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综合性实验__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板菌落计数法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2、由于细菌易吸附玻璃器皿表面,菌液加入后应 尽快倒培养基,立即摇匀;
3、倾注平板时的培养基温度冷却至45℃左右。 4、计数时,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
的菌数最为合适 5、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
菌落计数方法及原则: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范围 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 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 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 或等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 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 倍数报告之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细菌总数测定的意义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 正相关,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mL水样 所含菌落的总数。
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规定,细 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ml
含细菌10-100个/ml的水体为极清洁
代表性:多采几个部位,液体样品需经过震摇,以 获得均匀稀释液。
2 水样的10倍稀释
第一步 稀释 水样 第二步: 接种平板
注意:稀释 度的选择
平板混合分离法: 将菌液分离样品摇匀,用无菌移液管取1 ml的
菌液移至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将融化,凉至45℃ 左右的培养基,在每个培养皿内各倒入约15 ml, 摇匀,凝固,制成平板。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 释倍数报告之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在正确制备培养基的基础上,能正确运用平板接种法正确举行细菌总数的测定;把握饮用水、水源水的细菌总数测定办法、步骤和要点。
一、养分琼脂培养基(供细菌总数的测定) 称取:蛋白陈2.5g,牛肉膏0.75g, NaCl1.25g于500ml烧杯中,加150ml蒸馏水溶解,另称取琼脂5g加100ml蒸馏水溶解,待所有溶解后,混匀,加10% NaOH,调pH =7.4~7.6,熟化1h,除垢,用棉花过滤,分装,在121℃条件下,灭菌20min,备用。
二、仪器 1.高压蒸汽灭菌器。
2.干热灭菌(烘箱)。
3.水浴隔热培养箱。
4.冰箱。
5.培养皿(直径9ml)。
6.吸管(10.0ml、1.0m1)。
三、菌落计数原则 1.一个平皿有较大片菌落生长时,不宜采纳; 2.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3.成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其余一半的菌落数分布匀称,则将半皿计数×2报告之。
四、注重事项 1.检验中所用玻璃器皿应洗净后采纳干热灭菌法(160℃,2h)举行灭菌; 2.培养基的pH值调整要正确; 3.培养基配制和储存是以2周为限; 4.培养基不宜反复多次灭菌,防止pH值下降; 5.灭菌间隔时光普通不超过4h; 6.培养基如发觉产气、混浊、有菌膜、变色、有菌落、沉淀等应废弃; 7.平皿菌落计数时,肉眼观看,须要时可用放大镜,以防遗漏,计下各平皿的菌落。
[任务实施] 一、生活饮用水 1.取三个培养皿,分离是一个空白、另两个加1.0ml水样; 2.浇养分琼脂培养基(冷却至45℃~50℃,无菌操作)2~3 mm,冷却至室温、凝固后倒置; 3.在37℃,培养24小时后,观看结果并记录。
二、水源水 1.用无菌水稀释水样分离为0.1、0.01、0.001 ml的稀释比; 2.取四个培养皿,分离是空白、0.1、0.01、0.001ml的稀释比的水样加1.0ml水样; 3.浇养分琼脂培养基(冷却至45~50℃,无菌操作)2~3mm,冷却至室温、凝固后倒置; 4.在37℃,培养24h后,观看结果并记录。
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前言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命的起源,还是人类生活和生产都与水密不可分。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质越来越受到污染,水中细菌总数也成为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2.熟悉细菌结构及其生长条件;3.加深对水质检测的认识。
实验原理水中的细菌一般通过卫生污染途径进入自来水、地下水、河流等水体,污染水源后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痢疾、霍乱、伤寒、腹泻等疾病多是由于口腔、消化系统中的有害菌群外移至消化道。
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发酵方法,通过统计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其基本依据在于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利用某些碳水化合物发酵而产生可测定的气体。
常用的指标为断氧时间(DT),根据氧的量来判断细菌数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水的卫生状况。
实验步骤1.取水样:从自来水水源处取出应检样品,需注意的是要使用无菌容器,最好是预先消毒过的。
在取水样前,最好流动5分钟以上方可取样,避免得到不实际的结果;2.加入营养元素:滤上滤膜后,再将约5ml的最少粉末培养基、4-5滴的氯化甲烷胺(1%)和约200ml无菌水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倒入水样中;3.发酵过程:将水样发酵瓶通过逆时针旋紧,摇晃均匀;4.测定结果:记录下发酵瓶开始发酵的时间,水样中的气体不断地逸出,瓶内逐渐产生负压下降,直到完全断氧的时间。
断氧时间愈短,水质愈差,水中微生物愈多,反之亦然。
实验要点1.无菌取样,避免二次污染,结果更加准确;2.取样量及试剂加入的量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3.发酵瓶要紧闭,防止气体泄漏;4.营养元素中含有的碳源、氮源等应与微生物的生长有适当的关系。
通过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水的卫生状况。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操作,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结构、生长条件以及水质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自来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题目: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姓名学号20121321专业生物技术班级123 相关实验课程名称__微生物学实验_指导教师及职称实验学期2013~2014 学年一学期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摘要水是微生物广泛分布的天然环境。
各种天然水中常含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水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水中的水生性微生物(如光合藻类)、来自土壤径流、降雨的外来菌群和来自下水道的污染物和人畜的排泄物等。
细菌总数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本实验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的需氧的细菌菌落总数。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通过此方法我们能够计算出水中的细菌总数,从而判断自来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受到污染。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
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生活用水及其水源水进行严格的细菌学检查。
细菌总数的测定是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被测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可说明其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细菌数越多,有机物质含量越大。
我国饮用水的卫生学标准:在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关键词水中细菌总数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水资源保护目的及意义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以及检测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2、了解检测水中细菌总数的原理及其应用中的优、缺点。
3、了解水质评价的微生物学卫生标准,明白其应用的重要性。
基本原理水中细菌总数可以说明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细菌数越多,有机质含量越大。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菌落数。
本实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医学:水的细菌学检查-细菌总数的测定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1]
01
03 0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培养基
普通肉汤培养基
用于一般细菌的培养,含有适合细菌 生长的营养成分。
选择性培养基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特定细菌的选择性 培养基,以筛选和鉴别特定细菌。
实验设备
灭菌锅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
移液器
用于培养基和实验器具 的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用于细菌的培养,保持 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观察细菌形态和染色情 况,进行细菌鉴定。
取适量水样,加入培养基中, 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观察并记录菌落数。
实验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实验材料
水样、培养基、无菌吸管、培 养皿
实验结果
菌落数分别为XX、XX、XX、 XX、XX。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 得出水样中细菌总数 的数量。
分析细菌总数高的可 能原因,如环境污染、 水质处理不当等。
将细菌总数与国家标 准进行比较,判断水 样的卫生质量。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取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 染、培养基的质量问题、 操作过程中的失误等。
误差控制
采用无菌操作技术,确保 培养基的质量,提高实验 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
误差消除
重复实验,取多次测量的 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根据细菌的生长速度和培养基的特性,确定培养时间,一般为18-48小时。
结果观察
观察内容
在培养期间,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记录菌落的数量、形态等信息。
结果判定
根据菌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判断水 样中细菌总数的多少,并评估水质的 安全性。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一)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水的质量非常重要。
水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而微生物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尤其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对这两种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1. 实验材料我们使用了以下材料进行实验:- 水样:我们选择了来自自来水厂和自然水源(例如河流和湖泊)的样本。
- 培养基:我们使用了通用富营养基和多氯芬酸钠培养基进行实验。
2.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步骤来检测水中的微生物:- 取样:我们使用无菌技术取样。
具体而言,我们先用消毒过的杯子收集水样,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水转移到无菌容器中。
- 稀释:我们用无菌盘子将水样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 培养:我们将每个稀释后的水样盛放于培养基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孵化箱,控制温度在30℃,进行孵化48小时。
- 计数:我们使用显微镜和计数计数室对每个水样中的细菌进行计数。
3.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3次独立的实验,每次实验都使用了来自不同水源的样本。
下面是我们的检测结果。
- 细菌总数我们使用通用富营养基在每个水样中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检测,并且使用了10-4和10-5的稀释度,数值末一位为CFU/mL。
下表列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
水源细菌总数(CFU/mL)自来水厂8 × 104 5 × 104湖泊2 × 105 3 × 105河流5 × 105 6 × 105-大肠菌群我们使用多氯芬酸钠培养基进行了大肠菌群的检测,并且使用了10-4和10-5的稀释度,数值末一位为CFU/mL。
下表列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
水源大肠菌群(CFU/mL)自来水厂不可检测不可检测湖泊1 × 103 1 × 103河流2 × 103 2 × 1034. 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有很大的不同。
实验10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 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检测水中细菌总数的 方法;
❖ 学习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
❖ 水样 ❖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 1ml、10ml无菌移液管,无菌培养皿等
饮用水是否合乎标准,通常通过水中细菌总 数和大肠菌群数来确定。细菌总数是指1毫升 水样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37℃24小时培养后 所生长的菌落数。一般规定,1毫升自来水的 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
三、基本原理
❖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一 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子 细胞群体这一微生物的培养特征而设计的一种计 数方法。
❖ 将样品进行不同稀释,使微生物分散并以单细胞 存在。再用一定量的稀释液涂布于平板上,培养 后,每一个活细胞即能形成一个菌落。统计菌落 的数目,根据稀释的倍数及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 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 倾注平板: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平皿中倒入 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约15ml, 置水平位置迅速旋转平皿,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而 又不使培养基荡出或溅到皿盖上。
❖ 培养: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h。
❖ 菌落计数方法
(1)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有较大片菌苔生长时,弃用;以无片菌苔生长的平皿计数。
若片菌苔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其余一半分布均匀,将此 一半计数×2 (2)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 只有一个符合此范围时,以该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 有两个在30~300间时,按两者菌落总数比值决定:比值小 于2,取平均;比值大于2,取较小的菌落总数。 (3)所有菌落数均大于300,取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 稀释倍数。 (4) 所有菌落数均小于30,取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 稀释倍数。 (5) 所有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以最接近30或300的 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
实验十一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3、结果计算
根据阳性管数查表得大肠菌群数。
五、思考题
1、记录每组样品中所测得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 2、典型的大肠杆菌群菌落特征是什么?
实验十一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数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体细菌学的检验 2、学习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数量的多管发酵法
二、实验原理
1、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稀释平板法(混合平板法)
2、大肠菌群数的测定:采用多管发酵法(MPN法) 大肠菌群以大肠杆菌为主,能在37℃48h内发酵乳糖产酸、
产气。大肠菌群数可作为判断水源或食品污染的指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好在30~300个之间)
(二)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1、初发酵实验
在3倍浓缩乳糖培养基中加入3个梯度样品各10ml(5个重
复),混匀37 ℃培养24h。
2、平板分离
不产酸不产气和不变浑浊 阴性
产酸产气或仅产酸
阳性
划线接种 于伊红美 兰平板, 37 ℃培养
24h
菌落为深紫黑色,具 金属光泽或紫黑色不 带金属光泽或淡紫红 色中心较深
最大概率数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十倍稀释,然后根据估算 取三个连续的稀释度平行接种多支试管,对这些平行试管 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统计,长菌的为阳性,未长菌的为 阴性,然后根据数学统计计算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目。
三、实验材料
1、水样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
基(带指形管)、伊红美兰固体培养基
四、实验方法
(一)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混合平板法) 1、样品采集和稀释
自来水、纯净水、饮料作原样、 10-1 、10-2三个稀释度 污水作10-1 、10-2 、10-3三个稀释度 2、取3个稀释度样品各1ml于平皿中,再倒入50℃左右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基约15ml,轻轻转动混合均匀。凝固后37 ℃倒置培养。每个稀释度作3个重复。 细菌总数=同一稀释度平板上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检样:矿泉水等饮用水、河水、湖水、井水等。
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附录Ⅱ-1.3)
3.仪器与其它用具:三角烧瓶,广口瓶,吸管,培养皿,试管,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⑴饮用水:采样前,先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灭菌,以灭菌移液管或移液枪取水样。
⑵河水、湖水、池水:应取距水面10 cm~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已灭菌的带玻璃塞的广口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使瓶口向上,拔去瓶塞,待水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在一定深度采水样时,需要用特制的采水器(图14-14)。采水器是一金属框,内装玻璃瓶,其底部装有重沉坠,可按需要坠入一定深度。瓶盖上系有一绳索,拉吊绳索即可打开瓶盖,待水样瓶中水盛满后,放松绳索,即自行盖上瓶盖。水样采集后,将水样瓶取出,并立即用无菌棉塞或灭菌胶塞塞好瓶口,以备检验。
水样采集后应立即检验,如需要保存或运送,应采取冰镇措施,但一般要求不得超过4 h。
图14-14采水器
1-开瓶绳索2-铁框3-瓶盖4-水样瓶5-沉坠
2.细菌总数的测定
⑴饮用水:
①用灭菌吸管吸取0.2mL水样,涂布于事先准备好平板中,共做2个平皿。
②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15mL~20 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③将平皿倒置于37℃培养箱内,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⑵河水、湖水池水等:
①稀释水样:取3支装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取0.5mL水样注入到第一支装有4.5毫升无菌水的试管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上述稀释液0.5mL,加入到第二支管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分别制成稀释度为10-1、10-2、10-3的均匀稀释液。稀释倍数视水样污染程度而定,一般中度污染水样,取10-1、10-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严重污染水样取10-2、10-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②自最后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各取0.2mL稀释水,涂布于事先准备好平板中,共做2个平皿。
③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倒置于37℃培养箱内,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3.菌落计数方法:参见微生物学实验平板菌落计数部分。
五、实验结果(要求每组除自来水之外,还要选两种水源检测,共计三种)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报告所检测水样的细菌总数。
1.自来水
平板
菌落数
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个/mL)
2.河水、湖水或池水等
稀释度
10-1
10-2
10-3
平板
1
2
1
2
1
2
菌落数
平均菌落数
计算方法
细菌总数(个/mL)
3、对得到的菌落进行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观察,画出菌体的形态图,说明革兰氏染色的结果。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材料与设备:
1、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氢氧化钠、硫代硫酸钠、结晶紫、革兰氏染色所需的试剂。
2、器皿:500ml和250ml三角瓶、培养皿、试管、5ml和1ml移液器(吸头)、pH试纸(5-9)、载玻片、纱布、牛皮纸、棉绳。
3、设备:灭菌锅、培养箱、摇床、超净台、显微镜、电子天平、烘箱。
综合实验报告写作格式:
题目
作者(小组全部成员,自己为第一作者)
前言
材料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贡献率(%):
微生物综合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样的采集和水样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和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3.复习、巩固微生物实验的各单元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是进行水质检验的必要项目之一,主要作为判定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本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来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该法是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来进行计数。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L水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它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和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的所有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只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需氧条件下,37℃培养36-48 h,所得到的细菌绝大部分是腐生性的嗜中温性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