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学

合集下载

慧缘姓名学

慧缘姓名学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作者简介慧缘,俗名陈长义,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承庭训,禅心研习岐黄医易及佛道信息学。

成年后曾就读于陕西中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

先后受师于陈明科、太乙上人、青云禅师等三十多位医易名士和佛道大师。

他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将中医学、气功、佛教医学、易学和风水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综合学科。

他创立的三宝功德功、丰盛缘功、气功针和科学风水学、佛医学和人体信息预测学等方法,其功效非凡,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推崇。

慧缘先生现任香港堪舆大学校长、香港慧缘中医针灸大学校、世界堪舆家协会主席、香港国际佛教医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佛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自然科学院客座教授、香港风水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在多年的医学临床实践及其他综合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先后完成著作《慧缘风水学》《慧缘姓名学》《慧缘佛医学》《慧缘预测学》《慧缘星相学》《慧缘养生学》《慧缘智慧学》《慧缘气功针法》《慧缘禅语》《慧缘命相学》《慧缘医学奇方秘法》《慧缘易经讲义》等。

近年来,前来请慧缘先生医治疾病、规划市政、勘察风水、起名号的人士、公司遍布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良好信息的调整,这些公司和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益,并使许许多多的有缘人士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古今姓名学研究实践及教学的心得体会,经过长时间精心的酝酿、翻阅大量的资料和读书笔记终于整理完成了。

《慧缘姓名学》的问世,不仅是向人们提供了起名的方法,其最大的愿望是希望通过对中国姓名学的挖掘整理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姓名学是中国文苑里一枝绚丽的奇葩。

本书精心整理了上千例历代人名,全方位地展示了人名的构思、创意和完成,不失为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生活指南,将会给你的生活增添新意。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构思起名法》《意象起名法》《五格剖象起名法》《五行学说起名法》《周易八卦起名法》《十二生肖起名法》《英文命名法》和《工商企业起名法》,还介绍了起名的禁忌方法。

男孩带学字寓意好的名字取什么好

男孩带学字寓意好的名字取什么好

男孩带学字寓意好的名字取什么好
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通常都会注意很多细节,如果没有一个好名字的支撑,那么这个人的运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取名字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关注很多方面的问题,父母要综合字形和字音等多种方面,最后才可以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好名字。

好听的带学字的男孩名字推荐
【学州】——用在人名中寓意有担当,有势头,和学字搭配意为,学贯九州,学识渊博,通今。

【学彬】——形容人文雅的样子,引申为温文尔雅、品德出众的人。

【翰学】——用在人名中意为文采不凡,和学字搭配象征着有卓远的见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铭学】——用在名字中有坚定、杰出的意思,和学字搭配寓意博闻强记,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葶学】——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婀娜多姿、积极向上之义。

男孩带学字寓意好的名字大全
【学淦】【学筠】【学铸】【学蕴】【学来】
【学泉】【学耀】【学影】【学诗】【学涌】
【学琳】【学旋】【学凡】【学涛】【学槐】
【学涵】【学文】【学斌】【学梁】【学均】【学星】【学沛】【学伦】【学悦】【学庆】【学书】【学柄】【学哲】【学博】【学资】【学延】【学涵】【学当】【学冷】【学形】【学渠】【学圆】【学话】【学诗】【学池】【学余】【学江】【学楷】【学壮】【学驰】【学肃】【学朋】【学微】【学良】【学吟】【学鹤】【学志】【学晖】【学誉】【学伯】【学君】【学似】【学含】【学愈】【学贾】【学何】【学群】【学港】【学路】【学免】【学湛】【学辰】【学烟】【学克】【学顾】。

关于人名学的地名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名学的地名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名学的地名学的文献综述摘要:一、引言二、人名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2.人名结构的多样性三、人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姓氏的研究2.姓名的研究3.别名、乳名和绰号的研究四、地名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地理位置和地名文化的关系2.地名演变的历史过程五、地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地理位置命名的研究2.地名文化的研究3.地名演变的研究六、人名学与地名学的联系和影响1.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2.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意义七、结论正文:一、引言人名学和地名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分别研究人名和地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

人名和地名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仅与各民族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名学和地名学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二、人名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人名的产生和发展与各民族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人名的结构及其构成方法常有差异。

在我国,人名系统中包括姓(氏)、名字、别名、乳名、绰号等,这些名称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

2.人名结构的多样性人名结构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人名学研究中,主要关注姓氏和名字的研究,以及别名、乳名和绰号的研究。

三、人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姓氏的研究姓氏作为人名的一部分,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

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

后来,姓和氏合并为姓氏,主要指姓。

2.姓名的研究姓名是人名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姓和名(字)组成。

名字的取法和含义多种多样,往往体现了家族的传统、父母的期望和本人的个性等特点。

3.别名、乳名和绰号的研究别名、乳名和绰号是人名系统的补充部分,反映了人的身份、地位和特点。

这些名称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四、地名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地理位置和地名文化的关系地名作为地理名称,反映了地理位置和地名文化的关系。

赵宝祥汉字姓名学-----姓名的奥秘_姓名学吧_贴吧

赵宝祥汉字姓名学-----姓名的奥秘_姓名学吧_贴吧

我说这回你相信我了吧,我一来时,从你的眼神中我感到你对我是有些看法的,没有没有,不过真没想到这么神奇,真开眼了。
赵叔叔,我还听刘叔叔说,您用数字一样能给人测事,我把我的手机号给您,看看好不好。13821926895这是我今年新买的号,还有这个是我上大学时用的小灵通81760942。我说我能从你这手机号中任意取出一位或二位,三位最多达六位,都能预测,咱先选六位数,926895,你听一听准确不。你和你父亲的关系很好,从小到大你父亲几乎没打骂过你,你能和父亲聊天聊到一块去,你和你母亲不行,你们母女说不到三句话,准会话不投机,你母亲管你还严老是说你,你有时还烦她。是的,我爸从小就不管我,我说什么他都听,我和我妈有代沟,无法沟通。还有不论你干什么事,你都很自信,咱在比较一下,你这个手机号和小灵通号那个对你更好。
十二, 从名字中断大运、流年、流月、流日。
十三, 名字与属相、出生年、岁数的巧妙运用,断成败、隐私、合作运气、应期。
十四, 从名字中断天气、1出生时的天气、2结婚时的天气。
二,
,从名字中断病,1从名字中断你一生中最严重的病,2从名钟断你那年容易生病,3从名字中断你得病的身体部位4从名字中断你身体那个系统弱,容易生病5到那个方向去求医,找姓什么叫什么的医生好。
三,
我从桌边坐下,单刀直入的问她,你想问一些什么事?、我想问一问工作,好你把你的名字写给我,她随手写了,王倩,我看了看她写的这个倩字,对她说,你小时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但从不往深里钻,不论干什么都缺乏恒心,见好就收。你小时非常调皮比男孩子还历害,(太极点为水)她说是的,我小时就是这样,我转过头对着她的母亲说,你女儿出生那天,刮着很大的风,生产还比较顺利,接生时有一个女大夫,三个护士,出去了一个,又进来圆脸长的白的女护士,(她写的倩字上边有个草字头,为木,木主风)她说,对太对了,我在说,你女儿出生后一直到她三岁时,你老公的工作很顺利,那几年又长工资又提职,从你女儿四岁一直到八岁,这几年你老公工作平平。坏的方面多好的少。(以自己的太极点看父母的运气)她想了一会说,很对,孩子三岁前是很好,她四岁后到今天一直不行。我说不对,应该说在孩子九到十二岁这几年,你和你老公工作都有好的进展,或是你又有了一种新的工作。是的在孩子十二岁那年我调到交通局上班一直干到现在。

唐宋词人人名研究

唐宋词人人名研究

唐宋词人人名研究作者:尤寅灵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古代人名特别是唐宋词人人名与社会历史、社会政治及文化观念等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探索人名的社会意义,研究人名的社会关联。

关键词:人名;抽样;唐宋词人;语言学研究;社会意义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08-01人名学是研究人名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名的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和地理分布的学科。

人名的产生和发展与各民族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的人名学研究既包括文化和民俗方面,又包括古代人名研究和现代人名研究方面,还包括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字调、用字、禁忌等方面的研究。

姓和名是现代汉语社会中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名称,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

研究人名学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语言学等有重要意义。

此次人名抽样研究主要针对唐宋词人的人名进行研究。

笔者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4月第1版)收录的327位词人的名字进行分析(具体包含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这几个朝代)。

这些词人中可考的女性有27个,其余300个皆为男性。

这300个男性人名除绍兴太学生和醴陵士人外,单姓单名的有152个(其中仲殊和惠洪是法号),单姓双名的有136个,双姓单名的有10个,没有双姓双名的。

其中同名的有8对;同名同姓的仅有2对。

古人的取名各具特色,下面从语言学研究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对上述名字进行具体分析。

一、语言学研究(一)语音学双声叠韵是我国古代诗歌曲词常用一种手段,双声叠韵的恰当使用能增加句子的音乐美、韵律感。

由于名字是用来呼叫的,所以用双声叠韵的词可以使名字听起来响亮、悦耳。

这三百多位词人人名中,双声的有:“洪皓”,同属匣母;王千秋,“千秋”同属清母;“李吕”,同属来母;袁正真,“正真”同属章母等等。

另外,蒋捷,“蒋”属精母,“捷”属从母,精母和从母同属齿音,也算双声。

人名设计学

人名设计学

起名——人名设计学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查看: 58次更新时间:2008年02月22日】
第一节符合姓氏
第二节符合性别
第三节符合生肖
第四节符合音律
第五节符合意蕴
第六节符合美学、德操、形象设计及签名设计
第七节符合培养方向及心理暗示导引
第八节符合起名者的生辰四柱
第九节符合五格剖象
第十节符合起名拉线法
第十一节阴阳学说
第十二节阴阳论性格
第十三节五行学说
第十四节五行属性的判断
第十五节五行性格论
第十六节五行特征
第十七节五行衰旺
第十八节天干
第十九节地支
第二十节六十甲子
第二十一节论姓名与生辰
第二十二节古代与现代撰名便览。

姓名学理论之如何从中国人的姓名看中国历史文化变迁

姓名学理论之如何从中国人的姓名看中国历史文化变迁

中国人的姓名体现辈分、渊源、传承、期盼、情感、思想,讲出处、有典故、通伦理、求蕴藉,避讳之礼博大深厚,礼义廉耻尽在其中,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某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取名的基本方法、择字风尚及忌讳要点等现象的观察、思考与分析,可在探寻当时政治形势、时代精神、社会习俗和文化水准诸方面获得宝贵的启迪和资源。

一中华民族的姓名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

母系氏族社会起源的姓遗传下来的姓只有任、姚、姜三姓,其他的不是消失就是人口极少。

而父系氏族时的姓却大都保留了下来。

据统计到今天我们中国的姓氏已达到了1193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

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关于中国姓氏的立法起源于秦朝,当时规定所有山川河流,百姓姓名都不能与皇帝姓名重合,而谱名的规定也从那时开始。

西汉以后以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王莽篡权,为了强调自己革新的作用,要求百姓全部使用两字名,中国两字名开始兴起。

到了唐代谱名才又重新被人们重视,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

中国人的姓名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

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五千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

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姓名与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可惜,姓名文化现今已经明显衰落,原本蕴涵的情怀和格调荡然无存。

虽然孔、孟、曾这几大姓迄今仍然严谨地遵循着谱名的要求,但是广大中国人的名字早已没有文化品位,仅仅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

五行属木的字姓名学解释

五行属木的字姓名学解释

五行属木的字姓名学解释1画:木乙1木:孤独,幼年多灾,中年成功,离祖大吉,外出遇贵,环境良好。

3画(huà):工(gōng) 才(cái) 弓才3木:意为才能、才干、才华。

才平、才颖、才思、才智、才安、才宁、才磊。

4画:支(zhī)支 4木:意为支持、付出。

贵人明现,有才能理智,但中年劳累,晚年昌隆。

5画(huà):瓜(guā) 禾(hé) 甲(jiǎ) 本(běn) 卉(huì)卉5木:指花草的名称。

可起名为:卉花、雨卉、卉研、卉英。

忧心劳神,损丁破财,潦倒一生,难幸福,忌车怕水。

本5木:指根源、原来。

温和贤淑,环境良好,一生平凡,中年多灾,晚年昌隆。

本平、本诚、本信、本强、本利、本厚。

6画(huà):朱(zhū) 朽(xiǔ) 米(mǐ) 朵(duǒ) 衣(yī) 竹(zhú) 曲(qǔ)竹6木:意为竹子。

可起名为:竹青、竹松、竹林。

一生秀气伶俐,多才巧智,成功昌隆,晚年子孙旺盛之字。

曲6木:意为歌曲,乐调。

理智聪颖,多才温和,有爱情烦恼,中年劳累,晚年吉样。

匡6木:意为匡正,帮助。

可起名为:匡民、匡世。

刑克父母,幼年辛苦,中年成功昌隆,晚年忧心劳累。

7画(huà):余(yú) 杏(xìng) 杖(zhàng) 材(cái) 村(cūn) 杆(gǎn)改(gǎi) 束(shù) 豆(dòu) 利(lì) 秀(xiù) 杞(qǐ) 谷(gǔ)秀7木:意为美丽、优秀、秀气、灵巧。

有爱情烦恼,秀气灵巧,吉凶分明,配合吉则吉,配合凶则凶。

杉7木:意为高而直的一种树。

可起名为:张杉。

一生清雅伶俐,中年吉祥,晚年劳神。

杞7木:意为植物名。

枸杞子。

利7木:意为好处、顺利、吉利、锋利。

少年千难,中年劳累或奔波,晚年成功昌隆,名利之字。

克7木:意为战胜、攻破、克制、能够、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名学简说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0901王丹0913030131人名学是研究人名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名的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和地理分布的学科。

人名的产生和发展与各民族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各民族的人名构成方法和结构常有差异。

在汉语人名系统中,属于人的专有名称的有姓(氏)、名、字、别号、乳名、绰号,过去还有谥号和美称。

姓和名是现代汉语社会中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名称,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

姓,是家族的称谓;名,是个人的符号。

人的姓名,是某人属于某个家族某个成员的表白,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彼此相互区别的符号,是人人必不可少的最普遍的社会现象。

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及朝鲜和越南的人名系统和汉族的很相近。

日本人的姓名数目庞大,且姓多于名,模式同中国汉族人,姓在前,名在后。

英美人的基本人名模式是名在前,姓在后,有的有中间名(第二名字),而第一名被称为洗礼名或教名。

俄罗斯人姓名的全称有名字、父名和姓,并有明显的性别标志,且可用后缀表达特定的关系或感情。

研究人名学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语言学等有重要意义。

一.姓(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在古代,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姓是大部落的标志,氏是大部落派生的小氏族。

姓是家族的称号,氏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号或称号。

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

后来说姓氏,即指姓。

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116:“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我国姓氏现存最早最可靠的文字记录,来自殷墟甲骨卜辞之中。

已知商代甲骨文中有“帚秦、帚周、帚好、帚楚、帚杞、帚庞”等。

我国姓氏区分,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到战国时代,姓氏开始趋于统一。

中国人的姓氏不仅来源广,变化也很大。

正如中国古史所说:“太古……以物纪,至尧舜以德纪,降及后世以人地纪。

”汉族人究竟有多少姓,尚无精确统计。

北宋时编的《百家姓》收集 488个姓。

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和应劭的《风俗通姓氏篇》,对当时姓氏收录了600多个。

明代的《皇明千家姓》收集1968个姓。

《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现代汉族姓氏930多个。

除单姓(赵、钱、孙、李等)、复姓(欧阳、司徒等)外,还有双姓,多见于旧时已婚妇女,一般无正式名字,双姓后加“氏”字即作为称呼,如李杨氏(夫姓李,父姓杨)、刘张氏(夫姓刘,父姓张)之类。

二、名字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

《礼记檀弓》:“幼名,冠字。

”古代人初生而有名,至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

后来,名字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是人们相互区别的符号和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标志。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

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

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

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

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

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广平曰原。

”)又如岳飞,字鹏举。

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

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

例如曾点,字皙。

(《说文》:“点,小黑也。

”而“皙,人色白也。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

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

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

最常见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辈关系;万一是单名的话,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苏轼、苏辙兄弟。

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现长幼排行,先秦时多在名前加上孟(伯、长)、仲、叔、季来表示。

例如:孟姜女;孔丘,字仲尼;伯夷、叔齐两昆仲。

唐代则以数字来表示,称为行第(大排行)。

例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元九」指元稹,韩愈《祭十二郎文》等,都是以名字来表示长幼秩序。

另外,甚至还可以以排行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

不过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上姓,姓的前面再加上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上“母”或“女”表示性别,这样就构成了女子字的全称。

例如孟妊车母,中姞义母。

也可省去“母”字、“女”字或排行,例如季姬牙、姬原母。

有时甚至可以单称“某母”或“某女”,例如寿母、帛女。

三、别名别名:基本名称(或正式名字)以外的名字,包括“字”、“号”、“乳名或小名”、“假名”。

“字”是根据本名的涵义另取的别名,如班固字孟坚,岳飞字鹏举。

“号”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名,后来也泛指名以外另起的字,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宋以后在士大夫之间起别号之风尤盛,有多达十几个的。

字和号皆为美称。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周礼注》:“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

”四、乳名乳名又称小名,奶名。

是父母给孩子起的昵称,与学名不同,并不正式。

意思简单,琅琅上口,叫着亲切,听起入耳,令人难忘。

《宋史·选举志三》:“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则用乳名给据,既长则用训名。

”《西游记》第十二回:“我的乳名唤做李翠莲。

”《红楼梦》第一回:“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一:“因为这地方人起乳名,常把前边加个‘小’字,象小顺、小保……等。

”一般由亲戚为孩子起的乳名。

一些地方叫做小名。

小名也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所谓“小名”,指人小儿时期所起用的名字。

据载,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小名”的类称。

至于国人为何喜欢为孩子取“小名”,而且至今不废的问题,在民俗学上的解释是:(一)、借用身边周围的金石、花鸟、鱼虫,甚至是禽兽之名,随口叫成,容易琅琅上口,好记好叫。

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郭沫若小名“文豹”,赵丹小名“锁儿”等;(二)、缘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像阿三阿四、阿猫阿狗、铁蛋柱子之类,既有亲昵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

(三)、讨个吉利口彩,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

“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

但“小名”却是我们“尊姓大名”的前身。

因为,自秦汉以后,我国士族阶层便开始“讳小名”,认为不雅,有贻笑大方的嫌疑。

故另立了“正名”,以供社交场合使用。

据我所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小名”,当属孔子的小名“丘”。

而最有趣的“小名”,则莫过于晋成公的小名“黑臀”了。

晋成公的屁股之所以很“黑”,传说是由于“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的缘故(《国语·周语下》)。

五、绰号绰号,即别号,是大名之外的外号,又称诨号。

由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

绰号,有的出于尊敬,有的出于讽刺,有褒有贬。

绰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的根据生理特征,有的根据行为举止形成的。

绰号形象生动,不仅能娱乐身心,融洽气氛,还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绰号最早见于汉代,如严延年、郅都、董宣是三个酷吏,他们用法严酷,世称之为“屠伯”“苍鹰”“卧虎”;杨震因为博学,而被人尊称为“关西孔子”。

绰号的产生有多种由头,如从形貌方面看,汉代贾逵因身高头长,被称为“贾长头”;唐代温庭筠因容貌丑陋,被呼作“温钟馗上”。

从举止方面看,西汉甄丰喜欢夜间谋议,人称“夜半客”。

从行为方面看,东汉崔烈以500万钱买官,人称“铜臭”。

从爱好方面看,南明弘光天子喜欢用蛤蟆制药,丞相马上英喜欢斗蟋蟀,因此得到蛤蟆天子、蟋蟀相公的绰号。

从著作方面看,唐代杨炯被称为“点鬼簿”,是因为他好用古人姓名;骆宾王被称为“算博士”,是因为他诗中多用数字做对子。

从学识方面看,明代的程济因博学而获“两脚书橱”的雅号。

从谈吐方面看,唐代窦巩因口讷、不善言辞被时人讽为“嗫嚅翁”;南宋赵霈担任了谏议大夫之职却大谈禁杀鹅鸭,被讥为“鹅鸭谏议”。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绰号中还有一类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群体绰号。

如宋代的丁大全、陈大方、胡大昌同时担任谏官,本应积极进谏,指斥时弊,但他们却明哲保身,不敢进言,时人讽刺其为“三不吠犬”,形象至极。

明代刘吉、万安、刘翊三人位至实相,却碌碌无为,饱食终日,无所成就,时人噱称他们为“纸糊三阁老”,爱憎之意,一目了然。

六、其他属于人名范畴的,还有所谓“谥”。

谥为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另外,过去还有以官称、以地称的,如嵇中散(嵇康),杜工部(杜甫);孟襄阳(孟浩然),韩昌黎(韩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名的结构发生不少变化。

例如,旧时的谥号早已废除,避讳之说(如丘之为邱,则以避孔子讳而加阝)也不复存在;今天的中青年一般不再有字和号。

现在人们的正式名称就是姓(氏)和名(字),各种证件也只要求记录姓名。

中国世袭的姓氏制度始于周朝。

当时只是贵族有名有姓,而一般平民有名无姓(这一点与古代希腊、罗马相同,奴隶也是有名无姓)。

复姓是后来出现的,而且多是从官职和封邑而来的,如公孙、司马、上官、司徒、欧阳等等。

复姓变化较大,不少人把复姓改成了单姓,如公孙改姓孙,钟离改姓钟。

自古以来,姓氏变化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所谓赐姓。

唐代封建帝王赐姓最多,所以李氏遍天下。

名字最初主要是单名,隋唐以后双名渐多,此后1000多年双名一直居于优势。

但近年来,单名又逐渐增多,致使重名现象更加严重。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84年的统计表明:1949年以前,单名仅占总人数的6.50%,1949年10月~1966年5月期间占总人数的8.98%,1966年6月~1976年10月占 27.81%,1976年11月~1982年 6月占32.49%。

另外,名字颇受时代影响,如“文化大革命”期间生的小孩,带“红”字的名字占第一位。

与汉族人名系统相近的,除国内一些少数民族外,还有朝鲜和越南(朝鲜的姓不到300个,“金”、“李”和“朴”三姓居大多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