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临终护理-课件课件

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l一、尸体护理(postmortem care) 目的: 维持良好的尸体外观,易于辨认. 评估:尸体清洁程度、有无伤口、引流管
等 用物:擦洗用具一套;衣裤、尸单、尸体
识别卡;血管钳、棉花、剪刀、绷带、松节 油;有伤口者需备换药敷料.
评价:尸体整洁,表情安详,位置良好,易 于辨认.
l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1、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2、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3、家居照料
l临终关怀的理念: 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边为以对症为主的
护理 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
人生活质量
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里支持
二、濒死和死亡的定义
l濒死(dying):指病人已接受治疗性和 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 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表明生命即将终 结.
l丧亲者的护理
1、丧亲者的心理反应 2 、影响丧亲者调节的因素 3 、丧亲者的护理
l特点 拒绝相信事实,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 这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 对病人的刺激
l护理 语言上不要急于揭穿其否认,行为上不 要强化其否认,应坦诚温和的回答病人 对病情的询问
l特点 承认和接受疾病的事实,想尽办法请求 医护人员治疗疾病,希望奇迹出现
第二十二章 临终护理
l第一节 概述 l第二节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l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l一、临终关怀 l二、濒死及死亡的定义 l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一、临终关怀
l概念: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 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 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在 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 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l死亡(death):脑死亡(brian death) 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疼痛控制的方法
介绍疼痛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患者自我管 理等方面的内容。
呼吸困难的处理
呼吸困难的评估
介绍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呼吸困难的缓解方法
阐述呼吸困难的缓解方法,包括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等措施。
呼吸困难的心理支持
介绍如何对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临终关怀的沟通技巧
建立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 需求和感受,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表达关怀
表达对患者身体、心理和情感的关怀,给 予患者温暖、安慰和支持。
倾听与理解
倾听患者的意见、建议和感受,理解患者 的需求和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给予希望
给予患者希望和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疾病和死亡,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临终关怀的照护技巧
疼痛控制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控制患者的疼痛 ,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物理治 疗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呼吸困难处理
针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采取适 当的护理措施,如吸氧、吸痰等, 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喜好,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 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临终关怀的现状与挑战
临终关怀的现状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个国家建立了临终关怀服务,这些服务在医疗、心理和社 会方面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临终关怀面临的挑战
尽管临终关怀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资金不足、专 业人员短缺、社会认知不足等。
02
临终关怀的护理理念与技巧
临终关怀的护理理念
提供信息与指导
介绍疼痛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患者自我管 理等方面的内容。
呼吸困难的处理
呼吸困难的评估
介绍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呼吸困难的缓解方法
阐述呼吸困难的缓解方法,包括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等措施。
呼吸困难的心理支持
介绍如何对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临终关怀的沟通技巧
建立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 需求和感受,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表达关怀
表达对患者身体、心理和情感的关怀,给 予患者温暖、安慰和支持。
倾听与理解
倾听患者的意见、建议和感受,理解患者 的需求和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给予希望
给予患者希望和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疾病和死亡,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临终关怀的照护技巧
疼痛控制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控制患者的疼痛 ,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物理治 疗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呼吸困难处理
针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采取适 当的护理措施,如吸氧、吸痰等, 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喜好,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 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临终关怀的现状与挑战
临终关怀的现状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个国家建立了临终关怀服务,这些服务在医疗、心理和社 会方面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临终关怀面临的挑战
尽管临终关怀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资金不足、专 业人员短缺、社会认知不足等。
02
临终关怀的护理理念与技巧
临终关怀的护理理念
提供信息与指导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维护生活质量
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老人的生活质量,如营养支持 、皮肤护理等。
心理关怀
为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帮助他们面对死亡,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
重症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疼痛管理
01
为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
症状控制
02
对重症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如呼吸困难、恶
心等。
家属支持
03
为重症患者的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
亲人的病情。
05
临终关怀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
尊重生命
尊重患者的生命是临终关怀的首要伦理原则,包括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以及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疼痛缓解和其他必要的医疗措施。
维护尊严
维护患者的尊严是临终关怀的重要伦理要求,包括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文化和信 仰,以及避免对患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虐待。
THANK YOU.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
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和选 择,让他们在临终关怀中感受到尊 重和关爱。
护理原则
全面评估
舒适护理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系 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状况。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包括缓解疼痛、保 持清洁、提供适当的饮食等。
跨学科合作与支持
临终关怀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支持,包括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 心理学、法律等多个领域。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协调,以满 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06
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目标与内容
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及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终 关怀及护理服务。
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老人的生活质量,如营养支持 、皮肤护理等。
心理关怀
为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帮助他们面对死亡,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
重症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疼痛管理
01
为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
症状控制
02
对重症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如呼吸困难、恶
心等。
家属支持
03
为重症患者的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面对和接受
亲人的病情。
05
临终关怀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
尊重生命
尊重患者的生命是临终关怀的首要伦理原则,包括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以及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疼痛缓解和其他必要的医疗措施。
维护尊严
维护患者的尊严是临终关怀的重要伦理要求,包括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文化和信 仰,以及避免对患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虐待。
THANK YOU.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
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和选 择,让他们在临终关怀中感受到尊 重和关爱。
护理原则
全面评估
舒适护理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系 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状况。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包括缓解疼痛、保 持清洁、提供适当的饮食等。
跨学科合作与支持
临终关怀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支持,包括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 心理学、法律等多个领域。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和协调,以满 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06
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目标与内容
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及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终 关怀及护理服务。
临终关怀与尸体料理课件

案例一
某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在患者临终前通过提供心理疏导和疼痛控制,以及在患者去世后及时联系专业的尸体料理 人员,为逝者提供了全面的关怀服务。
案例二
某养老院与丧葬服务机构合作,养老院工作人员在日常关怀的基础上,及时与丧葬服务机构沟通联系,确保逝者 在去世后得到专业、贴心的料理服务。
06
未来展望
临终关怀的发展趋势
02
尸体料理
尸体料理的定义
尸体料理是指为逝者进行清洁、整理遗容、化妆、着装等一 系列处理,使其保持安详、庄重的仪态,并满足家属的丧葬 需求的服务。
尸体料理是尊重逝者和家属的必要过程,也是社会文化习俗 和宗教信仰的体现。
尸体料理的必要性
尸体料理有助于逝者 尊严的维护,使其以 整洁、庄重的仪态离 开人世。
01
02
03
家庭化临终关怀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家 庭将成为临终关怀的重要 场所,为患者提供温馨、 舒适的居家环境。
多元化服务模式
结合患者需求,发展多元 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 包括医院、社区、家庭等 。
跨学科团队合作
加强医疗、护理、心理、 社工等多学科合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 持。
尸体料理的技术革新
绿色环保理念
推广环保、无害的尸体料 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和破坏。
科技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机 器人技术、冷冻技术等, 提高尸体料理的效率和安 全性。
人性化服务
关注逝者尊严,提供舒适 、体面的尸体料理服务, 满足家属的哀思和缅怀需 求。
两者结合的未来发展
临终关怀与尸体料理一体化
01
将临终关怀与尸体料理有机结合,为逝者和家属提供全程关怀
临终关怀的目的
控制疼痛和不适症状
某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在患者临终前通过提供心理疏导和疼痛控制,以及在患者去世后及时联系专业的尸体料理 人员,为逝者提供了全面的关怀服务。
案例二
某养老院与丧葬服务机构合作,养老院工作人员在日常关怀的基础上,及时与丧葬服务机构沟通联系,确保逝者 在去世后得到专业、贴心的料理服务。
06
未来展望
临终关怀的发展趋势
02
尸体料理
尸体料理的定义
尸体料理是指为逝者进行清洁、整理遗容、化妆、着装等一 系列处理,使其保持安详、庄重的仪态,并满足家属的丧葬 需求的服务。
尸体料理是尊重逝者和家属的必要过程,也是社会文化习俗 和宗教信仰的体现。
尸体料理的必要性
尸体料理有助于逝者 尊严的维护,使其以 整洁、庄重的仪态离 开人世。
01
02
03
家庭化临终关怀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家 庭将成为临终关怀的重要 场所,为患者提供温馨、 舒适的居家环境。
多元化服务模式
结合患者需求,发展多元 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 包括医院、社区、家庭等 。
跨学科团队合作
加强医疗、护理、心理、 社工等多学科合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 持。
尸体料理的技术革新
绿色环保理念
推广环保、无害的尸体料 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和破坏。
科技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机 器人技术、冷冻技术等, 提高尸体料理的效率和安 全性。
人性化服务
关注逝者尊严,提供舒适 、体面的尸体料理服务, 满足家属的哀思和缅怀需 求。
两者结合的未来发展
临终关怀与尸体料理一体化
01
将临终关怀与尸体料理有机结合,为逝者和家属提供全程关怀
临终关怀的目的
控制疼痛和不适症状
临终老年人的护理ppt培训课件

(3)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参与临终护理。 (4)帮助老年人取得社会联系。 (5)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的意义。 (6)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
疼痛
常
见
症
呼吸困难
状
和
谵妄
护
理
大出血
三阶梯止 疼疗法
第一步:选用非麻醉性止痛剂 第二步:选用弱麻醉性止痛剂 第三步:选用强麻醉性止痛剂
1、适当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头与肩。 2、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液。 3、吸氧。 4、开窗同风。 5、床旁备好吸引器,必要时雾化。 6、对张口呼吸者,用湿巾或棉签湿润
重点、难点
重点:临终老年人的躯体 护理与指导
难点:临终老年人的心理 护理与指导
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内容
1、开展死亡宣教; 2、对临终老人进行躯体护理; 3、对临终老人进行心理护理。
学校的死亡教育
老年人对待死亡的心理类型
∮ 理智型 ∮ 积极应对型 ∮ 接受型 ∮ 恐惧型 ∮ 解脱型 ∮ 无所谓型
龄
性别
病室 床号 籍贯
死亡诊断
住址
死亡时间
年月日
时
分
护士签名
医院
操作步骤
操作准备 安置体位 整理遗容 清洁全身 填塞孔道 包裹尸体 尸体运送 终末消毒 整理病历 处理遗物
操作说明
用物携至床旁,屏风遮挡,尊重死者。劝慰家属暂时离开病室。 撤去一切治疗用物。 尸体仰卧,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放平支架,头下垫枕,防止头部淤血青紫。 撤去被褥,留一大单或被套(撤去棉胎)遮盖尸体.洗脸、闭合眼睑及嘴, 可按摩、热湿敷眼周及下颌关节,如有义齿代为装上,必要时用多头绷带 托住下颌,维持良好遗容。 脱去衣裤,依次擦洗上肢、胸、腹、背、臀及下肢,并用松节油清除 胶布痕迹,有伤口者更换敷料,有引流管拔除后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封闭 并包扎。 用弯血管钳将不脱脂棉花塞入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防止 体液外流,棉花勿外露,保持尸体整洁,无渗液。穿上衣裤、梳理头发, 将第一张尸体识别卡系于腕部,撤去大单或被套。 将尸单斜放在平车上,移尸体于尸单上,先将尸单两端遮盖尸体的头和脚, 再将尸单左右两边整齐包好,再用绷带将胸、腰、踝部固定,将第二张尸体 识别卡别在尸体胸部的尸单上。 将尸体盖上大单送至太平间,安置于停尸屉内,将第三张尸体识别卡挂在 停尸屉外。 按终末消毒原则处理床单位、用物及病室。 完成记录,将死亡时间填写在当日体温单40℃~42℃之间相应时间栏内, 注销各种卡片,按出院手续办理结帐。 清点遗物交给家属,家属不在需两人核对登记,交护士长保存。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信息需求
患者需要感受到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慰问。
情感需求
患者需要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减轻恐惧和不安等情绪。
心理需求
患者需要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引,以帮助自己面对死亡和迎接新生。
精神需求
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包括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等。
2023
医学临终关怀及护理培训课件
CATALOGUE
目录
临终关怀概述临终关怀服务临终护理培训临终关怀的伦理和社会意义临终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护理临终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状控制培训需求和建议
01
临终关怀概述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缓解性照护服务的医疗保健系统。
它旨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情感、精神、身体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临终关怀和护理培训的需求
01
增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意识和技能
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医疗护理技能和心理疏导能力。
02
满足患者及家庭的需求
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感和身体需求,并提供适当的临终关怀服务。
培训目标和内容建议
使医护人员了解临终关怀的定义、目的、原则和实践经验,增强对临终关怀重要性的认识。
临终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护理方法
06
临终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状控制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和频率等方面,以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控制方案。
疼痛评估
临终患者的疼痛控制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医生会开具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非处方药、处方药等,并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药物治疗
临终关怀课件

否认期(denial)
❖真诚、忠实,不轻易揭露患者的防卫机制,也不欺骗 患者。
❖注意维持患者适当的希望,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因 势利导,循循善诱,使患者逐步面对现实。
❖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注意非语言交流技巧的使用使 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和关怀。
第27页/共39页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愤怒期(anger)
第16页/共39页
17-16
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 临终关怀的组织机构 独立的临终关怀院 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居家式临终关怀 癌症患者俱乐部
第17页/共39页
17-17
安乐死
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死状态时, 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 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停止 无望的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 痛苦状态下渡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
第4页/共39页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无感受性和反应性(unreceptivity and
unresponsiticity)对刺激完全无反应, 即使剧痛刺激也不能引出反应。
第5页/共39页
2.无运动、无呼吸(no movements or
breathing)观察1小时后撤去人工呼吸 机3分钟仍无自主呼吸。
临终关怀(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 并非是一种治愈方法,而是一种专注 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 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 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第1页/共39页
❖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临终是人 的生命必经的发展阶段。
❖ 世界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人在临终的 时候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如夕阳的余 晖、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 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真诚、忠实,不轻易揭露患者的防卫机制,也不欺骗 患者。
❖注意维持患者适当的希望,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因 势利导,循循善诱,使患者逐步面对现实。
❖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注意非语言交流技巧的使用使 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温暖和关怀。
第27页/共39页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愤怒期(anger)
第16页/共39页
17-16
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 临终关怀的组织机构 独立的临终关怀院 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居家式临终关怀 癌症患者俱乐部
第17页/共39页
17-17
安乐死
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危重濒死状态时, 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及 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停止 无望的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使患者在无 痛苦状态下渡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
第4页/共39页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无感受性和反应性(unreceptivity and
unresponsiticity)对刺激完全无反应, 即使剧痛刺激也不能引出反应。
第5页/共39页
2.无运动、无呼吸(no movements or
breathing)观察1小时后撤去人工呼吸 机3分钟仍无自主呼吸。
临终关怀(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 并非是一种治愈方法,而是一种专注 于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 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 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第1页/共39页
❖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临终是人 的生命必经的发展阶段。
❖ 世界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人在临终的 时候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如夕阳的余 晖、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 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临终关怀培训课件

协议期的护理
护士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 导,减轻压力。
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使患者更好地 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忧郁期(depression)
-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 止死亡来临,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出现悲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自杀等 反应。
应为患者提供宣泄内心不快的机会,给患者宽
容、关爱和理解,尽量满足合理需要。
但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协议期(bargaining)
➢ 患者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但祈求奇迹发生。 ➢ 为了延长生命,有些患者许愿或做善事,希望能
扭转死亡的命运。 ➢ 此期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
天津第一临终关 怀研究所
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
• 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 临终患者的全面照护 • 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 • 死亡教育 • 临终关怀的模式 • 其他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
组织形式
1. 专门的机构 2. 综合性医院内附设
临终关怀病房 3. 居家照料 4. 癌症患者俱乐部
理念
1.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 以对症为主的照料
死亡过程的分期
死亡分期
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
别称
临床表现
临终状态或 临终期
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 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 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 式及间断呼吸。
躯体死亡或 个体死亡
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 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 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
生物学死亡期
全脑死亡或 细胞死亡
濒死与死亡的定义
濒死:即临终。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1988年7月国际临终关怀医师学会(AHP)正式成 立,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目前正式出版的国际性临终关怀领域学术杂志有: 《临终关怀杂志》(the Hospice Journal)、 《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杂志》(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临终关怀》 (Hospice)、《临终关怀通讯》(Hospice Bulletin)、《临终医学》(Palliative Care)等。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专门的养老场所,到唐朝
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老制度。如唐代的“悲田院”, 宋代的“福田院”,元朝的“济众院”、明朝的“养济 院”、清朝的“普济堂”等。 在西方,中世纪时,在英国威林附近就设立了圣· 约翰慈 善院,成为近代救济院的开始。1600年,法国传教士在 巴黎成立了“慈善修女会”,作为一种宗教上的慈善道 德事业,这显露出现代临终关怀的雏形。到1942年, “救济院”这个词再次出现在法国,随之类似的机构相 继出现。1879年,在爱尔兰也出现了这个词。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
(一)人怎样死去
和平、稳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四种常态生命结局: 1、用尽各种可能延长生命的医疗方法,受尽病痛折 磨而死。 2、在接受临终关怀医学服务后死去 3、人为结束生命(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现代意义 上的安乐死)。 4、信仰宗教的人们,在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拒 绝任何医疗措施,在助念(一种临终时的颂经形式) 中死去。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床临终关怀研究
中心,同年10月,上海南汇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 怀医院,1990年 3月 ,台湾马楷医院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 安宁病房,目前,台湾已有临终关怀机构七八个,约有 300张病床;1992年,李伟在北京创立了松堂临终关怀 医院.到1998年10月,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 等20家大型综合医院中创办宁养院,该基金会每年给各 家医院拨款100万元 ,每年共拨款1700万,旨在为贫困癌 痛病人提供免费家居服务,使我国的临终关怀得到进一 步发展。
1、何谓临终病人? 伯纳德(C· barnard)曾经给临终下了一个定义。他 认为,临终就是一个人在死前其生命品质无法复原的 退化。根据这种定义,任何晚期绝症病人都可以看作 临终病人,所以临终病人并不仅仅指那些在死亡线上 作垂死挣扎的不可救药者。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1、接纳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死亡不是人类的敌人。 死亡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临终阶段为晚期病人提 供了进一步完善自我和个体发展的最后机遇。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2、生命的质量重于生命的数量 西塞莉· 桑德斯博士曾经说:时间不仅具有长度,而且 具有深度。 生命不仅具有数量,而且具有质量。 生命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第八章
临终关怀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 如夕阳的余辉、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 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莎士比亚 More are men’s ends marked than their lives before: The setting sun, and music at the close, as the last of sweets, is sweetest last, writ in remembrance more than things long past. ——Shakespeare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3、尊重晚期病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晚期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人的生命没有本质区别 晚期病人应享有同健康人一样的基本权利 晚期病人的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不应该哭着 离开这个世界!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三)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病人及其家属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1、临终关怀的涵义 临终关怀,又叫临终照顾或安宁医疗,是对濒死病人 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以最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 阶段。 Hospice,原意指专门收容患不治之症的场所,英文 释义为“Hospital for dying people”。因此, Hospice又可以译作“安息所”或“安息养护业”。 也有国外专家将临终关怀表述为“en重要(续)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
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 库布勒· 罗斯(Ekubler Ross) 的划分 (1)否认期 (2)愤怒期 (3)协议期(交易期) (4)抑郁期 (5)接受期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3、临终病人的要求
临终病人在肉体上的要求主要是克服疾病所造成
的诸如疼痛、憋闷等身体不适。 临终病人在心理上的要求,总的来讲主要是对安 全感的需求。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现代临终关怀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英国的西塞莉· 桑德斯
(Cicely Saunders)博士。 1974年,美国创建了第一个Hospice方案,1983年 ,临 终关怀的理论与实施,获得美国联帮政府和美国国会专 门法案通过,至1989年美国临终关怀机构已发展至2000 多所;日本在1981年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一年 后发展至 11所。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圣克里斯托 弗临终关怀院和威林临终关怀院、俄罗斯的拉合塔临终 关怀院等 。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1988年7月国际临终关怀医师学会(AHP)正式成 立,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目前正式出版的国际性临终关怀领域学术杂志有: 《临终关怀杂志》(the Hospice Journal)、 《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杂志》(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临终关怀》 (Hospice)、《临终关怀通讯》(Hospice Bulletin)、《临终医学》(Palliative Care)等。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专门的养老场所,到唐朝
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老制度。如唐代的“悲田院”, 宋代的“福田院”,元朝的“济众院”、明朝的“养济 院”、清朝的“普济堂”等。 在西方,中世纪时,在英国威林附近就设立了圣· 约翰慈 善院,成为近代救济院的开始。1600年,法国传教士在 巴黎成立了“慈善修女会”,作为一种宗教上的慈善道 德事业,这显露出现代临终关怀的雏形。到1942年, “救济院”这个词再次出现在法国,随之类似的机构相 继出现。1879年,在爱尔兰也出现了这个词。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
(一)人怎样死去
和平、稳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四种常态生命结局: 1、用尽各种可能延长生命的医疗方法,受尽病痛折 磨而死。 2、在接受临终关怀医学服务后死去 3、人为结束生命(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现代意义 上的安乐死)。 4、信仰宗教的人们,在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拒 绝任何医疗措施,在助念(一种临终时的颂经形式) 中死去。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床临终关怀研究
中心,同年10月,上海南汇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 怀医院,1990年 3月 ,台湾马楷医院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 安宁病房,目前,台湾已有临终关怀机构七八个,约有 300张病床;1992年,李伟在北京创立了松堂临终关怀 医院.到1998年10月,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 等20家大型综合医院中创办宁养院,该基金会每年给各 家医院拨款100万元 ,每年共拨款1700万,旨在为贫困癌 痛病人提供免费家居服务,使我国的临终关怀得到进一 步发展。
1、何谓临终病人? 伯纳德(C· barnard)曾经给临终下了一个定义。他 认为,临终就是一个人在死前其生命品质无法复原的 退化。根据这种定义,任何晚期绝症病人都可以看作 临终病人,所以临终病人并不仅仅指那些在死亡线上 作垂死挣扎的不可救药者。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1、接纳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死亡不是人类的敌人。 死亡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临终阶段为晚期病人提 供了进一步完善自我和个体发展的最后机遇。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2、生命的质量重于生命的数量 西塞莉· 桑德斯博士曾经说:时间不仅具有长度,而且 具有深度。 生命不仅具有数量,而且具有质量。 生命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第八章
临终关怀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 如夕阳的余辉、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 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莎士比亚 More are men’s ends marked than their lives before: The setting sun, and music at the close, as the last of sweets, is sweetest last, writ in remembrance more than things long past. ——Shakespeare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3、尊重晚期病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晚期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人的生命没有本质区别 晚期病人应享有同健康人一样的基本权利 晚期病人的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不应该哭着 离开这个世界!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三)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病人及其家属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1、临终关怀的涵义 临终关怀,又叫临终照顾或安宁医疗,是对濒死病人 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以最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 阶段。 Hospice,原意指专门收容患不治之症的场所,英文 释义为“Hospital for dying people”。因此, Hospice又可以译作“安息所”或“安息养护业”。 也有国外专家将临终关怀表述为“en重要(续)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
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 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 库布勒· 罗斯(Ekubler Ross) 的划分 (1)否认期 (2)愤怒期 (3)协议期(交易期) (4)抑郁期 (5)接受期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3、临终病人的要求
临终病人在肉体上的要求主要是克服疾病所造成
的诸如疼痛、憋闷等身体不适。 临终病人在心理上的要求,总的来讲主要是对安 全感的需求。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现代临终关怀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英国的西塞莉· 桑德斯
(Cicely Saunders)博士。 1974年,美国创建了第一个Hospice方案,1983年 ,临 终关怀的理论与实施,获得美国联帮政府和美国国会专 门法案通过,至1989年美国临终关怀机构已发展至2000 多所;日本在1981年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一年 后发展至 11所。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圣克里斯托 弗临终关怀院和威林临终关怀院、俄罗斯的拉合塔临终 关怀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