通过发泡度的大小来改变介电常数的大小﹐即发 泡度增大—介电常数减小—阻抗增大﹔发泡度不均 匀—介电常数不均匀—阻抗不均匀。 2) 绝缘线径﹕绝缘线径增大—阻抗增大﹔绝缘线径不 均匀—阻抗不均匀。 3) 导体线径: 导体线径增大—阻抗减小﹔导体线径不 均匀—阻抗不均匀。 设计改善:阻抗偏小,加大线径或加大发泡度 工艺改善:水中电容调小,对绞时注意防止芯线变形,同 轴编织时注意张力调节等.
9.屏蔽效应(SE Shielding Effect)
通过屏蔽传输的电磁场与在注入于屏蔽上的电磁 场中所占的比例. 目的在量测讯号线的遮蔽层与外部所感应的电磁 效应 ; 当仪器提供固定的讯号,若待测物较匹配,且 遮蔽效应较好时 , 接收到感应的电磁场就较小。 所以se 的值越小越好。
设计改善:编织密度加大 工艺改善:编织均匀
此为绝缘介电物质阻碍高频讯号波的传递的现象,传播速 度与光速的百分比(%)。因此传播速度主要是由中心导体和 覆被之间的绝缘物质的介电系数(εe)来决定。
V

1
100 %
e
以下是PE料发泡度,介电常数,延时,VOP的一个常用转换 表格: P(发泡度) E(介电常数) T:延时 VOP 0 2.3 5.05 66% 10% 2.14 4.88 68.3%
绝缘芯线的均匀性﹔发泡度的均匀性﹔对绞节距﹑对绞放 线张力的一致性。 1) 2根对绞芯线不均匀(导体﹑绝缘)—对内延时差偏大 ﹔ 2) 2根对绞芯线发泡度不均匀—对内延时差偏大﹔ 3) 对绞节距不同—对内延时差不同﹔ 4) 对绞放线张力不一致—对内延时差偏大﹔ • 影响对间延时差的因素 对绞节距﹑成缆放线张力。 1) 对绞节距不同—对间延时差不同﹔ 2) 成缆放线张力不一致—对间延时差不同﹔ • 工艺改善: 对绞放线张力均匀,芯线制做均匀.
謝 謝!
影响回波损耗的因素﹕
导体均匀性﹑绝缘均匀性﹑发泡度均匀性﹑结构尺寸均 匀性。 1) 导体直径不均匀﹑导体有弯﹑导体不圆﹔ 2) 绝缘芯线偏心﹑椭圆﹑线径不均匀﹔ 3) 发泡度不均匀﹔ 4) 编织与外被的松紧也可引起回波的产生﹔ 工艺改善: 芯线制做均匀,导体圆整度,绝缘偏心度,收放线张力稳定.
5. 串音 (Crosstalk)
影响延时的因素﹕
发泡度﹔对绞节距﹑成缆节距。
1) 发泡度增加—介电常数减小—延时减小。 2) 对绞节距增加—延时减小。 3) 成缆节距增加—延时减小。 设计改善:调节发泡度,变更材料,节距更改
工艺改善:对绞放线张力均匀,芯线制做均匀.
7.延时差 (Time delay skew)
延时差: 对于线对内或线对间的芯线﹐电磁波传
串音指两线路之间互相干扰的电磁噪声,随着频率之升高而增加。 Xtalk = 10 log ( Pout / Pin ) = 20 log ( Vout / Vin ) 如果Xtalk 数值越趋近于0 时,表示噪声干扰的情况越严重。反之,Xtalk 数值越负(越小)时,表示噪声干扰的情况越少。 串音的种类可分为 : 近端串音(NEXT1 = -10 log ( Pi 2 / Pi 1 ) 远程串音 (FEXT1)= -10 log ( Po 2 / Pi 1 ) 等准远程串音(ELFEXT 1 = -10 log ( FEXT 2 / ATT 1 ) XXX 串音 功率和( XXX Power Sum)
对绞线
影响衰减的因素﹕导体﹑绝缘介质﹑绝缘线径﹑对绞节 距﹑对屏蔽松紧﹑对屏蔽厚度﹑成缆节距﹑总屏蔽﹑总屏 蔽厚度﹑对内延时差。 1) 导体 导体线径大—衰减小﹔ 导体绞合节距增大—衰减减小﹔ 导体绞合质量差(起股﹑松散﹑不圆整等)—高频衰减跳动。 2) 绝缘介质﹕发泡度增大—介电常数减小—衰减减小﹔ 3) 绝缘线径﹕绝缘线径增大—阻抗增大—衰减减小﹔ 4) 对绞节距﹕对绞节距增大—衰减减小﹔
2. 的材料等原因而引起的信号损失 线缆的衰减主要由两部份组成﹐一为介质内偶极子受 交变电场作用做取向运动引起的介质损耗﹐一为导体上热 磁涡流及导体发热引起的能量损失。单位为“dB/m” α = 10 log ( Pout / Pin ) = 20 log ( Vout / Vin ) 是指输出端功率(Pout)比入射功率(Pin),讯号损 耗剩下多少。(并且以dB 的型式表示) 如果ATT 数值越趋近于0 时,表示讯号损耗的情况越 少。反之,ATT 数值越负(越小)时,表示讯号损耗的情况 越严重。
同轴线 影响衰减的因素﹕ 阻抗﹑绝缘线径﹑导体直径﹑编织锭子数﹑每 锭根数。 1) 阻抗增大—衰减减小﹔ 2) 绝缘线径增大—阻抗增大—衰减减小﹔ 3) 导体直径增大—衰减减小﹔ 4) 发泡度增加—介电常数减小—衰减减小﹔ 5) 外导体变化的影响 a) 编织密度增加—衰减减小﹔ b) 编织+铝箔结构—衰减减小﹔ c) 铝箔厚度增加—衰减减小﹔
播延时的差值。
分为对内(intra-pair)和对间(inter-pair); 差分对内延迟差(Intra-pair Skew),是指同一对 线之Single-end Delay 相减。 差分对间延迟差(Inter-pair Skew),是指不同对 线之Differential Delay 相减。
影响对内延时差的因素﹕
Uin
UOut
U’Out
影响串音的因素
绝缘芯线﹑对绞芯线的对称性﹑对绞节距的大小﹑对绞节距的配 合。 1)绝缘芯线﹕绝缘芯线的偏心﹑椭圆﹑线径不均匀 2)对绞芯线的对称性﹕2根芯线的放线张力不均—节距不均匀﹔ 3) 对绞节距的大小﹕节距减小—串音增大﹔节距增大—串音减小。 4) 对绞节距的配合﹕节距的配合应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公式计算 得出﹐才可使串音性能提高。 h1 2v 1 串音节距选择:
电线电缆高频性能定义 及生产工艺对其的影响 goldenchu@
电线电缆高频性能 1.特性阻抗 2.衰减 3.回波损耗 4.VSWR 5.串音 6.延时 7.延时差 8.转移阻抗 9.屏蔽效应
1. 特性阻抗 (Imped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