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循环PPT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氮循环(PPT课件)

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
D 一种化肥(
)
A.氯化钾 B. 硫酸钾 C. 过磷酸钙 D. 尿素
9. 国外施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农田,它的动机
是( C )
①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利;②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值; ③有利于土壤的Ca2+、Mg2+被植物吸收;④加速光合 作用进行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③正确
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 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较慢 但较长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施 用能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棉花你的叶子为什么变黄了? 因为我缺氮!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磷肥,作物矮小瘦弱,分枝少,叶片暗绿色,叶缘、 叶柄出现紫色。
壤中较少,而植物摄取量又较多的是哪些元素?
N、P、K
氮肥
磷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肥料
化学肥料
钾肥 复合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
农家肥料:如厩肥、人粪尿、绿肥等。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
常含多种营养元素,营
但营养元素的含量大
养元素含量较少
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 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
5、铵盐不能跟( K2CO3 ) 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否则会 降低肥效。
CD 6.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 NH4Cl
B. NH4NO3
C. KH2PO4
D. KNO3
D 7. 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氨气的是( )
氮的循环课件

bmolO2 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 比是()
A、a/b
B、a/2b
C、a/a+2b D、a/2(a+b)
4、“一场雷雨一次肥” ,请写出有 关化学方程式
❖ 作业: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指 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
N2
NO
NO2
❖
NH3
HNO3
第三章 第二节 氮的循环
闪电时空气中会发 生哪些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和生成的 物质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有什么影响?
闪电
一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N2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变化
❖ (1)氮气
❖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略小。
❖ 分子结构:
❖ 分子式:N2
❖ 电子式::N
×× ××× ×
❖
❖ 固氮方法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高能固氮
人工固氮 工业固氮 仿生固氮
(3)NO、NO2的性质:
❖ 请阅读P82—资料在线
❖ NO2 : ❖ 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毒的气体,易溶
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NO: ❖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难溶于水的气体。
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明星分子。 ❖ 讨论:根据NO2、NO的化合价推测它们的化
学性质?
练习:
❖ 1、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可能是高价态氮的还原产物 ❖ B、一氧化氮可能是低价态氮的氧化产物 ❖ C、一氧化氮可用来造硝酸 ❖ D、一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2、起固氮作用的反应是()
❖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
❖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 ❖ D、由NH3造硝酸铵 3、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
氮的循环ppt课件

稀硝酸和浓硝酸都有强氧化性
41
与金属(除Au、Pt外)反应:(看视频)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Cu+4H++2NO3 Cu2++2NO2 +2H2O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哈伯,F. Fritz Haber 1868~1934
14
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
柏吉斯,F Friedrich Bergius 1884~1949 德国燃料化学家.
15
二、氨气 工业合成氨:
N2+3H2========2NH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1.氨的性质 ⑴氨的物理性质
16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制氮肥 铵盐
有机合成 工业原料
氨的用途
制硝酸 纯碱
致冷剂
30
2.氨的实验室制法(看视频)
(1)药品: (2)原理: (3)装置: (4)收集:
氯化铵晶体、消石灰固体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固+固加热型
(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向下排空气法
(5)验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常见唯一的碱性气体)
18
烧杯里的液体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
丽的喷泉;烧瓶中的液体呈
。
红色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 。使烧瓶内 气压急剧下降。
②氨气水溶液呈
氮的循环PPT课件

氮的循环
联想•质疑
雷电交加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有关的
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产生了哪些物质? 这些化学反应和所产生的物质对于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天上
自 然 界 中 氮 循 环
N2
NO NO2 HNO3
人间
NH3
地下
NH3 、NH4
+、 NO
—
3
氮循环中重要物质
• (1)氮气
放电
• •
B、与氢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
• 方向进行的反应。
把单质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叫氮的固定
高能固氮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 生物固氮 人工固氮
及时巩固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C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3
某集气瓶中装有NO然后倒置在水槽中再 向瓶内通入21mlO2时最后集气瓶中的液面 还在原来位置.则原集气瓶中NO 的体积为 ( B )ml • A 6 ml B 12 ml C 16 ml D 18ml
3 A ,B .C三种气体,A为无色,在一定条 件下A能与氧气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 它能与氧反应生成C, A,C气体均溶于水, 其水溶液分别呈碱性和酸性.推断 A ,B ,C的化学式. NO 2 NH 3 A C
课堂练习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 与排放NO2有关的是:(A B)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 C 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 NO 和O2混和气置于试管中,并 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 C ) •A D
联想•质疑
雷电交加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有关的
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产生了哪些物质? 这些化学反应和所产生的物质对于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天上
自 然 界 中 氮 循 环
N2
NO NO2 HNO3
人间
NH3
地下
NH3 、NH4
+、 NO
—
3
氮循环中重要物质
• (1)氮气
放电
• •
B、与氢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
• 方向进行的反应。
把单质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叫氮的固定
高能固氮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 生物固氮 人工固氮
及时巩固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C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3
某集气瓶中装有NO然后倒置在水槽中再 向瓶内通入21mlO2时最后集气瓶中的液面 还在原来位置.则原集气瓶中NO 的体积为 ( B )ml • A 6 ml B 12 ml C 16 ml D 18ml
3 A ,B .C三种气体,A为无色,在一定条 件下A能与氧气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 它能与氧反应生成C, A,C气体均溶于水, 其水溶液分别呈碱性和酸性.推断 A ,B ,C的化学式. NO 2 NH 3 A C
课堂练习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 与排放NO2有关的是:(A B)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 C 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2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 NO 和O2混和气置于试管中,并 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 C ) •A D
《氮的循环》课件

平衡的重要性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自然界的氮素循环和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
影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平衡的因素包括环境条件、微生物活 性、土壤和水域的特性等。
平衡的维护
维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 使用化肥、控制土壤和水域的污染等。
05
氮的循环与环境
细菌完成。
氨化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化 为氨的过程,是许多植物 和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
。
氮的循环的重要性
氮的循环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是生物圈中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
氮的循环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合理利用和管理氮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质量。
同时,氮的循环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如过量排放含氮气体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加 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加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减少氮气排放、改善氮的循环利 用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
施之一。
氮的循环与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多,导致水生生物大量繁殖的 现象。
氮的循环过程中,过量的氮气排放和流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氮的排放和合理利用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硝酸盐
氨在有氧条件下被氧化成硝酸盐 ,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之一
,对农业非常重要。
硝酸
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会产生大量能 量,这是人类利用能源的一种方式 ,如通过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 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氮气
在自然环境中,氨通过生物固氮作 用和闪电等自然现象转化成氮气, 重新回到大气中,完成氮的循环。
04
反硝化作用
01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自然界的氮素循环和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
影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平衡的因素包括环境条件、微生物活 性、土壤和水域的特性等。
平衡的维护
维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 使用化肥、控制土壤和水域的污染等。
05
氮的循环与环境
细菌完成。
氨化是将含氮有机物转化 为氨的过程,是许多植物 和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
。
氮的循环的重要性
氮的循环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是生物圈中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
氮的循环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合理利用和管理氮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质量。
同时,氮的循环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如过量排放含氮气体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加 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加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减少氮气排放、改善氮的循环利 用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
施之一。
氮的循环与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多,导致水生生物大量繁殖的 现象。
氮的循环过程中,过量的氮气排放和流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氮的排放和合理利用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硝酸盐
氨在有氧条件下被氧化成硝酸盐 ,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之一
,对农业非常重要。
硝酸
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会产生大量能 量,这是人类利用能源的一种方式 ,如通过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 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氮气
在自然环境中,氨通过生物固氮作 用和闪电等自然现象转化成氮气, 重新回到大气中,完成氮的循环。
04
反硝化作用
01
鲁科版必修一氮的循环ppt课件.pptx

③对汽车尾气进行净化处理。
东京展出富士重 工电动汽车概念
车R1e
酸雨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 危害
光化学烟雾
广 州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光化学烟雾
水体富营养化
被污染的河流
悲哀的海豚
【练一练】1、写出Ag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2、写出Fe与足量的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小结】
①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
2、化学性质
⑴不稳定性:
加热或光照
4HNO3 2H2O 4NO2 O2
[思考]为什么浓硝酸常呈黄色?
硝酸分解放出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而使浓硝酸呈黄色。
[思考]浓HNO3如何保存?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置于冷暗处。
(2)具有酸的通性:
⑶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Cu片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 Cu片逐渐溶解,有红棕色气体 放出,反应较快,溶液变为绿色。
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B)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
(2)如果用图甲装置产生喷泉成败的关键原因是:
。
练课堂习
1. 打 开 盛 浓 硝 酸 的 试 剂 瓶 盖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原因是
。用两只玻璃棒
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硝酸,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联想·质疑
闪电
闪电时空气中会发 生哪些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和生成的 物质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有什么影响?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有哪些?
N2、氮的氧化物、氨气、氨盐、HNO3
N2O5 HNO3 NO2 N2O4 N2O3 HNO2 NO
东京展出富士重 工电动汽车概念
车R1e
酸雨
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 危害
光化学烟雾
广 州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伦敦光化学烟雾
水体富营养化
被污染的河流
悲哀的海豚
【练一练】1、写出Ag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2、写出Fe与足量的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小结】
①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
2、化学性质
⑴不稳定性:
加热或光照
4HNO3 2H2O 4NO2 O2
[思考]为什么浓硝酸常呈黄色?
硝酸分解放出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而使浓硝酸呈黄色。
[思考]浓HNO3如何保存?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置于冷暗处。
(2)具有酸的通性:
⑶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Cu片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 Cu片逐渐溶解,有红棕色气体 放出,反应较快,溶液变为绿色。
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B)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
(2)如果用图甲装置产生喷泉成败的关键原因是:
。
练课堂习
1. 打 开 盛 浓 硝 酸 的 试 剂 瓶 盖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原因是
。用两只玻璃棒
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硝酸,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联想·质疑
闪电
闪电时空气中会发 生哪些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和生成的 物质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有什么影响?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有哪些?
N2、氮的氧化物、氨气、氨盐、HNO3
N2O5 HNO3 NO2 N2O4 N2O3 HNO2 NO
化学课件《氮的循环》优秀ppt14(8份) 鲁科版3

现象
反应程度 反应剧烈 反应缓慢
溶液变化 由无色变 绿色
由无色变 蓝色
气体
红棕色气体
无色气体,遇到 空气变红棕色
固体变化
逐渐溶解
硝酸与铜的反应
完成探究学案中的相关内容
硝酸在反应中都
Cu+4HN表O现3(氧了浓化)哪=性=些C性u(质NO?3)2+2NO2↑+2H2O
和酸性
~2e-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写出Fe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Fe+4HNO3(稀)==Fe(NO3)3+NO +2H2O
思考:1、为什么有的同学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2NO+O2==2NO2
2、还有的同学发现当铁粉过量时溶液会成浅绿色? Fe+2Fe(NO3)3==3Fe(NO3)2
总结:
(1)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氢气。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铁与稀HNO3反应时,HNO3过量,产物为Fe(NO3)3,Fe过量 ,产物为Fe(NO3)2 在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中,硝酸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2)硝酸能氧化除Au、Pt、Ti 以外的所有金属。但在常 温下,浓硝酸可使Al、Fe钝化,因此可用铝质或铁质容器 盛放浓硝酸。发生钝化时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3)做硝酸与金属反应实验时要注意用NaOH溶液吸收尾 气,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与非金属的反应
△
C+4HNO3 (浓) ==CO2↑+2H2O+4NO2↑
与非金属反应
非金属的产物是高价氧化 物(或酸) 硝酸的产物一般是NO2
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反应程度 反应剧烈 反应缓慢
溶液变化 由无色变 绿色
由无色变 蓝色
气体
红棕色气体
无色气体,遇到 空气变红棕色
固体变化
逐渐溶解
硝酸与铜的反应
完成探究学案中的相关内容
硝酸在反应中都
Cu+4HN表O现3(氧了浓化)哪=性=些C性u(质NO?3)2+2NO2↑+2H2O
和酸性
~2e-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写出Fe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Fe+4HNO3(稀)==Fe(NO3)3+NO +2H2O
思考:1、为什么有的同学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2NO+O2==2NO2
2、还有的同学发现当铁粉过量时溶液会成浅绿色? Fe+2Fe(NO3)3==3Fe(NO3)2
总结:
(1)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氢气。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铁与稀HNO3反应时,HNO3过量,产物为Fe(NO3)3,Fe过量 ,产物为Fe(NO3)2 在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中,硝酸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2)硝酸能氧化除Au、Pt、Ti 以外的所有金属。但在常 温下,浓硝酸可使Al、Fe钝化,因此可用铝质或铁质容器 盛放浓硝酸。发生钝化时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3)做硝酸与金属反应实验时要注意用NaOH溶液吸收尾 气,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与非金属的反应
△
C+4HNO3 (浓) ==CO2↑+2H2O+4NO2↑
与非金属反应
非金属的产物是高价氧化 物(或酸) 硝酸的产物一般是NO2
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氮的循环完整ppt课件

①2NH3+ 3Cl2= N2+ 6HCl (氨气不足) ② 8NH3+ 3Cl2= 6NH4Cl+N2(氨气过量)
NH3在纯氧中点燃即可燃烧,通常产物是N2和水
4NH3+3O2=2N2+6H2O
氨在纯氧中燃烧 氨氧化炉(中间是铂铑合金网)
4、氨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NH4Cl+Ca(O△H)2==
3NO2+H2O
2HNO3+NO
上述两个反应可多次循环,综合两式,整理得总反应式
4NO +3O2 +2H2O
4HNO3
NO 和O2的体积比为4:3,等体积混和,剩余O2 ¼
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的 1/8
迁移
将NO2和O2混和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
3NO2+H2O
2HNO3+NO
①
2NO +O2
法是
。
3.浓硝酸都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
4.将浓硝酸分解的气体收集在一支试管中,再
将试管到插在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
,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
5.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的现象
是
,再滴加几滴硝酸的现象
是
,原因是
,离子方
程式为
。
N2+O2 放电 2NO +O2 3NO2+H2O
2NO (无色,难溶于水) 2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2HNO3+NO
练习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体置 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多少?
分析: 2NO +O2
2NO2
答案:1/8
稀硝酸中,有无色气体, 溶液变黄或浅绿;浓硝酸 中,无明显现象
NH3在纯氧中点燃即可燃烧,通常产物是N2和水
4NH3+3O2=2N2+6H2O
氨在纯氧中燃烧 氨氧化炉(中间是铂铑合金网)
4、氨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NH4Cl+Ca(O△H)2==
3NO2+H2O
2HNO3+NO
上述两个反应可多次循环,综合两式,整理得总反应式
4NO +3O2 +2H2O
4HNO3
NO 和O2的体积比为4:3,等体积混和,剩余O2 ¼
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的 1/8
迁移
将NO2和O2混和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
3NO2+H2O
2HNO3+NO
①
2NO +O2
法是
。
3.浓硝酸都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
4.将浓硝酸分解的气体收集在一支试管中,再
将试管到插在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
,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
5.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的现象
是
,再滴加几滴硝酸的现象
是
,原因是
,离子方
程式为
。
N2+O2 放电 2NO +O2 3NO2+H2O
2NO (无色,难溶于水) 2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2HNO3+NO
练习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体置 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多少?
分析: 2NO +O2
2NO2
答案:1/8
稀硝酸中,有无色气体, 溶液变黄或浅绿;浓硝酸 中,无明显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将浓硝酸分解的气体收集在一支试管中,再 将试管到插在水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 ,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
5.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的现象 是 ,再滴加几滴硝酸的现象 是 ,原因是 ,离子方 程式为 。
N2O
NO
N2O3
NO2
N2O4
+5
N2O5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缺点: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 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NO2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优点: 一氧化氮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 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 用途:能使多种织物退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 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4、氨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
2. 装置: 固+固,加热型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①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4.检验方法: ②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棉花的作用:
防止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
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
产生喷泉的原理:
两个容器通过连接管组成连通 器,装有液体的容器压强远大 于另一个容器的压强(即产生较 大的压强差),就会产生喷泉
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
◇收集的氨气不纯或较少 ◇收集氨气时烧瓶潮湿
◇烧瓶装置气密性不好
◇导管过长
◇其他
练习、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
压强差。 (1)如图甲为喷泉实验 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 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 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 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B) A、HCl和H2O C、NH3和H2O B、O2和H2O D、CO2和NaOH 。
瓶口有白雾,有刺激 性气味
稀硝酸中,有无色气体, 溶液变蓝;浓硝酸中,有 红棕气体,溶液变蓝绿 稀硝酸中,有无色气体, 溶液变黄或浅绿;浓硝酸 中,无明显现象
易挥发,有刺激性气 味 能与铜反应 硝酸 具有 氧化 性
能与铁反应
归纳小结
1)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大。 2)硝酸的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合成氨厂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
(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气的性质
结 构
科学证明:拆开1mol 需 要945.8kJ能量, 拆开1molCl—Cl键只需要247kJ的能量
化学性质 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一、氮气的性质
•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 • 2、化学性质: • ①与O2反应 • ②与H2反应 • 3、氮气用途: • 保护气,合成氨,制化肥
催化剂
拓
展
氨气和氯气接触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什 么? 在纯氧中燃烧如何反应?
①2NH3+ 3Cl2= N2+ 6HCl (氨气不足) ② 8NH3+ 3Cl2= 6NH4Cl+N2(氨气过量)
NH3在纯氧中点燃即可燃烧,通常产物是N2和水
4NH3+3O2=2N2+6H2O
氨在纯氧中燃烧
氨氧化炉(中间是铂铑合金网)
② 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靠 近瓶口,看是否产生白烟
制氮肥 铵盐
制硝酸 纯碱
氨的用途
有机合成 工业原料 致冷剂
(三)硝酸及其应用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 造炸药、染料、塑料和硝酸盐等;也是 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
预 测
根据你所了解的硝酸及酸的性质预 测硝酸的性质。
实验与观察
现象与思考
(2)如果用图甲装置产生喷泉成败的关键原因是:
2、氨跟酸的反应
与 挥 NH3+HCl=NH4Cl (白烟) 发 性 的 NH3+HNO3=NH4NO3 (白烟) 酸 反 应 有 白 2NH3+H2SO4=(NH4)2SO4 烟
在新疆和青海的交界处,有一处山谷,每当牧民和牲 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电闪雷鸣,人、畜遭 雷击而毙命,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 当地人称为魔鬼谷。最近地质工作者揭开了谜底— 该地质表层处有一巨大磁铁矿,当人畜进入后形成尖 端放电。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来解释牧草茂 盛的原因。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1、2课时)
氮元素除了以氮气的形式存在空气中外, 还以哪些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图1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生物固氮
与大豆、蚕 豆等豆科植 物共生的根 瘤菌中存在 固氮酶,能 在常温常压 下把空气中 的氮气转变 为氨。
根瘤菌
工业固氮---合成氨
N2+3H2
2、氮的氧化物(形成氧化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N2O、NO、N2O3、NO2、N2O4、N2O5
俗语说“雷雨发庄稼”,这句话隐 含着什么原理?
N2+O2
放电
2NO (无色,难溶于水) 2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2HNO3+NO
2NO +O2 3NO2+H2O
氮的氧化物
+1 +2 +3 +4 +4
(1)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分类: 氮 的 固 定 自然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合成氨 仿生固氮
人工固氮
氮的 固定
人工固氮
使 空 气 中 游 离 态 的 氮 转 化 为 含 氮 化 合 物 叫 做 氮 的 固 定
高能固氮 N2+O2==2NO
NO+O2==NO2
放电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 工业固氮
2NO2+H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 2O=2HNO3+NO
练习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的混合气体置 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多少? 分析: 2NO +O2
3NO2+H2O 2NO2 2HNO3+NO
答案:1/8
上述两个反应可多次循环,综合两式,整理得总反应式 4NO +3O2 +2H2O 4HNO3
课堂练习
1. 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观察到的现象 是 ,原因是 。用两只玻璃棒 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硝酸,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实 验 室 看 到 的 浓 硝 酸 呈 黄 色 的 原 因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可见,保存浓硝酸的方 法是 。 3.浓硝酸都有氧化性的原因是 。
-3
催化剂
+2
氧气
①铂丝附近有 红棕色气体 ②铂丝保持红热 ③瓶口可能有白烟
灼热的 铂丝
浓氨水
综合应用
将烧红的铂丝伸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 使其接近液面,反应方程式:
4NH3+5O2===4NO+6H 高温 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HNO3+NH3=NH4NO3
NaOH和CaO 的混合物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 8NH3)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装置与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浓氨水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
(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CaO
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 瓶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NO2+H2O==2HNO3+NO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防生固氮
在相同条件下 能同时向正反两个 方向进行的反应称 为可逆反应
练习
下列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C ) A. N2+O2 B. N2+3Mg
放电 点燃
2NO Mg3N2 2HNO3+NO 2NH3
C. 3NO2+H2O
D. N2+3H2
2NO+O2==2NO2 N2+O2==2NO 3NO2+H2O==2HNO3+NO 进一步形成了硝酸盐
放电
迁 移
NH3和少量空气 无色酚酞溶液
NH3
闻气味的方法: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3、NH3具有还原性
4NH3+5O2=== 4NO+6H2O 高温
注意: (NH3在空气中反应) ①反应条件:催化剂、加热 ②是工业制硝酸中的关键一步, 也叫氨的催化氧化 ③说明氨有一定的还原性,可被O2、 Cl2、 CuO等氧化
高温、高压 催化剂
A、B、C、D均为中学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 B→C→D (1)若A为无色气体,且D为强酸 (2)C物质的颜色是 。 (3)从组成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预测C可能具有的性质 ,并用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你预测的性质 。
O2 O2 O2
加热或光照
4HNO3 2H 2O NO2 O2
如何保存浓硝酸?
②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
4HNO3 (浓) Cu Cu( NO3 )2 2NO2 2H2O 8HNO3 (浓) 3Cu 3Cu( NO3 )2 2 NO 4H2O
研 讨
铁在稀浓硝酸中的反应方程式有哪些情况? 浓硝酸为何可装在铁质或铝质容器中?
NH3+H2O
(一水合氨)
NH3•H2O
NH4++OH
—
思考: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3种分子: NH3 H2O N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