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干:以下哪个选项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壁D. 线粒体2、题干:下列关于基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可以完全决定生物的表现型B. 环境对生物的表现型没有影响C. 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D. 基因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是不确定的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4、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磷脂C. 纤维素D. 糖类5、题干: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的结构,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学生理解叶片的气孔分布?A. 直接观察叶片横切片B. 通过多媒体展示叶片的图像C. 模拟叶片的蒸腾作用D. 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气孔6、题干: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组B. 实验中需要控制光照强度C. 实验中不需要控制温度D. 实验中需要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7、以下哪个实验最适合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A、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实验B、根尖分生区细胞染色观察实验C、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D、光合色素纸层析实验8、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最终归宿是?A、分解者的细胞呼吸作用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C、消费者的分解作用D、非生物环境9、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翻译法B. 案例分析法C. 提问法D. 角色扮演法 10、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存在困难。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A. 图片展示B. 视频讲解C. 实验探究D. 讲授法1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壁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 提供物理支撑,帮助植物保持形状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防止过度吸水导致的细胞破裂D. 保护细胞免受病原体侵害12、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捕食其他生物,维持种群数量平衡C. 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释放养分回环境D.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13、教师在组织生物实验课时,以下哪种实验操作方法最符合实验的严谨性和安全性?A.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不参与操作,只负责观察和指导B. 教师亲自操作,学生观摩,不做具体实验C. 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跟随后进行重复实验D.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直接给出答案:C解析:选项C中的操作方法最符合实验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

教师资格证《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夏日晴天中午,小(江南博哥)明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C.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D.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阳光强烈的室外进入光线很弱的电影院内,瞳孔为适应室内的光线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

小明在寻找座位号时,是在看近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由小逐渐变大。

故本题选C。

[单选题]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各有特点。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消耗能量,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不消耗能量C.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D.神经递质可能存在于细胞内,也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A项错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消耗能量,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同样需要消耗能量,如递质的释放,B项错误。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C项错误。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即存在于细胞内,释放出细胞后,存于细胞外的组织液中,D 项正确。

[单选题]3.图3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a、b、cB.a、c、bC.c、b、aD.c、a、b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某版本生物教材中设计了诸多探究实践活动供师生选择,其符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这一基本理念。

A.核心素养为宗旨B.内容聚集大概念C.教学过程重实践D.学业评价促发展【答案】 C2、教师以预先设定好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3、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答案】 D4、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答案】 B5、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如玉米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D.如AA与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有3种表现型,说明A与a问有明显显隐性关系【答案】 D6、使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重要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精B.细胞培养C.胚胎分割移植D.显微注射技术【答案】 C7、如果将某一正常细胞的细胞核除去,则该“去核细胞”将会()。

A.停止生长B.变成肿瘤细胞C.继续生长和分裂D.变成具有全能性的细胞【答案】 A8、某版本生物教材中设计了诸多探究实践活动供师生选择,其符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这一基本理念。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2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2

《生物学科常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测验目标1.生物学科常识与能力掌握生物学科的根本领实、概念、道理和规律等根底常识,具备生物学科的根本研究方法和尝试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开展的历史和现状,存眷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常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常识与能力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理论,准确理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尺度〔2021年版〕》,并能用其指导初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按照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常识水安然平静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尺度和教材,确定得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操纵生物学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根本类型和方法。

二、测验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常识1.掌握与初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进化等领域的根底常识和根本道理及相关的生物技术;了解生物学科开展的历史和现状,存眷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掌握生物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不雅察法、查询拜访法、尝试法等,运用生物学根本道理和根本研究方法阐发和解决生活、出产、科学技术开展以及环境庇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常识1.理解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根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初中生物学课程10个主题的内容尺度涉及的重要概念;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了解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一般常识与技能。

4.了解生物学科理论教学、尝试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和过程。

5.掌握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学策略。

〔三〕教学设计1.学习需求阐发〔1〕阐发学习者阐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点,如春秋特点、整体常识程度、能力程度等。

初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初级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生物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实验法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生物群落3、在以下关于细胞呼吸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B、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有氧呼吸的效率比无氧呼吸低,但能产生更多的能量。

D、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但过程简单,速度较快。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B、生物群落结构随时间、空间和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变化。

C、生物群落结构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D、生物群落结构是由单一物种构成的,如森林、草原等。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维持细胞形态C、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合成蛋白质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什么?A、安放装片→对光→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B、对光→安放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C、安放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对光→调节细准焦螺旋D、对光→安放装片→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粗准焦螺旋7、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来介绍细胞的结构,这种教学方法属于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多媒体辅助教学C. 问题探究法D. 演示实验法8、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存在困难,教师采取以下哪种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A. 直接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步骤B. 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C. 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D.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研究光合作用9、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B.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 所有物质都能自由通过细胞膜D. 细胞膜参与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10、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哪个部分?A. 类囊体膜B. 叶绿体基质C. 外膜D. 内膜11、在细胞膜的结构中,起到“半透膜”作用的是:A. 脂质双分子层B. 蛋白质C. 糖蛋白D. 脂质和蛋白质的复合层12、以下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B.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C. 暗反应需要ATP和NADPH的参与D. 暗反应不需要光,因此可以在夜晚进行1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时期?A、G1期B、S期C、G2期D、M期14、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主要促进植物生长?A、赤霉素B、脱落酸C、乙烯D、细胞分裂素15、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下列哪个物质是最终产物?A. 氧气B. 氨基酸C. 葡萄糖D. 脂肪16、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动物行为?A. 植物的向光性B. 植物的向重力性C. 蚂蚁的筑巢行为D. 植物的繁殖方式1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层构成,并嵌有蛋白质。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能用其指导初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掌握与初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进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生物技术;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掌握生物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初中生物学课程10个主题的内容标准涉及的重要概念;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了解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一般知识与技能。

4.了解生物学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5.掌握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学策略。

(三)教学设计1.学习需求分析(1)分析学习者●分析初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点,如年龄特点、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生物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生物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哪个生物现象属于光合作用的范畴?A. 植物细胞呼吸作用B. 植物细胞壁的合成C.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D. 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作用2、以下哪项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A. 经验主义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体验式教学D. 专题讲座法3、题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探究式学习的特点?A、以学生为主体B、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C、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D、提倡学生主动参与4、题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一知识点,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讲授法B、演示法C、讨论法D、实验法5、在生物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实验操作法C. 案例分析法D. 讨论法6、以下关于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B.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和价值观D. 教学目标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7、在以下哪个生物现象中,体现了“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则?A. 水稻的杂交育种B. 蚂蚁的群体行为C. 植物的光合作用D. 鸟类的迁徙8、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探究式学习法9、在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B.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和还原氢C. 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D.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共同作用 10、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 传授式教学B. 讲授式教学C. 问题引导式教学D. 实验探究式教学1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合适?A. 直接讲解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 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实际过程C. 利用多媒体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和图片D. 要求学生背诵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12、在生物课堂中,教师针对“人体免疫系统”这一知识点,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最为合理?A. 考试问答B. 小组讨论C. 课堂提问D. 家庭作业13、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最为充分?A. 学生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自主探究B. 学生对知识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启发C. 学生对知识已有所了解,教师进行巩固D. 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教师进行拓展14、以下哪项教学活动不属于生物实验教学?A.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B. 进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C.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D. 模拟生态系统,探讨生态平衡15、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直观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答教学法D. 讨论法16、以下哪项不属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A. 提出问题B. 假设与猜想C. 设计实验D. 分析实验结果17、【题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A. 事前告知学生实验目的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B. 仅提供实验材料,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C. 实验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跟从操作D. 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学生模仿操作,再由学生独立完成18、【题目】在组织初中生物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A. 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发言B. 只邀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讨论C. 强调讨论结果,忽视讨论过程D. 不允许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与课本内容不符的观点19、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实验法B. 案例分析法C. 讨论法D. 网络教学法 20、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实验时,以下哪项措施最能体现科学探究的教学原则?()A. 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按照步骤操作B. 仅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D. 提供实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和解释21、【题目】在以下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的液泡中B.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且光反应必须在暗反应之前发生C.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氧气、氢离子和电子D. 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葡萄糖,同时产生氧气22、【题目】以下关于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 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C.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23、在生物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A.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B.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C.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4、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A. 演示法B. 讨论法C. 练习法D. 讲授法25、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A. 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背诵记忆B. 提供多个选项,让学生选择最正确的答案C. 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D. 只关注实验结果,不关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败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第一题题目: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在生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试卷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关于“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教学,以下哪种方法最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A. 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和插图进行讲解B. 观看一段光合作用过程的动画视频C.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观察并记录光合作用实验现象D. 要求学生背诵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过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方法。

A选项,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和插图进行讲解,虽然能传递一定的信息,但缺乏直观性和互动性,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复杂过程。

B选项,观看动画视频虽然能更直观地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但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信息,缺乏实践操作和探究的机会。

C选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观察并记录光合作用实验现象,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机制。

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有效方法。

D选项,要求学生背诵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过程,虽然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缺乏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C选项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最佳方法。

2、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关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教学,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A. 逐一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 引导学生总结遗传的基本规律并绘制概念图C. 要求学生背诵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文字描述D. 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巩固遗传的基本规律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学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教学策略。

A选项,逐一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虽然能让学生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发现过程,但缺乏对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引导。

B选项,引导学生总结遗传的基本规律并绘制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知识 1. 理解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初 中生物学课程 10 个主题的内容标准涉及的重要概念;知道课程资源的 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 了解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 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 学研究等一般知识与技能。 4. 了解生物学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5. 掌握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学策略。
2. 确定教学目标 (1)领会初中生物学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的含义。 (2)根据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 方法。 (2)合理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4. 设计教学过程 (1)合理安排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2)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3)分析并评价教学案例。 5. 撰写格式规范的教案 6. 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 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 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 年版)》,并能用其指导初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 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 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回答: (1)根据以上教学设计思路,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使用了哪些教学策略? (2)在实施这些教学策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鲜菠菜叶片 甲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下表皮 上表皮 上、下表皮
然后再将 4 片叶片置于通风处,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在免疫学上属于
A.抗体 B.抗原 C.溶菌酶 D.抗生素
2.简答题
(1)在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甲、乙、丙、丁 4 位同
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哪位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你如何指导
其他 3 位同学改进实验操作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2)下图是肾小体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壁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三)教学设计 1. 学习需求分析
(1)分析学习者
分析初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点,如年龄特点、整体知 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分析初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差异性,如个性差异、知识水平 差异、不同的学习态度等。
(2)分析教材 根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 年版)》及教材的编写思 路和特点,确定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教学内容 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明确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明确核心概念,确 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掌握与初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 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进化等 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生物技术;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 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 掌握生物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运用 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 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三、试卷结构
模块 学科知识 教学知识 教学设计
合计
比例
题型
47分析题 单 项 选 择 题 : 约 33% 非 选 择 题 : 约 67%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取甲、乙、丙、丁 4 片大小、质量和叶龄都相同的新鲜菠菜叶片,作 以下处理:
请写出血液形成原尿的途径,并说明肾小球的作用。 3.教学设计题
阅读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材中“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内容(教材内容略),
设计这节课的课堂导入。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先让学生“玩纸飞机”,通过亲身体验,发现有关影响 飞行因素的问题,从而引入新课。接下来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 位“观察家鸽”(每个小组提供 1 只家鸽,拴在桌子上),提出问 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 后各个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些活动由师生 共同总结得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