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我是天生的诗人 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2019-2020上学期10月水平测试初三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9-2020上10月水平测试初三语文试题说明:所有试题答案在答题卡中作答,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试题共4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本大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各组词中拼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鲜妍(yán)广袤(máo)忧戚(qī)矫揉造作(jiǎo)B 娉婷(pīng)坍塌(tān)箴言(zhēn)稍逊风骚(xùn)C 承蜩(tiáo)瞥见(biē)亵渎(xiè)心无旁骛(wù)D 冠冕(guān)濡养(rú)宽宥(yòu)分外妖饶(yáo)【分析】 B A袤mào C瞥piē D饶当为娆(ráo)【解答】B2.下列句予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D.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C.袁世凯称帝失败,是因为他动了鸠占鹊巢的念头。
D.语文学习的方法之一是要学会断章取义。
【分析】A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B回:回环。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
形容山势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
但现今也有用这个成语形容事情出现转机。
C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
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D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解答】D。
与语境不符。
含贬义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健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作家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考点解读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考点解读及练习题一.考点解读及其解题技巧◆考点剖析中考涉及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及性格;(3)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掌握:作家,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及有关故事情节、作品思想方面的内容;(4)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等,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
主要题型有:选择类题。
填空类题。
理解概括型、感悟评价型和语言运用型。
◆解题技巧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
具体应做到:1.广泛阅读,熟悉推荐的十二部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回目或梗概。
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2.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阅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甚至个别句子都要做好笔记,写感悟与体会可就整篇而言,也可抓住某一点去写。
4.名著阅读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解答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抓住题旨,看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作答。
5.掌握重点题型的的解析技巧:考试题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以下小题。
我看见风中摇摆的故土柴薪我小时候生活在小镇里,小镇就像一个蛋壳,藏了多少少年的壮志和梦想,到现在回想起来总能让人倍感温暖和和蔼。
此后我走开小镇,念书、糊口、飘扬,一晃已经是多年。
飘扬和翱翔是完整不一样的两件事。
每一个人都盼望翱翔,在没有翅膀的时候他们常常选择飘扬,也有好多人在飘扬中找到了翱翔的感觉,甚至慢慢生出了翅膀,但是这类生长过程中的苦楚实在难以忍耐,除非你学会了麻痹。
当初走开的时候,我想我会回来的。
当初背着行囊走开的时候,我看着车窗外倒退的树木、野外、河流,没想到,故土此后在我的生命中愈来愈远。
多年此后,我只好在逢年过节时,有时回去。
故土的景色有的依旧熟习,有的却变得陌生,我在一个个当初毫无新鲜感的地方再次找到了新鲜感,忧如那些被诗歌擦亮的词语。
在漫漫的光阴中,那个我称之为故土的小镇也开始离我愈来愈远。
在阴暗的光芒里,在模糊的情形中,在逐渐远去的光阴里,我仿佛只好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人影进出入出那个空幻般的小镇。
整个小镇忧如荒草萋萋,迷雾蒙蒙,毫无美感。
固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我曾全力想表达的最宝贵的东西,但此刻它像一幕幕消失的景色同样离我远去。
我也离它远去,做了城市里的居民。
那边没有人为我的到来而感觉欢乐,我也未曾有过特其余愉悦。
我在新的地方安稳地生活。
无须置疑,我的故土的人们在我走开以后也会仍旧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不知为何,我对故土小镇的深深迷恋素来没有改变过。
固然我走开它已经二十多年了,可是,我仍是深深爱着我的故土小镇,不论是它的过去,仍是它的此刻,或许是遥远的未来,这类爱是深入骨髓的。
固然我的少年和成年都没有在那边待多久,但这类与生俱来的爱却让我在此后的日子里不时想起那个古老的地方。
只管我能够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其余城市里,但是我忘不了故土小镇全部的人和那边以前发生过的全部的事。
2019年至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及答案

2019年至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及答案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课标全国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解析】本题考查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水平层级D。
第一问主要从“雨雪隔榆溪”“狐迹、天寒、地暗”能够看出。
第二问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由“从军度陇西”知是士卒远征,“别路”与之对照,当指告别家乡之路。
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仔细研读诗句,体会“狐迹、马蹄、天寒、地暗”的意象的含义,避免错解。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水平层级D。
第一问对表达技巧的理解,一定离不开诗句的内容,所以要结合两句诗的意义分析其“好处”。
第二问通过对全诗的理解不难看出是征人思乡。
考生往往在第一问上犯难,其实,理解了诗句的内涵,其表达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所以,关键还是对诗歌的解读和理解上。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但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是生动的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大纲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后素能精练: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诗歌批评领域,古诗和新诗遭遇到的是不同的困境。
我们能够读到的古诗,本身就是一代代诗学研究和诗歌批评所提炼、沉积的结果,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读不懂的问题,困难在于读懂之后,如何理解这首古诗和今人自身的关系。
但在新诗领域,大众最普遍也是最持久的反映,就是读不懂。
“坚信好诗是可解释的”,是我们讨论新诗批评的起点。
这种“可解释”,并非意味着每首诗都如语文阅读理解试题一般在背后隐藏一个标准答案,更不是意味着一首诗就此可以等同于有关这首诗的各种知识,而是说,这首诗正在向我们发出邀请,邀请我们动用自己全部的感受力和分析力进入它、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并许诺我们必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
诗是可解释的,但解释的前提、路径和终点,应当仍旧是广义的诗。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新诗阐释是在非诗的层面展开,这种“非诗”体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散文化,把诗句拆成散文重新逐段讲述一遍,叠床架屋地告诉我们诗人在说什么,想说什么;另一种是哲学化,从一些核心词汇和意象出发,借助不停的转喻和联想,与坊间流行的各种西方哲学攀上亲戚。
这两种非诗的解释,一种把诗拖进叙述的泥泞,一种将诗拽上哲学的高空,无论我们从中获得的最终感受是什么、是好是坏,它都和原来那首诗丧失了关系。
诗的体验是听觉上的、视觉上的,更直接的反应则是身体上的。
一首好诗,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强烈、具体和诚实的感受;一篇好的诗歌阐释和诗歌评论,也应从这种具体感受出发,是感受力和学养的相辅相成。
要想有效地谈论一首诗,这种谈论本身就要有能力成为一首新的诗,以诗印证诗,用创造印证创造。
虽然新诗自诞生之初就一直承受西方现代诗的各种影响,但在语言层面,在听觉、视觉乃至身体感受层面,这些外来影响都要被母语吸收并且锻造才能真正起作用,诗歌乃至语言最深的奥秘永远只能从最好的母语诗人那里获得。
《我是天生的诗人》阅读题及答案

《我是天生的诗人》阅读题及答案2.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是天生的诗人施立松邵洵美生于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是清廷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是清末首富。
19 岁那年,邵洵美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原本学习政治经济学,因喜爱文学,转而研读英国文学。
混乱纷争的时代,邵洵美仍一味吟风颂月,追求唯美。
在他眼中,艺术是自由、是奢侈、是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跃动。
他写诗,要写在没格子的白纸上,字迹秀丽,行列清晰,匀称洁净,甚至可直接付印。
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色彩斑斓。
邵洵美因此被冠以“唯美主义诗人”的称号。
但邵洵美对自己的诗作成就不太在意,只是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
邵洵美向往法国的文学沙龙,他特意将书房布置成“花厅”(邵洵美对沙龙的雅称),供朋友们聚会。
他还发文呼吁:“但愿我国诸交际领袖,把麻将扑克的约会,易为文学的谈话,则真正的文艺复兴,不难实现也。
”他决定“以身试法”,培养“附庸风雅”的风尚,自己做起“花厅先生”。
当时,中国这样的“文艺客厅”少得可怜,有名气的仅上海曾朴的“真善美”书店,北平林徽因家中的“太太客厅”。
邵洵美的“花厅”是诗人、小说家、画家聚会的场所。
画家鲁少飞曾戏谑地画了一幅《文艺茶话图》,好比是20 世纪30 年代上海文坛的集体照,上海大部分文人都在其中。
在很多人眼里,邵洵美是个十足的书呆子:重友情,轻金钱,物质财富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为接济朋友,甚至是不相识的文人,他也慷慨解囊。
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要陪丁玲带着新生的婴儿,回湖南老家避难,可身无分文,邵洵美得知后,立即送了一千元给丁玲,并声明不需要还。
为此,他也得了“文坛孟尝君”的雅誉。
开书店、出刊物,于邵洵美是娱人悦己的梦想。
他创办了《狮吼》月刊,开其出版事业先声。
随后,他又用祖上遗产在上海静安路创办了金屋书店,号称“海上最高尚的文艺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
角色虽不断转变,但邵洵美的诗人气质、理想主义,却始终不变。
转向出版业后,邵洵美仍不改唯美趣味,办刊物不忘注重形式美。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第10讲现代诗歌阅读(2018苏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分)10.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答案: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2019成都中考)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3)下面是一首名为“四季花儿歌”的童谣,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三月里,桃花红,桃园结义当英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里,桂花香,广寒宫里看吴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月里,梅花开,喜鹊闹梅好运来。
答案示例:①六月里,荷花放,花中君子美名扬。
②九月里,菊花黄,东篱采菊登高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我是天生的诗人阅读附答案
我是天生的诗人
施立松
邵洵美生于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是清廷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是清末首富。
19岁那年,邵洵美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原本学习政治经济学,因喜爱文学,转
而研读英国文学。
混乱纷争的时代,邵洵美仍一味吟风颂月,追求唯美。
在他眼中,艺术是自由、是奢侈、是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跃动。
他写诗,要写在没格子的白纸上,
字迹秀丽,行列清晰,匀称洁净,甚至可直接付印。
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色彩斑斓。
邵洵美因此被冠以唯美主义诗人的称号。
但邵洵美对自己的诗作成
就不太在意,只是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
邵洵美向往法国的文学沙龙,他特意将书房布置成花厅(邵洵美对沙龙的雅称),供朋友们聚会。
他还发文呼吁:但愿我国诸交际领袖,把麻将扑克的约会,易为文学的谈话,则真正的文艺复兴,不难实现也。
他决定以身试法,培
养附庸风雅的风尚,自己做起花厅先生。
当时,中国这样的文艺客厅少得可怜,有名气的仅上海曾朴的真善美书店,北平林徽因家中的太太客厅。
邵洵美的花
厅是诗人、小说家、画家聚会的场所。
画家鲁少飞曾戏谑地画了一幅《文艺茶
话图》,好比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的集体照,上海大部分文人都在其中。
在很多人眼里,邵洵美是个十足的书呆子:重友情,轻金钱,物质财富在他眼
中微不足道,为接济朋友,甚至是不相识的文人,他也慷慨解囊。
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要陪丁玲带着新生的婴儿,回湖南老家避难,可身无分文,邵洵美
得知后,立即送了一千元给丁玲,并声明不需要还。
为此,他也得了文坛孟尝
君的雅誉。
开书店、出刊物,于邵洵美是娱人悦己的梦想。
他创办了《狮吼》月刊,开其
出版事业先声。
随后,他又用祖上遗产在上海静安路创办了金屋书店,号称海
上最高尚的文艺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
角色虽不断转变,但邵洵美的诗人气质、理想主义,却始终不变。
转向出版业后,邵洵美仍不改唯美趣味,办刊物不忘注重形式美。
他花五万美元从德国购
买最先进的全套影写版印刷机由个人独资购买影写版印刷机,在现代中国出版
史上,邵洵美是第一人。
他为一大批朋友出书,奖掖新人,遇到贫寒尚未成名
的文人不惜赔钱出书沈从文就是一例。
新中国成立前夕,胡适为邵洵美订了两张赴台机票,但他以不忍离开家人和工
厂无法处理为由婉拒。
叶公超得知后,说服海军用军舰带邵家的人与机器一道
迁台,他也谢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邵洵美搞出版、办书店的热情不减。
不久,《人民日报》一连七天刊文批评上海时代书局出版物中的错误,出版社被迫停
止运作。
后来,他因一封英文信,被以历史反革命罪名逮捕审查。
出狱后,他
与儿子、儿媳妇挤在一间小房子里,穷得连床都卖了,睡在地上。
但他唯美初
心不改,还是会用老妈子的刨花水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
即使贫病交加,也照
样把印有杜甫草堂的邮票制成书签自赏老友施蛰存感慨:洵美是个好人,富而
不骄,贫而不丐,即使后来也没有没落的样子。
有人说,邵洵美是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
对此,邵洵美生前早已释然。
1936年,而立之年的邵洵美写了一首《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的诗:你以为我是
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相关链接】
①他爱写诗,有人评价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气,艳丽如一个应该赞美的
艳丽的女人。
(摘自《唯美诗人邵洵美》)
②对待抗日,邵洵美是坚决的。
他积极投身抗日的洪流,在复刊的《时代》上
发表《容忍是罪恶》,呼吁要抵抗,要革命。
有革命才有进步。
他支持出版的《老舍幽默诗文集》中就有《救国难歌》、《长期抵抗》等经典作品。
他的五
弟邵式军做汉奸,派人送来5000大洋,拉拢他为日本人做事,他严词拒绝。
(摘自章克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
4.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交代了邵洵美的家世以及他进入剑桥大学后转而研读英国文学的原因,表现了邵洵美对文学的热爱,引出下文对他在文学方面的追求的叙述。
B.通过与曾朴和林徽因的文艺客厅对比,说明邵洵美文学沙龙之雅致,表现了邵洵美希望中国有更多人热爱文学而不是玩乐的思想。
C.在很多人眼里有人说等词句表现了人们对邵洵美的看法,这也侧面证明了邵洵美是一位在文学史上被人严重低估的作家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D.结尾引用邵洵美的诗歌能够引发人们对邵洵美这个人进行深入的思考,也用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照应了题目,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5.邵洵美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分)
6.邵洵美说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