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范文合集(21篇)

实验报告范文合集(21篇)

实验报告范文合集(21篇)实验报告范文合集(精选21篇)实验报告范文合集篇1此次只实习了短短的三周。

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Java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除此以外,我知道了什么叫团队,怎样和团队分工合作;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第一次让我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

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习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是受益匪浅的,在短短的三周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这对于我的学业,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

这次实习虽然是我们的第一次,不过同学们表现不错,由此看来,我们在进入大学的这几个月里学到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对于所学专业,我们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学习。

实习是学习Java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我们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就业筹码。

在这次实习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第一次体会到Java工程师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也发现了很多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在实习的演示过程中,我对作为一名Java工程师注意的事项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基本做起。

把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信这对我接下来学习专业知识会起到很有效的帮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以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身份在这几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自我,向Java工程师靠近。

而经过这次实习,让我明白如果是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否则,即费力又费时还做不好这个项目。

因此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要和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优选4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优选4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四: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五: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燃烧,另一种气体不**燃烧。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二、实验材料: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三、实验步骤;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

学生实验报告(通用9篇)学生实验报告第1篇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学生实验报告第2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资金筹集业务采购业务生产销售业务损益计算业务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20篇)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20篇)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20篇)实验报告总结篇1在本学期,自然实验室的工作仍旧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以省实验小学的标准来严格要求。

本学期,实验室能做好各项工作:能按实验小学的要求规范存放各类仪器,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按要求来配备自然仪器,每学期都会增添必要的实验用品;及时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资料备查等等。

一学期下来,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以及要改善的设想,为将工作做的更好,特分如下四个方面来总结。

一、实验教学开展情景1、本学期,各年级都能按照实验计划执行,上好开足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均能记好实验记录。

同时,在实验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本事和科学的学习、实验态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师生的实验水平都有所提高。

据统计,本学期开足学生分组实验课和教师演示实验课,完成了计划任务。

2、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自然实验教学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本事,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室活动1、在期初,实验室即制订了全年级的实验计划、周日程安排表,组织成立了自然备课组,在每个星期二组织开展活动,对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了详尽的研讨,使每个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本事获得了提高。

2、实验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举办科学知识和小实验等竞赛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成绩方面1、本学期,自然教师科研兴教意识较强,能经过平时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和空余时间认真学习科研理论方法,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实验教师撰写自然学科论文2篇,分获市级二、三等奖。

2、本学期,实验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参加了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学生们在比赛中努力为学校争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3、本着勤俭节俭的原则,收集了很多塑料瓶杯等其它可代用品用于教学,小的维修则自我动手,为学校节俭开支。

实验报告范文通用13篇

实验报告范文通用13篇

实验报告范文通用1实验名称:测量电源稳定性实验目的:通过对电源的稳定性测试,了解电源的性能指标,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器材:电源测试仪,数字万用表实验步骤:1.连接测试电路:将电源测试仪的输出端连接到需要测试的电路上。

2.打开电源:开启电源,调整电源测试仪的参数。

3.测量电源指标:分别测量电源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波动率。

4.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实验结果:1.输出电压:10V2.输出电流:1A3.波动率:0.2%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该电源的输出电压稳定且波动率较低,可以满足需求。

实验名称:LED亮度测试实验目的:测试不同电源电压下LED的亮度情况,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参考。

实验器材:电源测试仪,LED灯,数字万用表实验步骤:1.连接测试电路:将LED灯连接到电路中,连接电源测试仪进行测试。

2.设置电源电压:调整电源测试仪的输出电压,依次测试不同电压下LED的亮度情况。

3.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实验结果:在不同电压下,LED的亮度如下表所示:电压(V)亮度(lm)5 507 809 10011 12013 130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随着电压的升高,LED的亮度也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一定电压范围内,增加的亮度逐渐减少。

实验名称:运放放大器增益测试实验目的:测试不同负载情况下运放放大器的增益大小,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器材:运放放大器,数字万用表实验步骤:1.连接测试电路:将运放放大器连接到电路中,设置不同的负载电阻。

2.调整电平: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使运放放大器的输入电平符合要求。

3.测量增益: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大小,计算出运放放大器的增益大小。

4.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实验结果:在不同负载电阻下,运放放大器的增益如下表所示:负载电阻(Ω)增益10 2050 40100 60200 80500 100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加,运放放大器的增益也呈现上升趋势。

实验报告模板15篇

实验报告模板15篇

实验报告模板15篇实验报告模板1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的特征;点型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它在空间中呈飘浮状态,有长短,宽窄及运动方向,它是由各元素相互对应,相互比较而特定的,如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互相的转换,对形态上造型语言的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角状点型,有强烈的冲击力,曲状点型则有柔和的飘浮感。

其表现形式无限多,或方或圆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还可有实心与空心的变化。

2、线的特征: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表。

a、直线垂直线斜线的 b、曲线几何曲线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型,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闪电形成的自由曲线。

3、面的特征: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面,曲面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

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流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不规则面的基本形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态。

4、块的特征: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

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

虽然还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让我的作品更有创造力,更美观,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时代的潮流。

实验报告参考6篇

实验报告参考6篇

实验报告参考6篇实验报告参考1为期二周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虽然实训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

通过师傅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

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

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

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

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

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

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

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

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两天来奋斗的结果钳工的实训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

实验报告总结及体会(3篇)

实验报告总结及体会(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实验课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实验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实验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1. 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原理及设备介绍;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3. 数据记录与分析;4. 实验结果讨论。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原理及设备介绍: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所使用的设备。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同时,我们还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实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共同解决。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4. 实验结果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1)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实验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严谨、规范地操作,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3. 通过数据记录与分析,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六、体会1. 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2.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规范地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团队协作在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4. 实验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我们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部分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药品2.1.1 主要实验药品壳聚糖:分析纯,上海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AA):分析纯,天津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使用前减压蒸馏提纯;丙烯酰胺(AM):分析纯,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乙酸:分析纯,天津风船化学试剂有限公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化学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过硫酸钾: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蒸馏水、自来水、0.9%的盐水2.1.2 主要实验器材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第华有限责任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GS-600型天平:长沙湘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DZ-2BC型真空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手表、铁架台、悬挂支架、150目沙袋、塑料杯、电子天平等2.2 合成部分2.2.1 c-PAAM树脂合成机理:自由基接枝共聚2.2.2 实验步骤:1. 单体溶液配制:按比例分别配制单体质量比进行反应,称取定量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定量的NMBA(交联剂),于20ml蒸馏水中于小烧杯中溶解完全。

2. 壳聚糖溶解:于带磁石的200ml烧杯中加入125ml蒸馏水,放置搅拌器环槽中。

称取定量的壳聚糖,定量的质量分数96%的乙酸,缓慢加入壳聚糖,之后加入乙酸,溶解温度60℃,转速22。

搅拌10分钟至溶液变澄清透明,壳聚糖完全溶解。

停止搅拌,静置气泡消失。

3. 预引发:开始搅拌,称取定量的过硫酸钾(引发剂),加入反应烧杯中进行反应15分钟左右,用薄膜密封反应烧杯。

4. 聚合接枝反应:将配置好的单体溶液倒入分液滴管中,用5ml蒸馏水冲洗小烧杯后倒入分液滴管中,缓慢滴加单体溶液于反应烧杯中(20-30分钟滴加好),反应5h。

5. 皂化析出:反应结束,取出样品树脂,用适量蒸馏水洗涤2~3次,之后用适量的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浸泡皂化12h,取出皂化后的样品树脂后用适量无水乙醇析水浸泡5h。

6. 干燥粉碎:将处理好的树脂放置70℃的烘箱中,充分干燥好(大概15小时左右)之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完全,用100目筛子过筛并用密封袋装好以备性能测试用。

2.2.3 试验方案表2-1 试验方案编号AA/AM CTS KPS NMBA01 3:1 2.0g 0.3g 0.024g02 5:1 2.0g 0.3g 0.024g03 7:1 2.0g 0.3g 0.024g04 3:1 1.5g 0.3g 0.024g05 3:1 2.5g 0.3g 0.024g06 3:1 2.0g 0.2g 0.024g07 3:1 2.0g 0.4g 0.024g08 3:1 2.0g 0.3g 0.012g09 3:1 2.0g 0.3g 0.036g注:合成树脂所用蒸馏水150g,乙酸用量1.0417g(每2g壳聚糖相对应的量),单体总量为12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h2.3 性能测试部分2.3.1 c-PAAAM树脂性能测试方法与原理准确称取0.5g干燥的树脂样品,放入500ml的塑料杯,加入200g液体(蒸馏水、自来水、0.9%的NaCl溶液), 在室温条件下充分吸水,吸水后树脂呈无色透明状冻胶。

用木制支架悬挂,至基本无水滴落。

计算树脂的吸水倍率:012 m mm Q -=m 2为吸液前塑料杯与液体的质量,g;m1为吸液后塑料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g;m为样品的质量,g。

计算树脂的吸水速率: K=△Qt/△T△ Qt为一定时间内树脂的吸水倍率之差,△T为树脂前后吸水的时间差,min。

2.3.2 c-PAAAM树脂性能测试方法与步骤1.c-PAAAM树脂在不同液体中不同时间的吸液性能测试表2-2 c-PAAAM树脂在不同液体中不同时间的吸液性能测试(g/g)时间(min)30 60 90 120 150 180溶液-- -- -- -- -- --2.测试步骤:1.配制0.9%的NaCl溶液,准备好蒸馏水、自来水。

2.取200g上述要测的液体,放入500ml塑料杯中。

3.称取0.5g的树脂样品放入专用袋子中,分别放入上述3个塑料杯中,开始计时。

4.分别在间隔不同时间(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后悬挂。

5.10min后,基本无水滴落,称量重量。

6.记录数据,计算吸水量,吸液倍率。

试验结果与分析3.1 c-PAAAM树脂在蒸馏水中不同时间的吸液性能3.1.1 不同配方下c-PAAAM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液性能表4-1 不同配方下c-PAAAM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液性能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吸液倍率(g/0.5*g) 配方1 187.4 194 196.5 191.4 176.0 180.5 配方2 177.9 204.0 204.0 207.7 207.3 241.8 配方3 133.2 139.1 146.3 151.5 153.4 171.7 配方4 165.7 178.5 189.7 197.5 201.0 239.8 配方5 123.7 127.9 145.0 153.9 157.7 163.7 配方6 37.6 47.0 56.0 72.1 74.0 125.0 配方7 43.1 60.0 78.8 94.2 96.6 142.3 配方8 126.7 136.9 137.5 147.2 150.2 152.8 配方9 140.6 140.6 144.9 151.8 160.6 164.4吸液速率(g/min) 配方1 6.25 0.22 0.083 -0.17 -0.513 0.15 配方2 5.93 0.87 0 0.12 -0.013 0.08 配方3 4.44 0.12 0.24 0.17 0.06 0.099 配方4 5.52 0.43 0.37 0.26 0.15 0.06 配方5 4.12 0.21 0.57 0.30 0.13 0.20 配方6 1.25 0.31 0.30 0.54 0.06 0.078 配方7 1.44 0.56 0.63 0.51 0.08 0.07 配方8 4.22 0.34 0.02 0.32 0.10 0.087 配方9 4.67 0 0.14 0.23 0.29 0.13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吸液倍率(g /0.5g )time(min)图4-1 不同配方下c-PAAAM 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液倍率曲线-101234567吸液速率(g /m i n )time(min)图4-2 不同配方下c-PAAAM 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液速率曲线3.2 c-PAAAM 树脂在自来水中不同时间的吸液性能3.2.1 不同配方下c-PAAAM 树脂在自来水中的吸液性能表4-2 不同配方下c-PAAAM 树脂在自来水的吸液性能吸 液 倍 率 (g/0.5*g)配方1 配方2 149.7 155.9 161.6 166.0 167.1 214.6 配方3 78.3 100.1 113.3 120.5 121.5 132.1 配方4 135.5 143.4 149.8 157.3 164.5 203.9 配方5 95.4 101.8 103.2 120.9 128.3 136.5 配方6 58.3 73.9 76.1 89.3 92.0 129.6 配方7 52.4 64.7 77.5 87.3 88.2 128.8 配方8 81.3 88.7 88.8 95.3 100.5 106.0 配方9 90.5 103.8 107.8 118.0 128.5 131.9 吸 液 速 率 (g/min)配方1 4.67 0 0.06 0.32 0.29 0.19 配方2 4.99 0.21 0.19 0.15 0.04 0.11 配方3 2.6 0.73 0.44 0.24 0.03 0.01 配方4 4.52 0.26 0.21 0.25 0.24 0.06 配方5 3.18 0.21 0.047 0.59 0.25 0.27 配方6 1.94 0.52 0.07 0.44 0.09 0.06 配方7 1.75 0.41 0.43 0.33 0.03 0.06 配方8 2.71 0.25 0.037 0.22 0.17 0.18 配方93.020.440.130.340.320.11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吸液倍率(g /0.5g )time(min)图4-3不同配方下c-PAAAM 树脂在自来水中的吸液倍率曲线12345吸液速率(g /m l )time(min)图4.4 不同配方下c-PAAAM 树脂在自来水中的吸液速率曲线注:“*”表示每0.5g 样品树脂在一定时间内所吸水的能力3.3 结果分析:固定其他反应条件,改变单体质量配比,产物吸水倍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1、图4-2。

试验选用的单体为丙烯酸(AA )和丙烯酰胺(AM ),前者为离子型单体,后者为非离子型单体。

离子型单体的聚合物吸水能力很强,但耐盐性差,吸水后凝胶强度降低;非离子型单体的聚合物的吸水能力较低,但耐盐性较好,吸水后凝胶强度较高。

两者结合制备的吸水树脂能同时具备吸水速率快、耐盐性能好的优点。

从图4-1、图4-2可知,对比配方1、配方2、配方3,丙烯酸与丙烯酰胺单体质量比为5:1时,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蒸馏水倍率最高,吸液速率最快。

丙烯酸用量过小,生成的产品亲水离子基团过少,分子无法得到充分溶胀,吸水量降低;丙烯酸用量过大,部分丙烯酸以均聚物形式存在,产品吸水后强度不高,可溶性部分增加,导致有效吸水比例减少,总吸水率降低[27]。

故试验最佳单体质量比为5:1。

同上固定其他反应条件,改变接枝物壳聚糖量,对比配方4、配方5,产物吸水倍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1、图4-2。

合成树脂吸水倍率随接枝物壳聚糖的量增加而减少。

壳聚糖是提供交联网络的骨架,壳聚糖量增加,单体的接枝率减少每个活性点平均引发接枝的单体数目减少,吸水率降低,由图4-1可知,壳聚糖量为1.5g,即与单体比例为1:8时,吸水倍率最高。

壳聚糖量为2g时吸液性能也很强。

同上固定其他反应条件,改变引发剂(KPS)量,产物吸水倍率随时间变化如图4-1、图4-2。

对比配方6、配方7,当引发剂为0.4g,即为单体总量的3.33%时,吸液倍率最高。

引发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聚合反应速度和聚合产物分子质量。

对于自由基聚合反应,增加引发剂用量,将使反应速度加快,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而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会引起吸液速率下降,同时,若引发剂用量太少,反应速度过慢,影响聚合反应时间和交联的进行,也是吸液倍率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