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蛋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鸡脑型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鸡脑型大肠杆菌病的症状及医治方法鸡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业的常见鸡病,不论是医治方法还是预防措施,现在都比较成熟。
鸡脑型大肠杆菌病是大肠杆菌病中的一种,最明显的发病症状,就是病鸡头部肿胀,有神经症状。
当发觉疑似感染该病的鸡时,要先对其进行诊断,避免误诊误治,耽误最佳医治时间。
医治鸡脑型大肠杆菌病,只要做好药敏,挑选敏锐药物进行医治,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一、鸡脑型大肠杆菌病的症状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头部肿胀,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头爷起后坐,呈典型的“观星状”,有的表现头向后翻动,后坐站立不稳,最后呈角弓反张,头颈伸直,跳翻腹部向上,痉挛死亡。
2、剖检变化头部肿胀,头部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有的病鸡瞎眼,眼骨有干酪样渗出物,脑及小脑严重水肿,水脑有点状出血。
严重的呈斑块状,其他内脏器官无特点病变。
二、鸡脑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1、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鸡脑组织、头部肿胀皮下胶冻样渗出物、眼内干酪样渗出物、肝、肺组织分别接种四个培养基(麦康凯、伊红美兰、普通琼脂、鲜血琼脂)上,37℃、24小时培养视察。
脑组织、胶冻样物、干酪样物在麦凯琼脂上均有孤立的红色小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上产生紫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在鲜血琼脂上表面现出β型溶血,深层菌落稍带棕黄色,呈凸透镜状;在普通琼脂上生长成圆形、光滑、湿润、边沿酒囊饭袋整齐、半透亮的近无色菌落。
而用肝、肺组织接种的培养基上均无细菌生长。
2、涂片染色镜检:无菌操作,取病鸡脑组织、头部肿胀皮下胶冻样渗出物,肺、肝及眼内干酪样渗出物,分别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脑、眼内干酪渗出物及胶冻样渗出物涂片均看到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肝、肺涂片未见有细菌。
3、生化反应:培养基上培养出来的细菌均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三糖铁上不产生H2S、V-P二氏阴性,M.R阳性,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枸椽酸盐,产生吲哚。
三、鸡脑型大肠杆菌病医治方法医治可用氯霉素以0.2%拌料连用3天后,再改用复方碘胺-5-甲氧嘧啶,按0.2-0.3,混饲3天,疫情得到控制。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鸡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鸡体内的细菌,通常对鸡的健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一些鸡大肠杆菌株可能引起疾病,特别是在鸡的肠道内引起感染。
这可能导致鸡的生长受到抑制,食欲减退,甚至引发腹泻和死亡。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口部摄入感染源,如饮水、食物和环境污染。
有些鸡大肠杆菌株具有毒力因子,例如侵袭性因子和毒素,使它们更容易引起疾病。
鸡大肠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1. 腹泻:感染鸡常常表现为黄色稀便或水样便。
2. 拒食:感染鸡食欲减退,嗜好性减弱。
3. 减少体重增长:感染会导致鸡的生长受到抑制,体重增长较为缓慢。
4. 毛色变差:感染鸡的毛色可能变得暗淡无光。
在诊断鸡大肠杆菌感染时,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认病原体。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1. 细菌培养:通过从鸡的粪便、肠道或组织样本中分离和培养细菌来进行诊断。
这可以通过将样品放入选择性培养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并进行鉴定来完成。
2. PCR分子检测:通过检测细菌基因来进行诊断,可以提供更快的结果。
一旦诊断出鸡大肠杆菌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 抗生素治疗: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遵循兽药使用指南和建议的剂量。
2. 改善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和繁殖。
3. 营养支持:为感染鸡提供充足的营养补充,促进其恢复。
1.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提供干净的饮水。
2. 饲料管理:合理选择饲料,避免使用污染的饲料。
3. 疫苗接种:根据病情和兽医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鸡对鸡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能力。
4. 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鸡舍、更换沉积物。
5. 生物安全管理:限制人员和工具的进出,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鸡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
治疗方面,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合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提供营养支持。
预防方面,注意饮水和饲料管理,定期清洁饲养环境,并给予疫苗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

鸡大肠杆菌诊断与治疗鸡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引起鸡群的消化道疾病。
本文将介绍鸡大肠杆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1. 临床症状:感染鸡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部肿胀、体重下降等症状。
部分鸡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弱势行为等。
2. 细菌分离和培养:从鸡的粪便、咽喉或病变组织中采集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
分离出的细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
3. 鉴定和药敏试验: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特性,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对鸡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1.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治疗期间需按照指导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
2. 预防控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消毒鸡舍。
定期检查鸡禽健康,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增加鸡的免疫力,使用强效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3. 营养补充: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增加鸡禽的抗病能力。
为鸡禽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水的清洁和正常流通。
4. 对症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解热剂、消炎药等。
保持环境温暖、干燥,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
通过以上诊断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鸡大肠杆菌感染。
预防措施更为重要,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感染,才能真正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卫生水平,定期检查鸡禽健康,并进行免疫接种,以降低鸡大肠杆菌感染的风险。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8篇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8篇第1篇示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的消化系统中。
这种病症一旦发作,可导致鸡群的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鸡大肠杆菌病至关重要。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羽毛蓬乱、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等。
在发病晚期,鸡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倦怠、翅膀下垂等症状。
2. 病原学检测通过实验室的菌液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鸡体内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并确定是否感染了鸡大肠杆菌病。
3. 病理学检测对可疑感染的鸡进行解剖和病理学检测,可以观察到鸡大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病变,进而确认是否患上了鸡大肠杆菌病。
二、防治方法1.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饲养场,要加强卫生管理,保持饲料、饮水的卫生,定期清洁鸡舍,消毒喂料器具和水器具,定期更换鸡舍内的垫料。
饲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应立即隔离治疗。
2. 合理饲料配合要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添加一定比例的蛋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可能性。
3. 使用抗生素在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过程中,可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四环素、硫胺素、链霉素等,但需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说明和兽医指导使用,以避免药物滥用导致病菌耐药。
4. 疫苗接种定期对鸡进行鸡大肠杆菌疫苗接种,帮助鸡建立起对大肠杆菌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5. 定期检测监测定期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监测,及时发现鸡大肠杆菌病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疾病向更多鸡传播蔓延。
6. 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鸡舍、饮水器、饲料器等鸡场设施进行彻底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彻底杀灭大肠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减少鸡大肠杆菌病传播的可能性。
鸡大肠杆菌病对禽类养殖业造成的危害较大,但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料配合、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定期检测监测和加强环境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保障鸡群的健康和禽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禽畜疾病,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 临床症状观察:鸡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贫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症状。
感染程度重的鸡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翅膀下垂、生长停滞等症状。
2. 病理学观察:通过对死亡鸡进行解剖,观察其内脏器官的病变情况。
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肠道,可见肠粘液增多、肠黏液膜红肿、肠壁增厚等病变。
3.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明确鸡体内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病。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PCR检测等。
1. 加强饲养管理: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
包括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提供新鲜的饮水和饲料、避免饲养过密等措施。
2. 使用抗生素:在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后,可以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
3. 疫苗接种:鸡大肠杆菌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防控。
常用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可以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鸡群免疫。
4. 增强鸡的抵抗力:通过饮食调理、添加益生菌等方法,可以提高鸡的抗病能力,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
5. 隔离和消毒:发现鸡群中有鸡大肠杆菌病病例后,应立即对患病鸡进行隔离,并对鸡舍设施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疫情蔓延。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
在防治方面,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增强鸡的抵抗力以及隔离和消毒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禽畜养殖的健康发展。
蛋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蛋 鸡 肿 头 型 大 肠 杆 菌 病 的 治 疗
姜 冬 梅 刘 凤 龙 2 于 霞
( . 尔滨 市呼兰 区动物卫 生 防疫站 1 0 0 , . 江省 拜泉 县龙泉 镇政 府 14 0 , 1 哈 5 5 0 2黑龙 6 7 0 3黑龙 江省 萝北县凤 翔镇人 民政府 1 4 0 ) . 520
卵落人腹腔。 病鸡产卵停止, 鸡冠萎缩呈紫色, 后腹部 胀大下垂 , 直立呈企鹅姿势, 逐渐消瘦死亡。发生广泛 性腹膜炎 , 肠腔脏 器发生粘 连 , 大量腹水 。 有 眼睑肿胀 , 流泪 , 羞明, 角膜混浊, 明, 失 眼球萎缩。
l 周龄接种 , 8 皮下注射 0 ~ .毫升 。种鸡免疫后雏 .1 9 0
在本 病 发 生严重 的鸡场 ,可 试用 多 价 大肠 杆 菌 灭 活油 佐剂 苗 。最 好采 用 当地 典 型发 病 鸡 分离 出的 菌株 制苗 , 这样 可 以保 证预 防效 果 。种鸡 免疫 的第 1 次 在 4周 龄 接 种 , 下 注射 04 05毫升 ; 2次 在 皮 .~ . 第
鸡可获得被动免疫。油佐剂灭活菌苗也可用于雏鸡。
7 讨 论
大肠 肝菌炎 型较 多 , 临床上 能 引起多 种症状 。此
3 实验 室 检 查
涂 片镜 检 , 病鸡 肝 组 织 、 血涂 片做革 兰 氏染 取 心 色, 镜检 发现革 兰 氏 阴性短小 杆 菌 , 单个 散在 。 呈
.
种病传染速度快 , 确实是以前少见 的, 应引起广大养 殖户 的重 视 ,一旦 出现 误诊 或 治疗 不 及 时 将会 导致 较 高 的死 亡率 , 且必须 配合 个体 治疗 。 并
变薄 , 管腔 内充 满 干 酪样 物 , 卵管 被 堵 塞 , 出 的 输 排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露 醇产 酸 产 气 , 甲基 红 试 验 呈 阳 性 。
氟 沙星 、 霉 素 钠 均 敏 感 , 氯 霉 素 、 大 霉 素 、 磷 对 庆 卡 那 霉 素 、 米 卡 星 、 观 霉 素 等 敏 感 或 中度 敏 感 , 阿 壮
鸡 大 肠 杆 菌 病 是 由致 病 性 大 肠 杆 菌 引 起 的 3 剖 检 病 变
一
种 细 菌 性 传 染 病 。 由于 鸡 大 肠 杆 菌 血 清 型 有
病 死 鸡 肛 门见 有 黄 绿 粪 便 污 染 ,打 开 腹 腔 便 闻到一种 恶臭 味 , 见心包 膜增厚 , 脏 肿大 , 可 肝 表 面 有 一 层 黄 白色 纤 维 素 性 渗 出 物 附着 ;气 囊 壁 浑
下观察 , 见大量 散在 的革兰 氏阴性 、 端 钝圆 、 可 两 无芽孢 的球杆 菌 。
1 发 病 情 况
20 0 9年 1 0月 初 , 原 市 某 养 殖 户 饲 养 1 0日 松 7
龄蛋鸡 5 0 0只 ,6 时 发 病 , 食 量 下 降 , 蛋 率 0 15 d 采 产
10余 种 ,市 场 上 还 没 有 商 品 化 的 鸡 大 肠 杆 菌 疫 0 苗 用 于 本 病 的 预 防 , 此 主 要 靠 化 学 药 物 防 治 本 因 病 , 期 应 用 化 学 药 物 便 带来 了药 物 抗 药 性 问题 。 长 近 年 来 , 着 养 鸡 业 的 发 展 ,以 及 生 产 上 盲 随 目用 药 , 成 大 肠 杆 菌 耐 药 菌 株 不 断 产 生 , 鸡 造 使
筐 l蕾 冒 三
2jf正 第 7潮 (l ) 总 第 2 8期 6 第 3 1卷
・
酋业薯蠢 兰・
蛋 鸡 大 肠 杆 菌 病 的诊 断 和 治 疗
蛋鸡大肠杆菌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经验探讨

蛋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侵染养殖场所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蛋鸡生产阶段经常出现的一类细菌性疾病,能够发生在蛋鸡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其中育雏阶段发生流行率较高,经常会造成育雏失败,大量的雏鸡发病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近些年通过对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能够得知该种疾病会呈现出一定的条件致病性,通常在养殖密度相对较高,卫生环境不良的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当中发生。
按其生长发育阶段,一旦环境调控不到位,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鸡舍当中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积累就会给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产生致病性提供条件。
蛋鸡大肠杆菌病在家禽养殖领域发生十分广泛,造成的病死率较高,有时致死率能够达到30%以上。
随着近些年基层地区的家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养殖密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再加上很多养殖户存在不规范的药物使用行为使得大肠杆菌度的耐药菌株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大肠杆菌病对蛋鸡养殖业的危害逐渐加重,所以就需要指导养殖户更好的加强蛋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特点调查,明确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种疾病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一、流行病学1、病原特征大肠杆菌又被称为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阴性染色,某些大肠杆菌能够产生荚膜,能够形成鞭毛,具有运动特征,在普通的培养基上能够健壮的生长。
大肠杆菌在环境当中广泛存在,但多数情况下都是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只有某些血清型属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目前已知的大肠杆菌的血清菌体抗原O型有146个,荚膜抗原K有89个,鞭毛抗原H有49个,根据大肠杆菌致病能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成致病性、条件性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三种类型。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相对较多,再加上不同血清型的交叉保护能力较差,通常使用单一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不能够有效的控制该种疾病在蛋鸡养殖场中的传播流行,经常会造成免疫接种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蛋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商品蛋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洛阳嵩县禽病医院徐京生杨素娟邮编:471400
商品蛋鸡肿头型大肠杆菌病在我县近几年常有发生。
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发病鸡群多初产蛋鸡及产蛋高峰期鸡群常见。
本病在临床症状上剖检病就上与禽流感、鼻炎极为相似、易误诊,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02年12月本县库区乡桥北村养殖小区张安娃饲养的1000只中型初产蛋鸡,发病当天发现鸡群中有3只鸡脸部肿胀,第二天早上就有52只鸡发生肿脸肿头。
一周时间,本村的其它养鸡户有十三家相继出现该病,并且继续发展。
用抗大肠杆菌药物治疗,才于平息,个别户用治疗大肠杆菌药物预防及时,也能避过此病。
2004年1月22日(正月初一),本县田湖镇黄门村养殖区尚战锁、李灿章两家饲养的500只、700只中型蛋鸡分别出现肿脸肿头现象,我们确诊为肿头型大肠杆菌病。
截止2004年3月10日我县黄门、库区桥北两养殖小区共发生23例本病。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肿脸肿头,且出现的快,一般没有呼吸困难症状,个别鸡只鼻孔处有结痂。
凡是患病鸡只全部拉黄白色稀便,精神差,不食。
大群中尚无肿脸肿头的鸡,采食量,产蛋量不减。
病初鸡眼前下方的三角区脸部微肿起,继而整个眼区、脸部肿胀,手压有硬感,病鸡多在二天内死亡。
二、剖检变化
病死鸡剪开脸部、头部、颈部皮肤,发现头脸部皮下组织发生严重的纤维素质病变,呈豆腐渣样;颈部皮下沿侧面有4---6cm长条状纤维素样病变。
部分鸡肝脏有一层纤维素膜包裹,呈纤维素腹膜炎、卵黄性腹膜炎;腺胃内有一层黄色脓性分泌物。
三、实验室论断
1、涂片镜检:取病鸡肝组织、心血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均发现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呈单个散在。
2、细菌培养:取病鸡肝脏组织接种普通琼脂斜面上,经37℃培养24小时后形成圆形,直径为2---4毫米,露珠样,半透明,边缘整齐,灰白色的菌落。
取菌落涂片做革兰氏染色,见有阴性杆菌。
3、确诊:通过上述论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四、治疗
发病鸡群用黑龙江汇丰兽药厂的‘大肠杆菌克星’饮水,每500只每天一次性饮一袋大肠杆菌克星,用郑州天吴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舒心散拌料,4天后,全部控制病情不再出现病鸡。
病鸡个体治疗用庆大霉素4万单位配合鱼腥草针肌肉注射疗效极好。
五、讨论
1、大肠肝菌炎型较多,临床上能引起多种症状。
此种病传染速度之快,确实是以前所少见的,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一但出现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将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并且必
须配合个体治疗。
2、本病发生后,要及时搞好通风换气,每天进行两次消毒。
发现病鸡及时挑出单独隔离,有利于尽快控制病情。