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冰醋酸 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 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页码 1 / 10生效日期 05-May-2009修订日期 06-Mar-2018版本 1ALFAA10994根据G B /T 16483-2008, G B /T 17519-2013一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产品描述:冰醋酸Product Description:Acetic acid, glacial目录编号10994同义字Ethanoic acid; Glacial acetic acid; Methanecarboxylic acid 化学文摘编号(C A S N o .)64-19-7分子式C2 H4 O2供应者阿法埃莎(中国)化学有限公司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银工路229号邮编201424紧急电话号码 +86 21-67582000传真:+86 21-67582001紧急电话号码+86 532 8388 9090传真:+86 10 5100 3039电子邮件地址邮件地址:************************产品安全部门 。

推荐用途实验室化学品.不建议的用途无资料。

二 危险性概述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5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A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1标签元素应急综述易燃液体和蒸气.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吞咽可能有害.易燃液体.类别3物理状态液体外观无色气味像醋的警示语危险危害声明H226-易燃液体和蒸气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03-吞咽可能有害防范说明预防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P241-使用防爆电气/通风/照明/设备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脸部、手部和任何接触的皮肤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响应P301+P330+P331-若不慎吞食:漱口。

不要引吐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酸;醋酸化学英文名:acetic acid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乙酸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乙酸≥99.85%64-1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2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入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汽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

3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为不燃物。

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标识【危化品名称】: 醋酸【中文名】:醋酸【英文名】:【分子式】:【相对分子量】:【CAS号】:【危险性类别】:酸性腐蚀品。

GB8.1类81601。

UN No.2789;IMDG CODE 8100页,8.1类。

副危险3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或结晶,有强刺激性酸味。

【主要用途】:制乙酐、乙酸盐及乙酸酯,制塑料、药物、染料、杀虫剂、摄影用药剂、食品添加剂、天然乳胶凝结剂、油井酸化剂、织物印花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皮肤接触【健康危害】:有腐蚀性,皮肤接触或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或见上消化道严重溃疡、坏死损坏。

蒸气对黏膜、特别是眼结膜、鼻、咽部和上呼吸道黏膜具有刺激作用。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如有灼伤送医院救治。

【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严重者须就医诊治。

【吸入】:应使吸入蒸气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食入】:误服立即漱口,送医院救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40℃(纯品),61℃(80%的溶液)。

【燃爆下限】:4%【引燃温度】:427℃【爆炸上限】:17%【危险特性】:易燃。

蒸气和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赶走泄漏液体,使稀释成为不燃性混合物;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无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棚中,地坪须涂敷耐酸涂料;防止容器碰破;保持库温在凝固点以上,因凝固时体积膨胀,可使玻璃容器涨裂;与铬酸、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及可燃性物品隔离储运;操作人员应穿戴耐酸保护用品。

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穿戴好耐酸防护用品;泄漏地面洒上小苏打或纯碱,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八:防护措施【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WA】:未制定标准【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未制定标准【呼吸系统防护】:未制定标准【眼睛防护】:未制定标准【身体防护】:未制定标准【手防护】:未制定标准【其他防护】:未制定标准九:理化特性【熔点】:16.63℃【沸点】:118℃【相对密度(水=1)】:2.07【相对密度(空气=1)】:1.0492【饱和蒸汽压】:【辛酸/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燃烧热】:未制定标准【临界温度】:未制定标准【临界压力】:未制定标准【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

冰醋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ic acid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 (81601),酸性腐蚀品(GB12268-1990)。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健康的影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含量在10%以上的水溶液会引起严重的结膜刺激和角膜损伤,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

当口腔中含量达到15ppm时可能有下面一些危害:鼻子,喉咙和呼吸道受到刺激.含量升高会有如下危害:严重刺激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最好淋浴。

吸入:脱离受污染环境,保持温暖并静养。

呼吸困难时要输氧。

摄入:用清水冲洗嘴外部。

喝一些冷水或牛奶来缓和影响部位,不要引起呕吐。

紧急求教医生医治,处理中可能会休克。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CO)。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用喷雾水冷却包装容器和周围环境。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佩带呼吸保护设备。

消除所有火源(包括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

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

切断泄漏源。

大量泄漏:利用围堰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第六部分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专用醋酸蒸汽过滤器,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如有溅出的危险,就要穿戴PVC或橡胶靴及其它不可渗漏的衣服。

手防护:戴PVC或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醋酸化学品- 化学名称:醋酸- CAS 号:64-19-72. 成分/组成信息3. 危险性标识- 信号词:警示- 危险性陈述:- 酸性物质,可能导致严重刺激和腐蚀。

- 可能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产生损害。

- 可能对环境有害,应避免排放至水体和土壤中。

4. 急救措施- 眼部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如持续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 皮肤接触:- 立即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受影响的区域。

- 如出现红肿或疼痛,寻求医疗帮助。

- 吸入:- 将受害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 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 吞咽:- 不要让受害人呕吐。

- 给受害人喝一杯温水。

-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5. 防护措施-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戴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

- 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场所。

- 操作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气溶胶、粉尘或蒸汽。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避免摄入。

6. 意外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区域。

- 使用吸附材料(例如蛭石、沙子)吸收泄漏物。

- 以适当的方式处置废弃物。

7. 操作和储存- 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 避免与火源接触。

- 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远离氧化剂。

8. 急救措施- 意外事故:- 如出现火灾,使用适当的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 如有必要,撤离人员并通知当地应急部门。

9. 毒理学信息- 醋酸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

- 可能有损害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

10. 环境影响- 避免排放至水体和土壤中。

-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为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的简要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使用和操作时,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参考产品包装上的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人士。

冰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1.2 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ic acid 1.3 分子式:C2H4O2 1.4 分子量:60.05 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2.1 有害物成分:乙酸 2.2 含量:≥ 99.85 2.3 CAS No.:64-1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第8.1类 (81601),酸性腐蚀品(GB12268-1990)。

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3.3 健康危害:对眼睛健康的影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液体或气体会使视力严重损伤或导致视力丧失。

含量在10%以上的水溶液会引起严重的结膜刺激和角膜损伤,对皮肤健康的影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

误吞后对健康的影响-吞咽后可能会有如下后果:腐蚀口腔,喉咙和消化道。

吸入后对健康的影响-当口腔中含量达到15ppm时可能有下面一些危害:鼻子,喉咙和呼吸道受到刺激.含量升高会有如下危害:严重刺激鼻子,喉咙和呼吸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最好淋浴。

在冲洗过程中脱掉弄脏的衣服,如果起泡或出现红斑就需请求医生治疗。

4.2 眼睛接触:睁着眼睛直接在清水中浸泡至少15分钟,紧急求医。

4.3 吸入:脱离受污染环境,保持温暖并静养。

呼吸困难时要输氧。

如果呼吸停止或观察信号消失,要施以人工呼吸。

不要口对口换气。

如果心脏停止跳动,给予外部压缩起博心脏,寻求医生紧急医治。

4.4 摄入:用清水冲洗嘴外部。

喝一些冷水或牛奶来缓和影响部位,不要引起呕吐。

紧急求教医生医治,处理中可能会休克。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泄漏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CO)。

5.3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扑救,用喷雾水冷却包装容器和周围环境。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新版

醋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新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醋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名化学品中文名:乙酸;醋酸;冰醋酸化学品英文名:acetic acid;glacial acetic acid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酸64-1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冰醋酸1. 产品及公司标识产品名称:冰醋酸别名:醋酸冰,冰醋液CAS号:64-19-7公司名称:XXXX有限公司地址:XXXXXX电话:XXX-XXXXXXX2. 成分和危险性成分:冰醋酸(99%)+水(1%)化学式:CH3COOH分子量:60.05外观:无色至浅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危险性:冰醋酸是一种刺激性强的酸性液体,容易挥发。

吸入或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刺激和灼伤。

如果误吞,会引起口腔和胃部灼烧感,皮肤和眼睛接触会导致灼伤和刺激。

能引起严重的结膜炎、角膜炎和角膜溃疡。

3. 灭火措施适宜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和水。

火警应急预案:人员应立即避开火源,并启动应急预案。

应关闭周围电力设备,以减小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使用适当的耐化学品的灭火器材。

4. 泄漏处置当泄漏发生后,应采取措施将其迅速根治,避免引起意外伤害。

操作人员应在受训后处理危险情况。

泄漏的物质应分散至安全区域。

这样可以避免其扩散到邻近区域。

注意安全,穿戴适当的安全装置,如化学防护服、眼镜、手套、呼吸器和鞋套,以免受到化学品的威胁。

5. 卫生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并且要熟悉本材料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所述的防护规范。

操作人员不得在未穿戴防护设备的情况下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标志示范,不得接触材料或未装有保护装置的部分。

在进行操作后,应进行彻底清洗。

6. 储存和运输储存: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品。

应该避免从高处落下或混淆其他化学品。

应避免与氧化剂、碱、铜、铁、锌及其水合物的混合。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了措施保持其安全性。

不能有混淆和交叉碰撞。

必须保证其运输安全。

在运输途中要注意防潮、防尘和防日光直射。

7. 急救措施眼睛接触:发生接触时应立刻进行冲洗,将双眼冲洗10-15分钟,然后就近前往专科医院治疗。

皮肤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就近前往专科医院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乙酸;醋酸
化学英文名:acetic acid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酸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乙酸≥99.85%64-1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汽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

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
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为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施。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

冬天要做好防冻工作,防止冻结。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

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2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

熔点:(℃):16.7 相对密度(水=1):1.05
沸点(℃):118.1 相对密度(空气=1):2.07
饱和蒸汽压(kpa):1.52(20℃)燃烧热:(kj/mol):873.7
临界温度(℃):321.6 临界压力(MPa):5.78
辛酸/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1~0.17 最小点火能(mj):0.62
闪点(℃):39 爆炸下限(%):4.0
引燃温度(℃):463 爆炸上限(%):17.0
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醋酸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塑料、香料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碱类、强氧化剂、铬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
LD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杆菌300ppm(3小时);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m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700mg/kg(18天,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

大鼠睾丸内最低中毒剂量(TDLo):400mg/kg(1天,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如有可能,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1601
UN编号:2789
包装标志:腐蚀品(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Ⅱ
包装方法:小开口铝桶;小开口塑料桶;玻璃瓶、塑料桶外木板箱或半花格箱。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XX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填表时间:填表部门:环保安全处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