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

实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
实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

实验2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大肠菌群数量在引用水中的重要性

2.学习掌握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测定大肠菌群数

二、原理

若水源被粪便污染,则有可能也被肠道病原菌污染,然而肠道病原菌在水中容易死亡与变异,因此数量较少,要从中特别是自来水中分离出病原菌常较困难与费时,这样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指示菌,此指示菌要求是大量出现在粪便中的非病原菌,并且和水源病原菌相比是较易检出的。若指示菌在水中不存在或数量很少,则大多数情况也保证没有病原菌。最广泛应用的指示菌是大肠菌群,它的定义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杆状细菌,并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oC、24~48h培养能产酸产气,根据水中大肠菌群的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所污染,并间接推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我国规定每升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其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

检查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两种。多管发酵法使用历史较久,又称水的标准分析方法,为我国大多数卫生单位与水厂所采用;滤膜法是一种快速的替代方法,而且结果重复性好,又能测定大体积的水样,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大城市的水厂采用此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锥形瓶(500 ml)、试管(18 mm×180 mm)、大试管(容积150 ml)、移液管1 ml 及10ml、培养皿(直径90 mm)、接种环、试管架1个。

2.革兰氏染色液一套:草酸铵结晶紫、革氏碘液、95%乙醇、蕃红染液

3.显微镜

4.自来水(或受粪便污染的河、湖水)400ml

5.蛋白胨、乳糖、磷酸氢二钾、琼脂、无水亚硫酸钠、牛肉膏、氯化钠、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2%伊红水溶液、0.5%美蓝水溶液。

6.10%NaOH、10%HCl、精密pH试纸6.4~8.4。

四、实验前准备工作

(一)配培养基

1.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供多管发酵法的复发酵用)

配方:蛋白胨10g、牛肉膏3g、乳糖5g、氯化钠5g、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 ml、蒸馏水1 000ml、pH=7.2~7.4。

制备:按配方分别称取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加热溶解于1 000 ml蒸馏水,调整pH为7.2~7.4。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 ml,充分混匀后分装于试管内,每管10 ml,另取一小倒管装满培养基倒放入试管内。塞好棉塞、包扎。置于高压灭菌锅内以0.7kg/cm2(115℃)灭菌20min,取出置于阴冷处备用。

2.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供多管法初发酵用)

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浓缩三倍配制,分装于试管中,每管5ml。再分装大试管,每管装50ml,然后在每管内倒放装满培养基的小导管、塞棉塞、包扎,置高压灭菌锅内以0.7kg/cm2(115℃)灭菌20min,取出置于阴冷处备用。

3.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即远滕氏培养基),供多管发酵法的平板划线用

配方: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3.5g、琼脂20~30g、蒸馏水1000ml、无水亚硫酸钠5g左右、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

制备:先将琼脂加入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胨,混匀使之溶解,加蒸馏水补足至l 000 ml,调整pH为7.2~7.4,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

加入乳糖,混匀后定量分装于锥形瓶内,置高压灭菌锅内以0.7 kg/cm2灭菌20min,取出置于阴冷处备用。

现市场上有售配制好的乳糖发酵培养基,使用方便。

4.伊红美蓝培养基

配方:蛋白胨10g、乳糖10 g、磷酸氢二钾2 g、琼脂20~30 g、蒸溜水1000ml、2%伊红水溶液10 m1、0.5%美蓝水溶液13 ml

制备:按品红亚硫酸钠的制备过程制备。

现市场上有售配制好的伊红美蓝培养基,使用方便。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大肠菌群的测定

1.多管发酵MPN法(按三个步骤进行)

多管发酵法适用于饮用水、水源水,特别是浑浊度高的水中的大肠菌群测定。

(1)生活饮用水的测定步骤

①初步发酵试验在2支各装有50 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大发酵管中,以无菌操作各加入100ml水样。在10支各装有5 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以无菌操作各加入10ml水样.混匀后冒于37oC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其产酸产气的情况。

情况分析:

a.若培养基红色不变为黄色,小导管没有气体,即不产酸不产气,为阴性反应,表明无大肠菌群存在。

b.若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小导管有气体产生,即产酸又产气,为阳性反应,说明有大肠菌群存在。

c.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说明产酸,但不产气,仍为阳性反应,表明有大肠菌群存在。结果为阳性者,说明水可能被粪便污染,需进一步检验。

d.若小倒管有气体,培养基红色不变,也不浑浊,是操作技术上有问题,应重作检验。

②确定性试验用平板划线分离,将经培养24 h后产酸(培养基呈黄色)、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取出,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一环发酵液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共三个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18~24 h,观察菌落特征。如果平板上长有如下特征的菌落并经涂片和进行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则表明有大肠菌群存在。

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a.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b.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c.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a.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b.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c. 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③复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在具有上述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无芽孢杆菌的菌落上挑取一环于装有10ml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发酵管内,每管可接种同一平板上(即同一初发酵管)的1~3个典型菌落的细菌。盖上棉塞置于37oC恒温箱内培养24h,有产酸、产气者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菌(瓶)数查表。报告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2)水源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步骤(一)

①稀释水样根据水源水的清洁程度确定水样的稀释倍数,除严重污染外,一般稀释倍数为10-1及10-2,稀释方法如实验七中所述的10倍稀释法(均需无菌操作)。

②初步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ml 10-2、10-1的稀释水样及l ml原水样,分别注入装有10 ml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发酵管中,另取10ml原水样注入装有5 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发酵管中(注:如果为较清洁的水样,可再取100ml 水样注入装有50ml三倍浓缩的乳糖蛋白胨培养基发酵瓶中)。置37oC恒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以后的测定步骤与生活饮用水的测定方法相同。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或瓶数查表,报告每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

(3)水源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步骤(二)

①稀释水样将水样作10倍稀释。

②于各装有5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个试管中,各加10ml水样。于装有10 ml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个试管中,各加l ml水样。于装有10ml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个试管中,各加1 ml 10-1的稀释水样。三个稀释度,共计15管。将各管充分混匀,置于37oC 恒温箱中培养24h。

③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的检验步骤同“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

④根据证实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表,即可求得每100ml水样中存在的大肠菌群数。乘以10即为1L水中的大肠菌群数。

2.滤膜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饮用水和低浊度的水源水

(1)原理:滤膜是一种微孔薄膜,孔径0.45~0.65微米,能滤过大量水样并将水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算出每L水样中含有的大肠菌群数。

(2)仪器与材料:除与多管发酵法的相同外,另还有:过滤器、抽滤设备、无菌镊子、滤膜(直径3.5 cm和4.7 cm)。

(3)培养基: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乙)

配方:蛋白胨10g、酵母浸膏5g、牛肉膏5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3.5g、琼脂15~20g、无水亚硫酸钠5g左右、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20ml、蒸馏水1 000ml,pH=7.2~7.4。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与多管发酵法相同)。

乳糖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

配方:蛋白胨10g、牛肉膏5g、酵母浸膏5g、乳糖10g、琼脂5g、蒸馏水l 000ml,pH =7.2~7.4。

(4)操作步骤:首先要作好准备工作,而后才是过滤水样。准备工作主要是滤膜和滤器的灭菌。

滤膜灭茵时,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蒸馏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滤器灭菌使用高压灭菌锅在121oC下,灭菌20min。

过滤水样时,用无菌镊子夹住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贴在滤器上,稳妥地固定好滤器,将333ml水样(如果水样中含菌量多,可减少过滤水样)注入滤器中,加盖,打开滤器阀门,在-500Pa下抽滤。水样滤毕,再抽气5s,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镊子夹住滤膜边缘移放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平板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间不得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入37oC恒温箱内培养22~24h后观察结果。挑取具有大肠菌群菌落特征的菌落(菌落特征见上述多管发酵法)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将具有大肠菌群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无芽孢杆菌接种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或乳糖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经37℃培养,前者于24h产酸产气者;或后者经6~8h培养后产气者,则判定为大肠菌群阳性。

计算每L水样中大肠菌群数,即将平板上长出的大肠菌落总数乘以3。

六实验报告

1 记录结果,根据你的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是否符合标准。

2 测定大肠菌群数有何实际意义?为什么选用大肠菌群作为水的卫生指标?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方法概要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1 ℃、48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一)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二)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一)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二)吸管:有 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三)试管:大小约150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四)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9 mm 之玻璃管。(五)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七)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八)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2℃者。(九)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

时,须能精秤至0、001 g。()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1℃者。 (一)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 或1、 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二)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三)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四)p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一)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二)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胰化蛋白胨(Tryptose) 20、0g乳糖(Lactose) 5、0g氯化钠(NaCl) 5、0g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0、1g试剂水 1L 配成2倍浓度(取 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1.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培养基与试剂 营养琼脂成分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 kPa(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仪器和材料 4.1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 4.2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 镊子、试管架等。 4.3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样品采集 5.1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 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ml。 5.2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 200毫升。 5.3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 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检验步骤 6.1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 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 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6.2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水中大肠杆菌地检测方法

附件 水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 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l.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三、器材 l.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水。 2.仪器或其他用具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操作步骤 l.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min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 5min后,以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l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测定 (1)自来水

①用灭菌吸管吸取lml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共做两个平皿。 ②分别倾注约15mL己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③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作空自对照。 ④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⑤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即为lml水样的细菌总数。 (2)池水、xx或xx等 ①稀释水样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水。取lml水样注入第一管9ml灭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 1、10-2与10-3。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 一般中等污秽水样,取10- 1、10- 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秽严重的取10- 2、10- 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②自最后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各取lmL稀释水加入空的灭菌培养皿中,每一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 ③各倾注15ml已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放在桌上摇匀。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1.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菌落总数standardplate-count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培养基与试剂 营养琼脂成分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kPa(121° C,15lb)湿热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仪器和材料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样品采集 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ml。

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稀释液。 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刻度吸管。 用灭菌吸管吸取1ml未稀释的水样和2~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注入灭菌培养皿内,其余操作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 7.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固体样品) 药品: 1、平板计数琼脂 2、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3、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4、氯化钠 设备材料: 烧杯、三角瓶、广口瓶、培养皿、刻度吸管、倒气管、玻璃 棒、试管、硅胶塞、洗耳球、棉花、布或报纸等。 一、准备工作 (指导书是按一个样品所需物品准备的,实验室可按样品量增加) 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准备----用于菌落总数测定 将三角瓶放在电子称上,去皮,按平板计数琼脂使用说明称量,加 200ml蒸馏水搅拌,放电炉上煮沸加热煮沸,充分溶解,盖上硅胶塞,用报纸或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 2、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用于大肠菌群测定 (a)将烧杯放在电子称上,去皮,按使用说明称量,加100ml蒸馏水搅拌,放电炉上煮沸,充分溶解。 (b)用10ml(毫升)的吸管分装到9支(18*180规格)试管中,每支试管加10ml的月桂基溶液LST (合计90毫升)。 (c)9支试管分别放入倒气管(开口向下),排气,盖上硅胶塞。

3、0.85%的生理盐水----用于样品稀释 将广口瓶去皮,称取氯化钠1.91g加225ml蒸馏水,摇匀,用报纸 或布包好,再用橡皮筋扎紧;同样配制第二瓶。 4、准备2个空试管,盖上硅胶塞----用于样品稀释。 5、准备8个培养皿,用布包扎好。 6、准备至少3支5ml和1支10ml带有刻度的吸管,用布包扎好(顶部可用棉球塞住,防止吸液时,液体不慎吸入洗耳球)。 7、准备操作的工具:剪刀1把、镊子1个、勺子等打开产品包装所需工具,用布包扎好。 二、使用灭菌锅灭菌 1、检查灭菌锅底部加热管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要高过加热丝。 2、将上面准备好的7步骤物品逐一放入锅内,注意:滴定管吸口向下,有棉球的向上。 3、盖上火菌锅盖子时,将排气管插到排气口内,注意从对角线开始拧紧螺丝,将排气阀打开(安全阀始终关闭),通电后,待排气阀放气3分钟后(锅内冷空气已经排完),关闭排气阀。 4、查看灭菌锅的压力表,当温度升到121°,压力升到0.1MP(兆帕)时,灭菌维持15分钟后(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断电自然冷却到接近“ 0”度后,慢慢打开排气阀,再对角拧开灭菌锅。 三、无菌操作 进无菌室前的准备:放好工具(酒精灯,记号笔,消毒用75%酒精棉球,洗耳球,电子称),打开紫外线杀菌灯,杀菌30分钟后关闭,再等

水 中 细 菌 总 数 的 检 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规定水样中细菌总数测定是1m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优点: 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和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 缺点:手续较繁,而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细菌卫生标准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箱、冰箱、无菌接种间。 2、消毒酒精、消毒水。 3、试管、三角瓶、平皿、刻度吸管、涂布器等(实验前包扎灭菌处理好备用) 4、培养基 蛋白胨10g 牛肉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0~20g 蒸馏水1000ml 制备方法: 按照实际的需要量,按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 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用高压蒸汽灭菌锅121℃灭菌20min,倒制成平板后储存于冷处备用。 5、水样:自来水、中水。 四、实验内容: (一)、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前事先准备好培养基平板(方法见上),每小组2-4个平板。(二)、取水样: 1、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 打开龙头放水1-2分钟,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2、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 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 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1.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 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 培养基与试剂 2.1 营养琼脂成分 2.2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10 3.43 kPa(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 仪器和材料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 样品采集 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ml。 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 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 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稀释液。 吸取1:10稀释液1 ml,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刻度吸管。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未稀释的水样和2~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注入灭菌培养皿内,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附件 水中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 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 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十二) 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 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 (十三) 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 (十四) p H计:精确度达 pH单位。 五、试剂 (一) 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 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 (二) 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 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细菌总数 (2)学习和掌握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中的病菌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因此,粪便管理在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但直接检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较困难的,常用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群数,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为1m1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超过此数,表示水源可能受粪便等污染严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所谓细菌总数是指1mL或1g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所用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由于计算的是平板上形成的菌落(colony-forming unit,cfu)数,故其单位应是cfu/g(mL)。它反映的是检样中活菌的数量。 (三)实验器材 (1) 菌落总数的测定: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2)器材:灭菌三角瓶,灭菌的具塞三角瓶,灭菌平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 (1)水样的采集: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min,以灭菌三角瓶接取水样以备分析。 2)池水、河水、湖水等地面水源水:在距岸边5m处,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具塞三角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如果不能在2h内检测的,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的测定: 1)水样稀释及培养: ①按无菌操作法,将水样作10倍系列稀释: ⑦根据对水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饮用水如自来水、深井水等,一般选择1、1:10两种浓度;水源水如河水等,比较清洁的可选择1:10、1:100、1:1000 三种稀释度;污染水—被选择1:100、1:1000、1:10000三种稀释度),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3个重复。

水中细菌检测详解

水中细菌检测详解(1)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细菌的形体极为微小,绝大多数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肉眼不能看见,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各种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其固定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如果细菌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它的形态特征往往也随之改变。一般所指的细菌外形是在适宜条件下生长旺盛的细菌的正常外形。 1.细菌的大小:通常以微米(μm)为单位,1μm等于1/1000mm,各种细菌的大小并不一样,即使同一种细菌中,其大小亦有出入,如伤寒杆菌的长度在1~3μm。多数的球菌直径在O.5~1.Oμm,杆菌一般长约1.O~5.oμm,宽约0.5μm,螺旋体相差较大,在2~500μm之 间。 2.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排列分类:可分为3种(如图)。 (1)球菌——单独存在时呈球形,按菌体分裂过程中各个菌体彼此间的排列,在形态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单球菌:菌体单独存在。 2)双球菌:分裂后成双排列,两菌体接触面较平坦,排成两个半月形成肾脏形。 3)链球菌:一个平面分裂菌体排列成链条状。 4)四联球菌:两个平面分裂排列成田字形。 5)八叠球菌:三个平面分裂排列成立方体,类似捆扎的包裹。 6)葡萄球菌:多个平面分裂排列不规则,宛如一束葡萄。 (2)杆菌——菌体如杆状。有的挺直,有的稍弯。各杆菌的长短、粗细有很大差别。多数杆菌的两端为钝圆,亦有少数呈方形,菌体两侧或平行、或中央部分较粗如梭状,或有一处或数处突出。根据其排列组合情况,也可有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之分。不过杆菌的排列特征远不如球菌那样固定,同一种杆菌往往可以有3种形态同时存在。 (3)螺形菌——菌体弯曲呈逗点状者称弧菌(有一个弯曲),如霍乱弧菌;菌体有1~4个螺纹者称螺旋菌。 3.细菌的多形态性:许多细菌虽在正常的环境中、新鲜的培养物中,亦往往出现不规则的形态,粗细长短常不一致,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叫做多形性。多

实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

实验2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大肠菌群数量在引用水中的重要性 2.学习掌握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测定大肠菌群数 二、原理 若水源被粪便污染,则有可能也被肠道病原菌污染,然而肠道病原菌在水中容易死亡与变异,因此数量较少,要从中特别是自来水中分离出病原菌常较困难与费时,这样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指示菌,此指示菌要求是大量出现在粪便中的非病原菌,并且和水源病原菌相比是较易检出的。若指示菌在水中不存在或数量很少,则大多数情况也保证没有病原菌。最广泛应用的指示菌是大肠菌群,它的定义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杆状细菌,并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oC、24~48h培养能产酸产气,根据水中大肠菌群的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所污染,并间接推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我国规定每升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其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 检查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多管发酵法与滤膜法两种。多管发酵法使用历史较久,又称水的标准分析方法,为我国大多数卫生单位与水厂所采用;滤膜法是一种快速的替代方法,而且结果重复性好,又能测定大体积的水样,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大城市的水厂采用此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锥形瓶(500 ml)、试管(18 mm×180 mm)、大试管(容积150 ml)、移液管1 ml 及10ml、培养皿(直径90 mm)、接种环、试管架1个。 2.革兰氏染色液一套:草酸铵结晶紫、革氏碘液、95%乙醇、蕃红染液 3.显微镜 4.自来水(或受粪便污染的河、湖水)400ml 5.蛋白胨、乳糖、磷酸氢二钾、琼脂、无水亚硫酸钠、牛肉膏、氯化钠、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2%伊红水溶液、0.5%美蓝水溶液。 6.10%NaOH、10%HCl、精密pH试纸6.4~8.4。 四、实验前准备工作 (一)配培养基 1.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供多管发酵法的复发酵用) 配方:蛋白胨10g、牛肉膏3g、乳糖5g、氯化钠5g、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 ml、蒸馏水1 000ml、pH=7.2~7.4。 制备:按配方分别称取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加热溶解于1 000 ml蒸馏水,调整pH为7.2~7.4。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 ml,充分混匀后分装于试管内,每管10 ml,另取一小倒管装满培养基倒放入试管内。塞好棉塞、包扎。置于高压灭菌锅内以0.7kg/cm2(115℃)灭菌20min,取出置于阴冷处备用。 2.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供多管法初发酵用) 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浓缩三倍配制,分装于试管中,每管5ml。再分装大试管,每管装50ml,然后在每管内倒放装满培养基的小导管、塞棉塞、包扎,置高压灭菌锅内以0.7kg/cm2(115℃)灭菌20min,取出置于阴冷处备用。 3.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即远滕氏培养基),供多管发酵法的平板划线用 配方:蛋白胨10g、乳糖10g、磷酸氢二钾3.5g、琼脂20~30g、蒸馏水1000ml、无水亚硫酸钠5g左右、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 制备:先将琼脂加入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胨,混匀使之溶解,加蒸馏水补足至l 000 ml,调整pH为7.2~7.4,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及检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

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 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食品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中,通常将其作为指示菌来评价食品粪源性污染的程度。本文简述了大肠杆菌的传统检测方法-滤膜法、多管发酵法、平板计数法等技术,以及一些快速方法-酶底物法、聚合酶技术,这些方法应用缩短了检测流程和时间,为在大工业生产中微生物控制提供了具有时效性的检测技术。 标签:大肠杆菌检测技术食品安全 0 引言 大肠杆菌又称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在1885年由德国细菌学家Theodor Escherich分离出来的,其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能够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正常寄居,随着人和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其中五种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与人类疾病相关:肠毒素性、致病性、出血性、侵袭性和粘附性大肠杆菌。乳品中大肠杆菌一旦被检测出,就意味着其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因此,该菌很早就已经被用作食品粪源性污染的卫生学指标,并相应的出现了大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介绍以往采用的传统方法,及目前所使用的新检测技术。 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1.1 生物学特性 大肠杆菌体积约为0.6-0.7μm3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有时会近似球状菌。有些菌株有荚膜或微荚膜,无芽孢,含有4-6根鞭毛,会游动,长有菌毛。该类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属于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特点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细胞壁的内测是细胞膜,细胞壁主要由肤聚糖和外部膜结构组成,具有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及蛋白质组成;细胞质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含有蛋白质、脂类、水、核酸等物质成份。 1.2 致病性 大肠杆菌一般没有致病性,但当大肠杆菌的菌落数超过人体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产生疾病隐患。婴儿感染大肠杆菌可能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会引起败血症等疾患;肠道感染时会出现如水泻、带血腹泻、腹绞痛、发烧、呕吐等,严重时,可并发急性肾炎;如果肠道以外的器官被大肠杆菌感染,则可能引起人体肠胃炎、尿道炎、膀胱炎、阑尾炎等。 2 测定方法 传统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比浊法、稀释平板计数法等;其特点:不具时

微生物综合性实验__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微生物综合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样的采集和水样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和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3.复习、巩固微生物实验的各单元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是进行水质检验的必要项目之一,主要作为判定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本试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来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该法是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来进行计数。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 mL水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它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和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的所有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只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需氧条件下,37℃培养36-48 h,所得到的细菌绝大部分是腐生性的嗜中温性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三、实验材料 1.检样:矿泉水等饮用水、河水、湖水、井水等。 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附录Ⅱ-1.3) 3.仪器与其它用具:三角烧瓶,广口瓶,吸管,培养皿,试管,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 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⑴饮用水:采样前,先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灭菌,以灭菌移液管或移液枪取水样。 ⑵河水、湖水、池水:应取距水面10 cm~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已灭菌的带玻璃塞的广口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使瓶口向上,拔去瓶塞,待水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在一定深度采水样时,需要用特制的采水器(图14-14)。采水器是一金属框,内装玻璃瓶,其底部装有重沉坠,可按需要坠入一定深度。瓶盖上系有一绳索,拉吊绳索即可打开瓶盖,待水样瓶中水盛满后,放松绳索,即自行盖上瓶盖。水样采集后,将水样瓶取出,并立即用无菌棉塞或灭菌胶塞塞好瓶口,以备检验。 水样采集后应立即检验,如需要保存或运送,应采取冰镇措施,但一般要求不得超过4 h。 图14-14 采水器 1-开瓶绳索2-铁框3-瓶盖4-水样瓶5-沉坠 2. 细菌总数的测定 ⑴饮用水: ①用灭菌吸管吸取0.2 mL水样,涂布于事先准备好平板中,共做2个平皿。 ②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15 mL~20 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③将平皿倒置于37℃培养箱内,培养24 h,进行菌落计数。 ⑵河水、湖水、池水等:

细菌总数的测定

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1.概述 本法适用于生活用水、循环冷却水及其它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也适用于反渗透脱盐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细菌总数的要求:≤1×105个/mL。 2.方法介绍 本法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收集循环冷却水中的黏泥,所得的黏泥用石英砂充分研磨使细胞分散,再利用平皿计数技术在(29±1)℃培养72h来测定黏泥中的细菌总数。 3.试剂和材料 3.1 牛肉膏,生化试剂。 3.2 蛋白胨,生化试剂。 3.3 NaCl. 3.4琼脂,生物试剂。 3.5 NaOH溶液,40g/L。 3.6 HCl,1+11溶液。 3.7 乙醇溶液,75%。 3.8 牛皮纸。 3.9 医用脱脂棉。 3.10 医用脱脂纱布。 3.11 石英砂,210~150μm 。 4.仪器和设备

4.1 25号浮游生物网。 4.2 量筒,25mL和500mL。 4.3 转子流量计。 4.4 瓷研钵。 4.5 无菌箱(室)或超净工作台。 4.6 蒸汽压力灭菌器。 4.7 生化培养箱。 4.8 电热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60~280)±2]℃. 4.9 刻度吸管,1mL和5mL。 4.10 磨口三角瓶,100mL。 4.11容量瓶,1000mL。 4.12 培养皿,d90mm 。 4.13 三角瓶,500mL。 4.14 搪瓷量杯,1000mL。 5.试验前的准备 5.1 培养基的制备 称取下列试剂: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NaCl5.0g,琼脂15.0g。将上述试剂加水约950mL,在电炉上加热溶解后,趁热用四层医用脱脂纱布过滤于搪瓷量杯中,并用热水补充至1000mL。用NaOH溶液或HCl溶液调节pH值至7.2±2,并分装在500mL三角瓶中,每瓶分装量不超过其总容量的2/3。塞上棉塞,用牛皮纸把瓶口包好,用蒸汽压力灭菌器在(121±1)℃下灭菌15min,此为灭过菌的培养基。

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样品制备: 以无菌操作取25 g样品,放入装有225 mL稀释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 r/min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磨的方法代替)。 稀释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如10**-2、10**-3、10**-4……。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LST和EC初步筛选: 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48±2h。 观察试管的产气情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将所有48±2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将所有接种的EC肉汤管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48±2h。 EMB平板: 取其产气管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平板,36±1℃培养24±2h。 检查平板上有无具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菌落。

如有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典型菌落;如无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可疑菌落。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中心部位,移种到营养琼脂斜面上,36±1℃培养18~24h。 生化试验: 将斜面培养物移种到下列培养基中进行生化试验。 1 色氨酸肉汤:在36±1℃培养24±2h后,加Kovacs氏试剂0.2~0.3mL,上层出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反应。 2 MR-VP培养基:在36±1℃培养48±2h。以无菌操作移取培养物1 mL至 13mm×100mm试管中,加5%α-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氢氧化钾溶液0.2mL和少许肌酸结晶,振摇试管后静置2h,如出现伊红色,为VP试验阳性。 将MR-VP培养物的剩余部分再培养48h滴加5 滴甲基红溶液。如培养物变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若变黄色则为阴性反应。 3 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于36±1℃培养96h记录有无生长。 4 LST肉汤:于36±1℃培养48±2h,观察试管中是否产气。 5 革兰氏染色:取18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 大肠杆菌与非大肠杆菌生化鉴别如下: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大肠菌群的检测.docx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大肠菌群的检测(1) 录入时间 :2010-9-25 11:17:29来源:生物信息网 (一 ) 实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意义。 (2)学习和掌握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二 ) 实验原理 水是微生物广泛分布的天然环境。各种天然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水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有:水中的水生性微生物( 如光合藻类 ) 、来自土壤径流、降雨的外来菌群和来自下水道的污染物和人畜的 排泄物等。水中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排泄物。 水的微生物学的检验,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保证饮水安全和控制传染病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每升中不超过 3 个,细菌总数每mL不超 过 100 个。 所谓细菌总数是指算的是平板上形成的菌落 1mL或 1g 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所用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由于计(colony-forming unit,cfu)数,故其单位应是cfu/g(mL)。它反映的是检样中 活菌的数量。 所谓大肠菌群,是指在 37℃24h 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的总 称,主要由肠杆菌科中四个属内的细菌组成,即埃希氏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水的大肠菌群数是指100mL水检样内含有的大肠菌群实际数值,以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主要有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和厌氧芽胞杆菌等多种细菌。这些细菌都可随人畜排泄 物进入水源,由于大肠菌群在肠道内数量最多,所以,水源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是直接反映水源被人畜排 泄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已公认大肠菌群的存在是粪便污染的指标。因而对饮用水必须进 行大肠菌群的检查。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常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多管发酵法可运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 作繁琐,需要时间长。滤膜法仅适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单、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易于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