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文言文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粤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备课资料(粤教版高三)

粤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备课资料(粤教版高三)

粤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理备课资料(粤教版高三)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转”通“辗转”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耐”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展开全文阅读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二、词性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2.杂彩三百匹,广交市鲑珍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前辟四窗,垣墙周庭9.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10.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1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1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13.要其何以成何以败14.遂命酒,使快弹数曲1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17.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背诵资料(已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背诵资料(已整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文背诵资料整理必修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邶风·静女》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人教版粤教版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篇目】《赤壁赋》《孔雀东南飞》《离骚》《蜀道难》《阿房宫赋》《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诗经》两首(《静女》《氓》)《鸿门宴》《段太尉轶事状》《郑伯克段于鄢》《报任安书》《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1《诗经》两首1.字音识记(1)姝.()(2)俟.()(3)城隅.()(4)踟蹰..()(5)娈.()(6)炜.()(7)洵.()(8)氓.()(9)蚩.蚩()(10)愆.期()(11)垝垣..()(12)涟.涟()(13)筮.()(14)桑葚.()(15)汤.汤()(16)咥.()(17)隰.()(18)晏.晏()答案(1)shū(2)sì(3)yú(4)chí chú(5)luán(6)wěi(7)xún(8)ménɡ(9)chī(10)qiān (11)ɡuǐ yuán(12)lián(13)shì(14)shèn(15)shānɡ(16)xì(17)xí(18)yàn2.词义理解(1)静女其姝.:(2)城隅.:(3)静女其娈.:(4)踟蹰:(5)贸.丝:(6)来即.我谋:(7)罔极:(8)汤汤:(9)沃若:(10)二三..其德:(11)夙兴夜寐:(12)总角之宴:(13)信誓旦旦:答案(1)美丽。

(2)角落。

(3)美好。

(4)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亦作“踟躇”。

(5)买,交易,交换。

(6)走近,靠近。

(7)没有定准。

(8)水势很大的样子。

(9)润泽的样子,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10)三心二意。

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

(11)起早睡晚。

夙,早。

兴,起来。

寐,睡。

(12)少年时的欢乐。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

这里指代少年时代。

(13)形容誓言诚恳可信。

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

旦旦,诚恳的样子。

3.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1)通假字①爱而不见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②说怿女美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③自牧归荑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④匪女之为美通,________通,________⑤氓之蚩蚩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⑥将子无怒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⑦于嗟女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⑧犹可说也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⑨隰则有泮 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爱 薆 隐藏,遮掩 见 现 出现 ②说 悦 喜爱 女 汝 你,文中代指“彤管” ③归 馈 赠送 ④匪 非 不是 女 汝 你,文中代指“荑草” ⑤蚩蚩 媸媸 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⑥无 毋 不要 ⑦于 吁 叹息 ⑧说 脱 解脱 ⑨泮 畔 边,岸(2)一词多义①将⎩⎪⎨⎪⎧将.子无怒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项燕为楚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将.信将疑 ②言⎩⎪⎨⎪⎧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答案 ①动词,请,愿/动词,搀扶,扶持/名词,将领,将帅/副词,将要/副词,且,又 ②动词,说/名词,话/语助词,在句中无实义(3)虚词归纳①之⎩⎪⎨⎪⎧氓之.蚩蚩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②以⎩⎪⎨⎪⎧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③其⎩⎪⎨⎪⎧其.叶沃若 士贰其.行 咥其.笑矣 不思其.反 答案 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句末助词,补足音节,不译/结构助词,的 ②连词,来,表目的/介词,用/介词,把/副词,通“已”,已经 ③代词,它的,指代桑树/代词,他的,指代士/助词,无实义/代词,你,指代氓《离骚》(节选)1.字音识记(1)朕.( ) (2)驰骋.( ) (3)庚寅..( ) (4)摄.( ) (5)弃秽.( ) (6)骐骥..( ) (7)揆.( ) (8)皇舆.( ) (9)惮殃..( ) (10)纫.( ) (11)险隘.( ) (12)桀纣..( ) (13)踵.武( ) (14)信谗.( ) (15)悔遁.( ) 答案 (1)zhèn (2)chěn ɡ (3)ɡēn ɡ yín (4)shè (5)huì (6)qí jì (7)kuí (8)yú (9)dàn yān ɡ(10)rèn (11)ài (12)jié zhòu (13)zhǒn ɡ (14)chán (15)dùn2.词义理解(1)苗裔:(2)初度.: (3)名.余曰正则兮: (4)又重.之以修能: (5)夕揽.洲之宿莽: (6)惟.草木之零落兮: (7)不抚壮.而弃秽兮: (8)杂.申椒与菌桂兮: (9)党人之偷乐..: (10)忽.奔走以先后兮: (11)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答案 (1)“苗”本为草之茎叶,“裔”本为衣裙之末,此指后代子孙。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

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粤教版必修1—必修5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句子翻译1.必修四1.无乃尔是过与?翻译:恐怕该责备你吧?2.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翻译: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3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能施展才能则居其位,否则就不要去。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却不去搀扶,跌倒了也不扶起来,还要那辅助的人干什么呢?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搪塞的态度。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我听说国君和大夫,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7.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翻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8.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翻译:如果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就加强礼乐等文教和施行德政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顺。

9.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把他们吸引来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0.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翻译:本国以外的人不归顺,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2.必修四1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翻译: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加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加多,这是为什么呢?1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

1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翻译: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1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翻译:网眼细密的渔网不放到池塘里,鱼鳖等水产就会吃不完。

1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翻译:砍伐按按照树木生长的季节,材木就会用不完。

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用身上背着、头上顶着东西在路上干活了。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句法知识点:1.主谓宾结构:句子中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宾语可以是动词的直接宾语或者间接宾语。

2.修饰成分: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3.状语从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从句叫做状语从句。

4.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构成,句子之间一般用逗号、顿号或者分号分开。

二、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1.并列句句式:A,B(面对选择时常见的结构,如:“或者……或者……”)2.手法手法:夸张、对比、排比、设问、论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常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1.用“否则、则、必、岂、即……又……”等词语进行逻辑的对比或者推理。

2.使用“曾、或者、良苦用心、岂止……”等词语进行修饰和强调。

3.通过“……不仅如此,还……”等结构进行扩展和详细说明。

四、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1.掌握古代文化背景:了解作者、作品和时代的关系,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

2.识别古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句子、词语和内容的分析,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3.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作品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的分析,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五、句子成分的分析和理解:1.主语: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进行动作的人。

2.谓语:句子的谓语是动作的核心部分,描述或者说明主语所执行的动作。

3.宾语:句子的宾语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者动名词。

4.定语: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修饰语,用于限定名词或者代词的范围和意义。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修饰语,用于说明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相关情况。

六、句子的排比和对仗:1.排比:将若干个相同或者相近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强修辞效果和语感的平衡感。

2.对仗:将若干个意义相同或者相对反的词语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七、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表示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说明。

粤教版教材重点文言文知识归纳

粤教版教材重点文言文知识归纳

粤教版教材重点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文言知识梳理《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⑪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⑫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⑬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⑭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 徘徊于斗牛之间A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 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一词多义(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 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4) 连词,表并列。

粤教版高中必修一至必修五生词(包含拼音和解释)

粤教版高中必修一至必修五生词(包含拼音和解释)

必修一至必修五生词必修一1.《我很重要》毕淑敏战栗lì濡rú养黯àn然头颅lǘ粗糙cāo 祈qí祷推卸xiè回溯sù朔shuò风嵌qiàn合雾霭aǐ瞳tóng孔混淆xiáo淳chún厚醇chún厚菽栗lì储chǔ存微蹙cù揿qìn嘹liáo亮孕yùn育胚pēi胎驰骋寰huán宇焚fén 狩shòu猎翱áo 翔衣钵bō混hùn 淆xiáo 攻讦jié龋qǔ齿罹lí难骤zhòu 然泊bó船联袂mèi 琴弦xián 肋lèi 骨相濡以沫: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简明扼è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

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生死攸yōu 关: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牟利:指运用不正当甚至非法的手段取得利益,是一个贬义词谋利:谋取、谋求利益的意思,它既可以指为个人谋私利,也可以指为他人、为大众谋取福利2.《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王海桐浑浑噩噩è逡qūn 巡沙砾lì一塌tā糊涂干瘪biě拙zhuō劣寻觅mì希冀jì呓yì语攥zuàn 懵měng懂尴gān尬gà彷páng 徨huáng 徘pái 徊huái 跋bá.涉shè呵hē护枷jiā锁诠释尘嚣xiāo 恬tián 静自诩xǔ剖析pōu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

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整以下句子中存在哪些文言现象?请加以分析(附:文言现象有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81、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二、词性活用(一)名词作动词8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取名;取表字83.杂彩三百匹,广交市鲑珍:买8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坐辇车8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8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8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下8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89.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砌上墙90.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吃饭9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9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9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向上飞;落下来94.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总结95.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摆酒9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作歌9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98.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9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10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10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游泳102.过秦论:指出……的过失10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集会结盟104.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105.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水缸做(窗户),用草绳栓住(门枢)10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学习107.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怪罪108.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居……之下109.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扎110.沛公欲王关中:称王111.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口112.范增数目项王:示意11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敬酒1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115.晞一营大噪,尽甲:穿上铠甲116.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致辞117.杀一老卒,何甲也?:穿上铠甲118.垂死,舆来庭中:抬119.裂裳衣疮,手注善药:用衣裳缠裹120.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买121.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呈上这篇逸事状12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舍12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取名,命名124.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向上走12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清真相,说明真相12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合乎法度;符合先王的制度127.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侍奉128.不义不暱,厚将崩:实行道义129.段不弟,故不言弟:符合弟弟的道义130.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挖隧道131.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赋诗1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向南飞(二)动词作名词13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134.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13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景观13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流传的文字(三)形容词作名词137.然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值得高兴的事;值得悲伤的的事1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孩子13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14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顿141.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高峻的地势142.是固圣益圣,愚益愚圣明的人,愚笨的人14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明的人;愚笨的人14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均解释为重要的地位14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安逸的时候146.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谗佞奸邪之人;奸邪之人147.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地位底下见识浅的人;聪明睿智的人14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议149.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15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151.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有才能的人152.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固塞鄙陋的意见(四)形容词作动词153.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维护154.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视155.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尊重15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157.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15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159.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罪?引起暴乱16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161.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照明16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错(五)名词作状语16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天天地16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在北面;朝向西面16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面;向东面166.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在前面167.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亲手16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16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在地面上;在地下170.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用席子;用包裹;用口袋17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在南面;在西面;在东面;在北面172.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一样;像响声一样;像影子一样173.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向上17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17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的礼节17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17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17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像犬马一样的179.裂裳衣疮,手注善药:亲手(六)使动用法180.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使……荣耀18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18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使……摆满18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184.既来之,则安之:使……来;使……安心18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186.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187.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188.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使……灭亡189.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后退190.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19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使……弱19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19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19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19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196.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19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198.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19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称王200.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使……破20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使……听到202.臣不用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使……听到203.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使……陷入困境204.庄公寤生,惊姜氏:使……惊吓205.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使……受辱206.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使……受到侮辱(七)意动用法207.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以……为友20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为老;以……为幼209.亦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2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以……为师21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以……为耻2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耻21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乐(八)为动用法214.三年不治,臣请死之:为……而死215.且勇者不必死节:为……而死216、夫人将启之:为……打开城门(九)其他21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统一218.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变为一体21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220.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2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两属三、特殊句式(一)主谓倒装句22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23.你把东阿治理得太好了!(二)宾语前置句22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要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22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呢?”22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在哪里呢?227.奚以知其然也?怎么知道它这样呢?228.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斥鷃讥笑它说:“它打算到哪里去呀?”229.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总结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230.求!无乃尔是过与?求,恐怕要责备你吧!231.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23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2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234.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项王握着剑挺身跪起,问:“客人是干什么的?”23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张良问:“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236.项王曰:“沛公安在?”项王问:“沛公在哪里?”237.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做凶横的事将会引起变乱,扰乱天子的边地,罪名将会落在谁的身上?238.汝将何以视天地?你将怎么活在人世间?239.姜氏何厌之有?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240.(颍考叔)对曰:“君何患焉,若……不然?”(颍考叔)回答说:“您担心什么呢?”(三)定语后置句24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和强健的筋骨242.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那些偷盗、贪婪、凶残、邪恶的邠州人,大都用贿赂的手段将名字混入军队的编制(四)判断句24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24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24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246.妪,先大母婢也这位老奶奶,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247.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24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24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50.南冥者,天池也南方的大海,是天然的大池251.《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25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即使又把它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253.东阿者,子之东阿也东阿,是你的东阿了25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255.此天子气也这是天子的云气呀256.亚父者,范增也亚父就是范增25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258.段公,仁信大人也段公,是有仁义讲信用的人259.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坟墓和他的弟子盖来守墓的房舍260.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26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够不深入地思考而谨慎地选择的缘故262.制,巖邑也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五)被动句“为”“为所”结构26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26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26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我因替李陵辩护遭遇了这场灾祸,深深地被同乡耻笑“见”字结构266.渐见愁煎迫渐渐地被忧愁煎熬逼迫“于”字结构267.不拘于时,学于余不受当时风俗的拘束,向我学习26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269.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了“被”字结构270.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无被动词结构27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久久地伫立,远远地望着,盼望着皇帝到来,被皇帝宠幸272.戍卒叫,函谷举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273.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感叹这人的话,这晚才觉到被贬谪的感受27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27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276.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孙子被砍去膝盖骨,编著了《兵法》状语后置句277.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曾经跟穆、曹两位琵琶师学习弹琵琶278.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27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280.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8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82.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28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8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85.而谋动干戈于邦内286.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8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8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8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90.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291.陈涉之位,非尊于齐……中山之君也29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9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29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295.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96.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97.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29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299.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300.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301.公幸教以道,恩甚大30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303.欲立之,亟请于武公304.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固定结构305.孰与君少长?306.无乃尔是过与?四、古今异义词307.便可白公姥,及时相相遣归(古义:偏义复词,婆婆今义:公公和婆婆)308.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拘束)309.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310.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义:偏义复词,劳作今义:劳作和休息)31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义:偏义复词,兄长今义:父亲和兄长)31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古义:偏义复词,母亲;兄长今义:父亲和母亲;弟弟和兄长)31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连接今义:来往)314.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古义:亲事今义:男女结婚的事情)315.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一定)316.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31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1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分开)319.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处处今义:常常)320.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于是写了今义:表原因的连词)321.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先前今义:朝着前方)322.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长今义:排行第一)32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2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2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2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2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普通人今义:大众)32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教育的初级阶段)32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他并今义:表结果连词)3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331.仓库少纳,便事左右(古义:身边的人今义:方位名词)33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最重要的)33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3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3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男女结婚的事)3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事故今义:很)33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33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建立)3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报告申诉今义:使别人知道)34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谦言私爱,内心的真情今义:小小的)34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342.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古义:横行无忌今义:流氓一类的人)343.处贱,无以拒也(古义:无法今义:无从)34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345.于是余有叹焉(古义:对于这件事今义:连词,表顺承)34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34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4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古义:大的都城;不超过今义:大部分;仅仅)349.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禀延(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350.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古义:情意;诚挚恳切今义:意志气概;勤劳踏实)351.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古义:独自生存今义:不和人来往)352.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妻子)353.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妻子)354.且勇者不必死节(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355.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努力奋斗)35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