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名的叠音艺术

合集下载

人的五叠字

人的五叠字

人的五叠字有:仁、仨、众、伞、冋、?、丮、帀、弖、豋。

1. 仁:其结构是合成字,它也可分为两个人字,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依相扶,做事情都以“人”为核心。

其实字与字之间也有相同意义。

可当做一个处事核心的方法来看待,有着人与人的互助、德行及人的慈悲、自我与社会和谐关系之含义等含义。

因此以此做“叠”作为文字来表示意义深刻的处世涵养之风度及“包容”、“奋进”、“关爱”、“携手共赢”、“福运多”、“求共赢”、“八面玲珑”等的正面美好的喻义。

2. 仨:对于仨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含义,三人也引申为有时候仅是一个人则称之为“仨”,例如谢娜就是自称“三”,所谓一人分饰两角,既是何炅的搭档,也是谢娜的另一半。

当然也可把仨视为“三个”的含义。

其实这也是与人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关联性的。

3. 众:对于众字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分摊的字。

三个及以上的“人”可以书写为“众”也是分摊的基本结构也是一人分饰两角及引申义及众人关系的平衡关系的构成结构等的平衡感的提升意义的存在感的反馈而分的型结构组合模式而是一个最具魅力的构型了,因文字和词的含义有关。

所以字的本身与意义的实际用途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 伞:伞的本义是用以遮雨或遮阳光的由杆和布构成的器物。

伞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像伞的形状,本义就是伞。

5. 冋:冋是一个多音字,分别是jiōng、jiǒng。

jiōng字义是指四方通达,回环。

jiǒng是同“帀”,四周或内部。

6. 丮:丮是古汉字,同“的”,表示手势,拿的意思。

7. 弖:弖为古文武字,交战之意。

兵者,凶器也;武者,止戈也。

“止戈为武”,体现了武的目的。

“武舞为美”谓之武,“敬事为礼”谓之武,“止恶扬善”谓之武。

只有制止战争的行动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武。

“弖”的字形构造凸显了古战戈的特征。

“两阵相对而止”,“武”方为停息。

“争先取弖”、“祸乱萌自弖起”。

正因为兵戎征伐的原因往往导致了生灵涂炭。

“上策止战”“中和御众”皆是王者治理策略要领;“明君攘夷定鼎”,于是,“王者偃武修文”,“致力本朝”,百姓和乐也;对外交和万邦方能得以安康;“群英荟萃”,盛世来矣!王者务必高度重视此类关乎百姓生死之事也。

增强汉语语言美的重要手段-叠音

增强汉语语言美的重要手段-叠音

形式 , 有 较高 的 审美 价 值 。 具 先 举古 代 诗词 曲赋 中的例 子 。 说 到古 代 诗 词 中叠 音 的运 用 , 能 不 提 到 《 不 诗 经》 。这 是 因 为《 经 》 言 中 创 造 性 地 运 用 了大 量 诗 语 的叠 音 来绘 声摹 形 , 音 词 汇 极 为丰 富 多 彩 。下 面 叠
值。
叠 音 是汉 语特 有 的一 种修 辞 方式 。大量 运用 叠 音手 段 , 是我 国古 代 诗 词 曲赋 的优 良传 统 。现 当代 文 学作 品 , 尤其 是 诗歌 和 散文 里 , 叠音 手 段运 用仍 很
普遍 。可 以说 , 音是 极 富 汉 民族 语 言 风 格 的 表 现 叠
作者简介 : 赵军花 (9 4 , , 16 一)女 河南巩 义人 , 州经济管理 干部 学院讲师 。 郑

6 ・ 3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第 1 第 2期 7卷
郑 州经济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
J OURNALOF ZHE NGZ HOUEC ONOM I CMANAGEM E NTI TI NS TUT E
中图分类号 : 5 H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9 2 0 )2 0 3 3 17 —4 8 (0 2 0 —0 6 —0
叠 音 , 叫重 音 、 又 复叠 、 叠字 , 是将 相 同 的音 节无 间隔地 、 复相 叠 起 来 使 用 。叠 音 实 质 上 是 声 韵 交 重 错 的重 叠 , 有双 声叠 韵 的修 辞作 用 , 于语 音 修辞 兼 属 的范畴 。台湾 修辞 学 家 董 季 棠 在 《 辞 析 论 》 说 : 修 中 “ 复叠 的好 处 是 , 用在论 说 , 增 加文 章 的气 势 ; 能 用在 抒情 , 能给 人一 种 情 韵 回环 、 风致 绵 邈 的感 觉 , 起 读 来 也就 言 有尽 而 意 无 穷 的 了。 的确 如此 , 当地 运 ” 恰 用叠 音 , 是 能增 强 语 言 的 音 乐 性 , 音 调 和 谐 动 一 使

好听的古风叠字

好听的古风叠字

好听的古风叠字好听的古风叠字,如同古风歌曲中的美妙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它们承载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展现了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这里,我们探讨一下古风叠字的起源、分类、运用以及如何创作,进而领略这些叠字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古风叠字源于古代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们将单字叠加,形成富有韵味的词语。

根据用途和内涵,古风叠字可分为以下几类:1.人物称谓:如“公子”、“娘子”、“仙子”等,这些叠字体现了对人物的尊敬和美好祝愿。

2.自然景物:如“烟雨”、“秋水”、“云雾”等,这些叠字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

3.动植物:如“蝴蝶”、“桃花”、“翠竹”等,这些叠字赋予动植物以诗意,令人心生喜爱。

4.情感表达:如“思念”、“寂寞”、“忧伤”等,这些叠字传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古风叠字被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体。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尽”、“流”、“尽”均为叠字,既增强了文本的美感,又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要创作出优美的古风叠字,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古风文化:深入研究古代的风俗习惯、礼仪制度,掌握古人的审美标准。

2.学习古文语法:熟悉古文的遣词造句、韵律规则,使叠字的使用更加得体。

3.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在创作过程中,要兼顾文字的美感和情感的传达,使之更具艺术魅力。

古风叠字在现代文学创作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们不仅增强了文本的美感,传达了独特的文化韵味,还提升了文学素养。

如同古风歌曲中的美妙旋律,古风叠字成为一种时尚元素,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总之,好听的古风叠字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们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从汉语叠音人名看声调与重音互动

从汉语叠音人名看声调与重音互动

从汉语叠音人名看声调与重音互动张慧丽1,宁欣2(1.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2.烟台市开发区自来水公司,山东烟台 264006)[摘 要]叠音人名因为没有韵母响亮度、声调高低、还有句法结构的影响,更容易体现节奏调控下的轻重变化。

本文考察了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叠音人名(大名)的重音模式,发现平调叠音人名更倾向于右重,而曲折调叠音人名更倾向于左重。

本文初步认为这种分化体现了语言的省力原则:平调后字不需要音高重置所以后字保调,表现为右重;曲折调后字需要音高重置所以后字轻声化,表现为左重。

平调和曲折调表现出不同的重音模式,体现出声调与重音的互动制约。

[关键词]叠音人名;重音;声调;音步 ①[中图分类号]H11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20)06-0018-05一、引言“重音”日益成为汉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重音与节律密切相关,节律就是重轻的交替,因此重音模式实质上就是轻重节奏的交替(Hayes ,1981,1995;端木三1999,2016等)。

音步(foot )是轻重节奏的重复单位,是重音系统的基本和核心概念。

Hayes (1995)把基本音步类型分为右重步与左重步,即抑扬格与扬抑格。

也叫WS 音步与SW 音步,其中S (strong )表示重读音节,W (weak )表示轻读音节。

Hayes (1995)的考察发现,抑扬格主要表现为音长的交替变化,扬抑格主要表现为音高的交替变化。

汉语轻声字组,后字轻声失去原来调值调型,变得又轻又短,例如“报酬”。

汉语非轻声字组,通常认为字组内音节都保持原调,例如“报仇”。

这是完全从声调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从重音和节律的角度来看,汉语轻声词是典型的左重,而非轻声词是不是右重,则长期存在争议。

但如果仅仅把非轻声词描写为各个音节都保持原调,显然不能真实地反应音步内的相对轻重关系。

冯胜利(1998)分析汉语的自然音步,使用语料都是音译词,以排除句法结构的干扰。

汉族人名的叠音艺术

汉族人名的叠音艺术

汉族人名的叠音艺术人名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名称符号。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汉族人名中的叠音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汉族人名在乳名和正名中大量使用叠音词。

通过使用叠音这一修辞方式,使汉族人名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标签:汉族人名乳名正名叠音叠音是“利用声音上的复沓,意义上的扩张,形貌上的突出,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加情趣,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修辞手段”(邓海清,1998)。

本文以大量实例对汉族人名中的叠音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汉族人在乳名和正名中大量使用叠音词构成双名。

通过使用叠音这一修辞方式,使汉族人名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一、汉族人名中叠音的使用及其艺术特征(一)由叠音词构成的乳名乳名又称小名、奶名,是父母对儿女孩子的昵称,也是父母慈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乳名叫着亲切,听着入耳,令人难忘。

乳名中有很多巧用叠音字的例子。

例如“安安”“畅畅”“佳佳”“冬冬”“丁丁”“嘟嘟”“毛毛”“甜甜”“丽丽”“静静”“豆豆”“晨晨”“乐乐”“欢欢”“南南”“圆圆”等。

从以上常用的乳名中可以看出,乳名中叠音词的使用频率极高,它们重叠形式简单,都为单音节AA式叠音词或重叠词,即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语素或词重叠而成,且多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语音实验的成果告诉我们,相同音节的重叠能使音韵产生和谐、婉转、悠扬之美感。

由于是相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复现,所以叠音具有简化词语音节结构、使发音变得较为简单的作用(王金禾,2009)。

乳名中使用叠音词,使得发音简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由叠音词构成的正名从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到北宋名妓李师师,从明末清初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到当代影视明星如“蒋勤勤”“范冰冰”,小品演员“宋丹丹”等等,可以看出正名中使用叠音词的多为女性,以重叠词来表现女性的温柔和婉约之美。

下面按汉语拼音的排列顺序列举一些由叠音词构成的名字:A 爱爱、安安B 宝宝、贝贝、彬彬、斌斌、兵兵、波波、奔奔C 畅畅、唱唱、超超、晨晨、成成、楚楚、聪聪、纯纯、纯纯D单单、丹丹、点点、东东、冬冬、豆豆、逗逗、嘟嘟、多多E 依依F 帆帆、凡凡、方方、芳芳、放放、飞飞、菲菲、霏霏、丰丰G 歌歌、格格、关关、冠冠、国国、果果H 涵涵、航航、好好、浩浩、昊昊、红红、虹虹、华华、欢欢、辉辉、慧慧、惠惠J 佳佳、嘉嘉、健健、娇娇、杰杰、京京、菁菁、晶晶、静静、娟娟、君君、俊俊K 凯凯、康康、可可、珂珂L兰兰、岚岚、乐乐、磊磊、蕾蕾、丽丽、莉莉、亮亮、琳琳、玲玲、露露、璐璐M 曼曼、美美、梅梅、媚媚、萌萌、梦梦、苗苗、淼淼、妙妙、敏敏、明明、鸣鸣N 囡囡、南南、妮妮、宁宁、妞妞、牛牛、娜娜P 盼盼、培培、佩佩、鹏鹏、平平、苹苹、萍萍Q 齐齐、琪琪、琦琦、千千、芊芊、倩倩、强强、青青、晴晴、琼琼、勤勤、芹芹R 冉冉、蓉蓉、荣荣、融融、榕榕、蕊蕊、瑞瑞、睿睿S 莎莎、姗姗、珊珊、诗诗、帅帅、双双、思思、森森T 涛涛、天天、田田、恬恬、甜甜、婷婷、彤彤、图图W 雯雯、婉婉、旺旺、微微、伟伟、文文、薇薇、维维X 西西、希希、翔翔、贤贤、娴娴、笑笑、晓晓、欣欣、鑫鑫、新新、星星、萱萱Y 丫丫、艳艳、燕燕、洋洋、阳阳、遥遥、瑶瑶、依依、英英、莹莹、盈盈、媛媛Z 真真、珍珍、贞贞、正正、珠珠、壮壮以上百余例由双音节语素(双名)叠音词组成的汉族人名中大部分为女性名字。

湖北建始方言中名词的叠音现象

湖北建始方言中名词的叠音现象

湖北建始方言中名词的叠音现象建始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区,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同中有异,其叠音现象在语音、语义、构词法上更具特色。

一、叠音名词的种类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建始方言中的叠音名词分为表称谓和表名物的两大类。

1.表称谓的叠音名词。

这类叠音名词用于称呼人的亲属、朋友、熟人,数量不多,常见的主要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嫂嫂叔叔婶婶舅舅爷爷奶奶爹爹(姑妈)娘娘(liang55,姑妈)家家(ga55,外婆)祖祖(曾祖父母)幺幺(与父母年纪相当的男女)伯伯(bê212,专指父亲的哥哥或泛指与父母年纪相当的男女)这类叠音名词,除少数几个加注的词外,其余的都与普通话相同,语义也没什么区别,但在语音上,它们有两个不同于普通话的特征:(1)所有这类名词的后一音节都不读轻声,绝大多数都不儿化(“爸爸”有时可读作“爸爸儿”,专指与父母同辈份但年纪比父母小得多的男子,多为未成年的男孩儿);(2)这类名词后一音节大多数都变读阴平调(55)。

2.表名物的叠音词。

这类叠音名词是建始方言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类,包括表示各种器具、用品、物件、处所、食品等等的词汇,如:铲铲沟沟果果把把粑粑瓢瓢角角(角落)脚脚(细小的残留物)洞洞儿娃娃儿绳绳儿圈圈儿杯杯儿糊糊儿片片儿盖盖儿锤锤儿滚滚儿(轮子)抽抽儿(抽屉)这类叠音名词在语音、语义和构词上都与普通话有较明显的区别,而建始方言叠音名词的特色也主要由这类词来体现。

二、叠音名词的构成建始方言中的叠音名词数量最多、使用最广,而且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音节名词或名词性语素的重叠(1)普通话中,名词或名词性语素的重叠仅限于部分亲属称谓和极少数物名。

如:妈妈星星哥哥姥姥猩猩蛐蛐儿(2)建始方言中,单音节名词和名词性语素普遍都能重叠,并且绝大多数重叠形式都可以儿化。

如:坡坡坎坎瓶瓶罐罐棍棍棒棒皮皮粉粉包包巾巾坛坛格格儿凳凳儿盆盆儿碗碗儿盘盘儿簸簸儿板板儿痘痘儿网网儿把把儿褂褂儿刀刀儿本本儿杆杆儿兜兜儿果果儿在这类重叠式名词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调情况。

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

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
卷 >) 人嘛 突 噜 噜 围下 了那 么一 大 圈 。(<白马
嘟”摹拟比较 “ 粉”而且粉得很可爱的样子 。 “ 红缨缨”用 “ 缨缨 ”摹拟 比较红而且好看的
样子 等 。
卷 >)
秋 风西来 冷飕 飕 。(<男光棍 >)
摹态 : “ 战兢兢 ”用 “ 兢兢 ”摹拟因害怕
而微 微发 抖 的样 子 。 “ 泪涟涟 ”用 “ 涟涟 ”摹
彩。
畸嚓畸嚓着得中。五寸的石板刨开 了个老 ●● ●●
窟 窿。(< 巨埋 儿>) 郭
慢慢圪 当圪 当田 家 中。(< 巨埋 儿>) 郭
凉州贤孝唱词中大量的这类充满生活气息
哐瞠 哐 瞠 刨得 凶 ,坑坑 刨 了一尺 深 ,
(< 仓埋母 >) 任 鞋 壳娄 里 的鲜 血 噗呲 噗呲 往 外 淌 。(< 李 三娘 碾磨 >)
车过吊 桥学警譬响。 < 鹦哥盗桃> (白 ) 娃娃在小屋里辱粤 譬动哭声, 奶奶喃耳
朵 背 了也听 不真 。(< 巨埋 儿>) 郭
呼啦呼啦 拨拉 着吃 。(< 巨埋 儿 >) 郭
● ● ● ●
“ 老苍苍” “ 晃势势 ”等则带有贬义,包含了 说话者对其说话对象看不惯 、不喜欢等感情 色
: 收稿 日 :21-40 I c 期 010- 1
作者简介 : 钱秀琴( 7- ) 14 9 。女,甘肃民乐人.河西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 , 主要从事汉语,现当代文学
的教学与研究 。
3 6
皮鞋 的壳娄 儿里成 了一个血 ' 。(< ●●● 淋 李
三娘 碾 磨 >)
爬 了一木 槽 尕娃娃 。(< 西北 >) 打
(< 子分财 )) 三
拐棍子捣上就在邻居家里去誓嘻箪呀。

宝宝起名音韵组合的8个方法

宝宝起名音韵组合的8个方法

宝宝起名音韵组合的8个方法姓名的组合艺术,是指姓与名与字,组合成一定的意义或象征的一种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姓都能组合成趣的,因为姓是先天赋予的,能与名字组合则组合,不能组合也不要强行组合,那样拉郎配出来的名字,照样没有内涵。

所以起名字时有时也可以忽略姓,而仅从名与字上去组合。

组合不是排列,并非排上几个好字,就有了文化内涵。

组合是将一些汉字巧妙地组织在一起,使其表达某种意义或象征。

象“富贵”两字的确好,古代和旧社会常有用之,但现在再用“富贵”两字来取名字,恐怕就令人怡笑大方了。

姓名除了讲究数理外,还要重视文化内涵。

无论数理调配的如何吉祥,最后还是要用汉字来表达,汉字是姓名的最后一道工序。

汉字是象形文字,形神意兼具。

既使数理调配的再好,但汉字如果没有意义,也就起不到相应的诱导作用,如果汉字有反面意义的话,那就向反面诱导了。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姓名的文化内涵,其潜在的诱导作用,远远大于数理作用。

那么,怎样使姓名具有文化内涵?这就牵涉到一个姓名的组合艺术。

有很多名人的姓名,其汉字也组合的恰如其分。

这种姓名都十分巧妙地把姓、名、字的意义组合在了一起,赋予了极高的文化内涵。

宝宝起名怎么组合才算完美1、需要看选择用字的发音,如果想起一个发音响亮的名字,那么,起名选择用的字,尤其是最后一个字,应是开口音,如亮字,叫王斯亮比王斯文响亮的多。

2、要注意名字的平仄有致,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姓氏若是平声,那么选字可考虑仄声,这样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给人以张弛有度的美感。

3、需要考虑名字的谐音是否有歧义,以免为小孩增加烦恼。

4、生僻字也需要避免,使小孩在人际交往中顺畅。

5、在字形组合上,优先考虑字形简单的字,如果笔画数较多,需避免相似的偏旁部首,以避免产生呆板的感觉。

6、宝宝名字顺口悦耳主要是靠声调。

那么,在命名时,我们可把用的字放进组合加以推敲,边排列边念出来,边念边比较,使字的选择同声调组合的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兼顾形美、音美、意美三者,以达到声调的和谐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人名的叠音艺术
作者:谭丽亚陈海宏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12期
摘要:人名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名称符号。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汉族人名中的叠音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汉族人名在乳名和正名中大量使用叠音词。

通过使用叠音这一修辞方式,使汉族人名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关键词:汉族人名乳名正名叠音
叠音是“利用声音上的复沓,意义上的扩张,形貌上的突出,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加情趣,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修辞手段”(邓海清,1998)。

本文以大量实例对汉族人名中的叠音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汉族人在乳名和正名中大量使用叠音词构成双名。

通过使用叠音这一修辞方式,使汉族人名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一、汉族人名中叠音的使用及其艺术特征
(一)由叠音词构成的乳名
乳名又称小名、奶名,是父母对儿女孩子的昵称,也是父母慈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乳名叫着亲切,听着入耳,令人难忘。

乳名中有很多巧用叠音字的例子。

例如“安安”“畅畅”“佳佳”“冬冬”“丁丁”“嘟嘟”“毛毛”“甜甜”“丽丽”“静静”“豆豆”“晨晨”“乐乐”“欢欢”“南南”“圆圆”等。

从以上常用的乳名中可以看出,乳名中叠音词的使用频率极高,它们重叠形式简单,都为单音节AA式叠音词或重叠词,即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语素或词重叠而成,且多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语音实验的成果告诉我们,相同音节的重叠能使音韵产生和谐、婉转、悠扬之美感。

由于是相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复现,所以叠音具有简化词语音节结构、使发音变得较为简单的作用(王金禾,2009)。

乳名中使用叠音词,使得发音简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由叠音词构成的正名
从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到北宋名妓李师师,从明末清初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到当代影视明星如“蒋勤勤”“范冰冰”,小品演员“宋丹丹”等等,可以看出正名中使用叠音词的多为女性,以重叠词来表现女性的温柔和婉约之美。

下面按汉语拼音的排列顺序列举一些由叠音词构成的名字:
A 爱爱、安安
B 宝宝、贝贝、彬彬、斌斌、兵兵、波波、奔奔
C 畅畅、唱唱、超超、晨晨、成成、楚楚、聪聪、纯纯、纯纯
D单单、丹丹、点点、东东、冬冬、豆豆、逗逗、嘟嘟、多多
E 依依
F 帆帆、凡凡、方方、芳芳、放放、飞飞、菲菲、霏霏、丰丰
G 歌歌、格格、关关、冠冠、国国、果果
H 涵涵、航航、好好、浩浩、昊昊、红红、虹虹、华华、欢欢、辉辉、慧慧、惠惠 J 佳佳、嘉嘉、健健、娇娇、杰杰、京京、菁菁、晶晶、静静、娟娟、君君、俊俊 K 凯凯、康康、可可、珂珂
L兰兰、岚岚、乐乐、磊磊、蕾蕾、丽丽、莉莉、亮亮、琳琳、玲玲、露露、璐璐 M 曼曼、美美、梅梅、媚媚、萌萌、梦梦、苗苗、淼淼、妙妙、敏敏、明明、鸣鸣 N 囡囡、南南、妮妮、宁宁、妞妞、牛牛、娜娜
P 盼盼、培培、佩佩、鹏鹏、平平、苹苹、萍萍
Q 齐齐、琪琪、琦琦、千千、芊芊、倩倩、强强、青青、晴晴、琼琼、勤勤、芹芹 R 冉冉、蓉蓉、荣荣、融融、榕榕、蕊蕊、瑞瑞、睿睿
S 莎莎、姗姗、珊珊、诗诗、帅帅、双双、思思、森森
T 涛涛、天天、田田、恬恬、甜甜、婷婷、彤彤、图图
W 雯雯、婉婉、旺旺、微微、伟伟、文文、薇薇、维维
X 西西、希希、翔翔、贤贤、娴娴、笑笑、晓晓、欣欣、鑫鑫、新新、星星、萱萱 Y 丫丫、艳艳、燕燕、洋洋、阳阳、遥遥、瑶瑶、依依、英英、莹莹、盈盈、媛媛 Z 真真、珍珍、贞贞、正正、珠珠、壮壮
以上百余例由双音节语素(双名)叠音词组成的汉族人名中大部分为女性名字。

有的名字体现了女性的温柔美丽,如“娇娇”“美美”“婉婉”“丽丽”;有的寄予美好的期望,如“慧慧”“佳佳”“乐乐”“敏敏”;还有的表现了父母亲的疼爱和亲昵,如“爱爱”“妞妞”“甜甜”“妮妮”等;只有少数如“帅帅”“壮壮”“安安”“斌斌”“融融”等为男性姓名,绝大部分用作乳名时可男女通用。

(三)由叠音词组成的绰号
绰号是人的一种非正式的名字。

表示亲密或喜爱的绰号也叫昵称;表示幽默感或嘲弄的绰号也叫诨号(浑号)、诨名(浑名)或者花名。

有很多由叠音词组成的绰号,如“壮壮”“大大”“胖胖”“肥肥”“瘦瘦”“尖尖”等等,它们大部分是由单音节形容词重叠而成,这些叠音词大部分是根据个人的外貌特征而取的别名。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形之后,表示适中态或加强态的语法意义,其中增加适中态的同时还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

(杨振兰,2003)
二、汉族人名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
叠音是“利用声音上的复沓,意义上的扩张,形貌上的突出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加情趣,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修辞手段”(邓海清,1998)。

为了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叠音词在汉族人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修辞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亲切轻松,富有韵律美
陈望道先生认为:叠字的用意不外“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或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陈望道,2001)。

汉族人名中巧妙地运用叠音艺术,增强了喜爱、亲切、童真的感情。

比如乳名中有很多是叠音词,如“宝宝”“甜甜”“豆豆”“千千”“美美”等“AA式”叠音词,这些相同音节的重叠听起来亲切温柔,具婉转、悠扬之美感,产生了特殊的音乐效果(谭丽亚、陈海燕,2012)。

(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汉族人名中巧妙地运用叠音艺术,命名方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中央电视台儿童节目主持人的艺名叫“红果果”“绿泡泡”等由AA式叠音词构成的名字,更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成为少儿世界乃至成人网络世界“儿向语境”中的流行语,唤起了人们对亲昵、可爱、卖萌等一类形象的感知。

三、汉族人名中叠音词的审美意识
由叠音词组成的名字用字讲究,给人积极向上、意境优美的感觉。

由叠音词构成的人名中,男性的名字,例如“帅帅”“壮壮”“安安”“斌斌”“融融”等,大都蕴含着潇洒、雄伟、阳刚的男性特征,而女性的名字如“娟娟”“艳艳”“媛媛”“珍珍”等则体现出温柔、善良、温婉、娇媚等女性审美特征。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Y239],得到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b201132]资助。


参考文献:
[1]邓海清.名词重叠的自由度及语义表达[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8,(2).
[2]王金禾.儿童歌谣叠音艺术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9,(11).
[3]杨振兰.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J].齐鲁学刊,
2003,(4).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谭丽亚,陈海燕.试论叠音词在低龄儿童动画片中的运用[J].西
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6]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谭丽亚云南昆明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处 650224;陈海宏云南昆明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650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